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浪費或充分加以利用。
92
(7 分8 秒)
模式:收錄測驗
科目:教保員◆幼兒教保活動設計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26.班級教師想要在「學校裡的大樹」這一個主題,培養幼兒系統化蒐集訊息的能力, 下列哪一個作法較為合適?
(A)鼓勵幼兒使用二手照相器材進行觀察記錄
(B)鼓勵幼兒運用電腦網路查詢大樹相關資料
(C)引導幼兒從上到下、左到右依序觀察大樹
(D)引導幼兒運用數字記錄所撿到樹葉的數量


2(D).

27.下列關於培養幼兒「運算思維」能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豐富數學區的素材,提升幼兒對數學的理解及運用能力
(B)多擺放一兩台電腦,提供幼兒運用網路查詢資料的機會
(C)多運用團討時間增加思考討論機會,培養幼兒邏輯能力
(D)藉由實際操作、實驗與分析,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3(B).

28.下列哪一項適合作為幼兒園課程發展會議的討論議題?
(A)全園教師創新教學成果的分享與研討
(B)下個主題所需教學資源的蒐集與運用
(C)班級幼兒學習評量結果的討論及確認
(D)教學所需設備及素材經費的支用討論


4(B).

29.下列哪一些幼兒行為的觀察紀錄對於了解班上幼兒情緒能力的發展狀況,較為合適?
甲、願意原諒他人不小心的冒犯
乙、受到外在刺激時的表情與動作
丙、畫出自己喜歡的自然現象的特徵
丁、對於不能立即滿足其需求的事物,願意等待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5(A).

30.下列哪一項不是「覺知辨識」核心素養的評量指標?
(A)能覺察危險,維護安全
(B)能知道生活規範及活動規則的理由
(C)能注意且理解周遭的自然現象訊息
(D)能覺察自己及他人的想法或情感,並能比較異同


6(D).

31.小艾老師8月份剛到偏鄉幼兒園服務,擔任大班老師,她從幼兒資料上發現將近一 半幼兒來自於經濟弱勢家庭。面對有特殊需求的幼兒,小艾老師首先要做下列哪一 項工作?
(A)尋找生活環境資源規劃課程
(B)設計多元化的幼兒學習活動
(C)著手撰寫幼兒個別學習計畫
(D)了解幼兒的能力現況與特質


7(C).

32.為使評量結果更為客觀、更貼近幼兒真實的學習表現,下方哪一些作法合適?
甲、在幼兒活動時進行錄影,佐以書面觀察紀錄進行評量工作
乙、都在主題及學習區活動進行評量,讓評量的依據更加聚焦
丙、以課程本位作為評量的基礎,落實課程與評量之系統規劃
丁、與班級其他老師定期、共同討論觀察內容,決定評量結果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8(D).
X


33.依據《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評估表》,大班幼兒在學習區進行合作遊戲時,下列哪一項 是班級教師在教學引導方面的最高層級?
(A)引導幼兒與同儕互動交流,進行合作遊戲
(B)引導有相同興趣及構想的幼兒互動交流,進行合作遊戲
(C)引導有相同興趣的幼兒自發討論構想、協商計畫,一起進行合作遊戲
(D)引導有相同興趣、但不同構想的幼兒討論如何結合構想進行合作遊戲


9(D).

34.張老師今年剛擔任園主任,她希望提升園內教保服務人員藉由自我省思持續精進課程教學,所以針對教室日誌想要提供一些調整建議。請問,下列哪一項建議較不適合?
(A)在教學前、過程中以及教學後,都要進行自我省思的工作
(B)判斷教學狀況與提出未來改善作法時,必須思考教育觀點
(C)省思內容須要詮釋教學現象,並分析特殊事件發生的原因
(D)為了日後回顧活動細節,要明確記錄活動步驟及幼兒對話


10(C).

35.根據動態評量的觀點,教師有充足的機會運用鷹架提升學習者學習成效的時機,是 在下列哪一個階段?
(A)教學階段(instructionalperiod)
(B)測驗前階段(pre-test)
(C)中介階段(mediatedperiod)
(D)測驗後階段(post-test)


11(D).

36.吳老師善於觀察幼兒,能夠客觀判斷幼兒起點行為並提供合宜的學習經驗,在搭建 鷹架的過程中鼓勵幼兒與同儕在互動中學習。吳老師的表現可以成為教保服務人員 在哪一種角色的學習楷模?
(A)幼兒生活與學習的夥伴
(B)幼兒家庭的合作人
(C)班級文化的經營者
(D)幼兒學習的引導者


12(D).
X


37.下列何者並非《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總綱實施通則的重要內容?
(A)幼小銜接
(B)課程規劃與教學
(C)社會變遷與幼教發展趨勢
(D)教學評量與幼兒學習評量


13(C).

38.孫老師想要透過例行性活動提供幼兒理解歌謠和口語音韻特性的學習機會,下列五項活動安排的順序,何者較為適切?
甲、覺察與辨認韻腳
乙、嘗試聲音組合
丙、喜歡聆聽童謠
丁、累積聲音經驗
戊、覺察重複字詞
(A)甲乙丙丁戊
(B)乙丁戊甲丙
(C)丙戊甲丁乙
(D)丁丙戊甲乙


14(B).

39.星星幼兒園以STEAM教育為特色,在進行「巧木匠」的主題教學時,大班的羅老師引導幼兒從工具書中獲取卡榫製作操作技巧資訊,並與幼兒一同實作完成作品。請問,羅老師在卡榫製作的安排上應是結合STEAM教育的哪一項關鍵教育?
(A)科學(Science)
(B)科技(Technology)
(C)工程(Engineering)
(D)藝術(Art)


15(A).

40.小明正與其他幼兒一起在學習區中活動,在互動過程中的小明需要能夠解讀其他幼 兒的特徵、喜好、表情、想法及其所蘊含的意義。小明此刻覺知辨識的是下列哪一 種生活環境中的訊息?
(A)社會環境訊息
(B)人文環境訊息
(C)自然環境訊息
(D)生態環境訊息


16(D).

41.在運用《幼兒園教保活動—幼兒學習評量手冊》時,下列哪種方式較不適宜?
(A)幼兒的一個表現避免對應超過三個評量指標
(B)不以團討表現作為幼兒表達能力的唯一證據
(C)課程活動設計可參考評量指標的廣度或深度
(D)教師不使用形成性評量以避免評量引導教學


17(C).

42.找出關係是幼兒整理生活環境訊息的重要能力,根據從簡單到複雜的原則,下列整 理訊息方法的排列順序何者符合?
(A)比較及排序、歸類、分類及命名、找出特徵間的關聯性
(B)歸類、分類及命名、比較及排序、找出特徵間的關聯性
(C)歸類、比較及排序、分類及命名、找出特徵間的關聯性
(D)分類及命名、歸類、找出特徵間的關聯性、比較及排序


18(C).

43.在學前融合調整策略中,當教師利用闖關的方式,鼓勵不喜歡運動的幼兒參與大肌肉活動,這是運用Sandall等人提出的哪一種策略?
(A)同儕支持
(B)成人支持
(C)隱性支持
(D)環境支持


19(D).

44.當學前特殊需求幼兒由家庭進入幼兒園,或是從幼兒園進入國民小學,必須經歷正 式的轉銜會議。請問,「家幼銜接」與「幼小銜接」的目標主要是為了達到下列哪一 項教育特性?
(A)預防性
(B)功能性
(C)互動性
(D)連續性


20(B).

45.有關安吉遊戲教育的學習環境陳述,下列何者為非?
(A)幼兒在合宜的範圍內自主決定教育系統提供的遊戲環境元素
(B)充分留白的室內環境用以鼓勵幼兒接觸自然並從事戶外活動
(C)幼兒可以不斷的改變遊戲的主題、內容與難度,以探索未知
(D)教師觀察幼兒的遊戲訊息,整理後提供幼兒反思與詮釋經驗


21(D).

46.對於幼兒園教保服務應有樣態之陳述,何者較需要調整?
(A)支持幼兒適齡適性及均衡發展
(B)以幼兒為主體,遵行幼兒本位精神
(C)營造關愛、健康及安全之學習環境
(D)支持家庭育兒的需求,滿足家長對幼兒學習的期待


22(C).

47.賴老師發現在兒童節假期後,大班幼兒齊齊每到放學時刻總是特別焦慮,頻頻詢問 「我媽媽來接我了嗎?」卻又不願意主動收拾個人物品做好放學準備,這個情形維持了整整一星期。請問,若賴老師要輔導齊齊,那麼較適宜的第一步驟為何?
(A)分析與診斷
(B)擬定輔導策略
(C)問題界定
(D)資料蒐集


23(D).

48.根據衛生福利部所定的「兒童遊戲設施自主檢查表」及其填表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室內遊戲設施可採用稀釋至500ppm之含氯漂白水進行每週消毒
(B)進行消毒時,浸泡消毒之接觸時間建議超過十分鐘,以降低異味
(C)管理人員於開放使用期間,每週進行目測檢查、登錄與報修結果
(D)每月依表進行檢查,並填表存放管理單位備查,保存期限為6年


24(C).

鍾老師目前正在觀察在扮演區中的扮演、生活敘說或團體討論中,幼兒對於家人日 常活動的描述,以及觀察幼兒在圖畫或美術創作中關於家人的特徵或與家人相處時 的細節。
【題組】49.請問,鍾老師的觀察較可能是在蒐集下列哪一項課程目標的幼兒起點行為 資料?
(A)語1-1理解互動對象的意圖
(B)語2-3敘說生活經驗
(C)社1-4覺察家的重要
(D)社3-3關懷與尊重生活環境中的他人


25(A).

【題組】50.承上題,經過了一個星期,當鍾老師發現在前述活動中,幼兒小栙從未曾表現出任 何與家人互動的行為與經驗,請問,鍾老師先採取下列哪一種方法來增進對小栙的 認識會是比較合宜的?
(A)與班級協同教師討論小栙的表現,先確認兩人觀察結果的一致性
(B)與家長說明小栙的表現,詢問家長的教養方式與家庭經營的狀況
(C)向園長報告小栙的表現,並透過家長接送時段持續觀察親子互動
(D)鍾老師持續觀察小栙的表現,並將觀察結果做成紀錄供日後檢閱


快捷工具

收錄測驗 - 教保員◆幼兒教保活動設計-阿摩線上測驗

小O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