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與其讓青史成灰,不如讓青史留名。
92
(3 分4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有疑問

1. 下列何者是正確的「教師管教學生」概念?
(A)教師可以「輔導學生」,但不能「管教學生」
(B)「管教學生」是教師的「義務」,而非「權利」
(C)「管教學生」是教師的「義務」,也是「權利」
(D)為減少不當行為,「管教學生」可予適度體罰


2(A).

2. 林老師發現欣倫經常出現偏激、憂鬱、孤僻、異常安靜、有強烈攻擊性等情緒和行 為,歷經長期的關懷,得悉欣倫的父親有酗酒的習慣,且在酒醉後總是恐嚇、羞辱、 批評辱罵欣倫,請問林老師應該如何處置?
(A)在知悉欣倫遭受家暴的24小時內,撥打113保護專線通報
(B)在知悉欣倫遭受家暴的48小時內,撥打113保護專線通報
(C)在知悉欣倫遭受家暴的24小時內,向學校輔導室通報
(D)在知悉欣倫遭受家暴的48小時內,向學校輔導室通報


3(C).

4. 林老師剛對全班都能認真且抑揚頓挫的朗讀英文課文表達肯定,就發現其賢偷滑手 機,忍不住破口大罵,導致全班的學習氣氛瞬間改變,連接下來朗讀課文的聲音都 有些緊繃,請問這是下列何種效應?
(A)青蛙效應(frog effect)
(B)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effect)
(C)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D)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


4(B).有疑問

5. 立緯上課時總是表現桀傲不馴的態度,除了「三字經」的口頭禪,還經常以「三七 步」作勢攻擊;在林老師指正時,更會大聲爭辯、反駁、甚至咆哮、捶桌子或摔椅 子;讓林老師感覺受到非常大的威脅。請問立緯的表現,屬於德瑞克斯(R. Dreikurs) 提出的何種錯誤目標?
(A)獲得注意
(B)尋求權力
(C)尋求報復
(D)表現無能


5(A).

7. 下列有關學生輔導責任的敘述,何者為是?
(A)全體學校教師均負有執行發展性輔導、協助介入性和處遇性輔導措施的責任
(B)學校中僅由班級導師負責執行發展性輔導措施和協助介入性及處遇性輔導措施
(C)班級導師應負責執行發展性輔導措施,而介入性和處遇性輔導措施則由輔導室 負責
(D)班級導師應負責執行發展性輔導措施,認輔教師和輔導室負責介入性輔導措 施,至於處遇性輔導措施則由校外輔導專業機構負責


6(B).

8. 下列何者強調每個學生都會追求卓越感(superiority),教師的任務,乃在培養學 生的群體情懷/社會興趣(community feeling/social interest),以追求符合群體利 益的卓越,從而確保學生的精神健康和幸福?
(A)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B)阿德勒(Alfred Adler)
(C)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
(D)弗洛姆(Erich Fromm)


7(A).

9. 下列何者強調正確的教育,在培養優雅的紳士,因此,教育的內容包括德行、智慧、 禮儀及學識,而以德行最為重要。德行的基礎在心中有上帝的觀念,還要教導誠實 和正道;智慧由心靈和經驗結合而成;禮儀和謙遜相聯;而學識則自兒童會說話時 便可透過遊戲和有插圖的讀物學習閱讀,《伊索寓言》就是最適合兒童閱讀的書?
(A)洛克(John Locke)
(B)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C)培根(Francis Bacon)
(D)斯賓賽(Herbert Spencer)


8(D).

10. 下列何者在1774年就提倡嚴禁體罰,透過所創辦的泛愛學校(Philanthropinum Schule),實施「順應自然」的教學,讓學生結合生活學習拉丁文、德文、法文、 數學,自然學科(包括地理、物理、自然史等)、音樂、舞蹈、繪畫、體育等,以 達到發展學生公德心、人道精神及準備幸福生活的目的?
(A)康美紐斯(Johann A. Comenius)
(B)羅耀拉(Ignacio de Loyola)
(C)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D)巴斯道(Johann B. Basedow)


9(D).

11. 下列何者在普、法戰爭期間,利用14次在柏林科學院的公開講演,推展以全體國民 為對象,除非因性別不同而必須實施的不同教育外,男女均平等受教的「新教育」 (Neue Erziehung),藉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歷程,使每個學生都成為關注民族文 化,實踐國民道德,具備善良意志的國家、民族成員?
(A)俾斯麥(Otto v. Bismarck)
(B)黑格爾(Georg W. F. Hegel)
(C)裴斯泰洛齊(Heinrich Pestalozzi)
(D)菲希特(Johann G. Fichte)


10(A).

12. 下列何者在11世紀初即強調學校教育主要在引導學生「明體達用」,透過重視因材 施教的分齋教法、啟迪思維能力的分組討論、教師以身作則的人格感化、涵濡雅樂 詩歌的德性陶冶、以及增廣閱歷見聞的旅行教學等方式,不僅為社會培育了許多經 世致用的人才,也對當時的太學和其後的書院教育影響甚鉅?
(A)胡瑗
(B)張載
(C)程頤
(D)朱熹


11(B).

19. 心理學家弗洛依德(S.Freud)認為個人的人格系統,係由「本我」、「自我」與 「超我」三部分,其中「自我」指的是以下何者?
(A)滿足生物本能的衝動
(B)顧及外界要求的控制
(C)將社會道德的內在化
(D)構成個人發展的理想


12(B).

24. 在教育與認知發展的哲學基礎,重視教育的效能,甚至主張「教育萬能說」,對教 學法方面提倡直觀教學和感官訓練,注重教材和實際生活的關連。請判斷前述之教 育主張是屬於何種「認知的哲學基礎」?
(A)理性主義
(B)經驗主義
(C)觀念主義
(D)存在主義


13(A).

25. 在教育與人格發展的理論,主張依照認知發展的原理,說明兒童的道德感並非天賦 的,亦非跳躍式的發展,強調兒童道德意識與道德觀念的發生和形成,與心智的發 展成熟具有平行的關係。請問這種主張「道德感並非天賦,亦非跳躍式發展」之看 法,出自於以下那一位學者的主張?
(A)皮亞傑(J.Piaget)
(B)郭爾堡(L.Kohlberg)
(C)弗洛伊德(S.Freud)
(D)艾瑞克遜(E.H.Erikson)


14(C).
X


26. 教育心理學家史坦伯格(Sternberg)指出:「最基本的訊息處理」就是把感覺訊息 轉換為內在表徵,進而在記憶中組織訊息是認知學習的重要訓練。請判斷下列哪一 種不屬於其指出「最基本的訊息處理」必須具備的成份?
(A)獲得成份
(B)聯結成份
(C)應用成份
(D)保持成份


15(A,D).
X


31. 與建構主義有關之教學或學習觀點敘述,哪些較適切? 
甲、學習目的包含批判思考、理解與知識使用、自我調控與反思
 乙、建議教學目標撰寫應為精確可量測的表現
 丙、教師角色為提供複雜的、貼近真實的學習情境,使學習者能找出問題並解決問 題,使學生投入學習且反思學習歷程
 丁、其教學應用包含鼓勵學生運用圖片或口訣記憶、每日複習當天課堂筆記 
戊、教學應確保學生學習在近側發展區內,提供適當幫助與引導
(A)丙丁戊
(B)甲乙丙
(C)甲丙
(D)甲丙戊


16(D).

36. 下列關於素養導向評量的設計原則,何者敘述為真?
(A)選擇題無法測出學生的素養能力
(B)生活實踐能力重於學科內容能力
(C)包含真實情境才算素養導向試題
(D)題幹中未必含有大量閱讀材料


17(C).

37. 某高中化學老師任教一個有12位學生的班級,要求每一位學生將其在實驗室中所記 錄的總計20項實驗數據,(a)利用一分鐘的時間進行口頭報告,該師則(b)坐在教室 最後一排聆聽每一位學生的報告內容,(c)於學生報告的過程中未做任何紀錄,(d) 並在部分學生報告過後,對其點頭與微笑,(e)在每位同學報告結束之後,該師向 所有學生說明評分規準,並告知學生一周後將公布成績。以上施測過程,有哪幾項 不符合口語評量的運用原則?
(A) bde
(B) cde
(C) ace
(D) abc


18(A).

39. 以下是某班歷史科小考四個考題的高低分組的答對率。哪一試題的鑑別度最佳?
 
(A)第一題
(B)第二題
(C)第三題
(D)第四題



19(B).

30. 新加坡教改「教少學多」(Teach Less, Learn More, TLLM)的理念,具體的意義是下列哪一項?
(A)以教師為中心
(B)課程綱要減少內容
(C)提供更多師生互動
(D)減輕師生的教與學負擔


20(A).

37. 「藉由揭露學校教育的社會關係與生產關係的對應關 係,主張學校透過『合法化』(傳遞功績主義的意識 形態)與『社會化』(塑造學生勞工意識)來鞏固既 得利益者的優勢」,此為哪位學者所提出的觀點?
(A) 包爾斯與金帝斯 (S. Bowles & H. Gintis)
(B) 布迪爾 (P. Bourdieu)
(C)威里斯 (P. Willis)
(D) 葛蘭西 (A. Gramsci)


21(B).

40. 根據OECD(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學習羅盤2030, 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其所描述的態度與價值觀?
(A)人際價值觀
(B)全球價值觀
(C)社會價值觀
(D)公民價值觀


22(C).

41.費德勒(F. E. Fiedler)所提出的「權變理論」對教育行政運作有重要啟示,下列對該理論的說明,何者有誤? 
(A)領導是否有效端視領導型式與情境是否相配合而定
(B)將領導型式分為工作導向和關係導向
(C)認為領導情境決定於領導者與成員的關係、工作難易度與職權
(D)當領導情境高度有利與不利的時候,宜採取工作導向;當處於中度有利的時候,則採關係導向


23(A).

43. 在阮祖里(Renzulli)充實三合課程中,一般試探活動為 該課程模式的:
(A)第一類型活動
(B)第二類型活動
(C)第三類型活動
(D)第四類型活動


24(B).

44.根據蓋聶的八項教學事件而言,第一個事件應是?
(A)察覺階段
(B)動機階段
(C)保留階段
(D)類化階段


25(C).

46. 李老師觀察到小齊的學習風格偏向庫伯(D. Kolb)的 發想者(divergent learner)類型,下列何者比較屬於小 齊的學習特色?
(A)專注潛在感受、富想像力
(B)傾向內在思考、靜靜工作
(C)注重感官接受訊息、按部就班學習
(D)喜歡表達自己的意見、親自嘗試做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玟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