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與其讓青史成灰,不如讓青史留名。
80
(3 分15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中等學校教育原理與制度)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2.如果你班上的學生出現以下的行為表現:對細節無法注意或犯粗心的錯誤、對作業或 活動維持注意力有困難、經常聽而不見、往往遺漏作業或活動的重點,和容易受到 外來的刺激所分心。在協助這位學生時,下列哪一作法較不能對這位學生的學習產生 助益?
(A)允許學生使用計算機、錄音機
(B)做出簡潔的指示,盡可能簡明清楚
(C)讓學生坐在最靠近教師教學的地方
(D)要求學生做更多次的練習,熟練學習內容


2(B).

3.為了激起學生學習英文的動機,林老師經常提醒學生學好英文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只要改變自己對英文學習的看法,就能改變對自己英文學習能力的負面信念。從班度拉 (A. Bandura)的自我效能論觀之,林老師是從哪一個面向提升學生的英語自我效能?
(A)楷模
(B)社會說服
(C)替代性經驗
(D)生理與情緒喚起


3(D).

10.下列何者不是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的論點?
(A)教育是促進社會流動的趨力
(B)社會階層常常會影響到兒童的學習機會
(C)代間流動是比較不同世代間社會階層地位
(D)封建社會強調成就地位而現代社會強調歸屬地位


4(C).

16.劉老師發現學校內的教師,平常各行其事,缺少積極互動與溝通。以上描述較符合 哪一種教師文化的型態?
(A)保守文化
(B)合作文化
(C)孤立文化
(D)現實文化


5(B).

17.有關教師進行同儕觀課,「解釋論」較關注下列哪一項重點?
(A)觀課時必須邀請校外專家並提供學生回饋統計資訊
(B)觀課者要理解被觀課教師的教學意識及班級獨特性
(C)觀課者應避免主觀價值判斷以遵守客觀的教學觀察指標
(D)觀課者主要關注社會結構再製所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等的現象


6(C).

19.下列何種教育目的屬於教育的「內在」價值?
(A)培養世界公民
(B)強化愛國意識
(C)引導學生自我實現
(D)培育國家經濟人才


7(B).

23.皮德思(R. S. Peters)提出教育的三個規準,將教育視為啓發引導的歷程。下列何者符合 其說法?
(A)教學的內容不能違反道德,這是屬於教育的合認知性
(B)經典閱讀比賓果遊戲來得恰當,因為其符合教育的價值性
(C)占星術不能在正式課堂上傳授,因為其不符合教育的價值性
(D)教師不能像馴獸師一樣訓練學生,才不會違背教育的合認知性


8(A).

26.根據觀念分析哲學家謝富勒(I. Scheffler)的《教育的語言》,下列何者不符合其對教學 意義的分析?
(A)無教授別人的意向,別人卻有了學習,算是成功教學活動
(B)教學具有促使成功學習的意涵,因此「教學」和「告訴」不同
(C)教學活動不一定要「說」才有學習,行「無言之教」仍屬於教學的一種型式
(D)教「事實」和教「規範」不同,前者在於事實的認知,後者在於「規範」習得與實踐


9(D).

29.《教學的重要性:2010 學校白皮書》主張中小學校校長與教師是學校進步與學校鬆綁 的核心人物。這是哪一個國家公布的學校白皮書?
(A)日本
(B)美國
(C)芬蘭
(D)英國


10(A).

31.根據《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的內涵,「教師應能反思專業實踐,嘗試探索並 解決問題」應屬於哪一項標準?
(A)致力教師專業成長
(B)善盡教育專業責任
(C)具備課程與教學設計能力
(D)具備教育專業知識並掌握重要教育議題


11(C).
X


32.某縣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委員計有二十一人,則未兼行政職務之教師至少應該 要有幾位?
(A) 7 位
(B) 11 位
(C) 13 位
(D) 14 位 


12(B).

34.學校擬召開教師評審委員會解聘某教師,下列哪一項違反其運作規定?
(A)審查對象與委員有姻親關係時,委員必須迴避
(B)決議會議必須有委員二分之一以上出席才有效
(C)審查解聘案時,必須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
(D)當然委員含校長、家長會代表、教師會代表各一人


13(C).

35-36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35-36 題。 某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的學生一起談論最近的實驗教育議題。 甲同學:「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可以提供現在流行 的「在家教育」的法源依據 乙同學:實驗教育法案通過之後,公立學校更可以發展特色與彈性教學 丙同學:實驗教育相關法案已經在民國 105 年公布 丁同學:這應該有助於保障學生學習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
【題組】 35.以上哪一位同學的說法錯誤?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丁同學


14(A).

【題組】36.實驗教育三法的法源基礎為何?
(A)教育基本法
(B)國民教育法
(C)師資培育法
(D)學生輔導法


15(C).

39-4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39-40 題。 陳老師上課常常運用未加以查證的網路資料作為教材,且又講得頭頭是道,讓學生 信以為真。有學生提出質疑時,陳老師非但不予理會,還說「老師不會出錯!」
【題組】 39.陳老師以為網路流傳的知識就是真實的,這最接近培根(F. Bacon)所批判的哪種偶像 謬誤?
(A)種族偶像
(B)洞穴偶像
(C)市場偶像
(D)劇院偶像


16(B).
X


15.教師進行班級教學時,應公平對待不同身分背景、階層的學生。這是較符合下列何種 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
(A)每個人都享有受相同教育過程的機會
(B)每個人都享有受相同教育資源的機會
(C)每個人都享有受相同年限教育的機會
(D)每個人都享有受相同類型教育的機會


17(B).

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素養為導向,學校增加了許多跨領域的選修課程 供學生選擇。這是較接近下列何種課程分類?
(A)聚集型
(B)統合型
(C)限制型
(D)精緻型


18(C).

28.小晴因為前晚協助父母工作,睡眠不足,一早上課就趴在桌上睡覺;另外一位同學小明因為徹夜打電玩,一早也趴在桌上睡覺。老師查明兩位同學的狀況後,只處罰小明,因為老師認為應根據學生的個別狀況而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才是真正的「公平」。老師的作法符合下列何種懲罰原理?
(A)報應性的懲罰
(B)感化性的懲罰
(C)恕道性的懲罰
(D)懲戒性的懲罰


19(B).

3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或性霸凌 事件之懲處時,應命加害人接受心理輔導之處置,並得命加害人須接受幾小時之性別 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A)4 小時
(B)8 小時
(C)16 小時
(D)24 小時


20(B).
X


39-4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39-40 題。 某英文老師針對教材進行調整,將這學期教材中關於食物的名詞都放在一篇文章裡, 並帶領學生到有標示食物英文名稱的超級市場進行學習。
【題組】 39.下列何者較不符合老師的教學期待?
(A)增加記憶登錄的脈絡
(B)增加記憶複誦的機會
(C)降低記憶衰退的速度
(D)降低記憶提取的干擾


21(D).
X


25.下列推動道德教育的做法,何者較符合「德行倫理學」的理念?
(A)藉由情意教育,喚起學生的良知良能,讓他們主動為善
(B)透過品德核心價值的實踐,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行為與習慣
(C)融入相關課程,教導學生衡量何種行為能對多數人產生較大的益處
(D)倡導教師與學生形成關懷關係,藉由教師的全心投入來陶養學生的人格


22(C).

37-3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37-38 題。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精神成為學校課程 發展的重要依據。在某校的課程發展委員會中,討論到學校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課程 規劃方向。
【題組】38.王老師認為美感素養應透過生活美學的涵養,對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 美感素養較符合下列哪一個面向?
(A)自主行動
(B)社會參與
(C)溝通互動
(D)都不是,王老師誤解了


23(D).
X


7.李老師要小文專心寫數學題目,小文說:「我不會做!」。李老師鼓勵他說:「你試看看。」結果寫出來的數學式子果然是錯的。小文對著李老師說:「我就是笨嘛!數學 怎麼學都不會。」從溫納(B.Weiner)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小文對自己學習失敗做何種歸因?
(A)穩定-內在-不可控制
(B)不穩定-內在-可控制
(C)穩定-外在-不可控制
(D)不穩定-內在-不可控制


24(D).

33.美國因應教育發展的需要,由聯邦政府積極推動「邁向巔峰(Race to the Top)」的教育政策,下列何者是該政策的主要目的?
(A)提高美國公民的就學率
(B)幫助美國弱勢學生的照顧
(C)促進美國教育機會的均等
(D)提升美國學校的教學與學習水準


25(D).

35.為健全我國人權保障體系,各級政府機關行使其職權,應符合「兩公約」有關人權保障之規定,避免侵害人權,保護人民不受他人侵害,並應積極促進各項人權之實現。 上述「兩公約」係指下列何者?
(A)自由與安全權利國際公約及兒童權利公約
(B)公民與選舉權利國際公約及社會安全權利國際公約
(C)政治與自由權利國際公約及社會衛生福利權利國際公約
(D)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中等學校教育原理與制度)-阿摩線上測驗

hua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