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長的路上不是我有話要說,而是聽得懂、看得懂
83
(1 分31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6 年 - 106年教師檢定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學生評量與輔導#60462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屬於下列哪一類障礙?
(A)身體病弱
(B)學習障礙
(C)情緒行為障礙
(D)其他障礙


2(D).

2.某資優學生提出「探討香香牌洗衣精的濃度、溫度,與其所生成的泡泡之持久時間 的因果關係」此一專題研究,這最適合應用下列何種研究法?
(A)相關研究法
(B)調查研究法
(C)敘事研究法
(D)實驗研究法


3(B).

3.下列何者較不屬於學習障礙的主要特質?
(A)書寫能力異常
(B)說話節律異常
(C)人際關係不良
(D)問題解決能力不足


4(D).

4.某生在標準化智力測驗中的智商為 65,學習需求輔助工具包括助聽器和擴視機,該生 最可能屬於下列何種身心障礙類別?
(A)聽覺障礙
(B)視覺障礙
(C)智能障礙
(D)多重障礙


5(D).

5.某國中普通班國文老師向特教教師抱怨,班上有書寫困難之學習障礙的學生,上課 不願意抄寫筆記及繳交作業。特教教師的處理方式下列何者較適切?
(A)通知家長請其管教學生學習態度
(B)把該生的國文課抽離到資源班上課
(C)找學生來一對一輔導,鼓勵要他認真學習
(D)讓學生用電腦打字代替書寫,完成筆記和作業


6(A).

6.發展遲緩兒童的教育安置,下列何者較適切?
(A)巡迴輔導班
(B)集中式特教班
(C)在家自行教育
(D)醫院附設特教班


7(D).

7.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下列何者最可能被鑑定為身心障礙?
(A)在未戴眼鏡的狀況下視力值為 0.2 的兒童
(B)疾病或意外導致暫時性肢體功能限制的兒童
(C)經純音聽力檢查後,其優耳之語音聽閾為 15 分貝的兒童
(D)說話之音調與音量與個人之性別或年齡明顯不相稱的兒童 


8(C).

8.針對聽覺障礙學童的特徵描述,下列何者較不正確?
(A)對抽象主題的理解較有困難
(B)比聽覺正常學童較容易展現內向性格
(C)仰賴視覺線索接受訊息,因此較不易疲倦
(D)較可能會有字序顛倒、措辭不當等書寫錯誤


9(A).

9.有關智能障礙學生的學業輔導,下列何者較適切?
(A)運用多感官的教學,增進學習效果
(B)將完整的學習材料,一次呈現給學生學習
(C)同時呈現不同概念,讓學生進行辨別學習
(D)利用啟發式教學法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觀念


10(C).

10.對身心障礙學生進行評估時,將社區與家庭的環境對其影響納入考量,這主要是依據 下列何種理論取向?
(A)醫療理論
(B)發展理論
(C)生態理論
(D)行為理論


11(A).

11.下列何者較屬於標準化測驗的核心特色?
(A)實施與計分的標準化程序
(B)得到與常模對照的年齡當量
(C)以系統化的方法來分析發展的階段與本質
(D)以系統化的方法來評量環境對個體的脈絡性影響


12(B).

12.老師依據以下步驟進行學生的評量,這是使用下列哪一種評量方式? 步驟一:將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 步驟二:學生解題 步驟三:評量者分析學生可能的思考問題 步驟四:評量者逐步引導學生解答問題 步驟五:計分
(A)檔案評量
(B)動態評量
(C)生態評量
(D)功能性評量


13(B).

13.自閉症學生容易固著於過去的經驗或思考模式,較難以因應環境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 這較屬於執行功能哪一方面的缺陷?
(A)反應抑制
(B)認知彈性
(C)計畫能力
(D)情緒控制


14(D).

14.J. Renzulli 提出資優三環概念,主張資優是由三種特質組合而成。這三種特質為下列何者?
(A)高智能、多元才能、高度的成就動機
(B)高智能、多元才能、高度的自我概念
(C)中等以上的智能、高度的創造力、高度的學術性向
(D)中等以上的智能、高度的創造力、高度的工作專注力


15(B).

15.某生經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鑑定為伴隨自閉症(非亞斯伯格症)的資賦優異 學生,該生較不可能具備下列哪一項特質?
(A)事實資訊或文字資料的記憶表現傑出
(B)具有優異的口語表達與閱讀理解能力
(C)具有優異的資料蒐集與獨特的研究興趣
(D)對特殊主題有興趣且大量汲取相關訊息


16(B).

16.依據 K. Dabrowski 情緒發展理論,資優學生在心理動作、感官、想像、智能與情緒上 可能具有過度激動特質,其中情緒方面的負向過度激動特質有可能引發焦慮、沮喪、 害怕、抑鬱。針對上述特質,下列何者是較適當的輔導策略?
(A)轉介精神科醫師治療
(B)透過讀書治療紓解情緒
(C)避免讓他參加競爭性活動
(D)提供簡單有趣的學習活動


17(A).

17.就創造力優異與一般智能優異的關係而言,下列敘述何者較不適切?
(A)智商愈高者,其創造力也愈高
(B)智力測驗並非創造力優異學生鑑定的必要工具
(C)創造力測驗並非一般智能優異學生鑑定的必要工具
(D)一般智能優異與創造能力優異是兩種不同的資優類型


18(D).
X


18.有關雙重特殊需求學生鑑定的敘述,下列何者較適切?
(A)可要求降低鑑定標準
(B)不可要求調整施測方式
(C)此類型學生的鑑出率偏低
(D)通常資優特質會先被鑑定出來


19(D).

19.某位敏感的特殊教育學生,遇到挫折時,常會在內心產生一些負面的自我對話,下列 哪一項是非理性的想法?
(A)我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表現完美
(B)即使我有時不開心,那也是很正常的
(C)快樂與否決定在自己,而非別人的看法
(D)我如果表現不佳,那我就是一個很糟的人 


20(C).

20.某中度智能障礙的學生,可以獨立行動,預期他成年時較可能達成的就業能力為下列 何者?
(A)無工作能力
(B)可從事競爭性工作
(C)可從事支持性就業
(D)只能在庇護工場工作


21(B).

21.某自閉症學生,當飛機飛過操場時,班上其他所有的小朋友都會指著飛機,並跟老師 及同學說「飛機」,只有該生無此反應。這跟自閉症何種特質的缺損較有關?
(A)選擇性注意
(B)共享式注意
(C)集中式注意
(D)持續性注意


22(A).
X


22.某生上課時不斷和鄰座同學說話,嚴重干擾老師上課。特教教師想利用 A-B-C 分析法 了解其干擾行為,下列哪一項是屬於「A」的部分?
(A)干擾行為的定義及目標
(B)同儕關係及教室座位安排
(C)干擾行為出現的頻率或持續時間
(D)該生出現干擾行為時老師的反應


23(C).

23.某生認識很多字,卻會在閱讀時跳行和跳字而影響其閱讀,下列何種輔助方式對該生 的閱讀最有幫助?
(A)提供概念圖
(B)提供圖形符號
(C)調整文章排版
(D)提供電子辭典


24(C).

24.某生說話速度很快,語句經常出現與所要表達內容無關的重複用語或中斷用詞,以及 語句內容經常作修正,例如:「我我要唉,回家」。該生最可能屬於下列何種類型的 語言障礙?
(A)構音異常
(B)嗓音異常
(C)語暢異常
(D)語言發展異常


25(B).

25.有關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特質的敘述,下列何者較為正確?
(A)由於身體受限,難以發展出創造性問題解決的能力
(B)高度的成功渴望,卻受限於障礙,可能造成本身內在衝突
(C)由於高度的資優特質,使其對於自己的障礙特質易於忽略
(D)覺察到許多障礙來自於環境的限制,容易發展出內控的性格


26(C).
X


26.某新編的標準化個別智力量表與另一標準化智力量表的相關為 .58~ .89,此相關係數 屬於下列何者?
(A)折半信度
(B)重測信度
(C)預測效度
(D)同時效度 


27(A).

27.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的概念,有關鑑定方法與應用情境配對,下列何者較適切?
(A)檔案評量-創造能力資賦優異學生鑑定
(B)動態評量-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鑑定
(C)標準化學業成就測驗-領導能力資賦優異學生鑑定
(D)李克特氏五點自陳量表-藝術才能資賦優異學生鑑定


28(B).
X


28.測驗的鑑別力分析目的,在確定題目是否具有區別高低分組的作用,下列敘述何者 不正確?
(A)試題的題目難度愈高,鑑別力愈大
(B)試題的平均鑑別力較大,測驗的信度會較高
(C)鑑別指數愈高表示鑑別力愈大,愈低表示鑑別力愈小
(D)鑑別指數若以相關係數表示,其值介於-1.00 至+1.00


29(C).

29.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發展遲緩兒童進入學前教育場所之轉銜,應依規定召開 轉銜會議,邀請擬安置場所及相關人員參加,依會議決議內容至通報網填寫轉銜服務 資料,並於何時將轉銜服務資料移送安置場所?
(A)轉介前二星期
(B)轉介前一個月
(C)安置確定後二星期內
(D)安置確定後一個月內


30(D).
X


30.如用統計迴歸方法篩選低成就資優學生,下列何種做法較適切?
(A)計算實際成就與預測成就的差距
(B)計算智力測驗分數與成就測驗分數的差距
(C)檢視學業成績是否比同儕落後一個年級以上
(D)設定學校成績表現(例如段考成績)的切截分數


【非選題】
1.依據我國現行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各類身心障礙學生(4 分)及各類資賦 優異學生(4 分)之教育需求評估,各應包括哪些項目?評估報告應針對學生所需的哪些 方面提出建議(2 分)?

【非選題】
2.特教教師對測驗結果的解釋應注意哪些原則?試列舉六項並簡要說明之。(12 分)

【非選題】
3.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試比較分析創造能力資賦優異與領導能力資賦優異這兩類 學生鑑定程序與鑑定基準的相似(4 分)與相異(4 分)之處。

【非選題】
4.依據我國學習障礙的鑑定基準,「經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介入,仍難有效改善」為 鑑定的必要條件之一。試列舉五項此一做法的目的。(10 分)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6 年 - 106年教師檢定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學生評量與輔導#60462-阿摩線上測驗

小昀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