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100
(2 分38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教..(1~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5. 下列哪一項敘述並非青少年階段的發展特徵?
(A)對同性別的角色學習較多
(B)希望擺脫父母的約束而追求獨立
(C)因歸屬感的需求使得從眾性較為明顯
(D)家庭的影響力逐漸大於同儕間的影響力


2(B).

27-28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題。 李老師帶領了一個八年級學生的小團體。
【題組】 27.在第一次團體結束時,李老師說:「今天我們都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下次讓我們一起來想想如何面對這些困境。」李老師使用「我們」的描述主要想達到下列哪一個目的?
(A)行為模仿
(B)團體凝聚
(C)發展社會技巧
(D)減少團體衝突


3(A).

【題組】 28. 玉文在第三次團體時說:「本來我不想參加,但是從這幾次分享中才知道其實每個人 都有類似的問題。」玉文的體會反映其獲得下列哪一種輔導成效?
(A)普同感
(B)利他性
(C)注入希望
(D)人際學習


4(B).

7. 小美在全校高中入學模擬考成績的百分等級是80。下列哪一選項最適合說明其在該校的成績表現?
(A)其成績全校排名為第80名
(B)其成績超過80%的考生
(C)有80%的機率考上高中
(D)換算成滿分100分後,其成績為80分


5(D).

1.下列哪一種方式較適合促進青少年的正向身體意象?
(A)改變身邊重要他人對青少年的外貌評價
(B)關注當今社會文化所崇尚的體態、外貌
(C)藉由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塑造身體意象的標竿
(D)透過運動和健康飲食,增進自我身體意象的評價


6(D).

4.陳老師的班上轉入一位新住民學生,下列哪一種措施較適合協助他融入班級?
(A)提醒同學不要欺負弱勢學生
(B)提醒該生要融入主流的文化
(C)不對該生的議題提出任何討論
(D)請同學分享不同文化的生活習慣


7(D).

20.在分組討論或合作學習中,考慮學生能力、動機、性別、種族等因素,每組都有高、 中、低成就的學生,也將不同性別、種族、動機的學生分散在各組。這種分組織方式稱為:
(A)能力分組。
(B)合作性分組。
(C)同質性分組。
(D)異質性分組。


8(D).

15.青少年比成年人易罹患憂鬱症是因為?
(A)對未來無望感加深
(B)求學歷程缺乏成功經驗
(C)對自我看法負面
(D)以上皆對


9(B).

9.有關青少年中途輟學問題的敘述,下列何者較不正確?
(A)輟學青少年常有輟學的朋友
(B)給予青少年完全的自由才能避免中輟
(C)中輟問題是多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D)某些青少年中途輟學問題和早年經驗有關


10(A).

27-2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7-28 題。 八年級的小如被大部分同學排擠和孤立,輔導教師進行團體輔導。
【題組】 27.小如最像是遭受到哪一種類型的霸凌?
(A)關係霸凌
(B)反擊霸凌
(C)言語霸凌
(D)網路霸凌


11(D).

【題組】28.進行團體輔導時,輔導教師運用下列哪一種方式較為適切?
(A)請排擠小如的同學公開道歉
(B)直接安排小如幫班上同學做事
(C)請小如反省為何被同學排擠和孤立
(D)透過角色扮演,讓同學設身處地體驗小如的感受


12(B).

20.張老師想提升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力,因此在任教學科知識及教學相關知識上,進行深入的研究,並且在課堂上有卓越的表現,學生因此對張老師產生肯定與認同的態度, 進而願意聽從他的教導或管教。張老師這樣的努力,使他具備了哪一種權力?
(A)法職權
(B)專家權
(C)獎賞權
(D)親和權


13(B).

2.下列哪一種家庭規則的做法對青少年自尊有正面影響?
(A)不設定規則,給予青少年完全的自由
(B)父母訂定規則的過程中與孩子充分討論
(C)為能慎重,父母常為家規的內容時有爭辯
(D)為了形塑服從家規的重要性,規則一旦訂定即不容修改


14(D).

24. 關於批判思考教學的敘述,下列何者最適當?
(A)可以立即看到良好的教學成效
(B)教學結果應該還是有標準答案
(C)教師具專家角色,應該批判學生的答案
(D)教師應提供多元資源,引導學生自行思考


15(A).

8.當教師確知班上學生遭家長喝醉酒毆打成傷時,依據「家庭暴力防治法」,應如何處理?
(A)24 小時內通報當地主管機關
(B)繼續觀察學生受暴狀況,情況嚴重時才予以通報
(C)協同其他老師進行家庭訪問,視情況再決定是否通報
(D)家長可能是因為一時衝動才動手,告知同學要懂得自我保護


16(B).

17.王老師在公民課引導學生了解社區的農村人口變遷現象,進而請學生著手調查社區人口年齡分布與產業狀況,並提出「青農返鄉」的專題報告,且向鄉長提出書面建議。 這種課程設計取向最接近下列何者?
(A)學科取向
(B)社會取向
(C)科技取向
(D)專業取向


17(D).

55. 下列何種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美感教育?
(A)幫助學齡前的孩子進行多元感官與心靈的開發與覺知
(B)在孩子們小學階段增進生活的豐富性與美感體驗
(C)大專生則是增進他們對於美感文化與品味,美善人事物的賞析建構與分享
(D)以上皆是


18(D).

72. 下列何者為未來教育發展的基本原則?
(A)教育乃是基本人權,也是使其得以發展成有能力者的權利
(B)教育乃為公共財
(C)性別平等:全民教育權利之確保,有賴性別不平等減少
(D)以上皆是


19(B).

1. 小華一直被班上其他的男同學嘲笑太娘娘腔,面對小華這樣的男孩,下列老師可以提供的協助,何者最適切?
(A)幫助他學習男性化的行為
(B)幫助他接納自己,強化其適應能力
(C)提醒他要小心,這樣可能會不受歡迎
(D)要他減少和女性相處,以避免模仿女性化的行為


20(A).

19.林老師以「國中生無照騎車遭撞」實例,讓學生討論分析事件責任人、責任歸屬 及責任後果,並提出事故發生的應對方法。此教學設計最能達成《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哪一項核心素養?
(A)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C)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D)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21(D).

4.阿嘉升上七年級後,母親發現他常常前一刻欣喜若狂,下一刻又生氣憤怒。這是屬於 下列哪一種青少年情緒發展的特徵?
(A)延續性
(B)豐富性
(C)隱藏性
(D)兩極波動性


22(C).

10.根據包姆林(D. Baumrind)的觀點,父母採用哪一種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子女在青 少年階段會較有自信,且問題行為較少?
(A)袖手旁觀型(uninvolved)
(B)寬容溺愛型(permissive)
(C)民主威信型(authoritative)
(D)獨斷專權型(authoritarian)


23(B).

22.小津曾經遭遇嚴重車禍,現在雖然身體復原,仍然常常夢到車禍當時的狀況而睡不安 穩,並且再也不敢坐車。他的狀況最接近下列哪一種心理疾患之典型症狀?
(A)恐慌症
(B)創傷後壓力症
(C)情感思覺失調症
(D)雙相情緒障礙症


24(D).

9.學校組織變革過程中,下列哪一項是教師增能賦權(empowerment)受到重視的主因?
(A)可強化教師形象,加速教師分級
(B)可彰顯教師的權力,強化學校自籌經費的能力
(C)可強化教師之多元能力,較有機會找到非教職的工作
(D)可讓教師擁有更多專業自主權,參與校務及教學的革新


25(D).

9.黃老師在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中,帶領學生探討少子女化議題。下列學習活動何者較能展現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A)瞭解少子女化的定義為何
(B)從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推測他們對少子女化議題的觀點
(C)比較臺灣各縣市 2022 年新生兒出生數量,找出最少的縣市
(D)蒐集世界各國因應少子女化的作法,提出國內少子女化現象的改善方案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教..(1~25)-阿摩線上測驗

Murphy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