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是來自一點一滴的累積
96
(1 分42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心理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03. Lewin 曾說:「個人對未來的圖像深深影響著個體目前的心情和行 動,不論該圖像正確與否。」此句話的背後意涵是?
(A) 學習風格是個體在從事活動時一項強大的推動力
(B) 瞭解青少年如何使用學習策略,可培養其延遲享樂能力
(C) 未來時間觀可能影響未來生涯發展
(D) 培養學科自我概念發展是有效策略預防其高風險行為


2(C).

76. 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的不同,下列何者正確?
(A)專家教師採用邏輯推理,生手教師則採用捷徑推理
(B)專家教師知識基模小,生手教師知識基模大
(C)專家教師運用順向思考,生手教師則使用逆向思考
(D)專家教師自動化的基本技能較少,而生手教師較多


3(B).

65. 關於道德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做法,下列何者錯誤?
(A)道德教育的實踐可結合情意教育與美感教育
(B)權利倫理主要重視個人在人格修養上追求卓越
(C)學生品德表現不佳的可能原因之一是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教育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同理反思、批判與實踐能力


4(D).

108. 下列何者比較接近「大魚小池效應」(Big-Fish-Little-Pond Effect)的涵意?
(A)大型學校的學生,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成就
(B)彼此競爭時,比較弱小者,其自我概念將會下降
(C)比較小型的學校僅能提供有限的機會供學生發展自我概念
(D)相對於明星學校,在一般學校求學的孩子會有比較好的自我評價


5(D).

105. PISA 題型包含由圖形、表格、廣告單、地圖所構成的非連續文本; 題型涵蓋單選題、開放及封閉式問答題 。以下何者為非?
(A) PISA 的評量方式能培養面對真實社會的能力
(B) 題型與一般在學校的學業成就評量有不同的評量意義
(C) 學校教育經常透過審視學生的學業成就,來代表學習成效的觀點
(D) 學校成就的評量方式能培養面對真實社會的能力


6(C).

104. OECD 能力評量負責人安卓.施萊瑟( Andreas Schleicher )認為, 每個人都有權享有高品質的教育,除了數理和閱讀能力的學習外,更需教 導包容的能力。此為何種素養?
(A) 寬容素養
(B)公民素養
(C) 國際素養
(D)同理素養


7(A).

101.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對 15 歲學生的科學、數學、及閱讀進行定期的國際 性比較研究。以下概念何者為非?
(A) OECD 關注個人與國家階段性的成長,期望能打擊犯罪和政治平穩
(B) 參與的國家可以了解自己國家的學生在國際上的表現
(C) 對參與的國家的基礎教育發展,提供參考與改進的價值
(D) 這類型的評量方式與學校的學習成就評量大不相同。


8(B).

100. 面對中學學生結構日趨多元化,學校必須推動多元文化教育,以下五 項措施中,何者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 a.內容統整 b.強調分流 c.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 d.減少偏見 e.學校文化增能
(A)abd
(B)ade
(C)bde
(D)bce


9(B).

99. 根據艾利克遜(E.Erikson)的理論,在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危機中, 何者為「前瞻性時間觀」?
(A)相信時間過去時,困難也會過去
(B)體認到時間是無法挽回的
(C)回憶過去而暫緩未來計畫
(D)希望時間可停滯不前


10(D).

98. 從皮亞傑( J.Piaget)理論的觀點來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在感覺動作期的兒童會有獨語的現象
(B)具體運思期的思考特徵是要透過實際動手操作才能理解事物
(C)表徵能力是具體運思期的最大成就
(D)調適與同化是知識建構的歷程


11(B).

90. 阿齊雖然不認同那些同學對英俊取綽號的做法,但因為擔心自己也因此 被取綽號,於是選擇沈默以對。根據柯柏格 道德發展階段論的觀 點,阿齊的想法屬於哪個階段?
(A)避罰服從取向 (punishment and obedience orientation)
(B)相對功利取向 (instrumental purpose
(C)尋求認可取向 (good boy good girl orientation)
(D)社會契約取向 (social contract


12(B).

89.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下列哪一項不是青少年在形式運思期的思考 特徵?
(A)能理解「白馬非馬」的邏輯詭論
(B)認為水從方瓶倒進圓桶時,體積及重量也隨之改變
(C)可以想像數線上任意兩點間,可無限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D)知道當「若 A 則 B 」成立,可以推論出「若非 B 則非 A 」


13(D).

85. 「增加特殊學生的融入(inclusion)並減少標籤」是多元文化教育的 哪一個向度?
(A)公平的教育
(B)內容的統整
(C)偏見的減少
(D)令人有效能感的學校文化。


14(C).

79. 依據皮亞杰(J. Piaget)的觀點,國一學生可以回答出「如果我是市長, 我要如何改善交通」這類問題,是因為他具有以下那一種思維能力?
(A) 去中心化
(B) 假設演繹推理
(C) 命題推理
(D) 組合推理


15(B).

78. 生手訓練師問資深訓練師,問題:「教導一匹馬時,需要知道什麼?」, 答案:「要知道的比馬多」。用在教學上,如何解釋?
(A) 這表示老師要像百科全書,能回答學生所有的問題
(B) 這表示老師要有學生所缺乏的專業知識或技能
(C) 這表示老師要會有關馬兒的知識與笑話
(D) 這表示老師要有耐心與愛心,比馬優秀


16(A).

72-73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72-73 題。
       阿健在廣泛的職業選擇中,逐漸能察覺到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範圍,而且會考量到職業對社會的貢獻性。

【題組】72. 根據金滋伯(E. Ginzberg)的生涯發展階段論,阿健屬於下列哪一個階段?
(A)價值階段(value stage)
(B)試探階段(tentative stage)
(C)興趣發展階段(interest stage)
(D)能力發展階段


17(C).

70. 下列關於青少年在生理方面之早熟與晚熟的敘述,何者較不正確?
(A)早熟的女生比早熟的男生遭遇較多的困擾
(B)晚熟的男生比晚熟的女生較會受到同儕的排斥
(C)早熟的女生比早熟的男生較會贏得成人的信賴
(D)早熟的男生比早熟的女生較會被選為同儕團體的領導者


18(B).

61. 下列哪一項不是基里艮(C. Gilligan)所提出的道德發展階段?
(A)均等的道德
(B)個人良心的道德
(C)個人生存的道德
(D)自我犧牲的道德


19(D).

106. Puntambekar 與 Kolodner(2005)曾提到在教室複雜與動態的情境 中,多數學生無法透過單一的鷹架達到學習目的。何者為非?
(A) 每一個需求或學習目標對應一個鷹架,謂之分散性鷹架
(B) 同一種需求或目標有不同來源的鷹架支持,謂之重複式鷹架
(C) 針對同一目標或需求,運用不同鷹架連結 彼此交互作用,謂之協同的
(D) 針對同一目標或需求,運用不同鷹架連結彼此交互作用,謂分散鷹架


20(B).

102. 國內有關未來時間觀的研究,以下概念何者不正確?
(A) 女性在未來目標的內容上比男性多元,且特別注重人際關係的目標
(B) 針對國、高中生的研究,發現高年級學生有較豐富、長遠的未來規畫
(C) 男性在思考未來的時間延展距離較女性為佳,具有較長程的思維
(D) 未來時間觀是認知性的


21(B).

71. 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道德推理之實徵研究結果,針對13歲的學生而言,在下列哪一個道德推理發展階段所佔的人數百分比最高?
(A)社群合約取向
(B)尋求認可取向
(C)順從法規與秩序取向
(D)普同原則推理取向


22(C).

62. 根據馬西亞(J. Marcia)對青少年自我辨識的觀點,下列哪一類型最具 有實驗主義的特徵?
(A)辨識混淆
(B)辨識預定
(C)辨識遲滯
(D)辨識有成


23(B).

【已刪除】
92. 在傳統、未工業化的社會,下列哪一種統合狀態的青少年可能有較佳的自我適應?
(A)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
(B)早閉型(identity foreclosure)
(C)未定型(identity moratorium)
(D)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ent)


24(A).
X


86. 多元文化要真正落實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下列何者不適當?
(A)透過不斷的研習進修,改變教師信念
(B)提供教師多元文化教學經驗
(C)培育教師發展一套真正落實多元文化的教學設計或課程
(D)檢討在教學生如何因應學生本身能力與學習經驗上的差異


25(D).

66-67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66-67 題。
       張老師安排四至五個學生為一組,並且各組均有高中低程度的學生;上 課時老師先說明基本概念,再提供學習任務由小組共同討論,然後各組分享 討論的結果。

【題組】66. 張老師運用此一教學設計最主要的用意為何?
(A)改善班級常規管理
(B)提供學生前導組體
(C)增加學生學習精熟
(D)提供鷹架增進學習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甄◆教育心理學-阿摩線上測驗

BERNICE巧彤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