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檢討自己是成功的開始,檢討別人是失敗的開始
80
(2 分54 秒)
1(A).

28 政治學者薩托里(G. Sartori)曾著「比較憲政工程:結構、動機與後果之研究」(1997)。下列那一項是該著作所主張的?
(A)      內閣制較總統制為優
(B)      英國選舉制度較為理想
(C)      兩院制較一院制易於運作
(D)      革命可使國家進步的速度加快


2(B).

31 美國的制衡體制主要來自於那一位學者的構想?
(A)      盧梭(J.J. Rousseau)
(B)      孟德斯鳩(B.Montesquieu)
(C)      馬其維里(Niccolo Machiavelli)
(D)      洛克(John Locke)


3(C).
X


10 下列何者不是「新右派」(New Right)的主張?
(A) 減少國家管制
(B) 重振傳統價值
(C) 重視社會穩定
(D) 縮小貧富差距


4(A).

13 下列有關美國總統制運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總統可以藉由爭取選民的認同,獲得國會的支持
(B) 總統可出席國會為其政策辯護
(C) 內閣閣員可出席國會為其政策辯護
(D) 國會可以藉由不信任投票與總統對抗


5(C).
X


8 下列何者不是立法過程的原則?
(A) 程序公開
(B) 議員平等
(C) 多數決
(D) 冗長辯論


6(B).

20 下列那一項對於公民投票的陳述是錯誤的?
(A) 是公民用投票的方式來表達對於公共事務的意見
(B) 是評估一個國家民主程度的標準
(C) 是某些國家遇到重大爭議時採用的一種解決爭端的方式
(D) 美國並沒有全國性公民投票的實施


7(C).

25 一個國家許多選民放棄原本之政黨認同,建立一個新的長期的政黨認同,此種現象我們稱之為:
(A) 政黨分化
(B) 政黨整合
(C) 政黨重組
(D) 政黨解組


8(C).

3.以新制度論研究政治經濟制度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往往會結合歷史制度學派、理性制度學派,和下列那一個學派?
(A)發展制度學派
(B)統合制度學派
(C)組織制度學派
(D)分離制度學派


9(A).

4.相對於 Diamond and Plattner(1996)所稱「實質民主政體」(substantial democracy)而言,所謂的「選舉民主政體」(electoral democracy)具有下列何種特性?
(A)真正的競爭性
(B)多元主義滋長
(C)權力輪替
(D)有助反對黨興起的公民文化


10(A).

18 比較而言,下列那個國家國會議長的黨派傾向最不明顯?
(A)英國平民院
(B)美國眾議院
(C)法國國民議會
(D)中華民國立法院


11(D).
X


6 「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是指專屬公民而非國家的私有領域。下列那一項並非公民自由的內容或特徵?
(A)公民自由包含廣泛的積極權利
(B)以人權的信念為根基
(C)政府不得干預
(D)包括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及遷徙自由


12(D).

11 下列那一項不是內閣制的優點?
(A)容易貫徹政黨政治
(B)行政與立法的僵局可以經由制度性的方式解決
(C)元首是國家統一的象徵,有穩定國家的作用
(D)行政權穩定


13(A).

17 下列那一個國家在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時,允許候選人在地方選區參選,並可同時列名政黨名單內?
(A)日本
(B)德國
(C)義大利
(D)紐西蘭


14(A).

19 我國第7屆立法委員是由那一種選舉制度產生的?
(A)單一選區兩票制
(B)兩輪投票制
(C)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
(D)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


15(D).

2 李帕特(A. Lijphart)將民主政體區分為「多數決」模型與「共識」模型這兩類,下列那一個屬於「多數決」模型的基本特徵?
(A)兩院制國會
(B)多黨制
(C)聯邦制
(D)行政與立法部門權力的融合


16(A).

13 以下那個國家的國會屬於一院制?
(A)紐西蘭
(B)日本
(C)法國
(D)德國


17(D).

23 下列有關英國憲政體制的敘述,何者錯誤?
(A)英國為不成文憲法的國家
(B)英國崇尚巴力門至上
(C)曾被學者批評為民選獨裁
(D)英國國會為一院制


18(D).

14 以下有關「部長責任制」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個別部會首長為其部屬與所轄之政策向公眾負責
(B)在內閣制國家常見
(C)是一種政治課責
(D)經由監察長制度(ombudsman)來體現


19(A).

17 關於美國聯邦主義(federalism)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A)聯邦政府對於國民的直接補助,削弱了州政府的勢力
(B)Jefferson 主張強化聯邦政府,避免聯邦分崩離析
(C)雷根所推動的新聯邦主義,逐漸朝向中央集權的聯邦制
(D)Hamilton主張保護州權,傾向分權主義


20(A).
X


18 以下有關「左右共治」的敘述何者正確?
(A)起源於行政與立法合併選舉的結果
(B)曾發生於臺灣
(C)是法國第四共和時期的憲政經驗
(D)曾兩次發生於法國密特朗總統主政期間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政治學(概要)-阿摩線上測驗

刷了兩次單位都爛死!跟我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