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容易成功。
66
(1 分29 秒)
1(C).

99. 若某高中擬採用某套學術性向測驗做為甄選入學的工具,該校應最重視此測驗的何種效度證據?
(A)區別效度
(B)同時效度
(C)預測效度
(D)構念效度


2(C).
X


5. 小英上學途中目睹好友車禍喪生,已經持續三週幾乎每天會出現睡眠問題,主觀感覺疏 離,反覆會出現當時目睹的影像,注意力也變得不集中。其主要問題是
(A)急性壓力症
(B)強迫症
(C)創傷後壓力症
(D)憂鬱症洮


3(A).

下列對於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法的陳述,何者錯誤?
(A)指出當事人內在語言的錯誤是治療歷程的第一步驟
(B)運用認知重建原理,以改變當事人內在語言
(C)行為改變的三個階段:自我觀察、開始新的內心對話、學習新技巧
(D)主要在改變當事人的自我告知,認知重建是核心角色的一種形式


4(A).
X


下列那一個敘述是屬於團體諮商中,團體發展後期階段應考慮的倫理問題?
(A)考慮個人價值觀對團體成員的影響
(B)考慮如何促進團體成員的獨立性
(C)注意團員中的不同文化背景
(D)警覺團體成員心理衰退的徵兆


5(A).

老師鼓勵成績不理想的心怡使用「我過去做得不好,但不代表我永遠不能做好」來取代「我永遠做不好」的語句,這是何種諮商技巧?
(A)語意正確法
(B)家庭作業
(C)負向想像法
(D)自我肯定法


6(D).

34.溝通分析法之諮商過程包括溝通分析、結構分析、腳本分析及
(A)心理分析 
(B)文本分析 
(C)心情分析
(D)遊戲分析


7(A).

7. SQ3R 是指由下列哪五個步驟合成的一種閱讀方法?
(A) 查閱(Survey)、提問(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複習(Review)
(B) 研讀(Study)、考試(Quiz)、反思(Reflect)、回憶(Recall)、複習(Review)
(C) 研讀(Study)、考試(Quiz)、閱讀(Read)、反思(Reflect)、回憶(Recall)
(D) 瀏覽(Skim)、提問(Question)、閱讀(Read)、反思(Reflect)、複習(Review)


8(D).

36.Super 提出生涯彩虹發展階段,把人的生涯分為五個階段,試問下列何者正確?
(A)探索、成長、維持、建立、退離
(B)探索、成長、建立、維持、退離
(C)成長、建立、探索、維持、退離
(D)成長、探索、建立、維持、退離


9(D).
X


有關C.Rogers「以人為中心治療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的敍述,下列何者為錯誤:
(A)人有自我實現的傾向,應予無條件的信賴
(B)人人都具有實現自我的潛勢(potential)
(C)治療中的自我實現來自於當事人對自我的探索和反思
(D)由於自我實現的方式不同,在治療中應將當事人視為獨特的


10(A).

某一位患者拒絕使用藥物,對抗鬱藥物有嚴重的副作用且健康狀況也不允許服用,但喜歡心理治療,請問以下何種治療較適合選用?
(A)認知治療
(B)敘事治療
(C)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D)行為治療。


11(D).

21.為了了解就讀於小三,時常與老師對立、被處罰後憂鬱的張傑其「內在心理需求」,下列哪一個測驗最適合運用:
(A)區分性向測驗(DAT)
(B)標準圖形推理測驗(SPM)
(C)兒童青少年憂鬱量表(CDI)
(D)兒童主題統覺測驗(CAT)。


12(B).

34. 常模 (norm)是發展標準化測驗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以 下何種作為最能提高常模的實用性?
(A) 增加測驗的題數
(B) 確保常模樣本的代表性
(C) 增加常模樣本的人數
(D) 常模樣本的分數合乎常態分配


13(B).
X


3.輔導教師帶領國小學習輔導團體時,強調團體目標的重要性。下列關於團體目標的 敘述何者不正確?
(A)第一次團體聚會時澄清團體目標即可
(B)團體目標亦可由團體領導者全權決定
(C)團體目標可隨團體的進展而有所改變
(D)每一次團體聚會時必須要有一個目標


14(A).
X


19.輔導教師在小團體的工作階段設計許多活動,下列哪一項並非此階段的主要活動?
(A)探討個人問題的活動
(B)促進行動改變的活動
(C)引發成員正、負向回饋的活動
(D)增進團體信任感與凝聚力的活動


15(C).

51. 助人者可以使用情感反映幫助個案指出、澄清及更深入的表達感覺,下列何者為不適當的使用時機?
(A)個案缺乏感覺的覺察
(B)助人者與個案對於處理情感有一致性
(C)個案強烈的拒絕表達情感
(D)個案需要再處理創傷經驗


16(C).

16. 輔導教師將當事人的想法、情感或行為,與不同的事件做因果性的連結或提出可能的說明,是指輔導教師使用了何種技術?
(A)連結技術
(B)立即性技術
(C)解釋技術
(D)面質技術


17(A).

33.以情緒與情感為重點,使當事人在心理產生認知圖像,再引導當事人去面對不良適應行為,此認知策略技術為何?
(A)心情與情緒想像法;
(B)深層自我探索;
(C)澄清與反映;
(D)認知與隱性示範法。


18(C).
X


8. 有關《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之內涵,以下何者為非?
(A)學校應將曾接受介入性輔導或處遇性輔導之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名冊
(B)原就讀學校應就高關懷學生,於其畢業前一個月前召開評估會議
(C)現就讀學校於學生入學後,應於入學日起一個月內,至通報系統查詢是否為轉銜學生
(D)若高關懷學生之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接受轉銜,評估會議須遵守其意願。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諮商與輔導-阿摩線上測驗

Joy Hsieh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