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重複學習,方可千錘百鍊。
100
(1 分23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閱讀下文,回答 36-38 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 諸葛廬,西蜀 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 《陋室銘》

【題組】38. 關於作者劉禹錫及文中提及的三位人物,哪一組的理解與說明有誤?
(A)伒羲組:劉禹錫為中唐文學家,散文筆致縝密,分析透闢,擅長論說文; 在詩歌的成就上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 白」,有「詩豪」之稱。〈烏衣 巷〉一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 謝堂前燕,飛入 尋常百姓家。」隱含對人事代謝、往來古今的感慨,為其名作。
(B)女媧組:南陽 諸葛指的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諸葛亮早期躬耕於南陽, 經劉備三顧茅廬成為蜀漢極為重要的謀臣。杜甫〈八陣圖〉一詩:「功蓋三 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有「英雄惜英雄」的感慨, 為歌詠諸葛亮的名作。
(C)神農組:西蜀 子雲指的是西漢的揚雄。揚雄少時貧困又患有口吃,刻苦 自勵後成為著名思想家、辭賦家,學問淵博。劉禹錫將自己的陋室比擬作「諸 葛廬」、「子雲亭」,是以諸葛亮、揚雄自我勉勵,期許自己韜光養晦、隱 居山林,不屑為俗世所沾染。
(D)燧人組:「孔子云」一句隱去了「君子居之」四個字。劉禹錫藉此暗喻 自己如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顏回 一樣才德兼備且安貧樂道。


2(C).

22. 以下關於理學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宋代理學家邵雍,其學為百源學派 (乙)朱熹為北宋 理學集大成者 (丙) 「濂、洛、關、閩」的「閩」是指 朱熹 (丁) 「關」是指周敦頤
(A) (甲) (丁)
(B) (乙) (丁)
(C) (甲) (丙)
(D) (丙) (丁)


3(D).

41. 依教育部最新公告「癌」症的正確讀音是?
(A)ㄆㄞˊ
(B)ㄧㄢˊ
(C)ㄢˊ
(D)ㄞˊ


4(A).

38.蕭麗紅能夠成為暢銷作家,就在於她成功的融合中國傳統與臺灣鄉土的兩種價值。 以下關於蕭麗紅作品的描述何者錯誤?
(A)從《迷園》開始,一直到《自傳の小說》,都緊貼著近代海島的曲折命運。
(B)《千江有水千江月》對臺灣傳統社會的民俗節慶,描寫得更加細緻。在相當程度上,顯然反映了胡蘭成中國禮樂的 思維。民間社會的禮尚往來,成為深沉文化的高度默契。
(C)《白水湖春夢》則是以二二八事件為遙遠的背景,與坊間本土運動所談的歷史事件背道而馳,完全不談苦難或者政 治責任,卻只是追求如何獲得頓悟,掙脫苦難。
(D)《桂花巷》在鄉土文學運動高潮迭起之際,這部小說的出現,似乎使鄉土的概念填補具體的內容。以女主角高剔紅 為主軸的一生故事,其實正是近代臺灣歷史變遷的一個縮影。


5(A).

46.一九五四年,余光中等人成立詩社,以發展個性,提倡鄉土文化等為寫作宗旨,並強調「縱的繼承」,以詩歌來體現生 活態度和面對現實的藝術價值觀念。此詩社的成立,對臺灣的詩歌文學運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下列哪一選項為此詩社名稱?
(A)藍星詩社
(B)創世紀詩社
(C)笠詩社
(D)現代詩社。


6(C).

32 依據十二年國教語文學習領域綱要(國語文),關於語文教學實施,關於各學習 階段之寫作教學何者有誤?
(A)第一學習階段由口述作文開始引導,著重學生興趣的培養
(B)第二學習階段由口述作文轉換成筆述作文,引導學生主動寫作
(C)第三學習階段培養學生熟練各項修辭技巧,並樂於發表
(D)第四、五學習階段則鼓勵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藉不同文體抒發個人情懷


7(D).

24.「大凡人之沉浸古器,隱隱然有其先天前世召喚之不得不之勢,一旦觸探,便深牽繫入 之。如言天性,不待學而知、知而喜、喜而癡迷也。好古,亦隱有拋斬世腥棄絕繁華之 志,偶於几前摩賞,但覺古硯解語、梅瓶知心也。社會既富,傖俗之人蒐買古物不免以 之妝點家廳,以之炫誇朋友,以之應酬賓客,甚而以之儲值保財也。清雅之人博看詳討, 為蒐得一器,愛不釋手。常自詡為解人,大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之慨。以古器映照自家 品味,而自己原是此器之知音,便他人蓄此,亦是不得正主。俗雅二者之玩古,相異固 如是;然愛其斑斕錦鏽、年浸月淬之古氣舊趣美致,則其一也。」 下列敘述,符合作者對「玩古」看法的是:
(A)傖俗之人玩古,久染其年浸月淬的古氣舊趣美致,遂漸變清雅
(B)存棄絕塵俗之志者多雅好古器,甚而癡迷其中,如受前世召喚
(C)玩古者雖有雅俗之別,但皆認為所藏古器的知音,唯自己一人
(D)沉浸癡迷於古器者摩賞器玩時,猶如晤對知己,時有相契之感


8(C).

4. 某老師欲進行聆聽教學。他先播一段關於藻礁的新聞評論語音檔,其中有不同觀點的專家 學者各自表達看法。其後,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後,寫下自己的想法。請問這最適合哪一學 習階段實施?
(A)第一學習階段
(B)第二學習階段
(C)第三學習階段
(D)第四學習階段


9(C).

1. 下列成語與歷史人物典故相關,何者配對錯誤?
(A)四面楚歌:項羽
(B)橫槊賦詩: 曹操
(C)箕山之志:老子
(D)鼓盆而歌:莊周


10(B).

30. 《史記•魏公子列傳》云「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 言『趙寇至,且入界』。魏王釋博,欲召大臣謀。公子止王曰: 『趙王田獵耳,非為寇也。』魏王大驚,曰:『公子何以知之?』 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 臣,臣以此知之。』」此段話代表何事?
(A)魏王早已知道趙王之意圖
(B)魏公子已引起魏王之猜忌
(C)魏王驚訝魏公子有謀臣
(D)魏公子相當重視趙寇入侵之事


11(A).

33. 「春秋」一詞向來是編年史之通稱,但如《左氏春秋》之「春 秋」即寓含褒貶義。請問以下何詞之「春秋」義訓與此相近?
(A) 皮裡「春秋」
(B)「春秋」大夢
(C)「春秋」鼎盛
(D) 楚漢「春秋」


12(B).

95.下列哪一個埤塘是由倒風內海的海汊堵水而形成的?
(A)虎頭埤
(B)德元埤
(C)下茄苳埤
(D)尖山埤。


13(B).

25. 《列子》裡有一段齊人在市集搶奪黃金被捕的故事。被問到為什麼在眾目睽睽的情況下行搶時,他答道:「取金時,不見人,徒見金 耳。」下列用以形容這個人的敘述,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A)見錢眼開,幼稚天真
(B)利慾薰心,鬼迷心竅
(C)盜亦有道,膽識過人
(D)有勇無謀,功虧一簣


14(C).

23音節上聲的變調,2 個上聲字連讀會產生變調的現象,「選美」二字, 下列何者正確?
(A)變成陽平+後半上
(B)變成前半上+後半上
(C)變成陽平+上聲
(D)變成前半上+上聲。


15(D).

閱讀下文,回答第 31-32 題: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 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白居易 〈荔枝圖序〉)

【題組】31.關於本文寫作手法的敘述,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描述樹身、葉、花時,皆以植物為喻
(B)描述果實特性時,皆以常見水果為喻
(C)詳略分明,詳述生長區域及樹形觀察
(D)主次分明,果實特徵為全文描述重點


16(C).

8. 以下哪一副實用對聯,適合貼在文具店?
(A)刻刻催人資警醒,聲聲勸爾惜光陰
(B)莫謂胸中無點墨,敢誇手上有全能
(C)但願文人常駐足,且將世事寫從頭
(D)笑我如觀雲裡月,憑君能辨霧中花


17(A).

57. 成語:「滅虢取虞」,意指:
(A)攻擊甲國時先穩住乙國,等滅掉甲國後又消滅乙國的謀略。
(B)聯合國力較弱的甲國共同出兵瓜分國力較強的乙國
(C)聯合國力較強的甲國共同出兵瓜分國力較弱的乙國
(D)國力較強的甲國同一時間分兵攻打國力較弱的乙國與丙國


18(B).

9.《紅樓夢》第四三回:「我看你利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 「丁是丁,卯是卯」用來形容:
(A)井然有序
(B)一絲不苟
(C)分身乏術
(D)視而不見。


19(C).

閱讀下文後,回答47-48題。
       大度山,據說,原名「大墩」,又叫「大肚」,有人嫌「大肚」不雅,近年才改名「大度山」。
     「大肚」名字土俗,卻很好,這個山,其實不像山,倒是渾渾鈍鈍,像一個胖漢躺臥的肚腹,寬坦平緩,不見山勢。 山看多了,倒是沒有看過一個不顯山形的山。
      一路從台中上來,只覺得有一點上坡的感覺,卻全不見峰巒形勢。
     有人說山勢如「饅」,圓墩墩一團,像饅頭;大屯山、紗帽山、南仁山都是饅頭山。大度山則連「饅」也說不上,它真是一個大肚,不往高峻聳峙發展,倒是綿綿延延,四處都是大肚,分不清邊際。
     上了大度山,要到了高處,無意中四下一望,中部西海岸一帶低窪平原盡在腳下,才知道已在山上了。 大度山,沒有叢林峭壁,沒有險峰巨石,沒有雲泉飛瀑,渾渾沌沌,只是個大土堆。 因為不堅持,山也可以寬坦平和,也可以擔待包容,不露山峰,卻處處是山,是大度之山。(摘錄自蔣勳〈山盟〉)

【題組】48. 根據上文,作者對大度山所懷抱之情感,下列何者最合適?
(A)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B)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C)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D)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國文(國小幼兒)-阿摩線上測驗

RF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