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和失敗最大的差別在於想法。
96
(2 分50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不動產經紀營業員資格取得測驗題庫:民法101-150#11917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01.依民法規定,以居間為營業者,於訂約時對於下列何者,有調查之義務?
(A)當事人是否有前科記綠
(B)當事人是否為被限制出境之人
(C)當事人是否有履行能力
(D)當事人婚姻狀況


2(B).

102.依民法規定,以居間為營業者,於訂約時對於下列何者,有調查之義務?
(A)當事人是否有前科記綠
(B)當事人訂立該約之能力
(C)當事人是否為被限制出境之人
(D)當事人婚姻狀況


3(D).

103.依民法規定,居間人之請求報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報告完畢後即得請求報酬
(B)媒介後即得請求報酬
(C)媒介前即得請求預付報酬
(D)所媒介之契約因其報告而成立者


4(D).

104.依民法規定,居間人之請求報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報告完畢後即得請求報酬
(B)媒介後即得請求報酬
(C)媒介前即得請求預付報酬
(D)契約因其媒介而成立者


5(D).

105.依民法規定,居間人之請求報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報告完畢後即得請求報酬
(B)媒介後即得請求報酬
(C)媒介前即得請求預付報酬
(D)附有停止條件者,於該條件成尌前,居間人不得請求報酬


6(B).

106.依民法規定,居間人支出之費用,未經約定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仍得請求償還
(B)不得請求償還
(C)媒介後即得請求償還
(D)報告完畢後即得請 求償還


7(D).

107.依民法規定,居間人支出之費用償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已為報告而契約不成立者,不得請求償還
(B)非經約定,不得請求償還
(C)已為媒介而契約不成立者,不得請求償還
(D)有支出憑證即得請求償還


8(D).

108.依民法規定,居間人因媒介應得之報酬,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可依契約訂定,決定當事人之負擔
(B)可依習慣,決定當事人之負擔
(C)若無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外,由契約當事人雙方平均負擔
(D)由居間人,決定當事人之負擔


9(C).

109.依民法規定,居間人不得請求報酬之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附有停止條件者,於該條件成尌前,居間人不得請求報酬
(B)違反其對於委託人之義務,而為利於委託人之相對人之行為
(C)若無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外,不得請求報酬
(D)違反誠實及信用方法,由相對人收受利益者


10(A).

110.依民法規定,約定之報酬,較居間人所任勞務之價值,為數過鉅失其公平者,在報酬未給付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法院得因報酬給付義務人之請求酌減之
(B)報酬給付義務人得逕自酌減之
(C)報酬已給付者,亦得請求返還
(D)報酬給付義務人得停止支付之


11(B).

111.依民法規定,有關居間人尌其請求報酬之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因不動產移轉之居間而未約定報酬者,尌其報酬無請求權
(B)以居間為營業者,委託人一定要支付報酬
(C)報酬給付義務人,既已約定即不得請求酌減報酬
(D)因婚姻居間而約定報酬者,尌其報酬有請求權


12(A).

112.依民法規定,居間人尌其媒介所成立之契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無為當事人給付之權
(B)有為當事人受領給付之權
(C)有為當事人給付之權
(D)有為當事人解約之權


13(C).

113.依民法規定,有關居間人之義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委託人指定居間人不得以其姓名告知相對人者,居間人有不告知之義務
(B)委託人指定居間人不得以其商號告知相對人者,居間人有不告知之義務
(C)委託人指定居間人不得以其姓名告知相對人者,居間人仍有告知之義務
(D)居間人不以當事人一方之姓名告知相對人時,應尌該方當事人由契約所生之義務, 自己負履行之責


14(B).

114.依民法規定,有關居間人不以當事人一方之姓名告知相對人時,應尌該方當事人由契約所生之義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委託人負履行之責
(B)自己負履行之責
(C)當事人雙方共負履行之責
(D)當事人得尌履行之責協議之


15(B).

115.依民法規定,有關居間人不以當事人一方之姓名告知相對人時,應尌該方當事人由契約所生之義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委託人負履行之責,並得為其受領給付
(B)自己負履行之責,並得為其受領給付
(C)委託人負履行之責,但不得為其受領給付
(D)自己負履行之責,但不得為其受領給付


16(D).

116.物權,除依法律或習慣外,不得創設,通稱為:
(A)物權獨立主義
(B)物權無因主義
(C)物權分離主義
(D)物權法定主義


17(B).

117.不動產物權,依下列何者而取得、設定、喪失及變更者,非經登記,不生效力?
(A)法律事實
(B)法律行為
(C)事實行為
(D)準法律行為


18(D).

118.甲有一棟房屋,與乙訂立買賣契約,將該房屋賣給乙。乙於下列何時取得房屋之所有權?
(A)買賣契約有效成立時
(B)將房屋交付給乙時
(C)將房屋所有權狀交付給乙時
(D)房屋所有權移轉登記為乙所有時


19(B).

119.下列有關不動產物權登記之敘述,何者錯誤?
(A)繼承不動產者,不經登記,即取得不動產物權
(B)判決分割不動產者,應經登記,始取得不動產物權
(C)因強制執行取得不動產者,應經登記,始得處分其不動產物權
(D)因徵收取得不動產,不經登記,即取得不動產物權


20(A).

120.依民法規定,甲取得不動產物權經登記後,登記名義人甲適法有此權利,係指下列何者?
(A)推定力
(B)公信力
(C)絕對公信力
(D)絕對效力


21(C).

121.因信賴不動產登記之善意第三人,已依法律行為為物權變動之登記者,其變動之效力,不因原登記物權之不實而受影響。係指登記之:
(A)對世效力
(B)絕對公信力
(C)相對公信力
(D)推定力


22(B).

122.下列關於動產與不動產之敘述,何者正確?
(A)動產與不動產均得為先占之客體
(B)不動產之登記與動產之交付,均生物權變動效力
(C)不動產包括土地及其出產物
(D)不動產可設定抵押權,動產則以典權為主


23(D).

123.同一物之所有權及其他物權,歸屬於一人者,其他物權因何而消滅?
(A)附合
(B)添附
(C)混合
(D)混同


24(D).

124.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行使之權利,下列何者錯誤?
(A)返還請求權
(B)物上請求權
(C)保全請求權
(D)消滅請求權


25(A).

125.甲所有的 A 屋蓋在乙已登記的 B 地上 18 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可向甲主張 B 地的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請求甲拆屋還地
(B)乙不可向甲主張 B 地的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請求甲拆屋還地
(C)甲可主張時效取得 B 地的所有權
(D)甲如為善意占有人,始得主張時效取得 B 地的所有權


26(B).

126.以所有之意思和平繼續占有他人未登記之不動產,而其占有之時,為善意並無過失者,得請求登記為所有人之時效至少為幾年?
(A)5 年
(B)10 年
(C)15 年
(D)20 年


27(C).

127.下列有關土地所有權之敘述,何者錯誤?
(A)除法令有限制外,於其行使有利益之範圍內,及於土地之上下
(B)他人之干涉,無礙其所有權之行使者,不得排除之
(C)土地所有人得全部妨阻由鄰地自然流至之水
(D)土地所有人行使其所有權,應注意防免鄰地之損害


28(A).

128.下列有關袋地通行權之敘述,何者錯誤?
(A)土地只因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土地所有人即有通行周圍地之權
(B)有通行權人應於通行必要之範圍內,擇其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所為之
(C)對於通行地因此所受之損害,應支付償金
(D)有通行權人於必要時,得開設道路


29(C).

129.關於區分所有建築物專有部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謂數人區分一建築物而各專有其一部,尌專有部分有共有所有權
(B)專有部分,指區分所有建築物僅須在構造上具獨立性
(C)專有部分,得依規約之約定供區分所有建築物之所有人共同使用
(D)專有部分,得自由單獨移轉


30(D).

130.關於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共有部分之修繕費及其他負擔,應由各所有人平均分擔之
(B)共有部分,得與專有部分及其基地分離而為移轉或設定負擔
(C)共有部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經規約之約定供特定所有人使用
(D)共有部分及基地之應有部分,得另約定者之


31(A).

131.各共有人之應有部分不明者,其應有部分如何認定?
(A)推定其為均等
(B)視為其為均等
(C)依習慣
(D)法無明文


32(D).

132.各共有人,除契約另有約定外,對於共有物之使用收益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按其對共有物之應有部分,使用收益之
(B)對於共有物之使用收益,由各共有人均分之
(C)由各共有人自由使用收益之
(D)按其應有部分,對於共有物之全部,使用收益之


33(A).

133.關於共有土地,依民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各共有人,不得自由處分其應有部分
(B)共有土地之處分,應得共有人全體之同意
(C)共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應得共有人全體之同意
(D)共有土地變更使用分區,應得共有人全體之同意


34(B).

134.關於共有物之管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
(B)應得共有人全體之同意
(C)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之同意,其人數不予計算
(D)所定之管理顯失公平者,不同意之共有人得聲請法院以裁定變更之


35(C).

135.甲、乙、丙三人分別共有一筆 A 土地,三人尌 A 地約定各自得使用之特定部分,並訂有 40 年不分割之期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不得分割之約定逾 5 年,該約定無效
(B)不得分割之約定逾 30 年,該約定無效
(C)不得分割之約定逾 30 年,應縮短為 30 年
(D)各共有人,仍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36(A).
X


136.關於共有物之分割,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
(B)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
(C)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得變賣共有物
(D)共有人部分相同之相鄰數不動產,不得請求合併分割


37(B).

137.共有物分割時,甲之應有部分有乙銀行設定抵押權,依民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乙銀行權利不因共有物之分割而受影響
(B)乙銀行同意分割,其抵押權移存於各共有人所分得之部分
(C)乙銀行經甲告知訴訟而未參加,其抵押權移存於甲所分得之部分
(D)乙銀行已參加共有物分割訴訟,其抵押權移存於甲所分得之部分


38(C).

138.依民法規定,不動產共有人間關於共有物使用、管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共有人約定後,對於應有部分之受讓人,具有效力
(B)法院裁定所定之管理,對於應有部分之受讓人,具有效力
(C)共有人之決定,於登記後,對於應有部分之取得物權之人,具有效力
(D)法院裁定所定之管理,對於應有部分之取得物權之人,具有效力


39(D).
X


139.依民法之規定,公同共有物之處分及其他之權利行使,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
(B)應得公同共有人 2/3 以上之同意
(C)應得公同共有人 1/2 以上之同意
(D)各公同共有人,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40(D).

140.下列有關公同共有之敘述,何者有誤?
(A)得依法律規定,成一公同關係之數人,共有一物者,為公同共有人
(B)公同共有之關係,自公同關係終止而消滅
(C)公同共有之關係,因公同共有物之讓與而消滅
(D)公同關係存續中,各公同共有人,得請求分割其公同共有物


41(D).

141.未定有期限之地上權,下列何者非屬得由法院依法終止其地上權之情形?
(A)得因當事人之請求而終止
(B)存續期間逾 20 年
(C)成立之目的已不存在
(D)以公共建設為目的而該建設使用目的完畢時


42(D).

142.下列何者非屬地上權人得拋棄其權利之情形?
(A)可歸責於土地所有人之事由,致不能達原來使用之目的時,得拋棄其權利
(B)無支付地租之約定者,得隨時拋棄其權利
(C)未定有期限,而有支付地租之約定者,應於 1 年前通知土地所有人
(D)未定有期限,有支付地租之約定者,應支付未到期之 3 個月分地租


43(A).

143.關於地上權之地租給付,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土地所有權讓與時,未經登記之租約承租人已預付地租,得對抗受讓人
(B)因土地之負擔增加仍無償使用顯失公平者,得請求法院酌定其地租
(C)地上權人積欠地租達二年之總額,定相當期限催告後於期限內不為支付,得終止地上權
(D)地租之約定經登記者,地上權讓與時,前地上權人積欠之地租應併同計算


44(C).

144.有關地上權人應依設定之目的及約定之使用方法,為土地之使用收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未約定使用方法者,應依土地之性質為之
(B)應保持其得永續利用
(C)約定之使用方法,須經登記,其約定始成立
(D)約定之使用方法,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45(A).

145.關於地上權之處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地上權人得將其權利設定典權
(B)地上權與其他工作物,不得分離而為讓與
(C)地上權人得將其權利設定抵押權
(D)地上權人得將其權利讓與他人


46(D).

146.下列關於地上權之敘述,何者錯誤?
(A)已預付之地租,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B)約定不得將其權利設定抵押權,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C)約定之使用方法,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D)約定將地上權與其建築物分離而讓與他人,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47(A).

147.乙所有 A 地及建造於 A 地上之 B 屋。甲因其對乙之債權屆期未獲清償,乃向法院聲請拍賣 A 地,並由丙拍定。乙之 B 屋與丙取得之 A 地間的法律關係如何?
(A)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
(B)視為在 B 屋得使用期限內,有租賃關係
(C)推定在 B 屋得使用期限內,有租賃關係
(D)丙得請求乙拆除 B 屋


48(D).

148.下列關於法定地上權之敘述,何者錯誤?
(A)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一人所有,因強制執行之拍賣,拍定人各異時,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
(B)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一人所有,其僅以土地拍賣,致各異所有人時,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
(C)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一人所有,其僅以建築物拍賣,致各異所有人時,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
(D)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一人所有,因繼承致各異所有人時,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


49(A).

149.甲在乙所有之土地上設定地上權,當地上權存續期間屆滿而消滅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得取回其工作物
(B)甲得取回其工作物,但毋須回復土地原狀
(C)甲得取回其工作物前,毋須通知乙
(D)甲不於地上權消滅後 15 天內取回其工作物者,工作物歸屬於乙


50(B).

150.下列關於區分地上權之敘述,何者錯誤?
(A)謂以在他人土地上下之一定空間範圍內設定之地上權
(B)設定區分地上權後不得於設定之土地下再設定收益權利
(C)區分地上權人得與其設定之土地上有使用權利之人,約定相互間使用收益之限制
(D)區分地上權人與其設定之土地下使用權利人之約定,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不動產經紀營業員資格取得測驗題庫:民法101-150#119171-阿摩線上測驗

呈澤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