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積少成多,積沙成塔
100
(1 分42 秒)
模式:收錄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9. 有關配合題的描述,下列何者不適切?
(A)反應項目宜按邏輯順序排列
(B)適當的問題項目宜在五至八項之間
(C)問題項目與反應項目的數量不宜相等
(D)在同一配合題中,各個項目的性質應力求不同


2(A).

17. 請問在學校各項會議運作中,下列何者的概念錯誤?
(A)提案討論須經附議,臨時動議須經連署
(B)會議主席主持表決,以不參加表決為原則
(C)討論事項以書面為之叫提案,口頭為之叫動議
(D)表決時須正反俱陳,不能因支持一方之人數已過半,就略過其餘程序


3(A,B,D).

19. 特殊教育乃是為了滿足兒童的特殊需求而實施的教育,其指導原則為下列何者?
(A)融合原則
(B)適性化原則
(C)正常化原則
(D)個別化原則


4(D).

3. 差距評鑑模式(discrepancy evaluation model)是由下列何人所提出?
(A)L. J. Cronbach
(B)M. Scriven
(C)D. M. Fetterman
(D)M. M. Provus。


5(C).

1. ( ) 國小階段兒童的語言與思考之間的關係,學者們有不同的假設,下列何者最能代表 維高思基 (L. Vygotsky) 的觀點?
(A)語言塑造思考
(B)思考塑造語言
(C)語言和思考互相影響
(D)語言和思考沒有關係


6(D).

7. ( ) 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所受到的主要批評為何?
(A)難以解釋認知結構中量的改變
(B)低估青少年期的形式運思能力
(C)將認知發展階段的順序倒置
(D)低估兒童期的認知思維能力


7(D).

8. ( ) 教育中的唯實主義(realism,或譯為實在論)由來已久,下列的教育主張或 措施中,何者最為接近唯實主義的精神?
(A)閱讀經典
(B)形式訓練
(C)尊重人的主體性
(D)教育科學運動


8(D).

14. ( ) advanced organizer 意在提供學習者何種協助?
(A)提供學生能進行精緻化複習的材料
(B)提供簡易的閱讀結構訓練
(C)提供學生有做中學的機會
(D)提供先備知識或可能需要的關聯知識


9(C).

20. ( ) 下列哪一項有關提示(prompts)應用的敘述較為正確?
(A)不論學生程度及行為結果均依據由少到多的原則
(B)不論學生程度及行為結果均依據由多到少的原則
(C)需視學生學習程度決定由少到多或由多到少
(D)需視學生行為結果決定由少到多或由多到少


10(B).

27. ( ) 下列哪一個學生符合「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所定義的中 輟生?
(A) 李妤婕。除了每個禮拜一、四都會來學校上體育課外,其它時間幾乎都不到校 上課,也不請假。
(B) 方志明。從明星小學轉學到光明小學。但不明原因一直未向光明小學辦理報到 手續。
(C) 王仁豪。因案接受少年輔育院的矯正教育而一直未能到校上課。
(D) 林瑛珉。因拒絕入班上學,媽媽每天接送到校門口都不願下車,已兩個禮拜不 願進校門。


11(B).

34. ( ) 阿偉不是個聽話的男學生,常常不守規矩被處罰,但他卻總是抱怨老師不公平,偏 袒其他學生。阿偉這樣的行為是利用何種防衛機轉自我保護的現象?
(A)內化
(B)投射
(C)轉移目標
(D)合理化


12(A).

43. ( ) 小潔確信今天去學校,同學們一定都會嘲笑自己昨天剛剪的頭髮很醜。這是下列何 種認知現象?
(A)虛擬式觀眾
(B)假設性推理
(C)雙重表徵
(D)泛靈論


13(D).

3. 在西方教育史上,下列哪一位教育家與平(貧)民學校教 育的發展無關?
(A)蘭開斯特(J. Lancaster)
(B)貝爾(A. Bell)
(C)斐斯泰洛齊(J. H. Pestalozzi)
(D)洛克(J. Locke)


14(C).

4. 下列何者不是十九世紀教育思想家福祿貝爾(Froebel) 主張的教育目的?
(A)具充分發展的個人能力
(B)良好的社會調適能力
(C)培養利用自然的心智
(D)和諧與統一的人格


15(D).

6. 教育哲學主要的探索內涵即為教育目的,下列重要哲學 家或學派對教育目的之探討,何者為是?
(A)杜威(J. Dewey)認為教育目的在於培養有教養的人(educated person )
(B)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把「自主性」 視為是重要的教育目的
(C)斯賓賽(H. Spencer)認為「文 化傳承」是教育的首要目的
(D)皮德思(R. S. Peters) 認為探討教育目的要扣緊程序原則


16(D).

7. 下列哪一個是杜威(J. Dewey)道德哲學的特色?
(A)善惡是以行為動機來判斷
(B)實踐道德權威是訴之於 真實存在的責任感
(C)是求實踐真實的自我存在或超越 自我
(D)以科學方法應用於道德行為的判斷


17(C).

8. 近來「想像力」的教育功能日益受到重視,請問下列哪 一位學者主張想像力具有「從感知引出理性之中介性功 能」?
(A)柏拉圖
(B)尼采
(C)康德
(D)杜威


18(B).

9. 杜威(John Dewey)在《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指出:「一個小孩看到火,由於不小心觸摸 後而被火燒傷,這個小孩下次理應不會再有同樣的行 為。」根據這個例子,人類的學習歷程可歸納為哪兩項 原則?
(A)操作制約與知覺回饋修正
(B)經驗的連續性與 環境的交互作用
(C)嘗試錯誤與經驗行動分析
(D)經驗統 合與反省性思考


19(D).

12. 中國南宋哲學家朱熹主張世界的構成有兩個不可缺少的要素:其中一個是「理」,另一個是「氣」。前者是萬事萬物產生的根源,但是在構成某一事物的當下,由於納入了「氣」,因此它才有形體。根據這樣的解釋,下列哪一位哲學家的觀點也有類似的看法:
(A)陸九淵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是理」
(B)王陽明的「格物致知」
(C)馬克斯 (Karl Marx) 的唯物論
(D)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四因說


20(A).

15. 下列何者屬於質化建構取向課程設計模式?
(A)施瓦布 (J. J. Schwab)的慎思模式
(B)杭欽斯(F. P. Hunkins) 的決定模式
(C)巴比特(J. F. Bobbitt)的活動分析法
(D)塔巴(H. Taba)的草根模式


21(A).

16. 以下何者是美國曾在一九二 O 至三 O 年代,採用彈性分 級和契約學習為主所進行的教學實驗制度?
(A)道爾頓 制(Dalton plan)
(B)帕克制(Parker plan)
(C)文納特卡 制(Winnetka plan)
(D)蓋瑞制(Gary plan)


22(D).

18. 王老師認為:「教學不應鼓勵學生競爭,反而應該協助學生相互合作,並真正彼此關懷。畢竟競爭的關係只能成就個人,但關懷的關係卻能讓整個社會真正提升。」請問王老師的理念不屬於下列哪一種哲學觀?
(A)Paul Freire的對話教學論
(B)Eva Kittay的依賴性(depedency)觀點
(C)Carl Gilligan的差異(difference)觀點
(D)J.S.Mill的效益論(utilitarianism)


23(D).

24. 「技能與任務的精通(master)是人類天生的內在需求, 當人們在某事物上表現愈好時,也會對該事物的感受愈 好」,這種觀點屬於何種動機理論的主張?
(A)歸因動機
(B)預期動機
(C)精熟動機
(D)能力動機


24(D).

26. 學術樂觀是他人拿不走、時間帶不走的個人心理資本, 何者不是學生學術樂觀的概念?
(A)對學習知識的強調與重視
(B)師生之間具相當程度的 信任感
(C)學生對學校具高度的歸屬感
(D)學生具堅韌力


25(B).

27. 下列哪一位學者主張閱讀理解文本時,必須從文化或世 界觀的各種衝突中重新理解,發現當中可能被壓抑或忽 視的觀點,以避免思想僵化或結構化?
(A)索緒爾(F. de Saussure)
(B)德希達(J. Derrida)
(C)李維史陀(C. Levi-Strauss)
(D)傅科(M. Foucault)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收錄測驗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柯娃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