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96
(3 分44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警察◆警察法規難度:(101~1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有疑問

51.警察對於特定對象行使「進行觀察及動態掌握等資料蒐集活動」職權之期間規定,下 列敘述何者為非?
(A)每次不得逾一年
(B)如有必要得延長之
(C)延長次數不限
(D)已無蒐集必要者,應即停止之。


2(C).

178.警察人員於公共場所中,對於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或有犯罪之虞者,執行 臨檢勤務,在現場因無法查證受臨檢人身分時,警察得將該人民帶往勤務處所 查證,其時間自攔停起不得逾:
(A)一小時
(B)二小時
(C)三小時
(D)五小時


3(D).

132.人之管束,其目的何在?
(A)為行政指導之方法
(B)為行政調查之步驟
(C)為行政制裁之一種
(D)為避免急迫危害之手段


4(A).

74.使用警械,為國家賦予警察人員之
(A)法定職權
(B)人身保障
(C)受益權
(D)統治權。


5(C).

204. 警察人員依警械使用條例使用警械致人傷亡時,該行為之阻卻違法係屬:
(A)正當防衛行為
(B)緊急避難行為
(C)依法令之行為
(D)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6(C).

236.警員實施路檢時查獲通緝犯,乃使用警銬防止脫逃。該使用警銬之行為屬於:
(A)正當防衛
(B)緊急避難
(C)依法令之行
(D)業務上正當行為。


7(D).

302.「遇有騷動行為足以擾亂社會治安時」 ,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得使用警械。該行為之性 質為:
(A)正當防衛行為
(B)緊急避難行為 136
(C)業務上正當行為
(D)依法令之行為


8(A).

351.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使用警械行為之法律性質,雖有「依法令之行為說」 、 「正當防 衛及緊急避難說」 、 「兼具正當防衛、緊急避難及依法令之行為說」等不同看法,警察人 員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使用警械致人傷亡者,皆可依何事由阻卻違法?
(A)依法令之行為
(B)正當防衛
(C)緊急避難
(D)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上行為


9(A).

038.中央保安警察遇有必要派往地方執行職務時,應受當地何人之指揮監 督?
(A)直轄市、縣(市)長
(B)警備司令
(C)行政執行官
(D)議長。


10(D).

166.警察法施行細則是依據下列那一種法律定之?
(A)警察人員管理條例
(B)警政署組織條例
(C)警察勤務條例
(D)警察法。


11(C).

46 警察人員依警械使用條例對槍擊要犯開槍射擊,致歹徒重傷之行為,是:
(A)正當防衛
(B)緊急避難
(C)依法令之行為
(D)不可抗力之行為


12(C).

8 關於警械使用,下列何者不是警械使用條例明文規定的事項?
(A)應基於急迫需要,合理使用
(B)應注意勿傷及其他人
(C)使用前,應鳴槍示警
(D)使用原因已消滅,應立即停止使用


13(C).

12 內政部警政署依警察法執行全國警察行政事務並掌理全國性警察業務,下列何者非內政部警政署所掌理之警 察業務?
(A)關於拱衛中樞及協助地方治安之保安警察業務
(B)關於保護外僑及處理涉外案件之外事警察業務
(C)關於各級法院及檢察署之法警業務
(D)關於防護國營鐵路、航空、工礦、森林、漁鹽等事業設施之各種專業警察業務


14(C).

7 警察查訪治安顧慮人口,依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其授權訂定之查訪辦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旨在維護社會治安防止再犯
(B)原則上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個月查訪1次
(C)應隱匿身分實施查訪
(D)查訪對象行方不明者應依法通報協尋


15(C).

16 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警察為下列何項任務,認對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個人生命、身體、自由、名譽或財產,將有危害行為,或有觸犯刑事法律之虞者,得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其相關資料?
(A)外事案件處理
(B)交通整理
(C)防止危害或犯罪
(D)執行搜索與扣押


16(C).

42 警察為防止犯罪,或處理重大公共安全或社會秩序事件而有必要時,得依據下列何者之指定,對於行經指 定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之人民進行身分查證?
(A)帶隊警官
(B)小隊長
(C)警察機關主管長官
(D)自行視情形決定


17(D).

43 警察依法查證人民身分,採取必要方法仍無法確認其身分時,得將該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其時間不得 逾三小時,下列何者為其時間起算點?
(A)至勤務處所時起算
(B)自上警務車時起算
(C)自受查證身分者簽名時起算
(D)自攔停時起算


18(D).

39 某丙欲辦理基隆市、台北市、桃園縣等跨縣市之集會遊行活動,請問他要向何單位提出申請?
(A)向基隆市警察局提出申請
(B)向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提出申請
(C)向桃園縣警察局提出申請
(D)分別向基隆市、桃園縣及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提出申請


19(B).

4 警察法規定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係指:
(A)警察作用
(B)警察任務
(C)警察業務
(D)警察勤務


20(B).

27 警察行使職權已達成其目的,或依當時情形,認為目的無法達成時,應依職權作下列如何處置?
(A)假處分
(B)終止執行
(C)假扣押
(D)向該轄地方法院報備


21(C).
X


37 集會、遊行所在地跨越二個以上警察分局之轄區者,其主管機關為:
(A)地方法院檢察署
(B)直轄市、縣(市)警察局
(C)直轄市、縣(市)政府
(D)法務部調查局


22(B).

39 下列何者並非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種類?
(A)勒令歇業
(B)警告
(C)停止營業
(D)罰鍰


23(A).

7 依據行政執行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不是即時強制方法?
(A)代履行
(B)對於人之管束
(C)對於物之扣留
(D)對於住宅之進入


24(D).

118.經內政部核准設置之駐衛警察執行勤務時,得準用什之規定使用警械。
(A)社會秩序維護法
(B)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C)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
(D)警械使用條例


25(B).

27.依警械使用條例有關警察使用槍械之方法限制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警察人員應基於急迫需要,合理使用槍械時,得逾越必要程度。
(B)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之原因已消滅者,應立即停止使用。
(C)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時,必要時得傷及其他之人。
(D) 警察人員使用警棍後,應將經過情形,即時報告該管長官。


【非選題】
一、何謂「即時強制」?依行政執行法規定,何種情形下可為即時強制?其方法種類為 何?如何救濟?(25 分)

快捷工具

【精選】 - 警察◆警察法規難度:(101~125)-阿摩線上測驗

Chen Lisa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