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重複學習,方可千錘百鍊。
88
(1 分33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程◆國文(中等)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22-23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2-23 題。 
英國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認為每個時代特性都會濃縮在一些關鍵字 裡。「酷(cool)」字堪稱代表。它是九零年代的關鍵字,不但在青少年裡朗朗上口,更 逐漸變成新的國民語言、商標、雜誌名稱或標示記號。「酷」字是由「寒(cold)」字延伸 而成,本「冷靜」之義。1940 年代「酷爵士樂」興起,酷字用法遂由爵士、搖滾、饒舌 歌而帶進口語中。
 在新詞創造過程中,語詞透過不斷使用中被重新定義。酷字也在頻繁使用中被歧化 多義,不再只是個單字,而變成一種符碼,一個描述氛圍的記號。「酷」有率性、拒絕 隨俗,刻意要與眾不同的意涵。因此它是個具有自我性格、風格呈現和時代認同的語言 符號。舉凡風格或時尚方面的小聰明與小技巧,都可以用「酷」來形容。 
隨時代變化,「酷」變成一種新的個人化準則,由一點點品味、一點點反叛所組成。 當崇高理想已不能喚起人們注意的時代,裝束、行為、舉止、言談等風格性的事務, 就成了人們相濡以沫,尋找認同的最後歸趨。
「酷」是一種軟調的反叛,是消費時代裡 的一種轉化。它不能改變世界的結構,但卻增添了世界的顏色。 「酷」是一種新的風格美學,它以不隨俗為其核心。當朋友梳了一種獨特的髮型, 或戴了一枚奇異的戒指,我們可以用「酷」來表示欣賞的讚嘆。詭異的點子和小聰明是 「酷」、切中要害的嘲諷也是「酷」。它鼓勵著各式各樣的微小差異。不過,「酷」的 率性會使好人變得更好,但也可能讓人在率性的「酷」裡沉淪。所以「酷」有他的正面 價值,也有反面性。在這一個耍酷的時代,不要忘了,人是不能靠耍酷來過完一生的! (改寫自南方朔〈酷:耍酷無法過一生〉)

【題組】22.根據上文,有關「酷」的敘述,錯誤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酷」鼓勵著各式各樣的微小差異
(B)「酷」代表一種強烈的風格和堅定的反抗
(C)「酷」在頻繁使用中被歧化成一種「符碼」
(D)「酷」是由爵士、搖滾、饒舌歌帶進口語中的


2(B).

6. 若學生想查詢「宓」的正確字音,你建議他最適合由下列哪個數位辭典入手?
(A)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B)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C)教育部成語典
(D)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3(D).

4.下列「」中的字,何者詞性與其他不同?
(A)曲肱而「枕」之(《論語‧述而》)
(B)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C)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世說新語.惑溺》)
(D)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離婁》)


4(A).

閱讀下文,回答 31~33 題
       某公夜將寢,聞窗外偶語,潛起窺之。時星月如晝,闃不見人,乃其家貓與鄰貓言耳。鄰 貓曰:「西家娶婦,盍往覘乎?」家貓曰:「其廚娘善藏,不足稅吾駕也。」鄰貓又曰:「雖然, 姑一行,何害?」家貓又曰:「無益也。」鄰貓固邀,家貓固卻,往復久之。鄰貓躍登垣,猶遙呼曰:「若來若來!」家貓不得已,亦躍從之,曰:「聊奉伴耳。」某公大駭。 
       次日,執貓將殺之,因讓之曰︰「爾貓也,而人言耶?」貓應曰︰「貓誠能言,然天下 之貓皆能言也,庸獨我乎?公既惡之,貓請勿言。」某公怒曰︰「是真妖也!」引槌將擊殺之,貓大呼曰︰「天乎冤哉!吾真無罪也。雖然,願一言而死。」某公曰︰「若復何言?」 貓曰︰「使我果妖,公能執我乎?我不為妖,而公殺我,則我且為厲,公能復殺之乎?且我 嘗為公捕鼠。是有微勞於公也。有勞而殺之,或者其不祥乎?而鼠子聞之,相呼皆至,據廩 以糜粟,穴簏而毀書,鎽無完衣,室無整器,公不得一夕安枕而臥也。妖孰甚焉?故不如舍 我,使得效爪牙之役,今日之惠,其寧敢忘?」某公笑而釋之,貓竟逸去,亦無他異。(《東 陽夜怪錄》)

【題組】31.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
(A)家貓和鄰貓一起去西家
(B)家貓與鼠聯手破壞家具
(C)某公設下陷阱欲殺家貓
(D)某公認為家貓隱事欺瞞


5(A).

38. 關於識字教學原則的說明,下列何者最合適?
(A)利用拼音與語境引導學生掌握音、義。
(B)以大量識字為基礎,之後再學習閱讀。
(C)用大量形似字讓學生識字時避免錯誤。
(D)掌握先習寫後識字的原則以進行記憶。


6(B).

1. 下列何者引號內單字的讀音完全相同?
(A)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
(B) 急急梳頭畢,斂「衽」前問其姓╱傳言黃帝「妊」二十月而生
(C) 「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凡祭祀,共「簠」簋實之陳之
(D)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7(C).

2. 甲、未嘗君之羮,請以「遺」之(《左傳》「鄭伯克段于鄢」);乙、遂營目前之務, 而「遺」千載之功(《典論•論文》);丙、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出 師表〉);丁、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以上文句,「遺」之解釋相同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甲丁


8(C).

5. 閱讀下文。對於本文字詞、文句的解釋,下列何者正確?
 新城王欽文太翁家有圉人王姓,初入勞山學道,久之不火食,惟啖松子及白石。遍體生毛。既數年,念母老歸里,漸復火食,猶啖石如故。向日視之,即知石之甘苦酸鹹,如 啖芋然。母死,復入山,今又十七八年矣。
(A) 「圉人王姓」:姓王的遠房表親
(B) 「向日視之」:平常看待這些石頭
(C) 「如啖芋然」:好像是吃芋頭的樣子
(D) 「今又十七八年」:現在還如十七八歲


9(C).
X


請閱讀以下甲、乙兩段文字,並回答 7~8 題:
【甲】
       我們到底為什麼會被這些歌曲「洗腦」呢?到底有多少人被這些旋律影響?這些旋律又為什麼會在腦中唱個不停?
       首先,這些歌曲是由一連串鮮明的旋律所組成。旋律鮮明、琅琅上口是它們讓人忘不了的原因之一;而另一個原因,則是「重複播放」。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近期之內不斷重複聽到一首歌,那首歌可能就會深植人心了。
       然而,由於現代科技有太多工具可以讓歌曲「重複播放」,因此,雖然「餘音繞樑」 的現象以前就有了,它卻在現代社會中加劇。我們可以發現「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的現象,其實是影響廣泛的「侵擾式假想」案例。在侵擾理論(elaborated-intrusion theory) 中,科學家認為渴癮(craving)的發生可分為兩階段,一開始為渴望目標的侵擾,接著為 內心成像(mental imagery)的鋪敘。
       雖然科學界還沒有找出確切的原因,但至少我們可以推測怎樣別讓那些旋律唱個不 停:先別按下 replay 了!

【乙】
       英文學習者閱讀很多單字書、文法書後,實際使用時仍無法靈活運用,這是因為學習語言過程中缺乏稱為「語感」的經驗,影響語言表達的適宜度。
       語感無法經由考試具體測量,是一種長時間大量使用語言所累積的經驗,是對語言的習慣與直覺。因此在聽說讀寫時,可以快速自然表達和運用,不會停頓思考單字意思、文法邏輯或在腦中翻譯,如同母語人士使用流暢。
       以上,我們瞭解語感可以增進自然、準確和快速表達。每種語言有各自的邏輯規則系統,比如主詞、動詞和形容詞的位置順序或陳述方式等等。若受到母語中文的思維習慣,表達英文時會出現什麼問題呢?以下說明兩者的差異與影響。
       陳述方式:語言的表述方式與民族文化性有關,比如使用中文時,常常先鋪陳敘述甚至迂迴,最後才說出內容的重點;但以英文表達時,則是開門見山,直說重點。
       語法邏輯:中文語法邏輯和英文不同,若用中文思考表達英文容易出現「中式英 文」,也就是能大致理解涵義,但語句不通順或遣詞用字和母語人士的慣用說法不同。

【題組】8. 若從乙文的說明來探究甲文所謂「重複播放」的意義,下列何者的理解最適當?
(A) 會使人自然忘記母語,是學習英文的不二法門
(B) 可以形成語感經驗,達到「侵擾式假想」的效果
(C) 能深植人心,逐漸統合不同語言的邏輯規則系統
(D) 讓中英文能夠對應轉譯,可以避免受到母語習慣的影響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程◆國文(中等)-阿摩線上測驗

李建興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