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和失敗最大的差別在於想法。
88
(1 分54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1 年 - 111 私立醫學校院聯合招考轉學生考試:國文#11012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選出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
(A) 一見面是寒諠,寒諠之後說我「胖了」。(魯迅〈祝福〉)
(B) 她長得不難看,可是那種美是一種模棱兩可的,彷彿怕得罪了誰的美。(張愛玲〈封 鎖〉)
(C) 我的母親生我的第二天,患產溽熱逝去。(王藍〈那年〉)
(D) 站在寬可馳馬的城牆上內望,望不盡鱗次櫛比的瓦脊簷。(王鼎鈞〈瞳孔裡的古城〉)


2(D).
X


2. 選出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
(A) 膏梁子弟/鬼計多端/甘敗下風
(B) 騷首弄姿/冒然行事/萎靡不振
(C) 如法炮製/躬逢其盛/渾水摸魚
(D) 競競業業/無可置啄/慘淡經營


3(D).

3. 「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A) 落葉
(B) 死去
(C) 日暮
(D) 白頭


4(A).

4. 「紅斑性狼□導致他發高燒,引發熱痙□,沒想到卻被當成是癲□發作,差點用錯藥。」 依序最合適填入□的選項是:
(A) 瘡/攣/癇
(B) 創/孿/癬
(C) 創/攣/癬
(D) 瘡/孿/癇


5(D).

5. 「他常在背地裏褒貶別人」,句中的「褒貶」是「偏義複詞」,只取「貶」的意思。 下列哪一選項「 」中的詞語不是偏義複詞?
(A) 對於過往的「恩怨」,就這樣一筆勾消吧。
(B) 若能忘懷「得失」,心中自然就沒有掛礙。
(C) 在這危急「存亡」之秋,沒有人可以是局外人。
(D) 「勝敗」乃兵家常事,偶爾臨陣失利,也情有可原。


6(B).

6. 〈歸去來辭〉:「景翳翳已將入,撫孤松而盤桓。」其中「景」字的意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 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B) 反「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C)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D)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7(D).

7. 下列選項中的「薄」字,何者可以解釋為「輕視」?
(A)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B)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C)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D)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8(C).

8. 下列選項中「安」字的意思,何者與其他選項最不同?
(A)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史記•伯夷列傳》)
(B)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左傳》)
(C) 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戰國策》)
(D) 「安」得廣廈千萬間,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9(D).

9. 「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戰罷兩奩分白黑,一枰何處有虧成。」本詩為北宋 王安石的作品,其描寫的對象是:
(A) 墨斗
(B) 秤
(C) 硯臺
(D) 棋


10(B).

10.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蘇軾〈黃州快哉亭記〉)文中「適」字與下列哪一選項最相近?
(A) 女年十五許,有「適」人之道。
(B) 孔子南「適」楚,厄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
(C)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D) 「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


11(C).

11. 下列哪一選項「 」中的詞意與其他選項最不相近?
(A) 心術「厲害」。
(B) 如若不然──哼哼──你可知我的「厲害」。
(C) 簡單的事都可以搞成這樣,你也未免太「厲害」了吧。
(D) 眾人都道他「厲害」,你們都怕他。


12(A).

12. 「下棋不能無爭,爭的範圍有大有小,有□□□□而因小失大者,有□□□□而眼觀全局 者,有□□□□作生死鬪者,有各自為戰而旗鼓相當者,有趕盡殺絕一步不讓者,有□□ □□同歸於盡者,有一面下棋一面誚罵者,但最不幸的是爭的範圍超出了棋盤,而□□□ □。」(梁實秋〈下棋〉) 依序最合適填入□□□□的選項是:
(A) 斤斤計較/不拘小節/短兵相接/好勇鬪狠/拳足交加
(B) 不拘小節/斤斤計較/拳足交加/好勇鬪狠/短兵相接
(C) 斤斤計較/不拘小節/好勇鬪狠/拳足交加/短兵相接
(D) 不拘小節/斤斤計較/拳足交加/短兵相接/好勇鬪狠


13(B).

13. 「或許□□漸晚,深知在勞碌的世間,能完整實踐理想中的美,愈來愈不可得,觸目所見 多是無法拼湊完全的□□。再要苦苦怨忿世間不提供,徒然跟自己□□而已。想開了,反 而有一份□□的心情,走到哪裡,賞到哪裡。不問從何而來,不貪求更多,也不思索第一 次相逢是否最後一次相別。」(簡媜《落葵》) 依序最合適填入□□的選項是:
(A) 天色/記憶/唱和/激昂
(B) 行年/碎片/倒戈/隨興
(C) 夕陽/城市/和解/執著
(D) 歲月/圖像/愛戀/正義


14(C).

14. 「起初四周非常清靜。後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朋友陳把手一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巴金〈鳥的天堂〉) (甲)我們繼續拍掌 (乙)接著又看見第二隻,第三隻 (丙)很快地這個樹林變得很熱鬧了 (丁)我們便看見一隻大鳥飛起來 請選出依序排列最適當的選項: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丁乙
(C) 丁甲乙丙
(D) 乙丁甲丙


15(A).

15. 簡政珍《所謂情詩——簡政珍詩集》:
 把一切刻入唱片的溝紋
(甲)都必須聽我製造回聲,知道
 (乙)我們圈圈的輪迴
(丙)琴音詠歎的是
(丁)使妳每次聽這首曲子
請選出依序排列最適當的選項:
(A) 丁甲丙乙
(B) 甲丙乙丁
(C) 乙丁丙甲
(D) 丙乙甲丁


16(D).

16. 徐國能《詩人不在,去抽菸了•人生原是僧行腳》:
人間的你爭我奪
 (甲)漸漸地 (乙)欺人之餘
(丙)自我也陷溺其中 (丁)往往以「愛」來包裝私欲
到最後不免分不清自己手中緊握而無法釋然的,究竟是什麼了。 請選出依序排列最適當的選項:
(A) 甲丙乙丁
(B) 乙丁丙甲
(C) 丙乙丁甲
(D) 丁乙甲丙


17(B).

17. 梁實秋《雅舍小品》:
小的地方肯讓,大的地方才會與人無爭。
(甲)讓是美德 (乙)只有當仁的時候才可以不讓
(丙)爭先是本能 (丁)孔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戊)此外則當以讓為宜 (己)一切動物皆不能免
(庚)是文明進化培養出來的習慣
 請選出依序排列最適當的選項:
(A) 甲己丙庚乙丁戊
(B) 丙己甲庚丁乙戊
(C) 丙甲庚己乙戊丁
(D) 丁乙戊甲庚丙己


18(A).

18.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飲□□,採□□,覓□□;與狼蟲為伴,虎豹為 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西遊記》) 依序最合適填入□□的選項是:
(A) 草木/澗泉/山花/樹果
(B) 樹果/草木/山花/澗泉
(C) 草木/山花/樹果/澗泉
(D) 山花/澗泉/樹果/草木


19(A).

19. 《世說新語•容止》:「潘安仁、夏侯湛並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文中潘安仁 即後世所稱「潘安」,現在成了美男子的代稱。在中華文化中這類人物轉化的現象不少。 下列哪一個選項的敘述最適當?
(A) 關雲長是歷史人物,轉為小說戲曲人物,是忠義的象徵。
(B) 竇娥是戲曲人物,現在成了偉大母親的象徵。
(C) 包公是小說戲曲人物,不是歷史人物,是正氣凜然、秉公判案的象徵。
(D) 紅娘是小說戲曲人物,是美女、才女的象徵。


20(C).

20. 「有了愛,便產生眷戀與□□的問題,便產生□□的痛苦與執著於往日情懷的憂傷;不過 也因為有了愛,在面對幻滅與□□時,好像也多了一點無畏和□□。」 依序最合適填入□□的選項是:
(A) 被棄/割捨/死亡/坦然
(B) 被棄/割捨/坦然/死亡
(C) 割捨/被棄/死亡/坦然
(D) 割捨/被棄/坦然/死亡


21(B).
X


21. 「飢餓的滋味他還是第一次嘗到。心頭有一種沉悶的空虛,不斷地□□著他,鈍刀鈍鋸□ 著他。那種痛苦是介於牙痛與傷心之間,使他眼睛裏望出去,一切都成為夢境一樣的虛幻。」 (張愛玲《秧歌》) 依序最合適填入□□/□的選項是:
(A) 咬囓/磨
(B) 折磨/刺
(C) 敲打/割
(D) 撕裂/砍


22(D).

22. 「《北韓搖滾解放日》於二○一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台灣上映,正巧是轟動世界的南北韓 高峰會召開那天。不知電影公司是否別有用心或□□□□,但都成功接續北韓占盡當日世 人眼光的氣勢,在巧合的時間點為這部電影創造了話題和吸引力。」(彭紹宇《黑盒子裡 的夢》) 上文□□□□最合適填入的選項是:
(A) 不懷好意
(B) 弄巧成拙
(C) 匠心獨具
(D) 無心插柳


23(D).
X


23. 徐庶趲程赴許昌,曹操知徐庶已到,遂命荀彧、程昱等一班謀士往迎之。庶入相府拜見曹 操。操曰:「公乃高明之士,何故□□而事劉備乎?」庶曰:「某幼逃難,流落江湖,偶至 新野,遂與玄德交厚。老母在堂,幸蒙顧念,不勝愧感。」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 奉□□,吾亦得聽清誨矣。」(《三國演義》) 上文□□依序最合適填入的選項是:
(A) 屈身/令堂
(B) 屈駕/尊君
(C) 屈身/尊君
(D) 屈駕/令堂


24(B).
X


24. 古代文人對女子的描述多有美麗而貼切的比喻,例如《詩經.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 兮,美目盼兮。」下列選項「 」內的詞語,何者不是描述美人的容貌?
(A) 未語人前先腼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B) 憑欄凝眺,把盈盈「秋水」,酸風凍了。
(C) 鸞鏡巧梳勻「翠黛」,畫樓閑望擘珠簾。
(D) 月娘向袖口邊飾玉腕,露「青蔥」,教任醫官診脈。


25(B).

25. 「金玉其心芝蘭其室」是一副對聯的上聯,下列哪個選項最適合作為下聯?
(A) 廬山在此面目留真
(B) 仁義為友道德為師
(C) 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D) 聲聲勸爾務惜光陰


26(C).

26. 「睡到八點多起床,慢慢吃過早飯,瀏覽過《紐約時報》。漫步到後院,林蔭時篩下來一 點陽光,空氣清涼,鳥聲不絕。擦淨玻璃桌面,由屋內端茶搬書出來,面林坐下。」
上文所表示的心境最可能是:
(A) 暢快
(B) 寂寞
(C) 清閑
(D) 抑鬱


27(C).

27.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爲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下列何者與引文的意涵最相近?
(A)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B)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C)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D)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


28(C).

28. 下列哪一個選項是歌詠秋天的花?
(A) 濕冥冥柳煙花霧,黃鶯亂啼蝴蝶舞。
(B)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
(C) 誰憐為我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D) 豈是繡絨殘吐,捲起半簾香霧。


29(A).

29.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若「陰風怒號」和「波瀾不驚」是景物的對比,則「寵辱偕忘」 和哪一選項是情境的對比?
(A) 憂讒畏譏
(B) 心曠神怡
(C) 不以物喜
(D) 百廢具興


30(D).

30. 「雪」經常是文人吟詠書寫的對象或元素。下列選項中的「雪」字,何者是指真正的雪?
(A) 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燕子歸棲風勁,梨「雪」亂西園。
(B)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C)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D)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1(B).

31. 志明撿到半首殘詩:「低迴在今晨/昨夜的雨/昨夜的死生悲喜,仍然在/路上,行人紛 紛柳枝/紛紛,穿過薄霧走過河岸/一枝小草吮著一點露/仍然低迴在今晨的路上/昨夜 的雨,不歇不息/紛紛打過行人的髮際/露珠露珠,懸垂草葉/最難分辨是雨水或眼淚」 請問這首詩最可能的題目是:
(A) 元宵
(B) 清明
(C) 七夕
(D) 中秋


32(A).

32. 在中國歷代的開國演義小說裡,都有軍師此一原型性人物,興周的□□□、創漢的□□□、 開唐的□□□、佐明的□□□等,可以說都是這種原型人物的周期性再顯。 上文中□□□依序最合適填入:
(A) 姜子牙/張子房/徐茂公/劉伯溫
(B) 張子房/姜子牙/徐茂公/劉伯溫
(C) 姜子牙/張子房/劉伯溫/徐茂公
(D) 張子房/姜子牙/劉伯溫/徐茂公


33(B).

33.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 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 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
 下列哪一選項最不符合本文的意涵?
(A) 〈誡子書〉闡明了立志與學習的關係。
(B) 諸葛亮期勉子女注重功名,不可遁世,悲守窮廬終身。
(C) 文中指明了放縱散漫、偏激急躁對做人治學的危害。
(D) 諸葛亮鼓勵子女從澹泊和寧靜的修養上下功夫。


34(A).
X


34. 顧悅與簡文同年,而髮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 柏之質,凌霜猶茂。」 (《世說新語•言語》)
下列選項的詮釋,何者最合適?
(A) 簡文與顧悅同年登第。
(B) 顧悅自況節操如蒲柳。
(C) 簡文品德堅貞如松柏。
(D) 顧悅自認其體質衰弱。


35(A).

35. 老人之性,皆厭於藥而喜於食,以食治疾,勝於用藥。況是老人之疾,慎於吐痢,尤宜用 食以治之。凡老人有患,宜先食治;食治未愈,然後命藥,此養老人之大法也。是以善治 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 (陳直《養老奉親書》)
依據上文,年長者生病,以食治較藥治更好的原因是:
(A) 年長者喜歡食而不喜歡藥。
(B) 年長者的病都與吐痢有關。
(C) 藥性太強往往會傷人身體。
(D) 吃藥會有慣性而容易復發。


36(B).

閱讀下文後回答 36-37 題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聞勞山多仙人,負笈往遊。登一頂,有觀宇,甚幽。 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道士曰:「恐嬌 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門人甚衆,薄暮畢集,王俱與稽首,遂留觀中。 (《聊齋誌異•勞山道士》)

【題組】36.  上文中所謂「素髮垂領」是指道士:
(A) 不修邊幅
(B) 年歲甚高
(C) 坐姿奇特
(D) 服裝古雅


37(C).

【題組】37. 以下何者不是王生想留在觀中的原因:
(A) 自小就喜歡道術。
(B) 傳聞勞山有仙人。
(C) 想吃苦來鍛練自己。
(D) 道士言談中頗有玄理。


38(A).

閱讀下文後回答 38-39 題:
 趙昺嘗臨水求渡,船人不許。昺乃張帷蓋,坐其中,長嘯呼風,亂流而濟。於是百姓敬服, 從者如歸。長安令惡其惑眾,收殺之。民為立祠於永康,至今蚊蚋不能入。 (《搜神記》)

【題組】38. 上文中「從者如歸」的意思是:
(A) 跟從趙昺的人很多。
(B) 百姓覺得身心安泰。
(C) 在外的人都趕緊回家。
(D) 很多人趕快跟著渡河。


39(D).

【題組】39. 下列選項何者最不符合本文的敘述?
(A) 趙昺最終死於長安令之手。
(B) 蚊蚋不能飛入趙昺的祠廟。
(C) 趙昺以渡河展現高強的法術。
(D) 百姓為趙昺立祠廟以求永康。


40(D).

40. 王元澤(王雱)數歲時,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籠以問雱:「何者是獐?何者為鹿?」雱時 未識,良久,對曰:「獐邊者是鹿,鹿邊者是獐。」客大奇之。 (沈括《夢溪筆談》)
 上文「客大奇之」的原因最可能是:
(A) 王雱竟公然指鹿為獐。
(B) 王雱竟直接將籠子打開。
(C) 王雱竟然無法辨識獐、鹿。
(D) 王雱竟以巧妙回答迴避問題。


41(A).

閱讀下文後回答 41-43 題:
 病人是一位三十歲已婚女性,......由於她的肉瘤已潰爛流漬,需經常換藥。而換藥正好是 我的職責,記得在第一次為她換藥前,護士建議我戴上口罩,……我覺得戴口罩對病人是 一種侮辱,所以拒絕了護士的好意。在我用鑷子夾開覆在病人肉瘤上,被血水、惡漬滲透 的層層紗布時,那股難以形容的腥臭隨著蔓延開來,我屏息強行忍住,但它仍不斷刺激我 鼻孔的黏膜,在把紗布全部揭開,露出那猙獰的肉瘤時,我的意志終於敵不住生理的反應, 別過頭去乾嘔了兩聲。這是非常失禮的動作,但我已盡了我最大的克制力。我再度轉過頭 來,注視眼前這塊無法相信會在人間發生的恐怖肉瘤,在濕潤的肉芽面上,我發現兩隻在 其上細細蠕動的白色小蛆。......那天,病人小便解不出來,我在為她導尿後,順便看看她 的肉瘤是否需要換藥......。紗布解開後,我赫然發現在肉瘤潰爛凹陷的地方,有兩朵玉蘭 花,玉蘭花的花瓣已被血水浸透,早已失去芳香,我呼吸到的仍是陣陣的腥臭。人間之香 與人間之臭血水交融在一起,這實在是一種奇怪的組合,…….。她身上長著人間至醜的肉 瘤,但她試圖以人間至美的方式去化解它。……我必須正視人間之「至醜」,然後才懂得 去接納和珍惜那人間的「至美」!                                                                                                       (王溢嘉〈肉瘤上的玉蘭花〉)

【題組】41. 作者認為護士為何建議他戴上口罩?
(A) 因為味道太腥臭,怕醫師受不了。
(B) 病人抵抗力弱,醫護人員需戴口罩,避免傳染。
(C) 怕醫師露出不悅的表情,傷了病人的自尊心。
(D) 怕病人傳染細菌給醫師。


42(B).

【題組】42. 病人為何要在肉瘤上放玉蘭花?
(A) 要治療一直潰爛的傷口。
(B) 要掩蓋肉瘤發出的腥臭。
(C) 一種民俗療法,可治療癌化的肉瘤。
(D) 蛆怕玉蘭花的味道,用來防蛆。


43(C).

【題組】43. 下列何者最不符合文中所說的「人間至醜」、「人間至美」?
(A) 至醜是指肉瘤,至美是指玉蘭花。
(B) 至醜是指疾病,至美是指病人善良體貼的心。
(C) 至醜是指被病魔摧殘的身體,至美是指醫師對抗病魔的勇氣。
(D) 至醜是指被癌細胞侵蝕的身體,至美是指病人即使在病痛中也仍能為人著想。


44(B).

44. 達悟人有自己堅固的傳統信仰,就如惡靈的自然觀念,已深深影響他們的就醫行為和疾病 態度,直接影響我大力推銷現代醫療。一年以來,發現我們經常不自覺的以霸道手段去宣 導異於達悟文明的西方醫療,有意破壞他們原有的疾病觀念,或許我們需要不一樣的衛教 方式。 (拓拔斯.塔瑪匹瑪《蘭嶼行醫記•週年記》) 
依據上文,下列何者最合於本文的意涵:
(A) 抱怨惡靈信仰不符合現代醫療概念。
(B) 衛教時應考慮各地文化傳統的不同。
(C) 西方醫療觀念對疾病的理解更為合理。
(D) 西方醫療方式較達悟傳統醫療更為霸道。


45(C).

45. 《本草綱目》如今在全世界享有盛名,被譽為中醫藥史上最璀璨的瑰寶。就其書中所收藥 物品類之繁多、分類安排之巧思來看,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似乎是理所當然。然而,事實 上《本草綱目》原本在中國國內的遭遇並不順遂。不但將書稿呈獻給朝廷後被冷凍起來, 在最初尋求出版的過程也是屢屢碰壁,顯然書商評估市場時並不看好。幸而付梓之後再版 了數次,卻因為內容太過龐雜,醫生臨床使用起來並不方便,書中兼容並蓄的內容,反倒 較為符合推崇博學多聞的富裕文人需要。只不過李時珍編輯時喜歡任意更動引用原文,在 考證學風當道的清代頗受主流學者的訾議,因此在國內的名望難以與《神農本草經》等古 代經典相抗衡。到了現代之所以能後來居上,跟它流傳到國外後受到東洋、西洋讀者的重 視脫不了關係。 (張哲嘉〈赤芍與白芍〉) 
依據上文,關於《本草綱目》一書的敘述,最不適當的選項為:
(A) 全書在分類上的安排上具有巧思。
(B) 引用前人文字時常任意更動原文。
(C) 內容十分豐富便於醫生臨床使用。
(D) 因日本與西洋的重視而名望越高。


46(D).

46. 寫作小說,觀察力也許重於感受力。但寫作散文,敏銳的感受力則是充分必要條件;尤其 寫作抒情散文,以表情達意為主,言事說理其次。既然是千言萬言一片心,便不能沒有一 顆敏感的心來感受世事的變化。琦君身為女人,本就具備女人所特有的細緻敏感,加自小 生活在舊式大家庭中,接受姨娘給她的精神壓力,更增長了她心靈的觸覺。 (鄭明娳〈琦君論〉)
下列哪一選項最不符合本文的意涵?
(A) 寫作散文,尤重於敏銳感受力。
(B) 對小說創作者而言,觀察力極為重要。
(C) 琦君的散文特色,與其性別、家庭相關密切。
(D) 在舊式家庭成長的女性,較易創作好的抒情散文。


47(B).

47. 美籍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洛姆在其《愛的藝術》寫道:「愛是給予,是人身上的主動力量。 在給予的過程中,人體會到強壯、富饒與能力。這種豐盈高漲讓人生氣勃勃,滿心快樂。」 本文與下列《老子》的哪一段話最相近?
(A)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B)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C)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D)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48(B).
X


48. 說實在的,我們的公車司機技術是一流的,絕對不會讓計程車司機專美於前。他們在剎車、 轉彎當中,還可以讓我們臂力、腰力及平衡感做適當的訓練。 (薛仁山〈台北公車處,天天有進步?〉) 依據上文,下列何者最合於本文的意涵:
(A) 公車司機的開車方式有益於乘客的體能訓練。
(B) 公車司機的開車技術勝過計程車司機。
(C) 諷刺公車司機開車急躁不平穩。
(D) 指責公車司機在開車技術上有意跟計程車司機較勁。


49(C).

閱讀下文後回答 49-50 題: 
        潘大番是清朝佳里南勢(位在臺南市佳里區)平埔族的頭目,他的姓是皇帝賜給他的, 聽人家說他很有福氣,如果遇到任何災害,只要說:「潘大番也有份!」馬上就可以避開。 例如有人在跑船時遇到大風大浪,只要說:「潘大番也有份!」馬上變得風平浪靜。…… 因此大家只要有賺錢或有收成,都會拿一些送給潘大番,表達感謝之意。 
       後來南勢的漢人逐漸多起來,漢人就開了雜貨店。潘大番會去雜貨店坐,漢人知道他 喜歡吃鴨蛋,就煮白煮蛋將蛋殼剝開給他吃,潘大番以為漢人要請他就吃下。吃到歲末的 時候,漢人跟他說:「你吃了那多鴨蛋都沒有給我錢,這樣好了,你拿兩、三甲的土地來 跟我抵押。」……。 
      有漢人將成串香蕉的果實拔下,剩下中間的粗梗,然後把它穿上衣服,偽裝成死人, 往他家丟進去,潘大番以為那是死人的屍體就開窗探頭出來說:「拜託啦!不要把死人丟 到我家,我給你錢,你去丟別處。」那個人拿了錢之後過幾天又故技重施,再來要錢,潘 大番……還是給他錢。 潘大番……後來在南勢待不下了,就搬到頂義合(位在臺南市七股區)去。 (彭瑞金〈潘大番〉)

【題組】49. 依據上文,下列何者最合於本文的意涵:
(A) 潘大番是天選之人,是福星。
(B) 平埔族的頭目都擁有超凡能力。
(C) 漢人欺騙平埔族人,得到土地與金錢。
(D) 平埔族頭目十分富有,對漢人很慷慨。


50(B).

【題組】50. 從文章的脈絡來看,潘大番離開南勢最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A) 漢人要暗殺潘大番自立為王。
(B) 漢人將潘大番的土地和金錢都騙光。
(C) 潘大番庇蔭眾人的超能力消失因而被趕走。
(D) 平埔族與漢人械鬥最後戰敗,潘大番黯然離去。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1 年 - 111 私立醫學校院聯合招考轉學生考試:國文#110121-阿摩線上測驗

Winni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