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學力代表過去,財力代表現在,學習力代表未來。
40
(2 分22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2024~2020難度:(1146~11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52.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下列引文表現出的創作觀與之最不類似?
(A)韓愈〈荊潭唱和詩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 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
(B)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 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C)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
(D)劉勰〈文心雕龍‧風骨〉:「夫翬翟備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 也;鷹隼乏采,而翰飛戾天,骨勁而氣猛也。」


2(B).

22 下列文句,何者表達了與王羲之〈蘭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 陳迹」相同的感嘆?
(A)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B)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C)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D)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3(D).
X


11.臺灣鄉土諺語「山頂無好叫,山腳無好應」的寓意是什麼?
(A)做人要懂得入境隨俗,才不會失禮
(B)不要只顧眼前的享受,而不顧及將來
(C)你怎麼對人,別人就怎麼對你
(D)不努力的人,不論身處何時都無法成功。


4(D).

10. 適合在校慶時所使用的題辭是?
(A)妙筆生花
(B) 鳳凰于飛
(C) 近悅遠來
(D)時雨春風


5(B).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周末的咖啡廳,夥伴們開展一場激烈的爭論,起因只是新聞上一句「病沒」,引發眾人撻伐,認為新聞媒體不專業,「沒」、「歿」二字都分不清,但也有部分人認為這字沒錯,是批評者涵養不夠。這時,一位朋友轉頭望向我,中文人給個仲裁吧!我無奈的回答:「通假字。」
       確實,通假兩字對於一般人而言總是較模糊的。現在依稀回想起過去所學,課堂上所說「本有其字的通假」的解釋,似乎說明了什麼,但聽在一般民眾的耳中是如此扞格。文字本身的演化自有其規律,學者們僅能從現有的文獻,進行合理的考據。
       在早先文字的數量沒那麼多時,自然會有所謂借用的情形出現,例如論語中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便屬於此類,「悅」為後出的字,是由「說」所演化。待字體演變的量夠多時,人們在書寫或是口說的過程,又會影響字體的變化,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語言可能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產生迥異的使用習慣,再經過記錄後,就使詞彙產生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轉化,更不要談避諱、寫字求簡,甚至於錯字或誤讀所造成的通假。
       如今,網路用語不也影響一般人的認知?眾人世俗化的文字使用,就成了現代通假字的主要來源。人們聽著差不多的音,記下差不多字,領會著差不多的意思,假慢慢就成了真,原來的真跟著就被打成了贗品。

【題組】19.文中提到「十里不同音」,主要是在說明是什麼因素造成文字的「通假」?
(A)刻字過程造成文字記錄的訛誤
(B)書寫簡化影響內容引發的結果
(C)讀音會造成文字書寫上的差異
(D)文字隨著翻譯習慣而產生變化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2024~2020難度:(1146~1150)-阿摩線上測驗

Alice Li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