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要您掌握現有的,並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你才會成功
86
(2 分17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程◆國文(中等)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白虎通․姓名》說:「或傍其名而為之字者,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 「名」與「字」,通常「字」由「名」衍生而來,意義上,有其密不可分的關聯。 名與字的意義可能是相反、對立相應的關係,這是希望人不要過與不及,取其制 衡之意,「趙孟頫」的名與字正是這樣的關係。下列選項中,何者最有可能是他 的字呢﹖
(A)子玄
(B)子昂
(C)永平
(D)文潛


2(A).

「語氣」是指說話者通過一定的語法形式,說明某一動作或事件的進行方式,同 時說話者也藉由語言表達說明其對該動作或事件所持的立場與態度。下列選項中 的敘述,何者為推測、估計的語氣呢﹖
(A)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
(B)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
(C)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
(D)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3(D).

下圖為某搜尋引擎的查詢記錄,若點選這三個檢索詞,則所搜尋出的文獻資料, 最可能的交集對象是﹕ {最近查詢記錄3筆‧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 ‧ 桃花山遇虎 ‧野史者,補正史之缺}
(A)《官場現形記》
(B)《儒林外史》
(C)《水滸傳》
(D)《老殘遊記》 7


4(A).

杜甫〈飲中八仙歌〉云:「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草聖」意指:
(A)最簡率的草書,狂草
(B)酒醉而顛狂的雅稱
(C)擅長書寫草書者的稱號
(D)漢朝草書名家張芝


5(C).

古有詩云:「萌芽先社雨,採掇帶春冰。碾細香塵起,烹新玉乳凝。」詩中所描 述的應該是下列何者?
(A)收穀釀酒
(B)取芝煎藥
(C)採茗煮茶
(D)掇艾製麵


6(B).

詩詞中,詩人常以歌詠對象自比,暗示或象徵了自我的人格情操,下列何者不屬 此類作法?
(A)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劉楨〈贈從弟〉)
(B)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隄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周邦彥〈蘭陵王〉)
(C)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卜算子〉)
(D)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今我遊冥冥,弋者何所慕(張九齡〈感遇〉)


7(D).

金庸小說人物命名往往具暗示性,人名與人物的特質頗能聯想而得。《天龍八部》 中有一神醫,為函谷八友之一,其名最可能是:
(A)范百齡
(B)石清風
(C)李傀儡
(D)薛慕華


8(B).

網路書店正在舉行古籍特賣會,為了吸引更多讀者點閱,提高購買的機率,行銷 部門卯足勁設計新標題作為關鍵字。下列選項中的新標語,何者最能與古籍的內 容相呼應呢?
(A)征戰商場的武功秘笈--《鐵雲藏龜》
(B)不存在的夢幻之美--《聊齋誌異》
(C)人鬼間的美麗與哀愁--《陶庵夢憶》
(D)尋找詩歌的理想國--《郁離子》


9( ).
X


甲:白樸〈梧桐雨〉、乙:陳鴻〈長恨傳〉、丙:皇甫枚〈非煙傳〉、丁:孔尚任 〈桃花扇〉、戊:洪昇〈長生殿〉、己:馬致遠〈漢宮秋〉 今有學生欲考查唐 玄宗、楊貴妃之題材在後世文學的表現,宜參考上列哪些作品?
(A)甲乙戊
(B)乙丁己
(C)丙戊己
(D)甲丙戊


10(B).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論語‧子罕》)關於這段話的說明,下列何者不正確?
(A)哲人自認並非無所不知
(B)「鄙夫」、「空空」是指學識涵養空洞無知之人
(C)孔子沒有知識分子的傲慢,願意與鄙夫平等對話
(D)面對求教者,孔子並未敷衍應對,而是和他一起真誠地反覆探究道理


11(B).

荀子在〈性惡〉中表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此處的「偽」與以下哪一 個意思不能相通?
(A)後天積習而成
(B)虛偽
(C)人為
(D)違反自然的人性


12( ).
X


古代聖賢曾就為學提出許多看法,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孟子:「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強調學習 堅持有恆的重要
(B)諸葛亮:「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主張唯有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方能有所成就
(C)《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說明人各有所長,不必羨慕他人,而應開發自己
(D)朱子:「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鼓勵學者欲學有所成,須勤於論難


13(C).

「每一棵樹/都是一行會生長的絕句/枝枒間跳躍的鳥雀/是不斷移動的標點」 (羅青〈絕句〉) 下列選項,對此詩的說明何者正確?
(A)詩人認為樹苗的生長就像絕句可以發展為長篇詩作
(B)詩人認為絕句可依斷句不同而成為可歌唱的長短句
(C)詩人認為樹的美在於給人多重想像與永無止盡之感
(D)詩人認為鳥雀在樹上的跳躍造成了秩序與和諧之美


14(B).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題組】對本文語句的解釋,下列何者正確?
(A)有事於顓臾:指季氏不忠於魯君,而欲聯合顓臾攻打魯哀公
(B)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以監守者的職責來責備二位學生的失職
(C)既來之,則安之:孔子勸二位學生不必為無法改變的既成事實而焦慮
(D)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孔子暗示二位學生應從季氏集團內部發動對季氏的制裁


15(D).

【題組】下列選項,何者不是本文中所揭示的孔子之政治主張?
(A)顓臾是先王所策封的臨國,魯國應與顓臾保持友好
(B)做為臣下如果不能導正國君,便應離職以示負責
(C)為政應以仁德安內和外,而不應以武力服眾
(D)如涉仁義之危,臣下可見機奪取上司權力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程◆國文(中等)-阿摩線上測驗

Chelsea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