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93
(1 分1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學習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幼兒發展與輔導) - 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幼兒園課程與教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1~1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閱讀下文後,回答 31-35 題。
    爸爸帶全家去吃「滬尾宴」。「滬尾宴」是以滬尾之役為主軸的創意餐飲,每一道菜蘊藏一個戰場上的故事。爸爸說滬尾之役是清法戰爭中,清廷在臺灣唯一一場勝仗。 透過吃飯,他要帶大家重回戰場。
「1884 年 10 月 8 日,清法戰爭滬尾之役進入高峰。上午 9 時,敵艦砲轟沙崙, 準備登陸,福建提督孫開華將軍全力應戰。」
    「滬尾宴」共有 11 道菜,爸爸點了 4 道,第一道是開胃菜「法軍來襲番茄塔」, 法式麵包上插著火腿肉裝飾成的風帆,並塗滿法國起司和番茄丁。
「上午 10 時,法軍搶灘成功,分五個連隊登陸滬尾。」
    第二道是「西仔陸戰隊」,香烤豬肋排被分成五列擺放在盤子上。弟弟大口咬豬排,開心的說:「我打敗陸戰隊啦!」
「10 時 30 分,法軍遭清兵伏擊。11 時,法軍被誘入林中,民軍代表阿火旦聯合 軍隊圍攻夾擊法軍。」
第三道菜「阿火旦口袋肉」,把刈包折成口袋形狀,美味的東坡肉包夾在其中。爸爸說阿火是戲班溫柔美麗的旦角,戰場上殺敵卻不手軟。
「11 時 45 分,法軍發出請求撤退信號,倉皇爬上接應小艇。下午 1 時,小艇撤退回艦,清軍成功守住滬尾,結束 4 小時的奮戰。」
    最後一道是甜點「九大人脆酥芋」,來自湖南的孫將軍俗稱九大人,熱愛滬尾土產 芋頭。我品嚐著濃濃的芋香,想像孫將軍戰勝的喜悅。弟弟說,以前只知道「吃飯皇帝大」,現在才知道替菜命名真的很有趣。
    我望著看過無數次的淡水河夕陽,第一次,覺得河口的夕照不一樣了,彷彿聽見 阿火旦握著九大人的手高興的喊著:「贏了!贏了!我們打贏了……」

【題組】33.作者將「滬尾之役」和「滬尾宴」兩者結合,主要用意為何?
(A)增加趣味性,可以跟家人猜謎
(B)創意加美食,結合歷史與文化
(C)提高點菜率,增加餐廳的營收
(D)強化愛國心,客人會感到光榮


2(C).

20.五歲的小文有氣喘的病史,下列對小文照護的敘述,何者較不適當?
(A)避免飼養或接觸貓、狗、鳥等寵物
(B)減少室內過敏原,去除塵蟎及蟑螂易藏匿之處
(C)不參與任何形式的運動,以免引發氣喘發作危及生命
(D)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用氣喘藥物,隨身攜帶噴霧劑藥物


3(D).

4.小君曾經被狗追過,因此非常害怕小動物。王老師的輔導,下列何者最適當?
(A)告訴小君小動物對他無害,不用害怕
(B)讓小君在沒準備下接近小動物,以降低他的害怕
(C)接納小君害怕小動物的情緒,並幫他盡量遠離小動物
(D)陪伴小君以他的步調逐漸接近小動物,有進步時給予鼓勵


4(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為求便捷,生活中我們常使用簡稱,例如將「故宮博物院」簡稱為「故宮」,減省 三個字,對於理解並沒有影響。然而,若乍聽「永豆」,我們真能馬上理解嗎? 
       「永豆」是從「永和豆漿」一詞中分別擷取一個字組合而成,若沒有先備知識的人, 就會被這樣的簡稱拒於門外。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能用相同語言溝通的一群人就自然 形成一個族群。跟我用同樣語言的人是我群,語言與我群不同,無法和我們溝通的人就 形成了他群,語言因此像是一把兩面刃。你想,我只用了一個詞語,你就得到了完整 句子的解讀,就如在我群中,只要聽到「穩交」就可以理解為「穩定交往」、「美沙」是 「美食沙漠」,而他群則無法理解。能聽懂的你,當然跟我是一國的。
     流行語詞會隨著時代更迭,例如 90 年代的「LKK」這個詞語,現在年輕人已然不再 慣用;而對年長者說出「限動」,對方可能也會一頭霧水。能夠使用當今的流行語,儼然 就是引領潮流的人,因此網路上人們趨之若鶩,樂於成為創造新語詞的始作俑者,成為 特定團體的流行指標。 
     語言文字是隨時代澱積而成,除了溝通外,也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內涵,若簡省過度, 成為斷簡殘編,變成只有少部分人才能破譯的摩斯密碼,就失去了語言文字的意義。

【題組】16.根據文章,作者認為「簡稱」產生的原因為何?
(A)避免文字書寫過多
(B)減少語意混淆機會
(C)快速指稱特定事物
(D)增加語言的豐富性


5(C).

5.遊戲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敘述有誤?
(A)遊戲可發揮學生想像力
(B)遊戲可使學生不受預設目的之侷限
(C)遊戲的主要目的在於競賽與爭取勝利
(D)遊戲可以創造美感經驗,豐富學習內涵


6(D).

9.學校組織變革過程中,下列哪一項是教師增能賦權(empowerment)受到重視的主因?
(A)可強化教師形象,加速教師分級
(B)可彰顯教師的權力,強化學校自籌經費的能力
(C)可強化教師之多元能力,較有機會找到非教職的工作
(D)可讓教師擁有更多專業自主權,參與校務及教學的革新


7(C).

5.為了讓學生了解紅樹林的生態與生長環境,王老師帶領學生前往嘉義縣鰲鼓溼地進行觀察與體驗。王老師的教學規劃最接近下列哪一種教育理念?
(A)理性主義
(B)自由主義
(C)經驗主義
(D)觀念主義


8(A).

7.稻米學校以「節氣」為核心,發展跨領域課程,例如:「驚蟄」時節,讓學生學習此時令之大氣變化、動植物生長、當季飲食、合乎時節的作息與文化活動。該課程最符合下列哪一種哲學理念?
(A)道法自然
(B)道德法則
(C)兼愛非攻
(D)理想世界


9(A).

5.小艾在玩積木的時候,跑來說:「老師,小倫一直玩我的積木,而且還把我的大樓弄壞了。」下列老師回應的方式,何者較符合積極傾聽的原則?
(A)「大樓被破壞了,你一定很生氣!」
(B)「小倫真是太不應該了,等一下老師會跟他說。」
(C)「小倫年紀較小,你應該讓他一下,教他怎麼玩積木。」
(D)「分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我們要跟同學分享,大家一起玩喔!」


10(D).

8.幼兒園林老師向小瑜家長催收月費時發現,爸爸最近失業、媽媽離家,小瑜晚上經常獨自一人在家。依據現行《各級學校及幼兒園通報兒童少年保護與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注意事項及處理流程》,下列作法何者較為恰當?
(A)這不是家庭暴力事件,依法規不須通報
(B)告知家長後,把小瑜安置在幼兒園過夜
(C)通報小瑜的其他親人,請其先暫時照顧小瑜
(D)幼兒園應於 24 小時內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11(C).

12.小君玩遊戲時被小信撞到,他很生氣想要打小信,但想到媽媽曾經教過他,生氣時可以先唱自己喜歡的歌,再想該怎麼辦。結果小君唱完歌後,就覺得不那麼生氣了。下列何者最能說明小君的轉變歷程?
(A)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B)自我認同(self-identity)
(C)情緒調適(emotional regulation)
(D)社會參照(social referencing)


12(D).
X


11.有關課程規劃的敘述,下列何者適當?
(A)遊戲課程主要著重於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課程
(B)混齡班的課程規劃應以人數多的年齡幼兒為對象
(C)課程進行中,可視幼兒興趣與學習狀況調整學習方向
(D)課程不宜事先做規劃設計,以免無法跟隨幼兒的興趣發展


13(D).

21.老師在進行音樂律動遊戲時,引導幼兒想像貓咪叫聲,並以肢體動作表現「貓咪散步」。 此活動較呼應現行《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哪一項學習指標?
(A)美-中-2-2-6 進行兩人以上的互動扮演
(B)美-中-1-2-2 探索生活環境中各種聲音,感受其中的差異
(C)身-中-3-2-1 把玩操作各種素材或器材,發展各種創新玩法
(D)身-中-3-1-1 在創意想像的情境展現個人肢體動作的組合與變化


14(C).

8. 下列「 」中的詞語,使用最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他一向自命清高,總是「寧缺勿濫」
(B)他的長篇大論,往往「不知所措」,令人如墜五里霧中
(C)他嗜賭成性,但十賭九輸,最後落到「家徒四壁」的地步
(D)他恪守祖訓,雖然經濟情況甚佳,卻仍堅持「家徒四壁」的原則。


15(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家」字上面是保護的屋頂,下面是豬。我去黃山遊覽,看見安徽的農舍高大漂亮,心想安徽人懂得享受。後來聽說屋子裡面有兩層,上層給人住,下層給豬住。我才明白古人造字實在有道理,「家」保護著裡面的人畜。現代家庭不養牲口,家中的大人小孩,倒也像另類豬兒一樣住在其中了。
       以前一直以為待在家裡的豬都是懶豬。當豬兒離家時,才發現問題來了。豬兒離家的時機前後有兩波︰第一波是小豬離家時,父母得面對所謂的空巢期,這不打緊。第二波是老豬離家,多發生在家中主人退休的時候,退休日子過得不好,未必是經濟問題。老夫老妻在家大眼瞪小眼,萬一其中一人發號司令慣了,兩老就不能不吵,吵急了,甚至離家。 學者研究指出,日本人離婚高峰期就是男人退休時,且多由女方提出離婚,因為她不願再 忍受退休回家,簡直一無是處的老爺。
      老豬離家,如果留下的是「女」人,這就「安」了,家中只有一個女人還是可以平靜安心的過日子。如果留下的是脾氣倔強如「牛」的男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坐困愁城, 家不就成「牢」籠了嗎?
      家會一直保護著裡面的人,可是當家裡的人離開了,家也會黯然神傷。搬至新家後我重回舊的房舍,就有這種感覺。幾天不見,舊家突然蒼老了,所有的缺點都變得更明顯, 他也無心掩飾。沒有人住的家顯得悲傷且死沉,被舊家的悲傷感染,不忍離棄他,我必再訪。究竟是我需要家,還是家需要我?人和家就是這樣的辯證關係。 (改寫自張系國〈豬兒離家時〉)

【題組】16.「家」由「宀」+「豕」組成。根據文意推測,「宀」的本意應指何者?
(A)山頭
(B)皇冠
(C)房舍
(D)帽子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學習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幼兒發展與輔導) - 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幼兒園課程與教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 教..(1~15)-阿摩線上測驗

amy7173127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