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今日的準備,明日的成就
94
(1 分59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7.某教育會考將學生依成績分成「精熟」、「基礎」及「待加強」三個等級,此做法最屬於 下列哪一種解釋方式?
(A)診斷測驗
(B)安置測驗
(C)效標參照
(D)常模參照


2(B).

12.九年級的家豪受到集體主義文化的影響,他的自我概念最不可能包括下列何者?
(A)尊重權威人物
(B)追求自我獨立性
(C)依照父母的期望進行職業選擇
(D)不在班上公開表達不同的看法


3(D).

23.大雄小時候會幫忙做家事,進入青春期後,他認為「做家事是女人的工作」而不肯 再做這些事。這種遵守傳統性別角色、彰顯性別差異的行為,顯示大雄正在經歷性別 角色發展的哪一個現象?
(A)性別分化(gender typing)
(B)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
(C)性別區隔(gender segregation)
(D)性別強化(gender intensification)


4(B).

25.曾老師發現八年級的某位學生出現負面自我知覺,有依賴傾向,經常想辦法引起注意,也容易因為社交拒絕而變得退縮。該位學生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類型?
(A)早熟的男孩
(B)晚熟的男孩
(C)早熟的女孩
(D)晚熟的女孩


5(B).

26.在進行第三次團體輔導時,小傑不斷地用語言攻擊及辱罵阿國,認為阿國對團體沒有貢獻。在這種狀況下,領導者採取下列哪一種介入最為適當?
(A)無條件接納小傑的情緒反應
(B)提醒團體互動規範,阻止小傑不當的行為
(C)以小傑的方式回應,使其感受到被攻擊的滋味
(D)提醒阿國既然已參加團體就要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6(B).
X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十二年級的小英剛考完學科能力測驗,最近在準備申請入學的資料。他不確定要申請什麼樣的學校與學系,於是到輔導室請輔導教師幫忙。

【題組】29.輔導教師聽了小英的問題後,先請他填寫賀倫德(J. Holland)的職業興趣量表。關於該量表的敘述,下列何者較適當?
(A)是一種認知測驗
(B)幫助小英了解自己的性向
(C)反映個人對未來職業的憧憬
(D)區分為六種完全獨立的興趣類型


7(B).

1. 下列有關青少年對父母親的依附關係之說法,何者正確?
(A)逃避型依附的青少年通常有較高之自尊
(B)安全型依附的青少年在同儕友誼上亦會較佳
(C)焦慮型依附的青少年因怕被父母拋棄,而與同儕更能建立親密關係
(D)安全型依附的青少年有壓力時,因無父母親的依附關係而易憂鬱


8(D).

2. 大王大學畢業已五年,這段期間他從事過多個經自己深思熟慮而決定的工作,但都未能認 真努力工作,直抱怨公司制度不良,主管管理不佳,故無法持久。請問大王的自我統合是傾 向於何種統合狀態?
(A)定向型統合(identity achievement)
(B)迷失型統合(identity diffusion)
(C)早閉型統合(identity foreclosure)
(D)未定型統合(identity moratorium)


9(C).

9. 有關勒溫(Lewin)對青少年發展之主張,何者為非?
(A)青少年處於成人與兒童間的「邊際人」 ,無法享受成人社會的特權,且又得放棄兒童期所 擁有的東西
(B) 成人應提供青少年足夠的空間,尤其讓他們有充分的「自由」,促使其生活空間能擴展 與統整
(C)青少年會因生活空間的區域分化有如成人般的細密,而容易過於偏激及理想化
(D)影響個人某時某地行為的所有因素總和,稱為生活空間(life space)


10(C).

21. 十歲的小美因父母離婚心情沮喪而接受輔導,小美的媽媽希望輔導老師能在不告知小美的情況下,讓她知道小美輔導的內容。根據輔導專業倫理原則,輔導老師該如何做最恰當?
(A)為了個案最大的權益,所以告知小美媽媽輔導內容
(B)因為個案未成年,輔導老師有義務告知家長輔導內容
(C)為了尊重個案的權利,應先徵求小美的同意,再跟小美媽媽說明
(D)為了對個案談話內容保密,可避重就輕、簡略的向小美媽媽說明


11(B).

24-25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4-25 題。
 老師:「你看起來很不快樂,有想要和我談談嗎?」
 小祥:「考試快到了!功課這麼多,我都還沒唸,怎麼辦?」
 老師:「考試快到了,你擔心功課唸不完,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祥:「是啊!為了考試我很煩惱,我不喜歡考試。」

【題組】25. 老師採用的回應方式最符合下列何種學派?
(A)心理分析
(B)個人中心
(C)溝通交流
(D)認知行為


12(A).

6~9 題為題組
 閱讀以下有關輔導工作的真實案例,回答 6~9 題。
        15 歲的國三(九年級)少女小芳自國一開始就經常悶悶不樂,在教室中無法專注、無故緊張, 坐立不安,甚至有突恐慌發作的狀況,常到保健室休息,接受輔導老師輔導。升上國三面臨升 學、同交往不順等壓力,小芳開始出現不想上課、功課愈來愈無法負荷、成績也退步的狀況。 小芳的家長管教較嚴,對她期待甚高,不能理解小芳的憂鬱情緒,因此對其退縮狀態常加以指 責,直到有一天割腕,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學校輔導老師開始有了列作為:
 輔導老師:有鑑於類似像小芳割腕一樣的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事件頻傳,學校的輔導教師針對小 芳進行晤談,以及家庭訪談。並為一些與小芳相同具有生活困擾的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團體輔導活動。 
王老師:身為導師的王老師認為,每一個老師都是學生的輔導老師。因此,王老師配合學校將 心理衛生宣導融入到班上的活動。 
輔導室:進行小芳自傷行為之輔導、轉介、矯治與追蹤。請求校外團體支援,並於意外事件發 生後進行班上同學的心理復健及團體輔導。
7. 有關王老師所進行的此一層級輔導工作的敘述,正確的畫〇,錯誤的畫X。(4 分)

【題組】(4)輔導處(室)扮演支援的角色。
(A)O
(B)X


13(A).

12.有關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下列何者較正確?
(A)個體具建構知識的主動性
(B)後天教養更勝於先天遺傳
(C)主張認知發展為連續的過程
(D)強調社會文化對認知發展的影響


14(A).

19.陳老師在社會領域課堂提到,許多人到沖繩自駕旅遊(駕駛座在右邊),即便在臺灣已 有多年駕駛經驗(駕駛座在左邊),轉彎時依舊會猶疑不知該行駛哪一邊的車道。這是 下列何種現象導致?
(A)順攝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
(B)倒攝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
(C)順攝助長(proactive facilitation)
(D)倒攝助長(retroactive facilitation)


15(A).

2.小勤常常將自己對社會事件的看法,製作成短片上傳 YouTube,雖然點閱率不高,但他仍認為大家應該對他的影片很感興趣。這最可能和下列哪一項青少年的認知特徵有關?
(A)想像觀眾
(B)個人神話
(C)彌賽亞情結
(D)理想化思考


16(C).

7.九年級的小魏常有憂鬱情緒,出現罪惡感和自傷行為。輔導小魏時,下列哪一個是貝克 (A. Beck) 認知治療理論的主要作法?
(A)協助小魏建立正向同儕關係
(B)了解成長經驗對小魏的影響
(C)從對話中辨識小魏負向的自動化想法
(D)鼓勵小魏探索正向經驗,以提升復原力及希望感


17(A).

9.陳雲喜歡在班上開玩笑、惡作劇。在老師提醒後,他會暫時停止搗蛋的行為,但很快就會故態復萌,讓老師常覺得很困擾。陳雲的表現符合德瑞克斯 (R. Dreikurs)「錯誤目標理論」中的哪種行為?
(A)獲得注意
(B)爭取權力
(C)尋求報復
(D)表現無能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阿摩線上測驗

侯柏宇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