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生不怕重來,就怕沒有未來。
100
(6 分35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特定試卷】112 年 - 112 警察特種考試_三等_行政警察人員、外事警察人員(選試英語)、刑事警察人員、公共安全人員、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交通警察人員交通組、警察資訊管理人員、國境警察人員、警察..(76~1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24 下列有關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之敘述,何者正確?
(A)曾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罪者,有關治安顧慮人口查訪期間,以刑執行完畢或假釋出獄後 1 年內為限
(B)治安顧慮人口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 3 個月實施查訪 1 次。必要時,得增加查訪次數
(C)警察發現查訪對象有違法之虞時,應以勸告或其他適當方法,促其不再犯
(D)查訪對象及其家庭成員之工作、交往及生活情形為治安顧慮人口查訪項目之一


2(C).

3 依據警察法第 3 條第 1 項與警察法施行細則第 3 條第 1 款、第 2 款有關警察官制、警察官規之規定,下 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中央各級警察人員之官等事項係屬警察官規
(B)中央各級警察人員之俸給事項係屬警察官規
(C)地方各級警察人員之職務等階事項係屬警察官制
(D)地方各級警察機關之組織事項係屬警察官制


3(D).

15 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92 條之規定,法院受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除社會秩序維護法有規定者外, 準用下列何種法律之規定?
(A)行政執行法
(B)行政訴訟法
(C)民事訴訟法
(D)刑事訴訟法


4(D).

22 有關警察人員使用警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人員依警械使用條例使用警械時,雖遇急迫情況,仍須依規定出示足資識別之警徽或身分證件
(B)警械之種類及規格,由內政部定之
(C)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警械非經內政部許可,不得定製、售賣或持有,違者由內政部沒入
(D)警察人員使用警棍指揮後,無須將經過情形,即時報告該管長官


5(B).

24 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3條、第44條、第45條、第89條之規定,行為人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情節輕微而事實明確,警察機關經審酌後認為應裁罰行為人新臺幣 1,800 元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得不經通知、訊問而逕行處分
(B)於訊問後,除有繼續調查必要者外,應即做成處分書
(C)於訊問後,應即移送該管簡易庭裁處
(D)於訊問後,按其情節顯可憫恕,得移送該管簡易庭為減輕罰鍰之裁處


6(B).

1 依據司法院釋字第 718 號解釋文,集會遊行法規定,室外集會、遊行應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未排除緊急性及偶發性集會、 遊行部分,係違反下列何種憲法原則?
(A)平等原則
(B)比例原則
(C)明確性原則
(D)誠實信用原則


7(D).

2 下列何者不屬於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2 條所稱之警察職權?
(A)進入住宅
(B)物之扣留
(C)查證身分
(D)警械使用


8(A).

14 下列何種器械,非屬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及規格表中明列之警械?
(A)辣椒水噴霧器
(B)戰防砲
(C)防暴網
(D)高壓噴水噴瓦斯車


9(A).

15 行政執行法與警察職權行使法都有扣留危險物品之規定,下列何者是警察行使扣留職權應遵守之規定?
(A)物之特性不適於由警察保管者,得委託其他機關保管
(B)保管所費過鉅,應返還所有人
(C)扣留期間逾 3 個月,無法返還所有人者,得予變賣
(D)有腐壞之虞,應銷毀之


10(D).

21 依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機關不可安排警察人員在上班時間從事政黨活動之蒐證勤務
(B)公務人員不可加入政黨或擔任政治團體之職務
(C)公務人員為支持長官參選公職,得具名刊登媒體廣告
(D)公務人員得於下班後,參加政黨募款餐會


11(C).

24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有多號解釋涉及警察事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釋字第 588 號解釋,認為憲法第 8 條之警察機關是組織法上狹義的警察概念
(B)釋字第 760 號解釋,認為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第 11 條使未具警察教育學歷者不得擔任警察之規定違憲
(C)釋字第 718 號解釋,認為集會遊行法第 8 條未排除緊急性及偶發性集會遊行,違反憲法比例原則
(D)釋字第 666 號解釋,認為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80 條罰娼不罰嫖之規定違反憲法比例原則


12(A).

6 下列各相關警察法規,何者屬於行政規則之性質?
(A)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
(B)沒入物品處分規則
(C)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D)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


13(B).

25 某甲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意圖媒合性交易而拉客,被警乙查獲移送簡易庭,該庭作成不處罰之裁定,對該裁定警乙得如何處置?
(A)訴願
(B)抗告
(C)不得不服
(D)聲明異議


14(B).

21 關於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10 條規定,對可能發生犯罪公共場所,得協調裝設監視器等工具蒐集資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以監視器蒐集資料須於符合法定要件下進行
(B)以監視器蒐集資料須以具體危害發生為前提
(C)以監視器蒐集資料有干預基本權之疑慮
(D)監視器蒐集資料之利用,適用目的拘束原則


15(D).

20 對於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案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無須適用行政罰法
(B)如不服裁處應向原處分上級機關提起訴願
(C)需再次未經許可販賣爆裂物,警察機關詢問後方移送法院
(D)停止營業屬於法定裁罰種類


16(A).

21 關於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該法規定違反社會秩序行為及其處罰
(B)分為總則、處罰程序及附則三編
(C)該法未規定者,適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
(D)與日、韓、新加坡等國家之輕犯罪法相同,該法被歸類為刑事法


17(A).

1警察任務為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偵查人口販運事件時,應遵守刑事訴訟法之規定
(B)就戶口查察之執行,應依行政執行法規定行之
(C)刑事警察受檢察官之命執行職務時,如有廢弛職務情事,檢察官得逕予懲處
(D)警察人員可逕至海巡機關管轄區內依法執行搜索、逮捕、扣押、拘提,無需知會當地海巡機構


18(E).

4下列何者為行使警察法第 9 條警察權限之警察人員?
(A)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執行拘提、管收之行政執行人員
(B)內政部移民署依入出國及移民法規定實施暫時收容之執行人員
(C)具有刑事訴訟法第 230 條及第 231 條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身分之憲兵
(D)依替代役實施條例執行特定警察勤務之服警察替代役人員
(E)一律給分


19(B).

9有關警察依法實施臨檢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防止犯罪、或處理重大公共安全或社會秩序事件之必要,得由分局長指定特定路段,進行車輛攔停並查證駕駛人或乘客之身分
(B)外國人未能出示外僑居留證者,應立即帶往勤務處所查證其身分,但對其留置,不得逾 3 小時
(C)凌晨發現未開車燈且車速忽快忽慢之車輛,得予以攔停,並檢查引擎、車身號碼或其他足資識別之特徵
(D)人民拒絕接受實施查證身分並已有自傷行為時,得對之使用警銬


20(B).

10警察依法查證人民身分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如發現相對人冒用他人身分證明文件時,可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66 條規定,處 3 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 1 萬 8 千元以下罰鍰
(B)得命相對人提出身分證明文件,並詢問其真實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國籍、住居所、身分證統一編號、職業、工作場所或手機號碼等
(C)相對人雖未攜帶國民身分證,亦可請其出示全民健康保險卡或駕駛執照等附有個人頭像照片之身分證明文件
(D)相對人不願陳述真實姓名亦不提出身分證明文件並有企圖逃逸行為,致顯然已無法查證其身分時,即可實施強制力將其帶往鄰近派出所查證之


21(D).

14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14 條規定,警察得通知特定人於指定時間到指定場所進行調查或執行鑑識措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本條之通知到場,僅係觀念通知性質之事實行為,並非具有下命性質之行政處分
(B)可採取電話、手機簡訊等方式敘明事由通知之,不限於書函通知
(C)依本條執行之鑑識措施,例如量身高體重、照相、採取指紋或掌紋等,但不包括採集尿液或毛髮等行為
(D)經依本條通知到場而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者,可依行政執行法科處怠金


22(C).

15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42 條規定,對於現行違反本法之行為人,警察人員得即時制止其行為,並得逕行通知到場;其不服通知者,得強制其到場。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違反本法之行為人正有攻擊、毀損行為時,警察役役男得使用警棍即時制止其行為
(B)警察人員已確悉其姓名、住所或居所而無逃亡之虞者,即得不強制其到場
(C)經依本條通知到場而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者,應報請檢察官簽發拘提,以強制其到場
(D)經合法通知仍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警察人員可逕依本法裁處之


23(D).

2 下列規定何者非由內政部定之?
(A)駐衛警察使用警械管理辦法
(B)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
(C)警械使用事件補償辦法
(D)國家賠償法施行細則


24(C).

8 「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為下列何種法律性質?
(A)法規命令
(B)一般處分
(C)行政規則
(D)委辦規則


25(C).

10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有關查證身分之規定,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得對於下列何者查 證其身分?
(A)合理懷疑其有違反行政罰之虞者
(B)滯留於合理懷疑有人犯藏匿之處所者
(C)有事實足認其對已發生之犯罪知情者
(D)合理懷疑為防止他人身體之具體危害,有查證其身分之必要者


【非選題】
二、依據警械使用條例第 9 條規定:「警察人員使用警械時,如非情況急迫, 應注意勿傷及其人致命之部位。」若從反面解釋法條定義,警察若在緊 急狀況時,並在相關要件符合下,可對人之致命部位使用警械,尤其使 用槍枝,故有所謂「警察致命射擊」之法律概念,在此請論述其所關聯 之憲法與法律層面,即牽涉憲法基本人權以及實施之法律要件為何? (25 分)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特定試卷】112 年 - 112 警察特種考試_三等_行政警察人員、外事警察人員(選試英語)、刑事警察人員、公共安全人員、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交通警察人員交通組、警察資訊管理人員、國境警察人員、警察..(76~100)-阿摩線上測驗

鄭健愷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