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不僅要親眼目睹,還要有備而來
84
(1 分55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1 年 - 111 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幼兒園教育專業科目(加重學前特殊教育比重)#10898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 某特教老師評量幼兒的自我概念、人際互動、自我照顧、遊戲發展、環境規範等各面向的發展情形,這較屬於針對下列何種領域的發 展評量?
(A)認知
(B)語言溝通
(C)社會適應
(D)情緒行為


2(D).

2. 學前巡迴輔導老師入班與教保員討論個案的學習問題與目標,提供教保員認同且可行的教學策略,並持續追蹤策略執行情形,及時給 予回饋與修改建議。此種合作方式中,巡迴輔導老師主要是發揮何種角色功能?
(A)教學者
(B)評量者
(C)督導
(D)教練


3(C).

3. 某教師為改善自閉症幼兒在課堂上經常任意遊走的行為,一旦該生在座位坐好時,老師便會立即給予增強。這屬於何種區別性 增強策略?
(A)區別性增強替代行為
(B)區別性增強低頻率行為
(C)區別性增強不兩立行為
(D)區別性增強其他行為


4(C).

4. 杜老師為促進小朋友們對於班上聽覺障礙幼兒的了解,及學習適當的溝通互動技巧,於是和巡迴輔導老師合作進行班級特教宣導活導, 此一做法較屬於何種層面的融合教育?
(A)學業性的融合
(B)社區性的融合
(C)社會性的融合
(D)物理環境的融合


5(A).

5. 某位智能障礙幼兒的行為目的是為了想參與特定的活動、引起老師注意或得到喜愛的物品等,請問這些目的較屬於何種行為功能?
(A)獲得外在刺激
(B)逃避外在刺激
(C)獲得內在刺激
(D)逃避內在刺激


6(B).

6. 某幼兒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像,或靠照片圖形等即可獲得知識,這是處於布魯納(J. Bruner)認知表徵理論的哪一個學 習階段?
(A)動作表徵期
(B)形象表徵期
(C)符號表徵期
(D)語言表徵期


7(B).

7. 有關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切?
(A)各領域能力現況都須描述具體的弱勢能力
(B)各領域未必都須訂有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
(C)需求評估與支持策略兩項可相互取代或合併
(D)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僅針對幼小銜接需求


8(C).

8. 阿宗是一位腦性麻痺幼兒,他需要擺位輔具與行動輔具的評估,以及關節活動度訓練,幼兒園老師想為他申請相關專業服務,下列何 種專業人員作為適切?
(A)定向行動師
(B)職能治療師
(C)物理治療師
(D)臨床心理師


9(A).

9. 小美害怕走平衡木或大型遊具的獨木橋,巡迴輔導老師建議教保人員讓小美先練習側身以螃蟹走路方式前進,再漸進以正面固定一腳 前一腳後的方式前進,最後再以跨步交替前進。請問這是屬於哪一個層面的課程調整策略?
(A)學習歷程
(B)學習內容
(C)學習環境
(D)學習評量


10(A).

10. 關於學前特殊教育鑑定與評量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適切?
(A)學前特教鑑定不宜使用標準化評量工具
(B)特教鑑定與身心障礙證明屬於不同的分類系統
(C)學前特教幼兒鑑定結果並非統一歸類為發展遲緩
(D)聯合評估綜合報告書並非報名特教鑑定的必要文件


11(B).
X


11. 依據《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下列哪些人應參與IEP的訂定,而非在必要時才得受邀請參與?
①特教教師 ②相關教師 ③學校行政人員 ④相關專業人員 ⑤身心障礙學生本人 ⑥身心障礙學生家長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2(A).

12. 大明經鑑定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當全班集體行動或外出時經常亂跑脫隊,老師因此在活動前預告排隊規則及活動範圍,並指派大明 擔任小老師協助整隊。請問老師採用的是何種面向的行為介入策略?
(A)前事控制策略
(B)行為教導策略
(C)後果處理策略
(D)生態環境改善策略


13(A).

13. 依據自閉症的鑑定基準,下列課程中,何者最符合自閉症幼兒的特殊需求?
(A)社會技巧、溝通訓練
(B)感覺統合、定向行動
(C)聽能訓練、輔具應用
(D)生活自理、動作訓練


14(D).
X


14. 下列哪一位學者在其著作《教育與和平》中提及「道德」與「品格」的建立,是一種「內在和平」。「改變幼兒的教育方式,才能在 下一代解決各國間的衝突與鬥爭。」?
(A)蒙特梭利
(B)皮亞傑
(C)福祿貝爾
(D)柯爾柏格


15(B).

15. 林老師為降低工作使用難度,在木工區中擺置安全刨刀、塑料錘子、多層次木料,讓兒童盡可能地獨立參與,是下列哪一種課程調整 策略?
(A)喜好運用
(B)素材調整
(C)隱性支持
(D)環境支持


16(D).

16. 布迪厄(Bourdieu)沿用Max的觀點,認為「資本」是一種具有生產力的資源,其本質是勞動的累積,人們會在特定的場域中,利用某些 資源來展開實踐行動。下列何者不是布迪厄所提出的資本形式?
(A)文化資本
(B)社會資本
(C)象徵資本
(D)票券資本


17(B).

17. 下列何者不屬於幼兒語言發展系統中的「語用」能力?
(A)修補話題,如:「小元:『我知道什麼是少棒喔!』小育:『啊!”瘦棒”是”瘦的人”打的棒球嗎?』小元:『不是瘦的人打棒球, 是很多小哥哥一起打棒球。』
(B)過度延伸,如:「我,椅子。」
(C)開啟話題,如:「我是小元,我今年5歲,最喜歡吃草莓。你呢?」
(D)輪替話題,如「小美:『你昨天晚上吃什麼?』小齊:『在家裡吃。』小美:『在家裡吃什麼?』小齊:『吃拉麵!』」


18(B).

18. 教師在評估身心障礙幼兒時,將家庭環境與社區環境納入評估的內容中,請問這是根據下列何項理論呢?
(A)認知理論
(B)生態理論
(C)人格發展理論
(D)診斷教學理論


19(B).

19. 小清是為5歲的幼兒,在班上常常要求老師重新再說過的話,且小清說話有構音的問題,請問小清最有可能是下列何種障礙幼兒?
(A)自閉症
(B)聽覺障礙
(C)智能障礙
(D)學習障礙


20(C).

20. 下列關於特殊需求幼兒鑑定的敘述,何者最適當?
(A)幼兒年紀較小,應以醫療院所開具之診斷證明書為鑑定結果
(B)幼兒必須取得身心障礙證明才能申請鑑定
(C)若幼兒說話有添加音,可安排語言治療師協助評估
(D)經過醫師評估過後即能完成特殊需求幼兒的鑑定程序


21(C).

21. 就讀幼兒園中班的小華常常將臉靠近旁邊的幼兒,一直嗅聞同學的頭髮,造成其他幼兒不舒服而向老師反映。有關老師處理小華上述 行為的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行為功能介入的原則?
(A)直接給予小華喜愛的貼紙以轉移其注意力
(B)立刻請小華戴上口罩以避免造成同學的困擾
(C)評估小華產生該行為的原因再進行後續的處理策略
(D)每次小華出現該行為時,就將小華隔離以避免騷擾到同學


22(D).

22. 依據我國相關法規,下列何者不需要包括在幼兒的個別化教育計畫中?
(A)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
(B)學生能力與需求評估
(C)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D)家庭收入及支出評估


23(A).

23. 小明上課時常會搶著發言。教師教導他,要發言之前,先在內心默唸三次:「我要回答,但要先舉手。」這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教學法?
(A)自我教導(self-instruction)
(B)情境教學(milieu teaching)
(C)直接教學(direct instruction)
(D)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24(D).

24. 運用交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於「認識植物」的教學,教師說:「你指的是綠色的葉子嗎?」這是交互教學的哪一種活動?
(A)預測
(B)發問
(C)摘要
(D)釐清


25(C).

25. 下列哪一種提示法(prompting)給予幼兒的提示量最多?
(A)視覺提示
(B)手勢提示
(C)身體提示
(D)口語提示


26(C).

26. 下列有關於幼兒學習評量的敘述,何者錯誤?
(A)辨認幼兒是否有某方面障礙的工具是屬於診斷測驗(diagnostic test)
(B)評定量表(rating scale)觀察記錄方式可以針對幼兒的表現給予品質的判斷
(C)活動本位的教學強調的是使用大量的重複練習,來評量類化至日常生活的效果
(D)教師在評量的過程中受到本身對個別幼兒的偏好,此種現象稱為月暈效應(halo effect)


27(D).

27. 下列哪些項目能反映檔案評量的特色? ①評量的目的是為了量化、分級 ②評量是為了將幼兒與其他幼兒比較 ③教師可透過檔案了解如何調整課程 ④教師可透過蒐集幼兒的作品了解其進步情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C).

28. 熊貓班正在進行製作果汁烹飪活動,小華不會使用切水果或打果汁工具,該班林老師將小朋友以分組的方式進行,一組洗水果,一組 切水果,另一組打果汁。讓小華參與洗水果組。林老師使用的方法是屬於融合教育課程調整的何種策略?
(A)成人支持
(B)環境支持
(C)活動簡化
(D)幼兒喜好的運用


29(C).
X


29. 行為分析論(behavior analysis)包括形塑(shaping)、將行為排序(sequencing behaviors)、示範(modeling)及提示(prompting) 等教學策略,下列策略與做法的敘述何者錯誤?
(A)形塑:剛開始只要幼兒嘗試丟出球就給予鼓勵,此行為熟練之後,只有當球丟向老師指定的方向,才會得到鼓勵
(B)將行為排序:老師依序教小明抓球、轉腰、投擲等動作,直到他學會整個投球的動作順序
(C)示範:老師請已經會投球的小華投球,讓小明觀察小華投球的動作並自然的學會投球
(D)提示:小明每次投球時,老師都要說「張開!」,持續提醒小明放手讓球飛出去


30(D).

30. 小喜是一位小班裝有人工電子耳的幼兒,林老師預備評量小喜學習狀況,下列哪一項聽能評量是屬於語詞辨識的層次?
(A)教師遮唇說出「西瓜」,讓學生複誦「西瓜」的語音
(B)教師遮唇說出「西瓜」,讓學生判斷是否有聽到聲音
(C)教師遮唇說出「西瓜」和「青蛙」,讓學生分辨兩個聲音是否一樣
(D)教師遮唇說出「青蛙」,讓學生指認是「西瓜」或「青蛙」的圖片


31(B).

31. 普通班王老師為兼顧學生的個別差異與共同參與,在同一教學活動中同時涵蓋不同領域的課程內容,並且依學生能力差異設計不同程 度的教學目標。王老師的教學符合下列哪一選項的課程設計? 甲、統整課程 乙、核心課程 丙、替代課程 丁、多層次課程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32(A).

32. 下列對於幼兒所出現之語言障礙的歸類,何者正確?
(A)口吃屬於語暢異常(rhythm disorders)
(B)齒音不清屬於聲音異常(voice disorders)
(C)聲音沙啞屬於構音異常(articulation disorder)
(D)延遲說話屬於語速異常(word speed disorder)


33(B).

33. 上課時學會分辨錢幣並利用不同幣值的錢幣組合不同的錢數,但是卻不會將此技能用在真實購物的情境裡,是指自閉症的哪種基本學 習能力不佳?
(A)注意力與學習動機
(B)記憶與理解類化
(C)觀察與模仿
(D)預測與同理


34(A).
X


34. 下列何者不屬於 DSM-5之ADHD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徵兆?
(A)通常無法注意小細節,或粗心大意
(B)心不在焉,不留心別人說的話
(C)無法完成他人交辦的事物,其原因並非來自不了解指令
(D)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


35(D).

35. 由先天遺傳缺陷引起,其骨骼發展在質與量上較同齡正常兒童不足,且骨骼耐受力差,有骨質疏鬆、易骨折及伴有脊椎彎曲等現象, 俗稱玻璃娃娃,是下列何種疾病的特徵?
(A)腦性麻痺
(B)肌肉萎縮
(C)軟骨不全症
(D)成骨不全症


36(C).

36. 下列何者是唐氏症最常見的特徵?①斷掌 ②顏面扁平 ③第五小指短小 ④瞼裂斜向外上 ⑤枕部扁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37(A).

37. 依照2013年《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5條之規定,聽覺障礙的鑑定基準中,6歲以下兒童接受行為式純音聽力檢查後, 其優耳之五百赫、一千赫、二千赫聽閾平均值的標準為?
(A) 21分貝以上
(B) 25分貝以上
(C) 34分貝以上
(D) 45分貝以上


38(A).

38. 下列何者不是自閉症幼兒在認知發展方面容易出現極大障礙的種類?
(A)記住顏色、形狀、物品名稱
(B)遊戲規則和團體規範的理解與遵守
(C)因果關係的判斷
(D)困難問題的解決


39(D).
X


39. 特殊幼兒的教育診斷不同於一般的醫療診斷,下列何者不是特殊幼兒教育診斷之目的?
(A)發現幼兒在各領域的發展情況與障礙
(B)了解各種障礙的嚴重程度與造成的原因
(C)預估該幼兒的能力及可達成的學習目標
(D)做為施教或治療之後的對照,進而改進教學


40(A).

40. 依據2013年公布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有關情緒行為障礙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乃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
(B)障礙之症狀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焦慮性疾患等
(C)除學校外,在家庭、社區、社會或任一情境中顯現適應困難
(D)通常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介入,難以獲得有效改善


41(C).

41. 於民國108年修正通過之《特殊教育法》第18條規定,特殊教育與相關服務措施之提供及設施之設置,應符合哪些精神? ①適性化 ②完整化 ③個別化 ④社區化 ⑤社會化 ⑥無障礙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42(B).
X


42. 下列關於幼兒的語言發展,何者不正確?
(A)發出重疊單音,如:「咚咚」,是屬於單字句期
(B)將兩個語詞組成句子,如:「爸爸-車」,是屬於多字句期
(C)幼兒的語句中以名詞為最多,漸漸增加形容詞,而後增加動詞
(D)幼兒語言的發展是由簡單句到複合句


43(D).

43. 教保服務人員在主題課程中與幼兒們一起飼養小動物,並讓幼兒記錄小動物的成長歷程,最後在結束主題課程前,請幼兒以團體及個 人方式來討論與分享正確飼養小動物的經驗與技巧。請問這是屬於何種評量類型?
(A)發展評量
(B)動態評量
(C)互動評量
(D)實作評量


44(D).
X


44. 幼兒小明在早上學習區活動中發現他想要組裝的積木零件在小莉的操作桌上,小莉不給他,並告知他:「這是我先拿到的」。小明不 理會她,直接將積木搶走了。下午的自由探索時間中,小莉對著正在圖畫創作中的小明,以言語嘲笑說:「你畫的圖,好醜、好難看。」 請問小莉和小明的攻擊作為分別是屬於何種類型?
(A)被動攻擊、主動攻擊
(B)關係攻擊、肢體攻擊
(C)敵意攻擊、工具攻擊
(D)工具攻擊、主動攻擊


45(B).

45. 下列有關幼兒美感學習領域的敘述,何者有誤?
(A)美感領域包括「探索與覺察」、「表現與創作」及「回應與賞析」三項能力的培養
(B)美感領域的學習面向區分為「情意」和「感官媒介」兩部分
(C)教保服務人員須儘量避免以示範的方式指導幼兒練習各種技巧,宜透過引導的方式,鼓勵幼兒嘗試熟悉不同的素材與工具
(D)著重在觀察幼兒美感情意和獨特創意的發展與表現,不強調技能的訓練或成品的展示


46(B).

46. 幼兒園應依據各年齡層幼兒之需求,安排規律之作息。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幼兒園點心與正餐時間,至少間隔二小時
(B)午睡與餐點時間,至少間隔一小時
(C)所定午睡時間,二歲以上未滿三歲幼兒,以不超過二小時為原則
(D)三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以不超過一小時三十分鐘為原則


47(D).

47. 陳教師要教導自閉症幼兒小星學習自己用水杯裝水,他將學習目標融入午休作息時間中,並規劃安全的設施與行走動線。請問陳老師 針對小星的學習是應用何種教學方法?
(A)操作制約
(B)類化原則
(C)行為改變術
(D)嵌入式學習


48(D).
X


48. 當特殊需求幼兒必須學習合乎其年齡的獨立生活技能時,可以採用何種教學模式?
(A)個案諮詢方案
(B)幼兒焦點中心
(C)社會溝通技巧
(D)團體工作模式


49(C).

49. 在烹飪相關的主題活動時間,教師將精細動作發展遲緩幼兒小薇安排在能力較佳的幼兒小安之後,讓其先觀察小安的攪拌糖水的動作 技巧。請問這是應用何種教學調整方式?
(A)教學目標的調整
(B)教學材料的調整
(C)改變活動的難度
(D)改變學習環境


50(C).

50. 教師針以暫停活動引起某位特殊需求幼兒產生目標行為的反應,例如與幼兒玩下棋遊戲,輪到老師時,老師突然停住下棋,期望幼兒 能了解遊戲規則並主動開口說:輪到你了。請問這是屬於何種學習策略?
(A)違反期望法
(B)漸進操作法
(C)中斷延宕法
(D)遺漏法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1 年 - 111 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幼兒園教育專業科目(加重學前特殊教育比重)#108987-阿摩線上測驗

Mi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