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千點萬點,不如名師指點
36
(11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2201~22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大家正在看新聞,爸爸說:「這個男人的一生真是坎坷!」小明說:「我知道, 這叫紅顏薄命!」全家哄堂大笑。小明用「紅顏」來代指男人,這是錯誤的用法。 下列何者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A)「布衣」可致卿相-代指窮人
(B)無「絲竹」之亂耳-代指音樂
(C)化「干戈」為玉帛-代指戰爭
(D)鳥中之「曾參」-代指孝子


2(C).
X


9.下列敘述,詞語的運用適當無誤的是:
(A)王老先生壽逾古稀,春秋鼎盛,兒孫滿堂,真是有福之人
(B)尹先生任職部長多年,聲聞過情,勠力忘家,真是令人崇敬
(C)林校長很有學問,諱莫如深,常發表對教育的看法
(D)這種說法只是拾人牙慧,若要服人,得拿出一番創新的見解


3(C).

10、某文教基金會將舉辦讀書會活動,計劃以儒家經典為主題,請問他應選擇下列那一組書籍?
(A)《易經》、《道德經》
(B)《左傳》、《心經》
(C)《禮記》、《孝經》
(D)《詩經》、《呂氏春秋》


4(C).
X


一、閱讀測驗:
許允為吏部郎,多用其鄉里。魏明帝遣虎賁收之。其婦出誡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既至,帝覈問之。允對曰:「『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若不稱職,臣受其罪。」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允衣服敗壞,詔賜新衣。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云:「無憂,尋還。」作粟粥待。頃之,允至。(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

【題組】3. 「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所釋之人為誰?
(A)虎賁
(B)許允
(C)阮新婦
(D)許允的鄉人


5(C).
X


1. 想要找尋李清照的作品,可以參考那一本書?
(A)《全唐詩》
(B)《全宋詞》
(C)《全元散曲》
(D)《樂府詩集》


6(C).
X


木落水盡
(A)春
(B)夏
(C)秋
(D)冬


7(C).

14.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蔡邕〈飲馬長城窟行〉)
【題組】15.本詩「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兩句在說明:
(A)眼前所見的景物
(B)世間萬物皆有情
(C)自己淒苦只能自知
(D)自己感受風大天冷


8(C).
X


「首先要對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抱持著高度尊敬的態度,只有在這一前提下,才會以信仰般的熱情和創造性的思維投入對這種事業的貢獻中去。信的對立面是不信,是懷疑,如果懷疑你所信奉的對象,那麼創造實際上也就缺乏了意義的動力,人生就會陷入困惑之中。」(董群《禪與創新》)在上述文字所傳達的觀念中,個人是否能為他所從事的行業帶來創新,不取決於下列那一條件?
(A)理解該行業的職能與內涵
(B)嚮往該行業的獲利與評價
(C)認同該行業的責任與義務
(D)肯定該行業的價值與意義


9(C).
X


陶淵明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顯示的美感體驗,與下列何者較為接近?
(A)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B)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C)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10(C).

1-1-9.在上行函中,如對上級機關有具體之建議或請求,宜將哪一段之段名改為「建議」或「請求」?
(A)附件
(B)說明
(C)辦法
(D)主旨


11(C).

下列成語組,意義相反的選項是:
(A)頭童齒豁/雞皮鶴髮
(B)酒囊飯袋/吳下阿蒙
(C)吳下阿蒙/鶴立雞群
(D)鶴立雞群/卓爾不群


12(C).

緬懷太古,衣皮茹實,上巢下窟,可以安居;汙尊杯飲,可以觀禮;簣桴土鼓,可以觀樂;不交不爭,自求自足;沕穆之民也。今或架木而處,團飯 而食,反蹠而坐,酒將進而先嘗,食雖少而必;憫窮老而收恤,遇長者而 行;醉飽歡呼,歌舞蹋地,雖質勝而野,與末俗文勝實寡者略已。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
【題組】 「雖質勝而野,與末俗文勝實寡者略已」是說本段所描述的生活:
(A)與後世相比,沒有什麼趣味
(B)粗鄙而簡陋,不值得追求
(C)簡樸、實在,也有濃厚的人情
(D)比起文雅舒適的生活,仍然遜色


13(C).
X


69.下明何書不在明代四大奇書之列:
(A)西遊記
(B)三國演義
(C)水滸傳
(D)紅樓夢


14(C).

2.甲:「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乙:「胯 下王孫久見輕,誰知一躍竟成名。古來將相本無種,庸眾何為色不平?」丙:「留侯美好如 婦人,五世相韓韓入秦。傾家為主合壯士,博浪沙中擊秦帝。」丁:「久與君王共苦辛,功 成身退步逡巡。五湖渺渺煙波闊,誰是扁舟第二人?」上引四首詩所歌詠的歷史人物,正確 的選項是:
(A)甲:項羽、乙:張良、丙:韓信、丁:范增
(B)甲:韓信、乙:項羽、丙:張良、丁:陳涉
(C)甲:項羽、乙:韓信、丙:張良、丁:范蠡
(D)甲:項羽、乙:韓信、丙:陳涉、丁:張良


15(C).

8 「對於各種讓我們感到恐懼、憂慮、難堪、羞愧、驚悚的事件,你若不敢面對它們, 你的恐懼、憂慮、難堪、羞愧、驚悚就永遠不會消失,一再地壓抑,只是讓它們獲 得更多的能量而已。但如果你能坦然地面對它們,雖然剛開始時會覺得不自在,甚 至會驚嚇或難過得『擠出一身油』來,但這些油卻能醫治你生命的『燒燙割傷』, 讓你重獲心靈的平靜,沒有負擔地重新出發。」這段話的旨意,與下列那一個選項 最接近?
(A)功到自然成
(B)天助自助者
(C)危機即轉機
(D)真金不怕火


16(C).
X


3.韓琮詩:「綠暗紅稀出鳳城,暮雲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下列詩詞 中,那一個選項的東流水,也同樣帶有時間流逝的意涵?
(A)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B)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C)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D)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17(C).
X


437.下列文句中「 」內字詞經代換後,意思改變的是: 
(A)自由放縱,「一」無牽掛:全 
(B)「窮髮」之北,有冥海者:不毛 
(C)「髣髴」靜止不動的藍海:彷彿 
(D)只「合」在地圖上用手指尋索的異國情調的海:盡。


18(C).
X


470.〈與陳伯之書〉:「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況偽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方當繫頸蠻邸,懸首藳街。」主要說明: 
(A)北魏朝中無主,掌握時機,便可取而代之 
(B)北魏蠻荒落後,缺乏人文教育 
(C)北魏言而無信,狂妄自大,必遭天譴 
(D)北魏惡貫滿盈,國勢動亂,勢必滅亡。


19(C).

下為黃春明〈帶父親回家〉一詩,請於閱讀後回答第321-324題。

替老人家扣了安全帶,他沒說太緊
我們深深潛入月光,開車沿著濱海
我是鮭魚
骨灰罈子裡的父親,他也是鮭魚
我們一道遊向宜蘭老家歸去
每遇到大轉彎就覺得父親要離我而去
我側頭看看他
父親的回眸是大理石罈蓋濺過來的月光
銀色的世界風景連綿
這是我的世界,在公雞未啼的凌晨
更像是父親的世界
而此刻正是我們父子共處對話
今天父親不再咳嗽,比往常沉默
我的話就變得多了些:
這麼多年來,今天的月光我最深刻
您不是說,有一次的月光叫您難忘
八歲那一年的中秋夜。是,我在聽
跑了二多里路的野地去找我父親。是爺爺
雪白的地面映著相思林的樹影濃墨烏黑
我像跌進一幅水墨裡慌張爬行的小蟲子
老爸,您不用再跑了,我都準備好了
今晨卯時您就可以和爺爺、奶奶
還有您的愛妻我的母親他們為鄰
嘿!當心挨罵
是啊,您說讓您的骨灰付流水遠去
您說得輕鬆,我卻抬不動
有時我們想您,有個墓碑
我們抱一把鮮花也好找到您啊
我考慮到您最後要扛的那一塊石頭
希望它不要那麼笨重,上面有這麼幾個字
黃長清宜蘭縣羅東人,又名阿福
   (一九一三~一九九九)
三年前沿著血滴走到十字架跟前,歸主
骨灰罈蓋的月光顯得特別慈祥
我回到孩提依偎在父親的懷裡
車子裡的馬友友把巴哈拉得和月光分不開
我們父子靜靜地享受著幸福無語
車子來個大轉彎而翻到萊萊
她總是對回宜蘭的孩子把龜山島變出來
太平洋鋪了一層可踩過去的金屬
今夜的龜山島比白晝更近
老爸,我們回來了
龜山島就在那裡
我側頭看看父親
月光沾著淚水泛開一片迷茫的漣漪盪漾
龜山島,當我們看到你的此刻
那糅雜在空氣中的哀愁和喜悅
到底是你的、或是我們的?
父親再也不離開宜蘭了
老爸,要不要下去小便?


【題組】324.作者在詩中不斷營造父親仍在身邊的氛圍,反襯出父親已經離開的事實。下列何者使用相同手法? 
(A) 銀色的世界風景連綿/這是我的世界,在公雞未啼的凌晨 
(B)我們深深潛入月光,開車沿著濱海/我是鮭 魚/骨灰罈子裡的父親,他也是鮭魚 
(C)每遇到大轉彎就覺得父親要離我而去/我側頭看看他/父親的回 眸是大理石罈蓋濺過來的月光 
(D)雪白的地面映著相思林的樹影濃墨烏黑/我像跌進一幅水墨裡慌張爬 行的小蟲子


20(C).

下列文字出自蘇軾〈超然臺記〉,請閱讀後回答325-327題: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 也,吾安往而不樂? 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 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為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 遊於物之內,而不遊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 反覆,如隙中之觀鬥,又烏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題組】325.「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的原因為何? 
(A)悲觀的人比樂觀的人多 
(B)求福者多,辭禍者少 
(C) 人的欲望太多 
(D)人們不知如何辭禍


21(C).
X


2 《中庸》: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下列選項最接近其意旨的是:
(A)安貧樂道
(B)自立自強
(C)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D)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2(C).
X


1 寫給爺爺的書信,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啟封詞:大啟
(B)末啟詞:謹稟
(C)提稱語:膝前
(D)問候語:敬請 金安


23(C).
X


4 「大眾文化的特點就是喜愛熱鬧與新奇,缺乏精緻文化所必要的靜觀與內省。為孔夫 子立一座十五層樓高的造像,讓臺北市民抬頭就看到它,是自彰化八卦山大佛類似 的觀念推演而來的,是典型的通俗文化表現形式的誇張。它的作用引發對儒家哲理 的服膺者少,造成視覺『震撼』者多。大眾文化的工作者為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 不惜以異乎尋常的手段,得到一時的成功,犧牲比較長遠的藝術價值。現代大眾是 匆忙的、不經意的、觀光客式的;文化對他們而言是娛樂的同義語。」 下列選項,最符合上文之意的是:
(A)表現形式的誇張常是通俗文化的表徵
(B)精緻文化唯有捨棄熱鬧新奇方有可為
(C)滿足大眾視覺震撼有違文化建設宗旨
(D)藝術價值的獲取亟需異乎尋常的手段


24(C).
X


3 「曾經有一位詩人說過: 『科學乃理智的兒子,詩歌乃感情的女兒。』其實,豈止詩歌是感情的女兒,一切扣人心弦的文藝作品,莫不是感情的女兒。抒情的詩句當然 是,而抒情的散文亦是。因為,抒情的散文乃抒情詩的延展,抒情的散文寫至精純處,二者的界限往往混淆莫辨了,是散文,也是詩,是詩,也是散文。」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最貼近文意?
(A)作者認為優秀的抒情散文,文字帶有詩意而情感精煉
(B)科學與理智都是陽剛的存在,詩歌與感情則是陰柔的表述
(C)作者評論現代詩與散文的界線模糊,比不上古典詩的扣人心弦
(D)要寫出好的抒情散文,必須先寫出精純的抒情詩,詩是散文的基礎


25(C).
X


2 「春日負暄,我坐在園中靠椅上,品茗閱報,有百花相伴,暫且貪享人間瞬息繁華。 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總看見園中西隅,剩下的那兩棵義大利柏樹中間,露出一 塊愣愣的空白來,缺口當中,映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那是一道□□□□也無法 彌補的天裂。」 文中□□□□最宜填入的是:
(A)女媧煉石
(B)愚公移山
(C)截長補短
(D)精衛填海


快捷工具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2201~2225)-阿摩線上測驗

絕對要考上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