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愧
100
(3 分40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1 年 - 101學年度桃園教師甄選歷史科#8806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史載:「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於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於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上下相維,不得專制。此所以百三十餘年無兵變也。」這是下列哪一朝代兵制?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C).

左思〈詠史〉:「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草,以比莖寸苗,蔭此千丈松。世冑躡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請問:下列何者符合此詩中所感慨的現象?
(A)西晉的占田使士冑擁有經濟優勢,而東晉的土斷卻使其地位衰微
(B)此現象與唐代科舉有關,因唐代強調身言書判,使得貴族子弟較寒門子弟容易上榜
(C)「九品官人法」造成這種不公平的現象,但是北朝士族也以其經學傳統輔佐君主,繼續維 持其高門地位
(D)此為漢代選舉的結果,「內舉不避親」,導致父子、叔姪同朝情況普遍。


3(B).

3.《史記》:「(趙)括軍敗,卒四十萬降(秦)武安君。….(秦)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這是在敘述下列哪一場戰役?
(A)伊闕
(B)長平
(C)馬陵
(D)桂陵。


4(B).

4.《資治通鑑》描述某場戰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自相蹈藉而死者,不可勝算」。請問這場戰爭應該是下列何者?
(A)赤壁之戰
(B)淝水之戰
(C)昆陽之亂
(D)官渡之戰。


5(D).

5.「契丹內寇….遂請帝幸澶州,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眾請駐蹕以覘軍勢…準力爭之…帝遂渡河」。引文中的「帝」,應該是指下列何者?
(A)石敬瑭
(B)周世宗
(C)宋太宗
(D)宋真宗。


6(B).

6.《現代評論》上有一篇報導:「湘鄂因土豪劣紳之名殺人;北方以三民主義之名殺人;南京以共產黨之名殺人。事實上都是為了政見不同而殺人….結果是湘鄂越是殺反共產黨的人,蘇粵就跟著殺共產黨人。」請問上述引文的時代背景是下列何者?
(A)五四運動期間
(B)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
(C)對日八年抗戰期間
(D)國共內戰期間


7(D).

7.「在四川約有數百萬漢人移居,在湖南與湖北西南山區,約有25%人口從平地移民而來。朝廷又以三萬人在貴州屯墾。 在雲南,來自江西廣東漢人移民更多,其中礦工有五十萬人,連同家眷在內約一百萬人。國家平定新疆後,又將十七萬漢人移民烏魯木齊等地。」請問這是哪一個朝代的景象?
(A)宋
(B)元
(C)明
(D)清。


8(C).

8.「中國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設立經濟特區,以利用外國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來改革,轉軌為市場經濟的新試驗。」請問上述資料應是描述下列哪一個時期的中國大陸情況?
(A)1960年
(B)1970年
(C)1980年
(D)1990年


9(D).

9.以下是兩份臺灣原住民的資料:(1)「性溫和,無好殺之性。…男女都赤足裸體,男子私處配丁字帶,頭髮切的與耳垂整齊。」(2)「男主漁、女主農,以男人為主的父系社會。」上述資料所載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個族群?
(A)泰雅族
(B)阿美族
(C)鄒族
(D)達悟族。


10(A).

10清朝以禮貌待吾父,內實以奇貨視吾父。今此番之敕書與詔使之舉動,明明欲借父以挾子;一挾則無所不挾,而兒豈可挾支人哉?且吾父往見貝勒之時,已入彀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萬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兒只有縞素復仇。以結忠孝之局耳!」請問這是誰寫給他父親的信?
(A)鄭成功
(B)鄭經
(C)鄭克塽
(D)鄭芝龍。


11(A).

11.在依本臺灣地方志中,有如下記載:「庚寅,甲螺□逐紅夷,事覺,召土蕃追殺之,盡戮從者於歐汪。….漢民在臺者,被土蕃殲滅不可勝數,而商賈視臺為畏途矣。」請問上文中□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郭懷一
(B)鄭成功
(C)林爽文
(D)朱一貴。


12(D).

12.清領臺灣初期,一位在臺官員說:「不法漢奸,鑽謀入社,侵漁肥己,致令番社之地主,俱為漢人占去,眾番不知流離何所,難免逃入山內,仍作生番之事,實為臺地隱患,不得不早為思患預防之計。」根據上述,請問下列何者錯誤?
(A)原住民土地被漢人侵奪的情況普遍
(B)清廷保護原住民權益措施顯然失
(C)失去土地的原住民,已有遷徙內山的情況,可能造成日後治理上的隱憂
(D)原住民與漢人相錯雜居,逐漸漢化。


13(B).

13.蔣渭水是日治時期臺灣史上重要人物,請問下列對他的描述,何者正確?
(A)曾參與「二林蔗農事件」並著手規劃成立地方性的「農民組合」
(B)領導政治運動,追求地方自由
(C)參與武裝抗日,爭取臺灣自由、平等
(D)積極推動四大教育:即文藝、生計、衛生、公民教育。


14(B).

14.1997年一位史學家在一篇評論上寫道:「西歐今日的安定與繁榮,其主要原因之一,在於50年前美國的援助一百廿億美金,使歐洲在戰後從廢墟再現繁榮,生活水準超越戰前。」請問引文中所說的「美國的援助」指的是下列何者?
(A)杜魯門主義
(B)馬歇爾計畫
(C)徐滿計畫
(D)歐洲統合計畫。


15(D).

15.「英國人控制大海,法國人主宰歐陸,日耳曼人則飛奔於空中。」請問上述話語是在描述下列哪一個時代?
(A)十六世紀
(B)十七世紀
(C)十八世紀
(D)十九世紀 。


16(C).

16.有一本英文歷史書籍的中譯本,譯者在序言中介紹作者的理念:「他認為最後決定歷史命運的是:神聖理念,只有英雄才瞭解這個東西,並把它傳達給芸芸眾生知曉…。世界歷史就是人在這個世紀所取得種種成就的歷史,而這些成就無非都是那些偉人思想化的物質成果。」請問這本歷史書籍的作者應是下列何人?
(A)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B)馬克思‧韋伯(Max Weber)
(C)卡萊爾(Thomas Carlyle)
(D)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


17(A).

17.「根據估計,每年有超過三十萬的金幣,從日耳曼流入義大利….,我們日耳曼人所必須忍受的這種掠奪與勒索,究竟時如何造成的?….假使我們能名正言順地將小偷吊死,將強盜砍頭,為什麼我們卻能忍受羅馬教會貪婪得如此逍遙自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偷與強盜組織,竟享有『以基督與聖彼得的神聖之名』!誰能繼續忍受下去,或繼續保持沈默?」上面這段議論,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位人士?
(A)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B)喀爾文(Jean Chauvin)
(C)茲文里(Zwingli Ulrich Huldrychl)
(D)羅耀拉(Ignacio de Loyola)


18(A).

18.「他自稱是『撲滅革命火焰的消防隊長』,不過大家寧可將他形容為『一條吞噬社會秩序的九頭蛇』。在維也納起義中,他竟然換上女人的裙子,套上頭巾,扮成老太婆倉皇奔逃。『消防隊長』被革命火焰嚇跑了,象徵著神聖同盟建立的政治秩序被衝垮了。」請問這位消防隊長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梅特涅(Metternich)
(B)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
(C)俾斯麥(Bismarck )
(D)羅伯斯比(Robespierre)


19(B).

「那個時候,這個國家的老百姓看不到未來的世界戰爭會逼到他們頭上,他們從來不想把手伸得那麼長,他們不想干預遠處的事務,他們指望好自為之。孤立主義佔了上風。儘管該國總統在全國各地演講,直到中風癱瘓。1919年秋和1920年春,參議院兩次表決,都否決了該國加盟國聯的條約。該國總統呼籲全民公投沒有成功。於是,由他倡導建立的國際聯盟,該國卻反而沒有參加。」這段資料中所敘述的國家與總統是:
(A)蘇聯:史達林
(B)美國:威爾遜
(C)美國:羅斯福
(D)美國:甘迺迪。


20(D).

20.一位歷史學者評論某次戰爭的發生背景:「因為法國順利的從蘇丹處取得保護天主教的特權,引起俄國跟進的野心,而在第二年出兵今羅馬尼亞一帶,因而引發衝突。」請問這次戰爭應是指下列何者?
(A)三十年戰爭
(B)普法戰爭
(C)英法百年戰爭
(D)克里米亞戰爭。


21(B).

21.考古學者主張臺灣各個原住民族群的祖型文化出現於金屬器時代,這些史前文化的晚期逐漸發展為各個族群,其主要根據為何?
(A)鐵器製作技術與使用方法
(B)遺址出土地點與文化內涵
(C)農業器具型制與功能設計
(D)交易流通商品與地域互動。


22(D).

22.1920年代,台灣總督府頒佈新「台灣教育令」,確立教育制度,並用以安撫台灣人,其主要的措施是:
(A)鼓勵台灣人繼續升學,創立臺北帝國大學
(B)普遍設立國民學校,提高臺灣學童就學率
(C)落實國語教育政策,廢除公學校「漢文科」
(D)強調一視同仁,中等以上學校「內台共學」。


23(B).

23.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一份政論雜誌的文章分析原因說:「長官制度有好有壞,….無如台胞心理,卻直覺其為總督制的復活。」「長官制度則酷似總督制度,在收拾民心方面,卻已輸一籌。」請問:文中所指長官制度是「總督制的復活」而失去人心的理由最可能是:
(A)長官制度承襲省政府委員制,事權集中,故能因地制宜
(B)重要人士為中國人所壟斷,與日治的歧視政策如出一轍
(C)長官握有行政大權,軍事概由中央負責,以致重建緩慢
(D)長官制訂特別法,剝奪台人參與選舉與擔任公職的機會。


24(A).

24.1933年,鄧雨賢與李臨秋創作一手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望春風〉,後來,台灣總督府請人改寫為〈大地在召喚〉,總督府此一舉動的主要用意為何?
(A)宣揚「大東亞共榮圈」
(B)鼓勵台灣人回歸土地
(C)提倡淨化歌曲正人心
(D)迎合新興的休閒活動。


25(B).

25.清代台灣某地方志記載:「土著既鮮,流寓者無期功強近之親,同鄉井如骨肉矣。」「尚結盟,不拘年齒,推能有力者為『大哥』;一年少者殿後,曰『屘弟』。」請問:我們應該如合理解這種社會風氣?
(A)受制於渡台措施,移民以團體的名義,爭取原鄉親友來台
(B)移民以單身居多,血緣團體尚不發達,原鄉祖籍意識格外強烈
(C)移民沿襲原鄉風俗,熱衷結拜與結盟,協助地方官府維持治安
(D)漢人以集體開墾方式,掠奪大量土地,導致平埔土著無法生存。


26(B).

26.美國《商業週刊》提到:台灣擁有一條從台北內湖到新竹科學園區,並連結美國市場與世界工廠-中國間的「全球經濟高速公路」,因此,沒有臺灣,世界經濟將無法運作。請問:台灣所以能擁有此一關鍵地位的主要原因為何?
(A)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
(B)資訊科技產業的發達
(C)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
(D)政府行政效率的展現。


27(C).

27.中國歷史上每當新政權建立之初,必有「改正朔,易服色,定禮樂,定官制」之舉,這種作為是受到哪一種學說的影響?
(A)王道與仁政
(B)重法與術
(C)五德終始說
(D)清靜無為論。


28(C).

28.「世間人睜眼觀看,論英雄錢是好漢,有了他諸般趁意,沒了他寸步有難。….實言,人為銅錢,遊遍世間。實言,求人一文,跟後擦前。」我們應該如合理解這種社會變遷?
(A)漢代推行五銖錢,因而出現金錢至上與追求財富的風氣
(B)宋代因海外貿易繁榮,逐利與奢靡成為社會新風潮
(C)明末因商品經濟發達,各階層熱衷追求財富的時代風氣
(D)清中葉開港通商以後,民眾樂於投資各種金融商品所致。


29(B).

29.宋代以後,出現了自主性的基層組織宗族,這種組知道了明清時代更形普及。請問:明清時期的宗族組織發展特色為何?
(A)北方經濟基礎厚實,宗族組織甚為發展
(B)族規經國家立法認可,族長擁有懲罰權
(C)里甲、保甲制度不彰,宗族遂取而代之
(D)國內貿易發達,宗族成為重要營利機構。


30(A).

30.從某個時期開始,地方讀書人可以經由正式的機關、確定的思想以及定期的選拔制度進入朝廷服務。請問:「某個時期」是指那一個朝代?
(A)西漢
(B)曹魏
(C)唐
(D)宋。


31(B).

31.近代以來,中國雖不斷受帝國主義侵略,但並未像印度一樣,全國淪為殖民地,這與下列哪一作為有關?
(A)日本提倡「大東亞共榮圈」,帶領亞洲抵抗侵略
(B)美國主張門戶開放政策,讓所有國家公平參與
(C)孫文主張「大東亞主義」,與日韓親善力抗列強
(D)清帝國強調「以夷制夷」,分化、離間各國奏效。


32(D).

32.「新石器革命」在人類文明的演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最具革命性的變化,「不包含」下列哪一項?
(A)以生產代替採集,減少對自然界的依賴
(B)長期性的聚落出現,開始定居的農業生活
(C)出現首領制度,金字塔型社會階級誕生
(D)謀生活動更為忙碌,生活餘暇明顯減少。


33(A).

33.某學者指出一種制度:「一、中國提供國際性安全保障,其他國家因而不必保持常設性軍事力量,這意味著區域內部的糾紛不必訴諸武力解決;二、保護的交易實施『無關稅』特別恩典,為外部世界提供了極富魅力的商業機會。」請問該學者提及的制度是:
(A)朝貢貿易
(B)天可汗制度
(C)羈縻制度
(D)會盟制度。


34(A).

34.清朝立國之初,。『首崇滿州』,強迫漢族按照滿俗,且嚴厲滿漢界限,不許滿漢通婚,在滿足中努力保持騎射、滿語及其他習俗。請問:清帝國主要的考量為何?
(A)強化政治統治基礎
(B)追求滿漢共存共榮
(C)推動滿州化的政策
(D)消滅漢人文化意識。


35(C).

35.春秋時代,強大公室僭越周王室權威;到了戰國時代,卿大夫階級又竄奪公室的政權。這種景象顯示當時的政治社會有何轉變?
(A)貴族勢力的抬頭
(B)宗法社會的落實
(C)封建制度的崩潰
(D)大一統思想的形成。


36(B).

36.東晉某一皇帝下詔說:「昔中原喪亂,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朝,故許其挾注本郡,自爾漸久,人安其業,丘壟墳柏皆以成行,雖無本邦之名,而有安土之實,令其正其封疆,以土斷人民,明考課之計,修閭伍之法。」請問:這位皇帝實施「土斷」的目的是:
(A)安置不斷南下的流民,減少社會問題
(B)整頓戶籍以增加稅賦,強化國家統
(C)保障南方吳姓的權益,促進南北交流
(D)籠絡來自北方的僑姓,有利政治號召。


37(B).

37.這個國家,在17世紀與台灣有過貿易交流,台灣的主政者甚至一度想要派兵征服。他先後為西班牙、美國殖民地,大多數人口信奉天主教,1930年代甚至被稱為「東方的小美國」。目前台灣就有不少該國勞工、看護,也增添不少異國風味。請問:文中所說最可能的事哪一國家?
(A)印尼
(B)菲律賓
(C)越南
(D)東帝汶。


38(D).

38.歷史課時,老師介紹古代西亞某一帝國的浮雕為「各地民族紛紛遣使求見」。老師並且補充說:「此國領土廣大,馳道、帝國組織,兼容並蓄的觀念等,均影響日後的羅馬帝國」。請問這是哪一個帝國?
(A)希臘
(B)埃及
(C)腓尼基
(D)波斯。


39(C).

39課堂分組報告中,同學介紹歐洲使上某帝國:「他曾經力抗亞洲游牧民族的侵略,努力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後,他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部分存留在俄羅斯 、巴爾幹半島、希臘一帶。」同學介紹的是哪一個帝國?
(A)阿拉伯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拜占庭帝國
(D)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40(B).

40.有位思想家在一篇文章中,根據伯拉圖哲學,暢談「人」的使命與能力。他認為「人」是一個小宇宙,是精神與物質界的橋樑,而且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受造物中唯有人是完全自由的,萬物中唯人為貴,因為他是自己的主人。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中古時代的士林哲學家
(B)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者
(C)啟蒙運動的百科全書派
(D)十九世紀的達爾文主義者。


41(B).

41.某一本著作終止:買一輛通用汽車的Le Mans型車子的錢,十分之三是給了韓國的勞工,十分之二是給了日本的馬達與電子零件,其他零星的錢是給了德國、臺灣、新加坡、英國等,剩下的十分之四才是給了美國。這段文字應該如何解讀?
(A)東亞國家技術成長
(B)全球化交流的趨勢
(C)美國市場的自由化
(D)依賴經濟依舊強勢。


42(C).

42.曾在台灣流行的俗諺「西仔來打北臺灣,百姓和齊要征番」,指涉的是哪個事件?
(A)西班牙攻佔北台灣
(B)英國入侵基隆
(C)法國圍攻基隆
(D)以上皆非?


43(D).

43.日本德川幕府雖然1639年實施「鎖國令」,但仍允許某歐洲國家在長崎通商,並透過該國人士吸取西方科學知識,這一歐洲國家是指哪國?
(A)英國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荷蘭。


44(D).

44.有關「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化希望做人臣者不可投降敵人,而失去民族氣節
(B)此話出自女史家班昭
(C)此話出明朝理學家
(D)此話希望婦女在丈夫死後不可再嫁。


45(B).

45.「若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稱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請問這份求才詔令,是出自哪位政治人物?
(A)唐太宗
(B)曹操
(C)孫權
(D)漢武帝。


46(C).

46.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協」,而今天所稱的東協十加「三」,「三」是指哪三國?
(A)越南、緬甸、印尼
(B)台灣、越南、菲律賓
(C)日本、韓國、中國
(D)中國、日本、菲律賓。


47(D).

47.19世紀希臘對抗鄂圖曼帝國的獨立戰爭中,有哪些國家介入其中而去攻擊鄂圖曼海軍?
(A)英、法
(B)法國、埃及
(C)埃及與俄國
(D)英、法、俄。


48(B).

48.有關「耶穌會」的描述,何者是正確的?
(A)該會創辦人是利瑪竇
(B)屬於天主教系統的新興改革宗教
(C)耶穌會士在清初才到中國傳教
(D)該會不受羅馬教皇管束。


49(A).

49.「當上帝逐漸死亡或遠離之後,絕對的、普世的價值就失去了根基;當人反思越深之後,才赫然發現人的理性是如此的脆弱;當回顧整個歷史之後,方知未來是不可預測。」上面這段話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位人士?
(A)卡繆(Albert Camus)
(B)孔德(Auguste Comte)
(C)笛卡兒(Rene Descartes)
(D)卡萊爾(Thomas Carlyle)。


50(A).

50.「1987年12月8日,美、俄領袖在華盛頓舉行會談,並簽署兩國間第一個真正的裁軍協定,同意全面銷毀兩國的中程核子武器。此協定普遍受到世人的稱讚、歡迎。」請問此時俄國的領袖是下列何人?
(A)戈巴契夫(Mikhai Gorbachev)
(B)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
(C)葉爾欽(Boris Yeltsin)
(D)契爾年科(konstantin Chernenko)。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試卷測驗 - 101 年 - 101學年度桃園教師甄選歷史科#8806-阿摩線上測驗

9911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