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因夢想而偉大,沒有夢想的人,就沒有人生
96
(1 分5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育學程◆教育基本知識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員工被老闆責罵不敢吭聲,回到家裡,看到小孩吵鬧,將所有的怒意都發洩到小孩身上。這樣的現象為何種作用導致?
(A)投射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轉移作用


2(B).

6. 下列有關二班三組的敘述,何者正確?
(A) 老師的鐘點數,只能做為額外鐘點,不能算教師基本鐘點。
(B) 有三組學生來上課,因此會增加授課教師人數及經費。
(C) 學生經分組後,組別每週都可變動,才能保持彈性。
(D) 三組學生同步分組上課,每組人數相同,教學才會負擔一致。


3(B).

9. 根據法規: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未經請假或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連續達三日以上者稱為何種類型學生?
(A)中途輟學學生(中輟生)
(B)中途離校學生(中離生)
(C)長期缺課學生(長缺生)
(D)不明原因學生(不明生)


4(A).

17. 我國的教育行政組織,是偏屬於下列何種型態?
(A)中央集權
(B)地方分權
(C)中央與地方均權
(D)中央與地方抗衡


5(B).

3. 依國民教育法規定,20 班的國中學校輔導室專任輔導老師應置幾人?
(A)1 人
(B)2 人
(C)3 人
(D)4 人。


6(A).

13. 弗洛依德人格發展理論的人格結構中以立即性的滿足為主,人格結構中的那一部分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以上皆是。


7(A).

17. 課程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以下哪一選項將課程定義在於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透過理解與詮釋來探討或閱讀課程?
(A)課程即文本
(B)課程即經驗
(C)課程即目標
(D)課程即研究假設。


8(B).

31. 下列何種理論最適用於解釋城鄉教育差距及學生成就分佈雙峰現象,所引發的教育不平等問題?
(A)結構功能論
(B)社會衝突論
(C)符號互動論
(D)有機比擬論。


9(B).

33. 全班靜默不語所傳遞的可能是教師尊敬,可能對教師授課內容不感興趣,也可能完全聽不懂老師所講述的內容,這可以用哪一個理論來 解釋課堂中同一個表徵,但表示的意義可能不同?
(A)現象學
(B)符號互動論
(C)邏輯實證論
(D)俗民方法論。


10(B).

44. 「願意遵守交通規則,讓交通秩序變好。」會是屬於情意領域教學目標的哪一層次?
(A)接受
(B)反應
(C)價值評定
(D)形成品格。


11(D).

20. 下列何者是聚斂性提問,而非擴散性的提問?
(A)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應具備什麼特質?
(B)請比較紅樓夢和水滸傳二部書。
(C)請說出你的教育理念。
(D)請寫下現任總統的姓名。


12(C).

21. 有關要求教學上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目標撰寫,以下寫法何者正 確?
(A)讓學生培養每天早起的生活習慣。
(B)老師能培養學生早起的良好生活習慣。
(C)學生能養成每天早起的生活習慣。
(D)老師提供學生學習早起生活習慣的方法。 


13(D).

33. 關於師生關係的觀點,以下何者不符合當前民主時代的原則:
(A) 師生關係應當是對話關係
(B) 師生關係應當是一種關懷關係
(C) 師生關係是「我-你」(I - thou)關係
(D) 師生關係是特別權力關係


14(C).

36. 我國國民中小學教育的行政主管機關為
(A)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B)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C) 直轄市教育局、縣教育處
(D) 教育廳


15(C).

42. 教師聘任後,有下述哪些情形時,可能面臨停聘、解聘或不續聘 之處分? 甲、經依法調查確認有性侵害行為屬實;乙、經依法調查確認有 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且情節重大;丙、體罰或霸凌學生,造成 其身心嚴重侵害;丁、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戊、褫奪 公權尚未復權。
(A) 甲、乙、丙
(B) 甲、乙、丙、丁
(C) 甲、乙、丙、戊
(D) 甲、乙、丙、丁、戊


16(C).

37. 隨著資訊科技興起與數位學習受到重視,針對個別學生需求調整教學內容 和進度相對容易許多,因而導致下列哪一種學習法更為普及:
(A)經驗學習
(B)合作學習
(C)個性化學習
(D)個案學習


17(C).

9 小仁上課總是心不在焉,老師不准他下課,請問運用到下列何種行為改變技術?
(A)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
(B)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
(C)懲罰(punishment)
(D)消弱(extinction)


18(A).

18 學校課程中如重視新移民的原生文化,以展現多元文化的精神,主要在落實何種層面的教育政策?
(A)教育機會均等
(B)社會化
(C)社會階層化
(D)選擇與分配


19(B,C).

14. 陳老師很樂於學習新的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且將所學到的新式教學方式與評量方法,應用於他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請問陳老師的 這種作為,符合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圖像中的哪個向度內涵?
(A)教育愛
(B)專業力
(C)未來力
(D)批判力


20(D).

11. 〈陋室銘〉中「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的意旨是?
(A)論證貧窮困頓並不可恥
(B)強調為民服務的基本精神
(C)效法前人認真求學的執著
(D)以前賢比況自己的遠大抱負


21(D).

20. 為能實踐「學習者中心」之理念,教師在引導學生面對一個待解決的問題時,必須先讓學生學會針對問題蒐集資料,再判斷應以何種行動或假設來解決問題,接著提出可能的假設以及假設的驗證方法,假如問題可以被解決,那麼學生也就會得到一種新的經驗了。上述問題解決教學的理論基礎應該是:
(A)蘇格拉底方法
(B)康德綷純理性批判
(C)亞里斯多德實踐智慧
(D)杜威實用主義


22(C).
X


21. 主張道德行為的對與錯,無法根據外在的嚴格標準來決定何者會是適度、過度或不及,而是應以所處情境與行為來判斷。此種觀點比較接近哪種主張?
(A)義務論
(B)德行論
(C)效益論
(D)關懷倫理


23(B).

22. 學校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校訂主題課程,並以「世界公民」做為理想學生圖像。下列哪一種觀點可以用來做為學生圖像的理論基礎?
(A)傳統理性主義
(B)斯多葛主義
(C)柏拉圖主義
(D)後現代主義


24(A).

23. 在數學課堂上,陳老師於課程活動即將結束之前,預告下次上課的內容,引起學生對老師預告的相關主題與內容躍躍欲試,請問這項教學舉動符合杜威(J. Dewey)在教學上重視的哪項原則?
(A)繼續性
(B)目標性
(C)主動性
(D)完整性


25(B).

25. 上體育課時,大品老師認為體育教育與體育訓練沒有什麼不同,因此專注於學生對於體育技能的訓練與督導,但小君老師認為依據皮德思(R. S. Peters) 的說法訓練是指在一個固定的情境裡,獲得合適的習慣反應,它缺乏教育上較為寬廣的下列何種意義?
(A)價值意義
(B)認知意義
(C)技能意義
(D)自願意義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育學程◆教育基本知識-阿摩線上測驗

戰士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