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只有兩步:開始行動、持續行動
80
(5 分3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育心理學難度:(476~5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1.張老師為了誘使學生多花時間在作業上,規定每做功課30分鐘可以得到一張貼紙,收集滿3張即可得到鉛筆一支做為獎勵。若由操作制約理論來解釋,張老師所運用到的有那幾種增強技巧(甲---定時增強;乙---不定時增強;丙---定率增強;丁---不定率增強)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C).

76.大部分國小三年級的孩子其認知階段處於Piaget的那個時期?
(A)感覺動作期
(B)前運思期
(C)具體運思期
(D)形式運思期


3(B).

5.研究者無法操弄,只能藉由間接的測量工具測得
(A)主動變項
(B)屬性變項---P.6


4(B).

9.國小的社會心理危機
(A)自動自發VS退縮內疚
(B)勤奮進取VS自卑自貶
(C)自我統合VS角色混淆
(D)信任VS不信任----P.24


5(B).

35.透過選擇性增強,對相異刺激表現不同反應
(A)類化
(B)區辨
(C)消弱
(D)自然恢復


6(B).

38.將教材由易而難編成細目,學生在自學時可依能力循序漸進的學習
(A)學習遷移
(B)編序教學
(C)精熟學習
(D)凱勒計畫
(E)微型教學


7(B).
X


10.舊經驗干擾新材料的學習和記憶
(A)順攝抑制
(B)逆攝抑制----P.101


8(C).
X


19.在教學進行中,為評量學生學習進步情形所採用的測驗
(A)預備測驗
(B)形成性測驗
(C)診斷測驗
(D)總結性測驗----P.116


9(D).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Bloom,是當代研究教學目標最著名的學者。以下何者不是其研究的學校一般教學的教學目標分類?
(A)動作技能類
(B)認知類
(C)情感類
(D)思考類


10(D).

()4.艾里克森心理社會期發展論中,在知識學習上受到及格標準的限制,在精神上受到失敗感的壓力
(A)0~1歲
(B)1~3歲
(C)3~6歲
(D)6~青春期----P.131


11(A).

()8.人格發展理論在建構上是以病患的幼年生活史為基礎
(A)弗洛伊德
(B)維果茨基
(C)布魯納
(D)艾里克森---P.126


12(B).

2.學生們學習成就上的差異,與其性別與性格間有連帶關係
(A)智力因素的個別差異
(B)非智力因素的個別差異----P.336


13(B).

張老師對於班級經營很重視營造安全、溫暖、和諧的氣氛,並讓學生對於班級有隸屬感,學習有成就感。這樣的信念與哪一個學派的主要觀點相符?
(A)存在主義
(B)人本主義
(C)理想主義
(D)後現代主義


14(C).

55.近四十年來,由於受到哲學思潮影響、社會變遷問題之衝擊以及教育界力求革新之要求,在心理學發展上有第三勢力之產生,此第三勢力係只何種心理學?
(A)發展心理學
(B)精神分析心理學
(C)人本心理學
(D)行為主義心理學。


15(B).

6.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主張瞭解精神病患者人格異常原因的有效方法是:
(A)分析其家族史
(B)分析其幼年生活史
(C)分析其學校學習歷程
(D)用生物解剖學的方法。


16(B).
X


弗洛依德指稱的慾力(Libido)是指
(A)生之本能
(B)死之本能
(C)現實原則
(D)內化的社會規範


17(A).
X


86.下列的敘述,何者不屬於提升學習動機的有效做法?
(A)從成敗經驗中學到合理的歸因
(B)從基本需求提升到成長需求
(C)從內在動機轉化為外在動機
(D)從需求滿足發展到價值追尋


18(B).

28. 編序教學的原理是基於下列何者理論?
(A)古典制約
(B)操作制約
(C)社會學習論
(D)發現學習論


19(C).

以下何者為學習如能達到知、情、意三者融於一體的境界的表徵?
(A) 未知,焉得仁 
(B)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D)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20(D).

兒童有抽象思維是哪個時期?
(A) 感覺運動期
(B) 前運斯期
(C) 具體運思期
(D) 形式運思期


21(D).

23. 教育心理學家奧森貝爾(D. P. Ausubel)設計了下列那一個概念,指出藉由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引出或形成一個相關的概念架構,以便能接納新的學習?
(A)學習遷移
(B)發現式學習
(C)訊息處理
(D)前導組合


22(C).
X


安德森(L. W. Anderson)等人在2001 年修訂Bloom 的教育目標分類方式,將認知領域的分類架構加以修改,其中認知歷程能力的最高一個層級為何?
(A)創造
(B)應用
(C)評鑑
(D)分析。


23(B).

28.以代幣酬賞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是那一派學習理論的應用?
(A)古典制約理論
(B)工具制約理論
(C)社會學習理論
(D)認知學習理論。 )


24(C).

43. 「學生之所以會不斷出現校園霸凌的行為,最主要是因為媒體不斷的報導,讓學生有樣學樣的結果。」這樣的說法較偏向於下列哪一學派的觀點?
(A)行為主義論
(B)社會文化論
(C)社會學習論
(D)認知發展論


25(B).

74. 青少年會不斷減低對父母的認同,而轉向尋求同儕支持。下列關於同儕對 青少年道德發展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同儕中偏差的價值觀會成為就學或就業的阻抗力
(B)青少年同儕之間不會鼓勵從事正向而利社會的行動
(C)若沒有同儕的蠱惑,偏差的價值觀就會鬆動而轉成常規的價值觀
(D)長期且密切地與犯罪同儕相處的青少年,較一般青少年更容易出現犯 罪行為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育心理學難度:(476~500)-阿摩線上測驗

yhcheng7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