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要有信心,就沒有過不了的橋
2
(1 分26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國小一般教育專業科目(加重國小特殊教育比重)(資優)#115792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有疑問
X


1. 依照資優生情緒發展的正向非統整理論,第三階段為自發性多層次的非統整階段,其情意教學與輔導的重點為下列哪一項?
(A)自我概念
(B)情緒管理
(C)生涯規劃
(D)價值澄清


2(C).有疑問
X


2. 下列哪些屬於創造力資優的一般性特質?
甲、偏向左腦型思考、問題處理與邏輯能力強
乙、偏向左腦型思考、過度完美主義、敏覺性高
丙、偏向右腦型思考、敏覺性高、獨創性強
丁、偏向右腦型思考、好奇心、點子多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3(B).

3. 愛德華.狄波諾(Edward de Bono)運用「六頂思考帽」引發創意和新構想,下列哪一項較符合白色思考帽所要提出的意見?
(A)我對這計畫的感覺是很不喜歡
(B)現在擁有哪些資料可以使用
(C)時機和法規都不允許我們現在就這麼做
(D)大家需要再多提一些新點子


4( ).有疑問
X


4. 關於資優學生的道德教育,M. Borba 提出培養學生道德智能(moral Intelligence)的內容,包括下列哪七種基本德行:
(A)同理心、良知、自我控制、尊重、友善、容忍、勇氣等七種基本德行
(B)同理心、良知、自我控制、尊重、友善、忠貞、公平等七種基本德行
(C)同理心、良知、自我控制、尊重、友善、容忍、公平等七種基本德行
(D)同理心、良知、自我控制、尊重、遠景、容忍、公平等七種基本德行


5( ).
X


5. 資賦優異學生的獨立研究指導,於下列哪些學者的教育模式中有提出:
甲、柯拉克的統整教育模式(Clark’s Integrative Education Model)
乙、貝茲的自動學習者模式(Bett’s Autonomous Learner)
丙、崔芬格的自我引導學習模式(Treffinger’s Self-Directed Learning)
丁、阮儒里的充實三合模式(Renzulli’s Enrichment Triad)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6( ).
X


6. 有關資賦優異學生提早入學鑑定方式,下列哪些措施適當?
甲、社會適應行為之評量結果與5歲的適齡兒童相當
乙、個別智力測驗評量結果達平均數正1.5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93以上
丙、個別智力測驗評量結果達平均數正2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97以上
丁、社會適應行為之評量結果與6歲的適齡兒童相當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7( ).
X


7. 有一位經鑑定為合併自閉症及資優特質的國小高年級學生,下列哪些教學方式及內容較為適合?
甲、提供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教學,增進社會技巧及溝通能力
乙、多採用視覺提示的教學方式
丙、應強化其弱勢學科的教學內容
丁、應為其撰擬個別化教育計畫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8( ).
X


8. 資優班陳老師採用KJ法進行專題研究的議題教學,下列關於KJ法的敘述那些較適切?
甲、KJ法的創始人是川喜田二郎(Kawakita Jiro)先生
乙、KJ法(KJ Method)可以幫助大家提升團隊討論的效率方法
丙、KJ法的教學步驟,依序是:製作卡片-分組與命名-A型圖解化-B型敘述話
丁、KJ法的教學步驟,依序是:B型敘述話-製作卡片-分組與命名- A型圖解化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9( ).
X


9. Baum提出雙重特殊需求學生才能中心發展模式的課程理念,將有聽覺障礙的舞蹈資優生安置於舞蹈資優班,並由學校個管老師輔導, 是屬於下列哪一項課程?
(A)挑戰性課程
(B)特定補救課程
(C)區分性課程
(D)社會與情意課程


10( ).
X


10. 下列有關雙重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發掘與鑑定,那些敘述適切?
甲、初步篩選檢核後,應依據一般資優生的鑑定標準,採用綜合性智商總分來判定
乙、雙重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發掘與鑑定,可透過篩選、標準化測驗、診斷性教學和專業判斷等方式實施
丙、雙重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發掘與鑑定,可利用檢核表初步篩選是否具有身心障礙資優的特質
丁、雙重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發掘與鑑定,在解釋標準化測驗時,應考量與同質身心障礙學生的能力相比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1( ).
X


11. 關於Betts自主學習者模式的向度內容,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第一向度著重在發現自我、發展潛能並建立團體互動的技能
乙、第二向度著重在發展促成可終身獨立自主學習的技能與態度
丙、第三向度經由探索興趣和探究對特定主題有深度的知識理解
丁、第四向度針對個人進行內容深度和複雜程度較高的專題學習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2( ).
X


12. 關於課程內容的「彈性教學進度」,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加速代表在介紹新的教材和技能,以較快的進度完成。
乙、因為資優學生不需花太多時間來消化和處理這些內容。
丙、調整進度時,也可以縮減學生的思考時間來加速完成。
丁、加速適用在「部定標準課程」和自編的必要課程內容。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3( ).
X


13. 關於資優教學的「多樣性歷程」策略,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教師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媒介
乙、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小組活動
丙、學生在相同時間做相同的任務
丁、對區分性學習課程是非常重要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4( ).
X


14. 關於「創意式問題解決模式」(CPS)的論述,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創意問題解決模式不含批判式思考
乙、涵蓋聚斂式思考與擴散式思考模式
丙、與過程處理技能有密切的互動關係
丁、此模式可整合學習歷程與關鍵內容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5( ).
X


15. 關於資優課程的「處理過程技能」所描述的技能,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甲、強調口語溝通的技能
乙、強調批判思考的技能
丙、強調科學研究的技能
丁、不含個人成長的技能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6( ).
X


16. 關於訓練培養資優學生「訪談」的技能,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需要訓練學生知道如何說話
乙、需要訓練學生如何聆聽他人
丙、訪談前寫出所有的訪談問題
丁、訪談中要不斷地練習問問題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7( ).
X


17. 關於發展研究技能與發展「批判思考技能」,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甲、批判思考為合理的反省思考
乙、著重在決定評估要相信甚麼
丙、包含形成、檢視信念及行動
丁、不包含需要創意思考的活動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8( ).
X


18. 關於資優學生的分層區分性課程發展,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因為基礎、普通的核心課程並不適用於資優學生
乙、單一的課程設計無法符合滿足資優生的多元需求
丙、強調直線性進展的經驗模式會影響資優生的學習
丁、分層課程的方式是一種內容導向的課程設計模式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9( ).
X


19. 關於資優學生的課程規劃,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必須與資優教育的目標、理念和架構一致
乙、教師應自行運用發展創造自己的折衷課程
丙、可以延伸教科書內容但與其核心是平行的
丁、資優研習成效需追蹤觀察其課室教學實務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0( ).
X


20. 根據Bloom的分類法分析與評鑑的工作任務,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涉及組織、學習、判斷與批判現象的知識。
乙、也涵蓋處理與表達意見或現象的特別知識。
丙、在不同的時間、現象的發展與動向的知識。
丁、教導資優生可直接進行有意義的高層思考。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1( ).
X


21. 關於資優教育「學習如何學」的思考技能,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無論其定義為何,教導這些思考歷程可改善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乙、無論其編排組織,教導這些思考歷程可改善學生評量上的表現
丙、教導這些思考與理解技能對於被低估或低成就的學生更為重要
丁、教導這些思考與理解技能不適用於雙重特殊與學習障礙的學生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2( ).
X


22. 關於McTighe和Wiggins所發展的「理解的教學設計」,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甲、其思考教學課程模式,強調尋找背景脈絡的重要
乙、透過實作評量讓學生展現他們對重要概念的理解
丙、鼓勵資優學生勇於去追尋新奇怪誕創新與眾不同
丁、能夠擁有自知之明看出自己的偏見、理解與行動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3( ).
X


23. 資優班林老師以「文學創作」為主題,運用平行課程模式(Parallel Curriculum Model, PCM)進行教學,其中一項活動內容為「學生選 擇自己喜愛的文章,分析並重新詮釋,並修改成自己的作品」。這項教學設計較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
(A)核心課程
(B)連結課程
(C)實務課程
(D)認同課程


24( ).
X


24. Renzulli的三合充實模式在資優教育上的應用,何者敘述為宜?
(a)第三類型的個別及小組研究實際問題,可視為長時間的獨立研究活動
(b)第三類型的活動過程中,老師處於引導者的角色
(c)探究活動要產出研究成果
(d)三種類型的活動彼此相關
(e)強調創造思考及研究方法之訓練
(A) abce
(B) abcd
(C) acde
(D) abcde


25( ).
X


25. 民國111年9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作為中小學教師在增能、設計與實施數位教學時的重要參考資源。指引將數位素 養歸納為:數位技能、數位協作、數位創新三個主軸。資優班張老師以『數位創新』作為課堂主軸,下列何者不太可能是其教學主軸?
(A)問題解決:學生運用數位知識及科技工具,協助探索、思考、分析問題,並能系統性整合資訊、以解決生活、生涯與人生的各種問題
(B)媒體識讀:學生理解數位資訊及媒體的影響力,能夠在實作體驗中展現對媒體資訊之選擇、評估、批判與反思能力
(C)美感生活:學生使用數位工具於作品創作、藝術鑑賞、線上策展、溝通表達等,豐富美感涵養與溝通品質,實踐生活美學
(D)思辨創造:學生善用數位工具擬定策略、執行計畫、反思歷程,並能以創新的思維及態度,因應挑戰及適應新的情境


26( ).
X


26. 以下關於智力測驗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瑞文氏彩色圖形推理測驗(CPM)屬於個別施測的智力測驗
(B)瑞文氏彩色圖形推理測驗(CPM)不適合用於跨文化研究
(C)瑞文氏可以測量spearman提出的共同因素(g因素)及特殊因素(S因素)
(D)瑞文氏測驗所測量的是推理與流動智力,而不受內容知識的混淆


27( ).
X


27. 在個別輔導資賦優異學生時,哪種方式最能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
(A)提供外在獎勵,如獎章或獎品
(B)關注他們的內在興趣,並提供有意義的學習經驗
(C)經常提醒他們需要達到的高標準和期望
(D)提醒學生如果不達成學習目標,可能會有何負面後果


28( ).
X


28. 一位資優班老師想區別學生數理表現程度高低,使用自編的數學測驗共四題,請問哪個題目最容易區別學生程度高低?
(A)試題難度為.80
(B)試題難度為.70
(C)試題難度為.60
(D)試題難度為.50


29( ).
X


29. 資優班老師在課程設計以『scratch』來教導小三資優學生數學的四則運算概念,請問下列何者為不正確?
(A)該課程屬於充實課程
(B)該課程屬於數學領域的課程調整教學
(C)該課程屬於教師自編課程
(D)該課程屬於情意課程


30( ).
X


30. 依據立法院於今年五月29日三讀通過「特殊教育法」修正草案,為積極辦理特殊教育,規範各級主管機關設立之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 就學輔導會多久開會一次?
(A)應至少每半年開會一次
(B)應每半年開會一次
(C)應至少每年開會一次
(D)應每年開會一次


31( ).
X


31. PISA2022對創意思考的定義為「有效率地從事於構想的產出、評估及改進的能力,能產生具原創且有效的解決方案,提升知識和展現 具影響性的想像力」(OECD, 2019)。資優班教師在IGP中描述小明在學習過程中展現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不斷改進、千錘百鍊的態度。 請問這顯示小明可能展現創造力四個核心能力中的哪項能力?
(A)流暢力(fluency)
(B)變通力(flexibility)
(C)獨創力(originality)
(D)精密力(elaboration)


32( ).
X


32. 資賦優異教育所設之特殊教育班者,每班學生人數規定何者錯誤?
(A)集中式特殊教育班人數每班不得超過三十人
(B)分散式資源班,需依各級主管機關之規定
(C)巡迴輔導班,需依各級主管機關之規定
(D)集中式特殊教育班、分散式資源班及巡迴輔導班之人數,均依各級主管機關之規定


33( ).
X


33. 對於資優學生學習內容調整的原則與做法,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增加各教育階段之各領域/科目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的廣度及多元性
(B)將該教育階段或跨教育階段之各領域/科目之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重新詮釋或轉化成生活化或功能化的目標與學習內容
(C)加深各教育階段之各領域/科目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的難度
(D)將各教育階段之各領域/科目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加以結合


34( ).
X


34. 當資優學生在數學課程中表現出眾,卻在語文課程中掙扎,身為資優班教師應該如何回應?
(A)請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在數學上以維持優勢
(B)建議學生在語文課程中用更多的努力以提升表現
(C)透過個別化的教學策略,同時支持學生的數學和語文學習
(D)忽視學生在語文課程的掙扎,因為數學上的優秀表現已經足夠


35( ).
X


35. 我國特殊教育法將資賦優異學生分為以下六類:
 (甲)一般智能資賦優異 (乙)學術性向資賦優異 (丙)藝術才能資賦優異 (丁)創造能力資賦優異 (戊)領導才能資賦優異 (己)其他特 殊才能資賦優異。以上各類鑑定過程中,有包含「….測驗得分在正二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九十七以上。」作為鑑定基準的是?
(A)甲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戊
(D)甲乙丙丁戊己


36( ).
X


36. 在國中資優班老師的公開課教案,不可能看到哪些內容?
(A)情意發展核心素養具體內涵:特情-U-B1
(B)學習表現代碼:特情 3c-II-1接觸生活中多樣美感來源
(C)領導才能核心素養具體內涵:特領-E-A3
(D)學習表現代碼:特領 2b-V-2協助成員認識自己的優、弱勢能力


37( ).
X


37.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提到學習功能優異領域的課程規劃流程,何者為非?
(A)在某一特定領域/科目表現優異者,該領域/科目之課程需先參照總綱與該領域課程綱要之規劃。
(B)根據其個別輔導計畫會議之決議,提供學習功能優異領域/科目之濃縮、抽離或外加式之充實教學。濃縮之領域/科目宜與原普通班 之任課教師相互配合。
(C)學習功能優異領域的課程規劃,其對象包括身心障礙及社經文化地位不利之資賦優異學生。
(D)不得調整該領域/科目之節數/學分數。


38( ).
X


38. 陳老師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賦優異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領導才能科目的學習表現,以「關係導向」向度的次項目 來檢視暑期領導才能營隊的歷程與成果,下列哪些學習表現的次項目較為適切? 
①利己與利他 ②善用心理支持 ③協助個人發展 ④肯定團隊貢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9( ).
X


39. 關於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特質與輔導的敘述,下列何者較為適切?
 ①常因學生的高度資優特質而易忽略障礙特質 ②因低期望與高抱負的交互影響易產生心理衝突 ③發展學生優勢能力,提供具有挑戰性充實課程 ④為減低學生的挫折感,應以低期望為輔導原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0( ).
X


40. 陳老師應用Maker的DISCOVER課程模式融入語文創意教學,讓學生依據三句俳詩或五言絕句的格律,創作一首與數字有關的詩。 此活動是屬於該模式的第幾類型的問題?
(A)第II類型
(B)第III類型
(C)第IV類型
(D)第Ⅴ類型


41( ).
X


41. 有關低成就資優學生的特質與輔導,下列何者較為適切? 
①缺乏積極的創造力特質 ②讓學生有成功的學習機會 ③自我控制低或多為外控歸因 ④用競爭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2( ).
X


42. 關於女性資優生的特質與輔導,下列何者較為適切?
 ①常隱藏自己的能力並害怕成功 ②引導學生思考可能干擾生涯發展的因素 ③相較男性資優生更不在意重要他人的期望 ④提供適當的角色楷模,引導學生思考生涯方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3( ).
X


43. 有關文化殊異與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的課程與教學,下列何者較為適切?
 ①降低學習標準,以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②可採用動態評量,以發掘學生的優勢能力 ③教學活動結合特有的深層文化,以增進自我認同 ④先評估學生的基本學習技巧,強化弱勢能力的補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4( ).
X


44. 鄭老師參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賦優異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進行情意發展課程模組設計與規劃,下列有關課程目標、 內容與實施的敘述,那些較為適切?
 ①課程模組目標著重在認知導向及行為結果的學習表現 ②學習目標可設定為強化學生內在動機、韌性與應變能力 ③課程內容避免與綜合領域重疊並要能符合學生的特定需求 ④課程實施須採獨立式個別教學方式並解決個人層面的情感問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5( ).
X


45. 陳老師參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賦優異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安排學生認識自己的特質,下列何者較屬於國小高年級 資優生的學習表現?
(A)覺察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質
(B)調整自己完美主義的標準以符合現實狀況
(C)區分每個人對完美的要求不同而能尊重他人
(D)辨識並修正對自己的刻板印象,導引成為正向發展者


46( ).
X


46.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有關資優生的個別輔導計畫內容要項,下列哪些敘述較為適切?
 ①基本項目包含鑑定評量紀錄、優弱勢能力及教育需求評估等 ②教育需求評估亦需考量多元文化背景對學生可能產生的影響 ③情意發展、創造力、獨立研究等相關特殊需求課程應另定計畫 ④應依資優生的特質與需求訂定校訂課程的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7( ).
X


47. 有關學習障礙資優生的特質與輔導,下列哪些敘述較為適切?
 ①因優、弱勢能力的差異性,易缺乏自信心與負面的情緒反應 ②因不擅長大量長期記憶與反覆練習作業,易有學習的挫敗感 ③教師可透過介入反應模式進行學生學習評估診斷與教學輔導 ④在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時,教師以弱勢能力與補救教學為重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8( ).
X


48. Gagné「資優與才能區分模式」(DMGT)理論中的天賦能力和才能區分主張,下列哪些屬於天賦能力? ①創造力 ②語言能力 ③社會情意 ④感覺動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9( ).
X


49. 四年級資優生小豪常以自我為中心、欠缺責任感,當事情不對勁時總是先苛責別人,也沒有企圖心完成自己的目標。依據Dabrowski 正向非統整理論,小豪的舉動較符合該理論的哪一發展階段?
(A)初級統整階段
(B)第二階段統整期
(C)單一階層的非統整階段
(D)自發性的多階層非統整階段


50( ).
X


50. 關於資優教育的「區分性課程設計與教學」敘述,下列何者較為適切? 
①依據資優生能力或興趣進行分組 ②從事分軌研究時,讓資優生自選主題 ③分站學習要求資優生每站都要完成所有任務 ④依據資優生個別需求擬定合約作業並要求完成的時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國小一般教育專業科目(加重國小特殊教育比重)(資優)#115792-阿摩線上測驗

魚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