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後悔過去,不如奮鬥將來
48
(1 分48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2 專技高考_牙體技術師:牙體技術學(三)(包括全口活動義齒技術學、活動局部義齒技術學科目)#78366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 關於覆蓋式義齒(overdenture)「牙冠牙根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指牙冠咬頭頂到牙根尖的比值
(B)當支柱牙的齒槽骨吸收時「牙冠牙根比」變小
(C)適當的「牙冠牙根比」可減輕支柱牙的側方力
(D)支柱牙為活髓牙


2(B).

2 拔完牙多久後,開始製作完成義齒(final denture)最為理想?
(A) 1.5~2 個月
(B) 6 個月
(C) 12 個月
(D) 15 個月


3(A).

3 全口活動義齒使用金屬基底與樹脂基底相比,下列何者為使用金屬基底的缺點?
(A)換底(rebase)不容易
(B)不易破裂、變形
(C)吸水性小
(D)對溫度的傳導性佳


4(A).

4 全口活動義齒使用一段期間後,因殘嵴吸收導致高度降低及適合性變差,其影響與下列何者最有關?
(A)維持力(retention)變差
(B)安定力(stability)變差
(C)支持力(support)變差
(D)維持力、安定力、支持力都變差


5(D).

5 在自然齒列中,上顎正中門齒切端與門齒乳頭中央位置之水平關係為何?
(A)前方 1~2 mm
(B)前方 3~5 mm
(C)前方 6~7 mm
(D)前方 8~10 mm


6(C).

6 如下圖所示,在排列全口活動義齒人工牙時,應如何避免後牙區懸空?
(A)利用威爾森曲線
(B)利用史畢斯曲線
(C)利用前後的調節彎曲
(D)利用側方的調節彎曲 5d3fd9c9ddc18.jpg



7(D).

7 下列何者不是印模時需要緩壓(relief)的區域?
(A)腭隆凸(palatal torus)
(B)正中腭縫線(median palatal raphe)
(C)下顎舌骨肌後嵴(retromylohyoid ridge)
(D)隆突(tuberosity)


8(B).

8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製作順序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不同醫師採用的製作順序可能不同
(B)個人牙托要在研究用模型上製作
(C)咬合基底的製作必須在咬合器上進行
(D)咬合基底與咬合蠟堤必須在研究用模型上製作


9(A).
X


9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個人牙托外形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若要作邊緣成形(border molding)時,須比基底外形線短 2 至 3 mm
(B)上顎的腭後緣,須比基底外形線短
(C)解剖學印模法時,須與基底外形線一致
(D)下顎臼齒後墊部位,須比基底外形線長


10(A).

10 關於振動線(vibrating line)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是硬腭(hard palate)與軟腭(soft palate)的界線
(B)平均約在腭小窩(fovea palatinae)前方 1 至 2 mm
(C)上顎全口活動義齒後緣設定標界線
(D)是一個區域(area)而非一條線(line) 


11(B).

11 上下顎門齒間之休憩間隙(freeway space)約為幾 mm?
(A) 0~1
(B) 2~3
(C) 5~6
(D) 10~11


12(B).

12 製作全口活動義齒時,使用咬合器之主要目的為何?
(A)獲得上下顎咬合記錄
(B)再現顳顎關節運動
(C)找出上下顎水平關係
(D)找出上下顎間垂直關係


13(A).

13 下列何者人工牙齒的排列方式讓全口活動義齒看起來較為男性化?
(A)將上顎正中門齒的遠心緣側向唇側推出
(B)將上顎側門齒向唇側捻轉近心部位面,使其更易被看見
(C)將上顎前齒部的切緣修成圓形狀
(D)將上顎 6 顆前齒切緣連成的切緣線排成曲線


14(B).

14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排牙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可以參考門齒乳頭(incisive papilla)來排上顎前牙
(B)下顎門牙需稍排在齒槽骨嵴前方以維持下唇的豐隆度
(C)在選用某些型態的後牙時,前牙是可以允許排出垂直覆蓋的(overbite)
(D)上顎犬齒齒頸部需凸出排列


15(C).

15 缺牙多年的患者,依據牙嵴吸收的方向,下顎的咬合蠟堤置放的位置,下列何者最正確?
(A)前牙區域偏舌側
(B)小臼齒區域偏唇側
(C)臼齒區域偏舌側
(D)均放在殘嵴上


16(D).

16 關於咬合平面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上顎中門齒近心部位隅角與上顎左右第二大臼齒遠心頰側咬頭之連線
(B)下顎中門齒近心部位隅角與上顎左右第二大臼齒遠心頰側咬頭之連線
(C)上顎中門齒近心部位隅角與下顎左右第二大臼齒遠心頰側咬頭之連線
(D)下顎中門齒近心部位隅角與下顎左右第二大臼齒遠心頰側咬頭之連線


17(C).

17 製作全口活動義齒在包埋與去蠟過程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在下半部包埋盒中要確認人工牙齒與包埋盒頂部之間有 5 mm 以上的距離
(B)包埋前確實將基底邊緣完全封鎖
(C)在沸騰水中浸泡 3 分鐘是避免蠟過度融解最合適的方法
(D)蠟型義齒使用包埋盒包埋前,要先做咬合器再裝戴的準備處理


18(C).

18 製作全口活動義齒在包埋與聚合過程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聚合完成後將義齒及工作用模型從包埋盒(flask)內取出時,可直接裝戴到咬合器上
(B)試戴完畢的蠟型義齒,下顎前齒部切緣及臼齒部咬合面各咬頭頂的石膏印記稱為齒型取得
(C)蠟過度融解時會浸融至石膏內,造成聚合後義齒分離困難
(D)使用常溫聚合樹脂流入法時,可使用普通石膏包埋


19(A).

19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基底用樹脂的聚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樹脂的填入以加壓法比較簡單,不須有特殊的器具
(B)流入法和加壓法的樹脂填入方式,較不影響咬合高度
(C)濕式聚合法的樹脂聚合過程,內部應力產生不受加熱條件影響
(D)聚合方式與選擇的樹脂種類無關


20(B).

20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的咬合調整,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當側方及前突運動時,應儘量減少前牙的接觸
(B)當有干擾時,可優先修磨上顎前牙切端
(C)當有干擾時,可優先修磨下顎前牙
(D)當有干擾時,可修磨上顎前牙腭側


21(C).

21 全口義齒煮聚完成拆開模盒後,需進行技工室重置位( laboratory remount )的目的為下列何者?
(A)消除印模所產生的誤差
(B)修正當義齒從模型上移除時所形成的誤差
(C)消除義齒煮聚過程發生膨脹的誤差
(D)減少顎間關係紀錄取得時所發生的誤差


22(D).

22 關於中心咬合位選擇性磨修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在咬合器做側方運動來進行
(B)如果出現咬頭早期接觸則將該咬頭降低
(C)磨修上顎腭側咬頭內斜面
(D)如果出現垂直變位則把上、下顎小窩加深


23(D).

23 印模時,關於個人牙托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後緣應比振動線長 3 mm
(B)後緣應比振動線短 3 mm
(C)凸緣應比反摺處長 2 mm
(D)凸緣應比反摺處短 2 mm


24(B).

24 關於全口活動義齒的研磨面外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會影響義齒的固持性
(B)與義齒的穩定性無關
(C)必須有舌頭的休憩空間
(D)與牙齒排列的位置有關


25(B).

25 關於下顎前牙區域有人工牙根的全口活動義齒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邊緣可能不必延伸至顎舌骨肌後區(retromylohyoid space)
(B)前牙區域義齒與黏膜之間如果有空隙,無法直接在診間處理
(C)使用槓夾式(bar and clip)裝置時,為避免困難拿下義齒,可以把零件輕微鬆開
(D)處理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組織的沉降因素


26( ).
X


26 關於可撤式局部義齒的分類,若依殘留齒及缺損的分布狀態,下圖屬於何種義齒?
(A)中間義齒
(B)游離端義齒
(C)複合義齒
(D)牙根膜義齒 5d3fd9e854caa.jpg



27( ).
X


27 上顎右側缺少中門齒、側門齒與犬齒時,屬於甘迺迪分類(Kennedy Classification)的那一類?
(A)甘迺迪 I 類
(B)甘迺迪 II 類
(C)甘迺迪 III 類
(D)甘迺迪 IV 類


28( ).
X


28 關於 Eichner 可撤式局部義齒分類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根據缺牙區的位置來分類
(B)一個完整的齒列會有 4 個咬合支持區域
(C)分成三個類型
(D) C 型分類者無法直接以模型來找出咬合關係


29( ).
X


29 可撤式局部義齒設置在缺牙區的鄰接齒之固位體,稱為下列何者?
(A)直接固位體
(B)間接固位體
(C)輔助固位體
(D)旋轉固位體


30( ).
X


30 關於可撤式局部義齒固位體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能使局部義齒在機能性活動時維持穩定性
(B)可防止義齒移動
(C)附連體裝置不屬於固位體的一種
(D)設置固位體的牙齒稱為支柱牙


31( ).
X


31 患者在使用可撤式局部義齒咀嚼時,下列那一項設計無法有效減少義齒產生前後旋轉的現象?
(A)增加固位性鈎臂(retentive clasp)的倒凹量
(B)增加間接固位體(indirect retainer)的數量
(C)增加間接固位體至支點線(fulcrum line)的距離
(D)增加義齒基底(denture base)的覆蓋面積與貼合度


32( ).
X


32 遠伸性可撤式局部義齒缺牙區旁的支柱牙鈎靠(rest),應具備下列何種功能?①穩定性(stability) ②固持性(retention) ③支持性(support)
(A)①②③
(B)僅①②
(C)僅②③
(D)僅③


33( ).
X


33 在金屬瓷復形體上設計可撤式局部義齒的鈎靠時,鈎靠座之位置應於金屬-瓷邊緣最少幾 mm 以外?
(A) 0.5
(B) 1.0
(C) 1.5
(D) 2.0


34( ).
X


34 為防止支柱牙承受咬合壓力後產生移動現象,支柱牙鄰接面與鈎靠座所形成的夾角應為幾度?
(A)大於 90 度
(B)等於 90 度
(C)小於 90 度
(D)大於 180 度


35( ).
X


35 製作可撤式義齒之個人印模牙托,下列那一個區域不需用石蠟緩壓?
(A)下顎骨隆突(mandibular torus)
(B)腭隆突(palatine torus)
(C)鬆軟牙齦(flabby gum)
(D)頰棚(buccal shelf)


36( ).
X


36 關於可撤式局部義齒之組合牙鈎(combination clasp)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組合牙鈎常用於甘迺迪 I 類和 II 類牙弓,且其支柱牙的倒凹區位於遠心側
(B)組合牙鈎的固位性牙鈎可提供較佳彈性
(C)組合牙鈎的固位性牙鈎常置於犬齒和小臼齒
(D)組合牙鈎可用於易感染與齲齒之患者


37( ).
X


37 雙邊構型(bilateral configuration)的牙鈎置放設計,適用於下列何種可撤式局部義齒?
(A)甘迺迪 I 類
(B)甘迺迪 II 類
(C)甘迺迪 III 類
(D)甘迺迪 IV 類


38( ).
X


38 下列析量(surveying)過程中的主要步驟,依序應為如何?①決定倒凹(undercut)位置 ②決定義齒裝 戴途徑(path of insertion) ③畫上析量線(surveying line) ④三點定位(tripoding)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39( ).
X


39 某患者之上顎屬於甘迺迪 IV 類局部缺牙,可由下列那一種方式取得其正中門齒寬度?
(A)兩瞳孔間寬度除以 16
(B)兩耳珠間寬度除以 16
(C)兩顳骨間寬度除以 16
(D)兩顴骨間寬度除以 16


40( ).
X


40 可撤式局部義齒之金屬支架(framework)鑄造完成後,處理之流程依序為:①鑄造復原(casting recovery) ②電解磨光(electropolishing) ③去除鑄道(sprue removal) ④粗修磨與造型處理(rough finishing and shaping) ⑤支架貼合處理(fitting the framework)
(A)③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⑤②④
(D)③②①④⑤


41( ).
X


41 製作可撤式局部義齒之內部完成線(internal finish line)應與義齒基底樹脂呈何種角度相接?
(A)小於 90 度
(B)大於 90 度
(C)等於 90 度
(D)應具有弧度


42( ).
X


42 關於用鈷-鉻合金(cobalt-chromium alloy)來製作可撤式局部義齒支架(framework)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確?
(A) Ticonium 為鈷-鉻合金
(B)可以使用石膏系包埋材(gypsum-bonded investment)來包埋
(C)其鑄造收縮率高達 3.5%以上,為了代償鑄造收縮,宜用無鑄環技術(ring-less technique)
(D)鉻(chromium)成分的功用是抗鏽(tarnish resistance)


43( ).
X


43 可撤式局部義齒支架之完成線,須與支柱牙遠側端維持多少 mm 的距離?
(A) 0.5
(B) 1.0
(C) 1.5
(D) 2.0


44( ).
X


44 關於裂模法(split cast)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可把工作模型再次裝戴於煮聚前的相同位置
(B)工作模型置入咬合器時,為了使咬合器與工作模型能夠分離,必須先在工作模型形成楔形
(C)可使在咬合器上進行煮聚後的義齒咬合調整較容易
(D)其過程應使用全可調節式咬合器


45( ).
X


45 下列那一項不屬於哈諾五要則(Hanau's quint)的咬合因素?
(A)門齒導引(incisal guidance)
(B)本奈氏角度(Bennett angle)
(C)咬頭高度(cusp height )
(D)補償曲線(compensating curve)


46( ).
X


46 甘迺迪 I 類缺牙的下顎可撤式局部義齒,患者咀嚼時,最易產生旋轉作用之主要支點線(fulcrum line)通 常位於何處?
(A)最接近缺牙區放置鈎靠之支柱牙連線
(B)遠離缺牙區放置鈎靠之支柱牙連線
(C)最接近缺牙區之支柱牙連線
(D)放置鈎靠之非支柱牙連線


47( ).
X


47 甘迺迪 I 類下顎可撤式局部義齒製作完成後,牙醫師在調整時,下列何者是應有的壓力區?
(A)小臼齒區下顎骨嵴的舌側面
(B)下顎舌骨嵴
(C)頰棚
(D)鄰近上顎枝及外斜嵴處的遠心頰側基底邊緣


48( ).
X


48 關於可撤式局部義齒基底換底墊(reline)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遠伸性可撤式義齒需根據義齒有無繞著支點線旋轉,以決定是否需要換底墊
(B)以義齒當作個人牙托來取模時,金屬支架一定要位於其原來的定位處
(C)換底墊過程中若改變了咬合垂直高度,咬合鈎靠就無法完全坐落於鈎靠座內
(D)單側或雙側遠伸性基底換底墊時,可以採用閉口印模法取模


49( ).
X


49 關於可撤式局部義齒附連體(attachment)較使用牙鈎(clasp)所具有的優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具有良好的審美性
(B)不受支柱牙較短或與對咬牙間隙較少的限制
(C)受支柱牙倒凹量的影響較少
(D)咬合壓力容易傳達到支柱牙的齒軸方向


50( ).
X


50 利用金屬支架製作修正模型時,印模托頰側邊緣與頰部前庭最深處應保持多少 mm 的距離?
(A) 0.5~1
(B) 2~3
(C) 4~5
(D) 6 以上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2 專技高考_牙體技術師:牙體技術學(三)(包括全口活動義齒技術學、活動局部義齒技術學科目)#78366-阿摩線上測驗

Li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