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
84
(5 分19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警察◆警察法規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B).

5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17 條規定,警察對於依本法規定所蒐集資料之利用,應與蒐集之特定目的相符,此規 定在學說上稱之為:
(A)適當性原則
(B)目的拘束原則
(C)補充性原則
(D)誠實信用原則


2(C).

22.依警械使用條例,下列何種情形完全不能列入使用槍械時機之考量?
(A)執行拘提、逮捕時
(B)依法令執行職務,遭受脅迫時
(C)戒備意外時
(D)騷動行為足以擾亂社會治安時


3(A).

21. 林某駕駛自小客車行經高速公路五股路段時,與駕駛自小客車之王某發生行車糾紛,林某竟持類似真槍之玩具槍朝王某所駕車輛射擊,並擊中該車窗戶造成玻璃龜裂。經警察獲報後,前往查獲該行為人及類似真槍之玩具槍一把鋼珠3顆,經鑑驗該槍並無殺傷力,王某亦不提出毀損告訴。本案就違序處理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已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應移送法院簡易庭裁處。
(B) 已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應由查獲警察分局裁處。
(C) 本案情節並不構成違序行為。
(D) 已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應移送法院檢察署辦理。


4(C).

10 對某宗教神明遶境遊行活動,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由於該活動為戶外遊行之活動,應依集會遊行法規定申請戶外遊行
(B)由於該活動為室內集合之活動,應依集會遊行法規定申請室內集合
(C)由於該活動為宗教之室外遊行,無須申請許可
(D)該活動須有負責人填具申請書申請之


5(D).
X


25 我國社會秩序維護法關於責任之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A)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僅出於過失者,不罰
(B)滿 60 歲者,得減輕處罰
(C)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出於正當防衛、緊急避難、不可抗力之因者,不罰
(D)教唆犯依其所教唆之行為減輕處罰


6(B).

20.依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各機關對於警察人員使用槍械適法性之判斷基準,應以下列何者為主?
(A)用槍當時警察人員之感覺判斷
(B)用槍當時警察人員之合理認知
(C)用槍整體過程之事後調查
(D)用槍所造成之傷害與結果 


7(C).

14.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處罰之執行,由警察機關為之。罰鍰逾期未完納者,其處理方 式為何?
(A)由警察機關依法聲請易處拘留
(B)由警察機關依法聲請易服勞役
(C)由警察機關依法移送行政執行
(D)由警察機關依法移送民事強制執行


8(C).

10 依行政執行法所為之管收,係由那一個機關裁定?
(A)行政執行處
(B)行政執行署
(C)地方法院
(D)行政法院


9(D).

2. 下列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何者由警察機關處罰?
(A)強買、強賣物品或強索財務者
(B)吸食強力膠
(C)無正當理由鳴槍
(D)互相鬥毆


10(B,C,D,E).

32.有關警察對於交通工具之攔停,要求駕駛人接受酒精濃度測試等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駕駛人未有明顯違規行為,但駕駛人有明顯酒味,經客觀、合理判斷可能發生危害者,亦不 得攔檢實施交通稽查
(B)警察能在有客觀事實足認駕駛人有酒後駕車之可能性,對易生危害之交通工具駕駛人實施 酒測
(C)「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係指危害尚未發生,但評估具體個案之現場狀況,認有可能發 生危害者即屬之
(D)警察對於已發生危害之交通工具,得予以攔停,要求駕駛人接受酒精濃度測試之檢定,駕 駛人有依法配合酒測之義務
(E)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乃警察之任務


11(B).

14.依據《警察人員人事條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初任警察官之年齡,警正不得超過 40 歲
(B)警察官初任各官等時均應任官
(C)警監職務,由內政部遴任或交由直轄市政府遴任
(D)警察人員平時考核之獎懲種類,不適用《公務人員考績法》之規定


12(A).

17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保障人民和平集會之權利,但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寧、衛生、風化或他人 權利自由,仍得以法律為必要之限制,我國集會遊行法亦有限制與課責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在各級法院及檢察機關週邊,不得舉行集會遊行
(B)集會遊行參加人禁止攜帶危險物品
(C)集會遊行結束後,現場遺有廢棄物者,負責人應負清理之責
(D)集會遊行時糾察員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負責人與行為人連帶負賠償責任


13(A,B,C,D).

31.警察於公共場所,依警察職權行使法得對於下列何者查證其身分?
(A)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者
(B)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虞者
(C)有事實足認其對已發生之犯罪知情者
(D)有事實足認其對即將發生之犯罪知情者
(E)滯留於公共場所者


14(C).

20.現行《集會遊行法》係採「許可制」,但學理上有建議改採「報備制」者。下列有關「許可制」 與「報備制」之敘述,何者正確?
(A)「許可制」為「原則同意,例外禁止」
(B)「報備制」為「原則禁止,例外同意」
(C)「許可制」與「報備制」均須由負責人提出
(D) 現行法所定「許可制」與「報備制」並無差異 


15(B).

5 警察機關處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書表格式,由下列何者訂之?
(A)各警察機關
(B)內政部警政署
(C)內政部
(D)行政院


16(A).

39.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下列關於警察機關調查違序案件通知書之敘述,何者有誤?
(A)違序案件通知書於現行違序案件不適用之
(B)違序案件通知書應載明「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逕行裁處之意旨」
(C)違序案件通知書應載明「通知機關之署名」
(D)被通知人之姓名不明時,仍應於違序案件通知書記載其足資辨別之特徵


17(C).

28.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8 條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所稱「其他足資識別之特徵」,其所有人所為之特 殊識別記號並不屬之
(B)「有事實足認其有犯罪之虞者,並得檢查交通工具」,該檢查係為保護執行人員之 性質
(C)相對人拒絕出示證件及陳述身分資料,依實務見解,認為得援引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67 條第 1 項第 2 款裁罰
(D)警察對交通工具之攔停要件規定第 1 項,而得採取之措施則規定在第 2 項。


18(A,E).

27.因出於過失而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有關其處罰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不得處以人身自由罰
(B)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
(C)不得處以營業罰
(D)不罰
(E)得減輕處罰


19(A,D,E).
X


25.依現行相關法令規定,下列哪些機關有警械定製、售賣、持有之許可權?
(A)內政部
(B)直轄市政府
(C)內政部警政署
(D)直轄市政府警察局
(E)縣(市)政府警察局


20(B).

2 某甲因某市警察局之違法行政處分,認為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經依法提起救濟而不服其決定,或提起訴 願逾三個月不為決定,或延長訴願決定期間逾二個月不為決定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
(A)確認訴訟
(B)撤銷訴訟
(C)撤回訴訟
(D)維護公益訴訟


21(B).
X


2.對於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嫌疑人,警察機關得逕行裁處之要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得不經通知逕行裁處。
(B) 處罰以新臺幣 1,500 元以下罰鍰為限。
(C) 處罰以新臺幣 1,500 元以下罰鍰或申誡為限。
(D) 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


22(A,B,C,D,E).
X


26.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應簽發保管物清單
(B)應載明扣留之時間、處所、扣留物之名目及其他必要之事項
(C)依情況無法交付清單時,應製作紀錄,並敘明理由附卷
(D)應加封緘或其他標示妥善保管
(E)除依法應沒收、沒入、毀棄或應變價發還者外,扣留期間不得逾 30 日


23(B).

25 漁民相互間未經許可,販賣自製魚槍,供作生活工具之用者,應如何處罰?
(A)不罰
(B)處新臺幣 2 千元以上 2 萬元以下罰鍰
(C)處新臺幣 5 萬元以下之罰鍰
(D)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50 萬元以下罰金


24(A,C,D).

22.下列何者由行政院定之?
(A)警察人員各種加給之給與
(B)警察法施行細則
(C)沒入物品處分規則
(D)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
(E)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25(D).

2 依現行之警察法,其規範內容不包含下列何者?
(A)警察基層警員制
(B)中央地方警察事權分配
(C)警察職權項目
(D)警察職務等階


快捷工具

警察◆警察法規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皓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