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做阿摩,不會怎麼樣,做了阿摩,你會很不一樣
100
(3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警察/一般警察/鐵路(三四等)◆國文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下列文句都有同音詞出現,使用不恰當的選項是:
(A)公司「厲行」節能減碳運動,要求每個員工都要身體「力行」,全力配合
(B)財稅新制「反映」出政府亟欲紓解財政困窘的決心,群眾卻普遍「反應」不佳
(C)面對群眾抗爭,肩負如麻「國事」的元首,邀請各界代表緊急召開「國是」會議
(D)國內出現重大工程關說弊案,有心人士從中「盈利」,竟然超過正常「營利」所得


2(A).

2 「五月一到,蟲虺紛紛從冬眠中醒來,開始來報到了。入夜屋裡亮起了燈,牠們便攀附在紗窗上伺機□□□□。」「蛇目蝶多數時間冷靜、專注、如一位入定的禪者,在某個陰黯處望著一株草沉思。他們不會入定到離魂喪魄,□□□□。當你進入警戒範圍,他們會從你意想不到的方位遁飛而去。」「四月流螢汛起,流光掛上樹梢,掛得真快。先是疏疏幾點彈落,彷彿□□□□,然而禁不住一日二日三回駐足,忽忽一轉頭,碎光煥發,一下子就輕快愉悅的燈花閃了滿地。」上文空缺處最適合填入的語詞,依序是:
(A)棄暗投明/槁木死灰/似有若無
(B)匍匐前進/呆若木雞/銀河傾瀉
(C)謀定後動/不動如山/火樹銀花
(D)引火自焚/槁木死灰/一月如鉤


3(D).

6 「我們觀看病中老人,如觀看一生修煉的總檢驗。有時,可以看到自己父母在與病魔纏鬥的過程中展現出過人的膽識與出類拔萃的智慧,這是幸運的,父母以肉身示範教學,教子女寶貴的最後一堂課,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有時,看到的是至親一路潰敗,遂目睹病魔的手法,如何令病者哀叫、咆哮、恐懼。當此時,我們必須堅毅,設停損點,不可讓病魔搏攫至親之後,又以至親為餌,擒拿了一家分崩離析。每一個病中長者都可以開我們的眼。要不,看到抵擋的勇氣、愛的行動;要不,看到強敵壓境,一路殘殺。」下列選項,最符合本文觀點的是:
(A)完整的人生應該五味雜陳,且不排除遍體鱗傷
(B)生病是司空見慣的,但所帶來的精神變化難以承受
(C)讀好「生」這一門課,才能穩固的邁向「老病死」
(D)生命並非無風無浪,從前人的經歷中,可得安老善終之道


4(D).

3 孟子:「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上文所說的道理是:
(A)對症下藥
(B)正本清源
(C)以德報怨
(D)責躬省過


5(B).

5 「中老年人就像是中古車,保養完善的中古車與新車一樣都能行走,但保養不好的中古車隨時可能拋錨,人體也是。在漫長的人生中要是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當年齡增加時,病痛就會清楚地顯現出來。所以中老年人若認為同世代的人做得到,自己也能做到,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觀念。」本文的旨意近於:
(A)驕兵必敗
(B)自知者明
(C)前車之鑑
(D)駑馬十駕


6(B).

7 「從小就看人指點觀音山,說何處是鼻子,何處是額頭,何處是下巴。指點的人,指著指著,又覺得不對,部位都不準確,只好放棄了。可是,一不指點,猛然回頭,赫然又是一尊觀音,安安靜靜,天地之際,處處都是菩薩的淺笑,怎麼看都是觀音。」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上文的描述?
(A)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B)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C)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D)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警察/一般警察/鐵路(三四等)◆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113上竹山586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