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的唯一之路,堅持、堅持、再堅持
60
(1 分51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2. 布魯姆(B. Bloom)將認知領域的學習分成六個層次,有關「學生知道如何判斷不同測驗的好壞」屬於認 知領域中的哪一個層次?
(A)理解
(B)分析
(C)應用
(D)評鑑


2(D).
X


5. 林老師在撰寫單元活動設計時,先擬定教學目標、分析學生需求,再依教學目標擬定具體目標及教學 流程、教學評量。林老師的課程設計過程較接近下列哪種模式?
(A)情境模式
(B)目標模式
(C)校本模式
(D)歷程模式


3(C).
X


14.國語課裡提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適巧學校所在位置鄰近溯溪遊覽區,因此王老師便帶學生進行溯 溪體驗。下列何者為王老師的課程實施觀點?
(A)忠實觀
(B)調適觀
(C)締造觀
(D)實踐觀


4(D).
X


16.綠池國小在課程發展委員會議中,多數老師認為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各領域或各年級社群在提出可 行方案時,應該先分析學生特質、學校與社區資源,與考量學校教育目標,再進行課程方案的建構等。 請問該校的課程發展模式,較接近下列何者?
(A)目標模式
(B)統整模式
(C)情境模式
(D)歷程模式


5(C).
X


22.小傑與小威這次數學考試的成績都不好。小傑認為他的分數低顯示他實在沒有數學細胞,小威則認為是 這次考試題目太難。上述例子說明這二個學生在哪方面的差異?
(A)認知風格
(B)成就歸因
(C)自我效能
(D)觀點取替


6(A).

24.崇偉正在「自主對羞愧與懷疑(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奮力掙扎。根據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崇偉的年齡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2 歲
(B)4 歲
(C)8 歲
(D)12 歲


7(D).

25.阿龍非常喜歡跟美美聊天,但如果阿龍在聊天時抽菸,美美就會拒絕再與他聊天。根據上述可以推斷, 美美想用哪一種方式來糾正阿龍的抽菸行為?
(A)正增強
(B)負增強
(C)正懲罰
(D)負懲罰


8(B).

29.大多數人通常無法一次將「EDUCATIONANDPSYCHOLOGY」這個字串放入他的工作記憶中,除非能 發現這個字串是「EDUCATION AND PSYCHOLOGY」這三個英文單字。這種重組刺激的過程稱為?
(A)記憶術(mnemonic)
(B)意元化(chunking)
(C)編碼特定性(encoding specificity)
(D)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9(D).
X


31.教師如欲了解學生智力成長的變化組型是否具有高原(plateau)現象,下列何者為較適當之研究方法?
(A)相關
(B)縱貫
(C)敘事
(D)橫斷


10(C).

40.數學老師在教導學生解題學習時,發現班上同學能力分佈差異甚大,因此對能力程度不同的同學採用不 同教學方式進行學習,希望協助所有學生都展現最佳學習表現。前述差異化教學的實施形式,最符合教 育心理學的何項交互作用學理原則運用?
(A)自我應驗(self-prophecy)
(B)歸因評估(attribution-evaluation)
(C)性向處理(aptitude-treatment )
(D)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


11(C).

46.請問常模參照測驗都是建立在哪一種尺度上?
(A)等比尺度
(B)類別尺度
(C)等距尺度
(D)等級尺度


12(D).

69.依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下列哪項不是教師聘任後得解聘、停聘或不續聘的條件?
(A)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毒品危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B)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
(C)體罰或霸凌學生,造成其身心嚴重侵害
(D)知悉服務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通報,不致再度發生校園性侵害事 件


13(C).

70.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七條,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開設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不包括下列哪項內容?
(A)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B)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C)性霸凌之認識
(D)性別平等之教育 


14(C).
X


75.何者是皮亞傑(J. Piaget)發生認識論的主要概念?(甲)認知退化 (乙)吸收 (丙)平衡 (丁)可逆 (戊)三段論 (己)基模
(A)丁戊己
(B)乙丙丁
(C)丙丁戊
(D)甲乙丙


15(D).

87.中外哲學之學習貴於融會貫通,試問下列敘述哪個是錯誤的:
(A)德國哲學家康德(I. Kant)的「動機說」與董仲舒的相關論點雷同
(B)法國盧梭(J. J. Rousseau)的人性觀與孟子的相關論點雷同
(C)荀子曾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與英國洛克(J. Locke)的相關論點雷同
(D)台灣俗諺:「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與皮德思(R. S. Peters)所強調的「合價值性」規準是雷同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阿摩線上測驗

朵拉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