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斷學習,收獲每一天
84
(3 分13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6.何老師對學生親切和藹、凡事以身作則,深深獲得學生的喜愛,主要是基於何種權力?
(A)酬賞權
(B)參照權
(C)專家權
(D)強制權


2(C).

45.如果學校能引導學生開始反省和分析自身態度,發展出對所屬族群較為積極之態度,即進入班 克斯(J.Banks)族群關係發展階段中的哪個階段?
(A)族群心理囚禁階段。
(B)族群疏離階段。
(C)族群認同澄清階段。
(D)雙族群關係。


3(D).

6. 劉同學參加國中教育會考,在英語測驗的得分的百分等 級為 93,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劉同學的成績 Z 分數是 0.93
(B)劉同學的成績 T 分數是 93
(C)劉同學的成績比 93 位受試學生高
(D)劉同學的成績排名在全部受試學生的前 7%


4(A).

81. 班級導師因為班長最近帶領同學參與幾項班際競賽表現優異,特別利用班會時間當眾表揚鼓勵。請問這是屬 於何種獎勵?
(A)社會性
(B)物質性
(C)活動性
(D)代幣式。


5(D).

3. 數學領域教師決定,本學年度暫停使用去年課程發展委員會所審查通過的「數學學習步道」手冊。對本學年度沒有 機會學習該手冊內涵的學生而言,該手冊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
(A)保留課程
(B)留白課程
(C)空白課程
(D)空無課程


6(D).

46. 阿威診斷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關於阿威,哪一個敘述是正確的?
(A)是因為文化不利
(B)聽不懂行為規範導致
(C)父母過度寵溺,導致阿威不受拘束
(D)大腦執行功能困難及有行為抑制缺陷。


7(B).

15.楊老師以安樂死的兩難故事,讓學生先依其立場分組,再讓學生相互詰問,並由全班共同選擇理由,最後指定課後作業。請問,楊老師所採取的教學方法較屬於下列何者?
(A)角色扮演法
(B)道德討論法
(C)啟發教學法
(D)問題教學法


8(D).

23. 我們請受訪者回答對英文課的態度,根據每個描述項選擇從「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五點Likert-Type量表,應該配合使用哪 一種試題反應理論的分析模式?
(A)二參數模式
(B)三參數模式
(C)部分計分模式(PCM)
(D)評定量尺模式(RSM)


9(A).

45. 小明獲選師鐸獎,頒獎典禮中他提到,他雖然一路念師範體系學校,接受師資培養,但他對教育工作的 志向卻是因為國中三年數學課,同一位數學老師對給他的影響,這位老師的對數學教學的熱情、活潑的 教學方式及對學生的啟發,讓他立志長大後要當一位數學老師,讓學生不要討厭數學,此學習經驗屬於 下列何者?
(A)潛在課程
(B)空白課程
(C)彈性課程
(D)顯著課程


10(B).

53.下列哪一種理論比較強調教導學生「學習如何學習」的教學設計?
(A)行為主義
(B)認知心理學
(C)人本心理學
(D)心理分析論


11(C).

31. 下列對於學習評量目的的敘述,何者是相對較佳的選項?
(A)總結性評量主要在於瞭解學習教材的難易程度
(B)安置性評量主要在於瞭解教學方法的適當性
(C)診斷性評量主要在於做為補救教學之依據
(D)形成性評量利於確立學生的起點行為。


12(A).

19. 「人類生而怕黑怕蛇」的傾向,乃是心理學家榮格(Jung)所稱的?
(A)集體潛意識
(B)個人潛意識
(C)認知失調
(D)退縮反應


13(B).

55. 新進的侯老師被指派教導八年一班和八年二班的數學。開學時,侯老師聽說八年一班的學生比較聰明,但其實兩班 的聰明才智與學業表現沒有顯著差異。因此,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八年一班有較高的期許。學期末八年一班的數 學成績顯著高於八年二班。這種現象可稱為
(A)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B)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C)尖角效應(Horn Effect)
(D)月暈效應(Halo Effect)


14(A).

45.教師為明瞭學生的人際關係,因此採用「社會計量法」來了解學生的社交網絡。請問,教師所用的社會 計量法是屬於下列哪一種評量方式?
(A)同儕評鑑
(B)檔案評量
(C)標準化測驗
(D)自陳報告量表。


15(D).

21. 學生輔導法明定學校應視學生身心狀況及需求提供三級輔導,學生輔導法對於學校輔導工作一級至三級的描述和排序,下列何者正確?
(A)預防性輔導、發展性輔導、治療性輔導
(B)發展性輔導、預防性輔導、治療性輔導
(C)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治療性輔導
(D)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處遇性輔導


16(D).

17. 以下何者為教學觀察的三部曲?
(A)計畫、執行、考核
(B)分析學生起點能力、分析教學內容、編寫教學目標
(C)教室觀察、討論、檢討修正
(D)備課、觀課、議課


17(D).
X


24. 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教師公開授課之觀課者應注意事項,以下何者 正確? 
① 分享該單元教學經驗,提供該單元教學素材或資源。 
② 觀課過程以不影響授課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為原則,拍照或錄影應徵詢師生同意。 
③ 對學生背景分析、進行教學設計、選擇教學策略、完成教案。 
④ 觀察教師教學之情形,並記錄具體優缺點事實,以備專業回饋時提出討論之。 
⑤ 觀察學習氣氛、學生學習歷程、學生學習結果,及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狀況。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①④
.


18(D).

49. 在西洋教育史上,下列何者由於教育愛的奉獻,人們在其墳墓碑文上刻有「He did everything for others, nothing for himself!」?
(A) 杜威(J. Dewey)
(B) 福祿貝爾(F. W. A. Frobel)
(C) 蒙特梭利 (M. Montessori)
(D) 裴斯泰洛齊(J. H. Pestalozzi)


19(C).

74. 東方哲學大體都贊同「天人合一」的世界觀,相信「現象的多」與「本體的一」乃是 無法二分,並隱含著某種曖昧性或神祕性。請問,這樣的世界觀與十二年國教何種系 統圖像較為相關?
(A) 自發
(B) 互動
(C) 共好
(D) 多元


20(B).

13. 小真常為不如意的事情感到情緒焦慮或沮喪,以至於無法專注在課業學習。輔導老師透過呼吸 調息,以一種非批判的方式,引導小真覺察時時刻刻的體驗,請問輔導老師教導小真什麼方法?
(A)自我管理。
(B)正念技術。
(C)停留在感覺中。
(D)自我肯定。


21(A).
X


3. 在培育學習者勇敢、節制等德性時,讓學習者「在類似的情境中能夠像勇者或 節制者一般來行動或知覺」,這是下列何者?
(A) 問題解決
(B) 機會教育
(C) 習慣養成
(D) 批判思考


22(C).
X


10. 下列那個大腦部位與情緒反應最有關聯?
(A)枕葉皮質
(B)腦幹
(C)小腦
(D)邊緣系統。


23(B).
X


4. 黃老師在設計「霧社事件」單元時,規劃由他先簡要概述該事件;再由各組學生依自訂的相關主題,到圖書館蒐集 資料;各組在分析及討論後,報告對該事件的共同觀點與評論;最後,全班一起歸納該事件的重點、評論及影響。黃 老師的做法,較符合組織教材的哪一項原則?
(A)社會組織
(B)共同組織
(C)心理組織
(D)論理組織


24(D).

10. 下列哪一種語言最能促進教育多元文化尊重的實踐?
(A) 實用語言
(B) 辯證-詮釋語言
(C) 故事敘述語言
(D) 詩的語言


25(D).

5-7 為題組。
請在閱讀下文後,回答 5-7 題
     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國散布及造成嚴重疫情時,新北國中九年級各個領域教師,雖然未經討論,但均不約而同, 各自安排有關的學習內容或活動,包括:病毒的特性及演化、傳播途徑、防治措施、製作布口罩、辨別新聞的真實 性、畫祈福卡、寫安慰信等等。在四月的跨領域社群會議,教師對舉辦期末發表會,有相當熱烈的討論。
     張老師:剛才各位所分享的各項學習活動,真是精采,不但具有時效性,而且讓學生發揮創意,運用各領域所 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我們是不是就安排個期末發表會,提供學生展現多元智能的機會!
     周老師:贊成!我最近又請學生分組並挑選各組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探究,包括:訪問父母或長輩 SARS 時期 的狀況,並比較和這次疫情的差異;歷史上的重大疫情及其影響;各國的疫情防治方式及效果;各地人民對戴口罩 的態度與民族性的關係;疾病的命名方式。還有一組要預測下一次會在什麼時候、在哪裏,爆發什麼樣的大型疫 情,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學生應該來得及在期末發表。我建議發表會的名稱就叫做「防疫大作戰」。
     劉老師:最近我在網路上和校外的研習活動中,看到其他學校老師設計許多有關疫情的課程,有些和我們的做法很類似,也有不少創意的做法。這個週末我會好好的蒐集和分類,再提供給大家參考。          林老師:大家都很用心,我也很想參與。不過我要先把進度趕完再說,有些家長對小孩跟不上進度很有意見。
      劉老師:記得我們學校前幾年設計給學生使用的「健康一二三」手冊,裡面有一些和傳染病有關的項目,也和 很多領域的課程有些關聯性,後面還有學生可以自行增加的空白項目。雖然學校沒有強制老師一定要使用,但我們社群老師大多還在使用。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將我們所設計的活動自行增加到那本手冊。等發表會後,我們可以根 據我們的實施結果,建議學校修改手冊的內容。
     張老師:大家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想法和做法!拜託周老師在網路通訊軟體上,建立期末發表會的討論群組, 也在學校的網路硬碟,開一個資料分享資料夾,讓劉老師分享他整理的資料。除了周老師剛才提議的名稱,請大家 再想想,也可以在網路上討論,下次會議我們再做決定。等一下我去和學務主任討論剛才劉老師的構想,也問看看 學校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和支援給我們。

【題組】5. 這群教師的討論內涵,其性質最符合下列何者?
(A)課程組織的安排
(B)文化常項的分析
(C)歷程模式的運用
(D)團體慎思的過程


快捷工具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cs55120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