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個人的努力 而是別人給予的助力
3
(41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幼兒園︰課程教學與評量#9983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下列戶外遊具何者最適合 2 歲幼兒?
(A)單槓
(B)翹翹板
(C)鞍式鞦韆
(D)垂直式滑竿


2( ).
X


2.小梅老師想要知道幼兒選擇各學習區的頻率,下列哪一種觀察方式最為適切?
(A)計次表
(B)訪談法
(C)軼事紀錄
(D)評定量表


3( ).
X


3.有關幼兒數學教學的方式,下列何者是最合適的做法?
(A)鼓勵幼兒以反覆練習方式學習數學
(B)鼓勵幼兒以直接詢問的方式解決問題
(C)學習數學的材料要具體、真實且生活化
(D)先建立抽象的概念,再輔以實物的操作


4( ).
X


4.下列何者是較合適的檔案評量資料?
甲、班級通知單
 乙、幼兒表現的觀察記錄
 丙、幼兒作品及教師的註解
 丁、每週課程計畫和課程目標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


5( ).
X


5.下列有關學習區規劃的敘述,何者較為適切?
甲、科學區提供展示空間,呈現幼兒所做的觀察紀錄
 乙、將美勞區豐富的素材分類置於容器內,以便幼兒拿取
 丙、積木區安排在扮演區旁,方便讓幼兒運用兩區的教具
 丁、學習區的教具櫃靠牆擺放,以便教師觀察每位幼兒的學習
 戊、語文區設置在靠近門口處,方便幼兒閱讀繪本或使用語文區材料
(A)甲乙丙
(B)甲丙丁
(C)甲丙戊
(D)乙丁戊


6( ).
X


6.大班的小露在進行十字繡的縫工,她發現花樣的排列是依照藍─黃─紫的規則重複出現,此屬於何種數學邏輯概念?
(A)型式
(B)空間
(C)分配
(D)對應 


7( ).
X


7.陳老師在進行《三隻小豬》故事之前,請幼兒回想《七隻小羊》故事中小羊應付 大野狼的策略,並請幼兒在聆聽《三隻小豬》故事時,要注意故事中的小豬如何應付 大野狼。陳老師運用的教學方法較符合下列何項觀點?
(A)行為主義中的行為塑造技術
(B)多元智能理論中的專題研究
(C)合作學習理論中的共同學習法
(D)有意義的學習理論中的前導組織


8( ).
X


8.下列有關幼兒園文化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何者正確?
(A)除了在地文化,可納入其他族群文化的內涵
(B)文化課程需要長時間涵養,不宜在例行性活動當中實施
(C)教學內容宜重視儒家對於君臣、父子等上下差序格局的觀點
(D)教師在進行文化課程時重視隨機取材,無需事先的組織和設計


9( ).
X


9.下列何者是教師需要具備的幼兒評量觀念?
甲、使用評量結果時必須謹慎,可對全班家長公開
 乙、設計良好的評量應該是任何人都可以執行,且一次就可下定論
 丙、須尊重家長對幼兒表現所提供的證據,並用以檢視自己的觀察結果
 丁、家長若覺得評量結果不符合幼兒的平常表現,教師可考慮重新評量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10( ).
X


10.依據現行《幼兒園及其分班基本設施設備標準》,有關奇奇幼兒園的現況描述,下列 何者不符合法規規定?
(A)其走廊之地板面高低差處設置有斜坡道
(B)其招收幼兒人數 151 人,設置有獨立之健康中心空間
(C)戶外活動空間設置之欄杆其高度為 90 公分,欄杆間距為 15 公分
(D)大中小班之廁所皆設置於室內活動室內,並設置有冷、溫水淋浴設備


11( ).
X


11. 在 推行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時 , 下 列 何 者 較 可 能 是 符 號 互 動 論 (symbolic interactionism)學者關注的面向?
(A)多元文化教育有助於社會整合及文化存續的功能
(B)多元文化教育應依照國家政策教導幼兒節慶及習俗
(C)強調文化也是一種資本,影響了個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分工
(D)多元文化教育應強調人們需理解彼此從不同角度提出的不同論點


12( ).
X


12.有關蒙特梭利教具的設計原則,下列何者正確?
 甲、具自我校正功能
 乙、具跨學科的統整性
 丙、將抽象概念具體化
 丁、各區教具設計是由繁入簡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3( ).
X


13.有關維高斯基(L. Vygotsky)社會建構理論及其應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甲、應多鼓勵幼兒獨自進行工作或活動,有助於幼兒認知建構
 乙、扮演遊戲能提供幼兒認知去中心化的經驗,有助於幼兒心智的發展
 丙、在學習區應多提供高結構與特定功能的玩具,有助於幼兒產生迷思概念
 丁、教師不宜阻止幼兒在進行困難任務時的私語,有助於幼兒自我調節能力的發展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4( ).
X


14.依據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學習評量手冊》,王老師希望了解幼兒推理賞析評量指標一 「能依據特徵整理生活環境中的訊息,並找出特徵間的關係」。王老師觀察到下列的 幼兒行為表現,若依發展先後排序,較適合的順序為何?
 甲、歸類:能將 10 塊形狀不同的單位積木依據積木照片放回櫃子
 乙、比較及排序:能將 10 塊不同長度的單位積木從短到長排成一列
 丙、分類及命名:能將 10 塊不同形狀的單位積木進行分類並做適合的命名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5( ).
X


15.有關教學活動及其所運用教學原則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在進行「我的身體」主題前,教師將扮演區布置成一個診所,這是「熟練原則」
(B)在進行「觀察大樹部位」的活動時,也引導幼兒觀賞樹的姿態和美感,這是「同時 學習原則」
(C)在進行「認識小狗」主題時,帶領幼兒討論小狗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這是 「自動原則」
(D)在進行「投擲活動」丟飛盤時,讓幼兒理解投擲飛盤的步驟並經常練習,這是 「社會化原則」


16( ).
X


16.許老師希望依照《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精神來落實文化課程,下列哪一項做法比較適宜?
甲、聖誕節時由幼兒參與裝扮遊行活動的規劃
 乙、以弟子規做為語文教材,鼓勵幼兒經常朗誦其內容
 丙、參觀幼兒園附近的城門建築,待幼兒熟悉其由來後,練習擔任小小解說員
 丁、安排參觀在地所盛產竹筍的加工與銷售,讓幼兒探索體驗竹筍與社區生活的關係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7( ).
X


17.根據蓋聶(R. Gagné)學習條件論的觀點,當教師進行分辨 1 元和 10 元幣值的教學時, 下列敘述何項錯誤?
(A)幼兒要能分辨 1 元與 10 元幣值,要先具備辨識數序的能力,這是學習內在條件
(B)當幼兒在買賣遊戲中將 1 元硬幣誤認為 10 元硬幣時,教師應靜默待幼兒自我發現
(C)兩位老師分別扮演顧客和老闆,設定每球冰淇淋為 1 元,顧客拿出 1 元時,僅獲得 1 球冰淇淋,拿出 10 元時獲得 10 球冰淇淋,可引發幼兒的注意力
(D)請幼兒觀察描述 1 元及 10 元硬幣的特徵,有助於幼兒將此訊息存入長期記憶, 之後教師可藉買賣遊戲請幼兒來買 1 元或 10 元的物品,了解其應用情形


18( ).
X


18.大班的小華是一位下肢肢體障礙的幼兒,在進行足球比賽時,陳老師安排小華擔任 記分員。陳老師的做法符合下列哪一項策略或原則?
(A)簡化性策略
(B)輔助性策略
(C) 部分參與原則
(D)最少協助原則


19( ).
X


19.依據皮亞傑(J. Piaget)對於知識的分類,星星老師想在「好玩的球」主題課程中提供 幼兒建構數理邏輯知識的經驗,下列哪一項做法最為適切?
(A)請幼兒觀察並畫下羽毛球的外觀
(B)讓幼兒觀看拍球的影片,模仿拍球的方法
(C)舉行躲避球遊戲,讓幼兒討論遊戲的規則
(D)讓幼兒拍打有氣和沒氣的皮球,描述其中的差異


20( ).
X


20.有關規劃教室內積木區的做法,下列何者不適切?
(A)地板鋪地墊,以免積木掉落或推倒時產生過大的聲響
(B)和語文區相鄰,方便幼兒拿取圖書作為積木搭建時的參考
(C)提供數量充足的積木,並在櫃子上標示積木的形狀與大小
(D)櫃子前須標示界線,讓幼兒在線外搭建積木,避免造成他人拿取積木的不便


21( ).
X


21.曉華老師計畫帶領大班幼兒參觀「媽祖廟」 ,讓幼兒透過攝影及繪畫等方式記錄媽祖廟 的建築之美和媽祖的故事。請問此課程活動較不適合對應下列哪一個領域的課程目標?
(A)語-2-5 運用圖像符號
(B)認-1-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C)社-3-3 關懷與尊重生活環境中的他人
(D)美-1-2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形式的美


22( ).
X


22.有關各幼教課程模式對於教學的觀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直接教學模式(direct instruction model)主張知識源自於經驗,教師需多提供幼兒與外界互動的經驗 
 乙、河濱街課程(Bank Street approach)著重幼兒的主動性,強調提供幼兒學習歷程中的鷹架支持 
 丙、高瞻課程(HighScope approach)主張知識主要來自於理性思考,應重視師生進行 蘇格拉底式的對話
 丁、瑞吉歐課程(Reggio-Emilia approach)認為幼兒透過多元的表徵表達其想法,教師 要能夠聆聽和回應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23( ).
X


23.小欣老師觀察到班上的幼兒會選擇自己偏好的顏色、音樂,甚至會欣賞討論圖畫書中 的插畫或故事,並會用語言或非語言表達出對作品的感受,老師觀察到的幼兒表現 較符應《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哪一項素養?
(A)探索與覺察
(B)回應與賞析
(C)協商與調整
(D)表現與創作


24( ).
X


24.大班教室正進行「樹」主題教學,鄭老師帶著幼兒觀察幼兒園中的樹之後,在團體 討論時提出了以下四個問題。請問哪一個提問最能啟發幼兒的思考能力?
(A)我們的幼兒園有哪些樹?
(B)你最喜歡幼兒園中哪一棵樹?
(C)如果我們的幼兒園都沒有樹了,會發生什麼事呢?
(D)我們幼兒園裡的榕樹,和馬路上的那棵榕樹一樣嗎?


25( ).
X


25.星光幼兒園有一間 45 平方公尺的室內活動室,收 4 至 6 歲幼兒共 30 位,男、女生各半, 盥洗室在室內活動室的隔壁,設置有 3 個坐式大便器、1 個小便器、3 個水龍頭。 依據《幼兒園及其分班基本設施設備標準》 ,有關星光幼兒園之設施設備存在下列何項 問題?
(A)小便器數量不足
(B)水龍頭數量不足
(C)廁所未設置在教室內
(D)室內活動室面積過小


26( ).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4-6 題。
        阿金老師發現大班的小華在積木搭建或扮演遊戲時都是自己一個人,這幾週又發現 幼兒們在積木區玩「蓋動物園」遊戲時,小華還是自己一人在積木區角落拿著獅子和長頸鹿的模型相互碰撞並模擬對話。阿金老師曾建議小華的媽媽帶小華進行聯合評估, 已確認小華並沒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或發展遲緩的狀況。
 4.根據派頓(M. Parten)的社會互動遊戲理論,小華的行為屬於哪一個遊戲行為階段?(2 分)
(A)無所事事的行為(unoccupied play)
(B)獨自遊戲行為(solitary play)
(C)平行遊戲行為(parallel play)
(D)合作遊戲行為(cooperating play)

【題組】4.根據派頓(M. Parten)的社會互動遊戲理論,小華的行為屬於哪一個遊戲行為階段?(2 分)
(A)無所事事的行為(unoccupied play)
(B)獨自遊戲行為(solitary play)
(C)平行遊戲行為(parallel play)
(D)合作遊戲行為(cooperating play)


27( ).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7-8 題。
       方怡老師在幼兒園大班進行「校園的植物」主題,幼兒對於植物為什麼會長大感到 好奇,為了讓幼兒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她將 4 顆綠豆分別放在兩個布丁杯中,紅色 標記的布丁杯請幼兒每天澆水並確保衛生紙濕潤;藍色標記的布丁杯則是墊著乾的 衛生紙,而且一直都沒有澆水。
       方怡老師請幼兒連續五天觀察布丁杯中綠豆的變化,並請幼兒以自己的方式把兩杯 綠豆的變化記錄下來。之後在團體討論時,方怡老師請幼兒們比較兩杯綠豆的變化 有什麼不同。

【題組】7.方怡老師所提供的學習經驗,較符合下列哪些學習指標?(2 分) 甲、認-大-1-2-3 以圖像或符號記錄自然現象的多項訊息 乙、認-大-2-2-2 與他人討論自然現象特徵間的關係 丙、認-大-2-2-3 與他人討論自然現象的變化與生活的關係 丁、認-大-3-1-2 與他人共同檢視問題解決的過程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幼兒園︰課程教學與評量#99831-阿摩線上測驗

Jian Du Du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