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4
(40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2 年 - 102 警察特種考試_三等_行政警察人員、外事警察人員(選試英語)、外事警察人員(選試日語)、 刑事警察人員、公共安全人員、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交通警察人員交通組、交通警察人員電訊組、警察資訊管理人員、國境警察人員、警察法制人員、行政管理人員:警察法規(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1030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 ).
X


1 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處理辦法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A)本法第 26條所稱再有違反本法行為者,係以前後兩次行為均違反本法同一條款之規定而言
(B)本法所稱深夜,係指凌晨 0 時至 5 時而言
(C)本法第 72條第 3 款所稱噪音,係指噪音管制法令規定之管制標準以外,具有持續性而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之聲音
(D)依本法第 8 條第 2 項、第 3 項或第 9 條第 2 項、第 3 項規定責由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或其他相當之人加以管教或監護者,得以口頭或書面通知之


2( ).
X


2 下列所稱「警察」,何者係屬學理上所謂廣義或實質之警察概念?
(A)警察法第 3 條第 1 項:「警察官制、官規、教育、服制、勤務制度及其他全國性警察法制,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或交由直轄市、縣(市)執行之。」
(B)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6 條:「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得對於下列各款之人查證身分:…」
(C)憲法第 8 條第 1 項:「…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 拘禁。…」
(D)警械使用條例第 1 條第 1 項:「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所使用之警械為棍、刀、槍或其他經核定之器械。」


3( ).
X


3 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處罰加重減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過失行為不得處以拘留,並得減輕其處罰
(B)經依本法處罰執行完畢,3 個月內再有違反本法行為者,加重其處罰
(C)違反本法之行為人,於其行為未被發覺以前自首而受裁處者,減輕或免除其處罰
(D)一行為而發生二以上之結果者,從一重處罰;其違反同條款之規定者,從重處罰


4( ).
X


4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事先應報告主管長官,但使用警棍指揮者,不在此限
(B)使用警械時,依規定須先對空鳴槍示警
(C)基於急迫需要,合理使用槍械,得逾越必要程度
(D)警察人員使用警械時,如情況急迫,得傷及歹徒致命之部位


5( ).
X


5 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之裁處與執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警察機關對於情節輕微而事實明確之違反本法案件,得不經通知、訊問逕行處分。但其處罰以新臺幣1500 元以下罰鍰或申誡為限
(B)於非公共場所或非公眾得出入之職業賭博場所,賭博財物之案件,警察機關於訊問後,應即移送該管簡易庭裁定
(C)拘留之執行,即時起算,並以 24 小時為一日。前項執行,期滿釋放。但於 0 時至 8 時間期滿者,得經本人同意於當日 8 時釋放之
(D)裁定停止營業確定之案件,警察機關應於確定後即以執行通知單,命被處罰人於通知送達之翌日起,停止其營業。被處罰人經通知後未停止其營業者,得製作公告張貼於營業場所之明顯處或以其他適當方法強制其停業。


6( ).
X


6 有關管束之論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對於超過管束期間仍不能預防危害者,得經法官之許可延長保護之時間
(B)管束屬於行政執行法規定之一種即時強制方法
(C)行政機關對於實施管束時,不須先經告戒程序
(D)管束並非以促使履行義務為目的


7( ).
X


7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責任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不問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
(B)滿 70 歲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得減輕處罰
(C) 14 歲以上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不罰
(D)瘖啞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得減輕處罰


8( ).
X


8 有關集會遊行法之論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其他法律有集會遊行之規定者,優先適用之,故本法為普通法兼補充法
(B)司法院、各級法院禁制區週邊範圍,由內政部劃定公告,但不得逾 300 公尺
(C)室外集會、遊行不予許可之通知書,應載明理由及不服之救濟程序,該通知書之性質為行政處分
(D)經許可遊行之負責人,對遊行路線於使用後遺有廢棄物或污染者,應負責清理,違反者處以罰鍰


9( ).
X


9 有關警察官制、官規之論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有關中央與地方各級警察機關之組織編制等事項屬警察官制
(B)警監官等分為一、二、三、四階,以第一階為最高階
(C)警察官、職分立,官受保障,職得調任
(D)保安警察派駐地方執行職務時,兼受直轄市、縣(市)長指揮監督


10( ).
X


10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警察對於經常發生犯罪案件之公共場所,應裝設監視器蒐集資料
(B)警察執行管束時,得檢查受管束人之身體及所攜帶之物
(C)本法所稱警察機關主管長官,包含警察局婦幼隊隊長
(D)警察行使職權時若未著制服,應出示證件表明身分並應告知事由


11( ).
X


11 下列何者屬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2 條所規定之類型化具體措施?①鑑識身分 ②直接強制 ③物之扣押 ④進入住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
X


12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及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關於警銬之使用時機,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疏導群眾時
(B)違規者不聽從勸導時
(C)逮捕通緝犯時
(D)抗拒管束措施時


13( ).
X


13 有關警察法內容之論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其內容為警察職權之詳細規定
(B)警察基層人員得採警員制,其施行程序,由內政部警政署定之
(C)中央設警察大學、警察專科學校,辦理警察教育
(D)內政部執行全國警察行政,並指導監督各直轄市警政、警衛及縣(市)警衛之實施


14( ).
X


14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及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下列有關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之敘述,何者錯誤?
(A)曾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所定製造、運輸、販賣、持有槍砲彈藥刀械之罪,經執行完畢或假釋出獄者,屬於治安顧慮人口
(B)治安顧慮人口之查訪期間,以刑執行完畢或假釋出獄後 3 年內為限。但經假釋撤銷者,其假釋期間,不列入計算
(C)警察實施查訪,應於日間為之。但與查訪對象約定者,不在此限
(D)警察查訪治安顧慮人口之行為性質上係屬於事實行為


15( ).
X


15 依警械使用條例及相關規定,下列何者不得使用警械?
(A)經核准設置之駐衛警察
(B)服警察役之役男
(C)檢察官
(D)執行軍法警察職務之憲兵


16( ).
X


17 下列何種警察作為屬於直接強制?
(A)對於攜帶開山刀準備械鬥者,予以扣留該開山刀
(B)為了追捕飛車強盜之現行犯,攔用私人重型機車
(C)對於違規停車的車輛,駕駛人不在現場時,逕行將該車輛移置到保管場
(D)對於肇事而未經扣留之車輛,命其駕駛人即時移置車輛而不移置,致妨礙交通者,逕行移置該車輛


17( ).
X


18 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下列何種情形不得使用槍械?
(A)依法應逮捕、拘禁之人拒捕、脫逃時
(B)持有兇器有滋事之虞者,已受警察人員告誡拋棄,仍不聽從時
(C)執行搜索、扣押時
(D)騷動行為足以擾亂社會治安時


18(D).

19 有關行政執行法規定之救濟制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對於執行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決定不服者,得訴願及行政訴訟
(B)不服管收之裁定者,得提起抗告
(C)利害關係人對執行方法,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
(D)即時強制致人民自由或財產受有特別損失時,得請求損失補償,其補償應以金錢為之


19( ).
X


20 下列何人可擔任應經許可之室外集會、遊行之負責人?
(A)就讀臺大政治系之 19 歲大學生
(B)無中華民國國籍之留學生
(C)假釋期滿者
(D)受強制工作處分裁判確定尚未執行者


20( ).
X


21 下列有關怠金之敘述,何者錯誤?
(A)依法令或本於法令之行政處分,負有行為義務而不為,其行為不能由他人代為履行者,依其情節輕重處新臺幣 5 千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怠金
(B)承上,經依前條規定處以怠金,仍不履行其義務者,執行機關得連續處以怠金
(C)依消防法第 42 條之 1規定,使用燃氣之熱水器及配管之承裝業,未僱用領有合格證照者從事熱水器及配管之安裝者,處負責人及行為人新臺幣 1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連續處罰或逕予停業處分。此等所謂連續處罰,其性質上係屬怠金
(D)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24 條第 3 項規定,汽車駕駛人經測試檢定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應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者,無正當理由,不依規定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者,處新臺幣 1 千 8 百元。此等 1 千8 百元之科處,其性質上係屬怠金


21( ).
X


22 下列有關各種案件之救濟,何者敘述為正確?
(A)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案件經警察機關裁處者,如被處罰人不服警察機關之處分,得於處分書送達之翌日起 5 日內聲明異議。聲明異議,應以書狀敘明理由,逕向該管簡易庭為之
(B)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45 條所指之案件經該管簡易庭裁處者,如受裁定人或原移送之警察機關對於簡易庭所為之裁定有所不服,得向同法院普通庭提起抗告;對於普通庭之裁定,得再行抗告
(C)對於行政強制執行之案件,義務人對執行命令、執行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前項聲明異議,執行機關認其有理由者,應即停止執行,並撤銷或更正已為之執行行為;認其無理由者,應於 10 日內加具意見,送直接上級主管機關於 30 日內決定之
(D)對於集會遊行法之案件,室外集會、遊行之負責人,於收受主管機關不予許可之通知後,其有不服者,應於收受通知書之日起 3 日內以書面附具理由提出於原主管機關向其上級警察機關申復。但第 12 條第2 項情形,應於收受通知書之時起 24 小時內提出。原主管機關認為申復有理由者,應即撤銷或變更原通知;認為無理由者,應於收受申復書之日起 3 日內連同卷證檢送其上級警察機關。但第 12 條第 2 項情形,應於收受申復書之時起 12 小時內檢送。上級警察機關應於收受卷證之日起 3 日內決定,並以書面通知負責人。但第 12 條第 2 項情形,應於收受卷證之時起 12 小時內決定,並通知負責人


22( ).
X


23 警察對於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車輛,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可為下列那些行為: ①攔停該車輛 ②檢查車身號碼 ③要求乘客出示相關證件 ④要求乘客接受酒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23( ).
X


【已刪除】24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下列有關罰鍰之完納與易以拘留之敘述,何者錯誤?
(A)罰鍰應於裁處確定之翌日起 10 日內完納
(B)被處罰人依其經濟狀況不能即時完納者,得准許其於 3 個月內分期完納。但遲誤 1 期不繳納者,以遲誤當期之到期日為餘額之完納期限
(C)在罰鍰應完納期內,警察機關得聲請易以拘留
(D)在罰鍰應完納期內,被處罰人得請求易以拘留 .


24( ).
X


25 下列何者並非警察職權行使法所稱須實施查訪「治安顧慮人口」之範圍?
(A)曾犯刑法第 227 條準強制性交及猥褻罪
(B)曾犯刑法第 320 條普通竊盜罪
(C)曾犯轉讓毒品罪
(D)受毒品戒治人


【非選題】
某校園遭醉漢 A 闖入,造成師生恐慌,該校所屬駐衛警察隊隊員 B,依校長指示, 持用學校配發之警棍制服A,並通報警方處理。請依警械使用條例及相關規定分析, B持有警棍之法律依據為何?又若其使用警棍致A受傷,法律責任如何?(25分)

【非選題】
甲警員接獲 A 銀行報案,稱乙於該銀行二樓因故大聲與行員爭吵,涉滋擾並妨礙 該分行營業,因事態未明,甲遂荷槍實彈攜帶警械前往處理,並查證乙身分。甲考 量銀行為公眾得出入場所及其他民眾之權益,A與乙尚有爭執情形下,請乙下樓離 開該分行,至警局依法處理。但乙於下樓時,不慎由樓梯摔落,經救護車送至醫院 治療,所幸僅局部皮肉擦傷。乙不服甲上述處理程序侵害其自由,並造成其損害, 提起國家賠償。試分析其主張是否有理由。(25 分)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2 年 - 102 警察特種考試_三等_行政警察人員、外事警察人員(選試英語)、外事警察人員(選試日語)、 刑事警察人員、公共安全人員、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交通警察人員交通組、交通警察人員電訊組、警察資訊管理人員、國境警察人員、警察法制人員、行政管理人員:警察法規(包括警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警械使用條例、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10308-阿摩線上測驗

廖英賓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