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做阿摩,不會怎麼樣,做了阿摩,你會很不一樣
100
(1 分4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上課時,黃老師發現大明為了引起她的注意,常會出現怪聲或做出奇特舉動,黃老師卻刻意不加理會;不久之後,大明自覺無趣,便不再出現前述行為。黃老師所採的 策略屬於下列何者?
(A)隔離
(B)消弱
(C)正增強
(D)負增強


2(A).

2.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其中「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的核心素養項目,屬於下列哪一面向?
(A)溝通互動
(B)自主行動
(C)終身學習
(D)社會參與


3(D).

5.林老師得知班上某些同學,常在校園人跡較少的角落聚集。負責該角落整潔工作的同學也向林老師報告,打掃時常要清理一堆錫箔紙、奇怪的罐子、針頭及紙捲。林老師懷疑班上同學可能涉及藥物濫用的問題。請問,林老師如何處理較為恰當?
(A)立即通報警察機關來校處理
(B)呈報學務處,由學務處處理
(C)與家長聯繫,自行帶回管束
(D)與家長和相關單位共商對策


4(B).

13.老師帶學生到植物園進行戶外教學途中,恰巧遇到一群為失業問題而示威的群眾。學生得知示威活動者的言論、所張貼的標語以及群眾的激憤。學生回校後上網了解臺灣的失業問題,並在臉書上張貼弱勢族群的就業問題,讓大家一起協助解決。請問,此一示威活動對學生而言,屬於下列哪一課程?
(A)顯著課程
(B)潛在課程
(C)空白課程
(D)正式課程


5(B).

25.美國教育界發起的「一小時學程式」,強調現在的學生是數位原生代,細胞裡就有數位元素。不管在城市或鄉間,這些程式教育和動畫軟體學習,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成就感。此一資訊學習風潮力主學生自行探索與學習,別讓課業壓力限制創新的可能。根據上文內容,這波新資訊教育的理念最符合下列何者?
(A)精粹主義
(B)經驗主義
(C)理想主義
(D)社會重建主義


6(D).

13.黃老師在發展新測驗時,想要建立該測驗的信度。但在客觀條件限制下,她無法針對 施測對象重複施測,也無法測驗複本。在此種情況下,黃老師可採用下列何種信度 係數?
(A)穩定係數
(B)等同係數
(C)區別係數
(D)內部一致性係數


7(D).

17.王老師在自然與生活科技的課堂上,要求學生先揣測將乒乓球用線垂掛置於水龍頭的 水流附近,思考其所可能產生的結果,再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結果產生乒乓球被水流 吸引過去的現象。王老師是應用探究發現教學中的哪一項策略?
(A)歸納法
(B)演繹法
(C)解決問題法
(D)矛盾事件法


8(A).

27.下列有關核心課程的敘述,何者有誤?
(A)課程內容較易導致學習不夠精深
(B)可免除學科內容與學習歷程分離
(C)核心觀念可使學科內容更結構化
(D)核心觀念可統整不同學科的知識 


9(C).

28.王老師自編一份 50 題的測驗,以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就。經過試題分析後,下列 哪一項作法,最可能提高此測驗的信度?
(A)刪除難度值為 0 的題目
(B)刪除難度值為 1 的題目
(C)刪除與總分負相關的全部題目
(D)刪除與總分正相關較低的題目


10(B).

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總綱列有「彈性學習課程」。下列何者較不符合 其內容?
(A)由學校開設跨領域/科目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依興趣及能力分組選修
(B)與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彈性學習節數」的意涵及課程規劃方式相同
(C)由學校發展「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強化知能整合與生活運用能力
(D)由學校自行規劃辦理全校性、全年級或班群學習活動,落實學校本位及特色課程


11(A).

7.某測驗有 A、B 兩種題型,A 題型 20 題,每題給予題幹及數個選項,受試者勾選正確 選項則得分;B 題型 3 題,每題以一段敘述提出問題,由受試者書寫發揮後,評予 單一總分。相較於 A 題型,下列有關 B 題型的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A)信度通常較低
(B)較難準備優良試題
(C)檢測的認知層次較低
(D)內容取樣較具代表性


12(A).

10.姚老師在進行「牡丹社事件」的教學時,先講述當時事件發生的情況,再讓學生依 自訂主題去圖書館蒐集該事件的相關資料,而不是從歷史發展的脈絡去講述該事件。 他認為如此較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學習成效也會較佳。姚老師的做法屬於 哪一種組織教材原則?
(A)心理組織原則
(B)論理組織原則
(C)社會組織原則
(D)共同組織原則


13(D).

14.陳老師擬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其能在學習過程中,運用自己的觀念進行 分析、歸納和創造。下列何種做法較不適宜?
(A)引導學生針對主題提出問題
(B)安排課堂內的科學討論活動
(C)鼓勵學生能反省自己的經驗
(D)明白指出所期望的探究結果


14(C).

15.潘老師在設計八年級人權教育融入相關學習領域的課程時,將期望學生所要學習的 人權教育理論與實務內容,與其所任教學習領域既有的認知、情意、技能等內涵組織 在一起。此種作法符合課程組織的哪一規準?
(A)繼續性
(B)程序性
(C)統整性
(D)聯結性


15(C).

21.邱老師拿出一張光碟,請學生在半分鐘內,寫出光碟的用途,且越多越好。邱老師 可藉此評估學生創造力的何種成分?
(A)變通性
(B)獨創性
(C)流暢性
(D)精緻性


16(D).

23.何老師在教導「霧社事件」時,討論「賽德克·巴萊」影片的內容。大明認同莫那魯道 率領族人抗暴是民族英雄,但大華卻覺得他過於激烈,讓許多族人白白犧牲。學生間 不同看法的差異,屬於下列哪一課程?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知覺課程
(D)經驗課程


17(C).

9.下列有關傳統試題分析的敘述,何者正確?
(A)試題難度愈高,鑑別度愈低
(B)試題鑑別度愈低,測驗效度愈低
(C)難度及鑑別度的估計屬於樣本依賴,並非固定不變
(D)某一試題的誘答選項,高分組學生的選答率高於低分組,則為優良試題


18(C).

27.六福國中課程發展委員會核心小組的教師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帶領全校教師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以凝聚共識。下列何者是核心小組教師身為課程領導者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較適切的作為?
(A)核心教師身為學校課程發展的領頭羊,要貫徹核心小組的共同決議
(B)由核心小組教師設計學校課程計畫,再請全校教師研讀理解後落實
(C)向全校教師說明課程綱要的精神,並共同研議學校願景與課程目標
(D)提出核心小組決議後的學校課程架構,請教師依架構進行課程設計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Mark Fe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