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浪費或充分加以利用。
100
(38 秒)
1(B).

11 下列有關理性選擇理論之論述,何者錯誤?
(A)犯罪利益大於逮捕之危險性×刑度會導致犯罪
(B)刑事政策上會提出刑事司法的犯罪鎮壓模式及事後犯罪預防模式
(C)刑事司法的犯罪鎮壓模式刑罰威嚇效果很難證明
(D)理性選擇理論之再抬頭促成犯罪預防論之重視


2(A).

14 美國犯罪學家康克林(John Conklin)根據他對麻州監獄 67 名強盜、搶奪犯罪人及 90 名被害者 訪問調查的結果,認為強盜、搶奪犯罪者可分成四大類型,下列何者不屬於其分類?
(A)衝動犯(Impulsive Robbers)
(B)專業犯(Professional Robbers)
(C)毒品犯(Addict Robbers)
(D)酗酒犯(Alcoholic Robbers)


3(B).

24 美國學者 Clarke 提出情境犯罪預防策略的犯罪預防模式,其具體的 25 項策略涵蓋了 5 大原則, 下列何者不是提升犯罪阻力的具體作為?
(A)強化標的物的安全及堅固,增加犯罪困難度使得標的物不易得手
(B)增加警察巡邏與保全,讓犯罪者認為阻力增加而不敢犯罪
(C)管制通道作為,增加身分辨識與障礙物的架設,都能夠減少犯罪人的侵害
(D)管控危險物品的購置管道,對於犯罪促進物進行控制,防止成為犯罪工具


4(D).

13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是犯罪學理論最大的學派之一,有關緊張理論及其支派理論的描 述,下列何者正確:
(A)緊張理論始創於美國學者 R. Merton(1938),而該理論可以追溯到法國學者 E. Durkheim(1893, 1897)所提出的「亂迷理論」(Anomie Theory),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強調目標亂迷, 後者強調手段亂迷
(B) R. Merton(1938)的緊張理論,認為 1930 年代美國的犯罪急速增加,是因為舊社會秩序的崩 潰,但新社會秩序尚未建立的情況下,人類慾望與需求沒有得到妥適的規範,因而導致犯罪數 量的增加
(C) R. Agnew(1992)提出的「一般化緊張理論」(General Strain Theory),也是信奉 R.Merton 的緊張理論。他堅持以巨觀的角度(macro perspective)探究促使一個人產生焦慮緊張的「負面 情緒狀態」(negative emotion status),並提出三種緊張型態,最後導致犯罪
(D) S. Messner & R. Rosenfeld(1994)提出「機構性亂迷理論」(Institutional Anomie Theory), 企圖延伸 R. Merton 的緊張理論,認為今日美國犯罪率高居不下的原因,是因為美國社會過於 強調物質主義(materialism)與經濟成功(economic success)的結果


5(A).

14 美國學者 M. Wolfgang 是上世紀中葉著名的犯罪學家,其所從事的實證研究與提出的理論,影響 當時刑事政策的走向甚鉅。有關其實證研究與理論之描述,下列何者有誤?
(A) 1958 年,其針對費城謀殺案進行研究發現,下階層的謀殺案頗多起因於微不足道的事件,他 深信這種現象與下階層的次級文化有關,進而提出「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 (Subculture Conflict Theory)
(B) 1958 年,他也根據費城謀殺案件進行的研究,提出被害者促發理論(Victim Precipitation Theory),因為在一些犯罪案件中,有些人是整個犯罪事件的肇始者並進一步導致他們的受傷 或死亡
(C) 1964 年,M. Wolfgang 發表「犯罪的衡量」(The Measurement of Crime),這是犯罪學界首次 對於犯罪行為之測量進行研究
(D) 1972 年,M. Wolfgang 與 R. Figlio 和 T. Sellin 等人針對 1945 年代在費城的偏差少年進行世代 的追蹤研究後發現,有 6%的少年犯下整個世代過去 18 年全部所犯的 52%刑案和 70%的重罪 行為,進而提出「慢性犯罪人」(chronic offenders)的概念


6(B).

15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31 條之 1 規定,為防制毒品危害,特定營業場所應執行諸多防制措施, 其中包含發現疑似施用或持有毒品之人,通報警察機關處理。根據環境犯罪學犯罪三角理論 (Crime Triangle Theory),此一規定是外環三角那一個要素的控制手段?
(A)監控者(guardian)
(B)管理者(managers)
(C)操控者(handlers)
(D)被害者(victims)


7(C).

20 晚近法務部矯正署推動受刑人自主監外作業,讓即將出獄的受刑人在合作廠商的支持下,提供就 業機會讓符合資格的受刑人以自我戒護的方式日間外出工作,期能擁有穩定的工作以順利復歸社 會。此一制度饒富犯罪學相關理論之支持,但下列那一個理論不適合支持此一制度?
(A) J. Laub 和 R. Sampson(2003)的生命史理論(Life Course Theory)
(B) J. Braithwaite(1989)的明恥整合理論(Theory of Shaming and Re-integration)
(C) E. Sutherland(1934)的差別接觸理論(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D) T. Hirschi(1969)的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


8(B).

24 美國犯罪學家 O. Newman 於 1972 提出防衛空間理論(Defensible Space Theory),提出防衛空間 四個原則及其內涵,下列描述何者有誤?
(A)領域感(territoriality)係指居民擁有一個地區的感受程度,在此領域中,居民發現任何異樣現 象時,會願意立即採取行動干預
(B)正式監控(formal surveillance)係指居民需要運用外力(例如警察)或科技協助(例如裝設 CCTV) 下,擁有觀察監控居住環境的活動能力
(C)形象(image)係指一個居住環境/鄰里,居民間具有不孤立、會相互關心且相互幫忙之特質形象
(D)周遭環境(milieu)係指房屋、建物大樓與社區大廈的座落地點,具有低犯罪的特徵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犯罪學-阿摩線上測驗

Kelvin.W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