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年輕不懂事,懂事就不年輕了
100
(1 分2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A,B,C,D).

29.下列何者不必經嚴格證明?
(A)羈押與否之審查
(B)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
(C)有關量刑事實之審查
(D)簡式審判之案件
(E)有無強盜構成要件事實之審查


2(A,C,D).

36.有關當事人各項能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事人能力指在訴訟程序上得為當事人之資格
(B)訴訟能力指能為言詞上爭論之能力
(C)無意思能力即無訴訟能力
(D)一般而論於事實審程序中,有訴訟能力即有辯論能力
(E)於法律審程序中須以責任能力為必要


3(A,C,D).

22. 甲持刀追殺乙,乙在情急之下無計可施,乃拿起丙的花瓶丟向甲,致甲受傷,花瓶破碎,於本案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該當傷害罪及毀損物品罪
(B)乙造成花瓶破碎的行為,可成立正當防衛
(C)乙造成花瓶破碎的行為,可成立緊急避難
(D)乙造成甲受傷的行為,可成立正當防衛
(E)乙造成甲受傷的行為,可成立自助行為


4(B,C,D).

32.關於羈押之期間,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羈押期間之計算,自簽發押票之日起算。但羈押前之逮捕、拘提期間,以一日折算裁判決 前之羈押日數一日
(B)羈押被告,偵查中每次不得逾二月,審判中每次不得逾四月
(C)審判中之羈押期間,自案件起訴之日起算
(D)延長羈押期間,偵查中每次不得逾二月,以延長羈押二次為限
(E)審判中延長羈押每次不得逾二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者,第一 審、第二審以三次為限,第三審以一次為限


5(A,B,C,E).

25.刑法第 122 條第 1 項規定:「公務員或仲裁人對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 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千元以下罰金。」有關上述規定 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屬於必要共犯之罪
(B)保護之法益如為執行職務之公正性,則上述規定之性質為危險犯
(C)同時有要求、期約、收受之行為只論收受之行為
(D)同時與數人期約賄賂,係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應從一重處斷
(E)職務行為與賄賂之間應有互為代價的關係


6(A,D,E).

33.甲於速食店女廁中安裝針孔攝影機,拍攝客人上廁所時的畫面。甲後來取回針孔攝影機時,被 以現行犯逮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結果針孔攝影機中沒拍到任何畫面,甲不成立犯罪
(B)結果針孔攝影機中雖沒拍到任何畫面,甲仍應成立《刑法》第 315 條之 1 竊錄罪之未遂犯
(C)結果針孔攝影機中有拍到 3 名被害人畫面,無人提出告訴,但因罪證明確,甲應成立《刑 法》第 315 條之 1 竊錄罪
(D)結果針孔攝影機中有拍到 3 名被害人畫面,無人提出告訴,甲不會成立《刑法》第 315 條 之 1 竊錄罪
(E)結果針孔攝影機中有拍到 3 名被害人畫面,無人提出告訴時,檢察官可依職權指定店長代 行告訴,甲才會成立《刑法》第 315 條之 1 竊錄罪


7(A,B,C,D).

21.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775 號有關累犯規定之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累犯加重本刑,不違反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B)累犯不分情節,一律加重最低本刑之規定,違反罪刑相當原則
(C)累犯不分情節,一律加重最低本刑之規定,違反比例原則
(D)裁判確定後,發覺為累犯者,應更定其刑之規定,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
(E)裁判確定後,發覺為累犯者,應更定其刑之規定,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


8(A,B,C).

29.甲某日於某市竊盜他人財物後不久,因被害人提出告訴,為司法警察官乙循線查獲,司法警察 官乙為蒐集甲涉犯竊盜罪之證據,通知甲之配偶丙及向甲購買贓物之丁到場詢問。下列關於 司法警察官詢問證人相關程序之敘述,何者正確?
(A)依「刑事訴訟法」規定,丙及丁之身分,乃為證人,而且該 2 證人丙及丁均有拒絕證言權
(B)司法警察官乙,依「刑事訴訟法」規定無須向丁告知得以拒絕證言
(C)司法警察官乙,依「刑事訴訟法」規定應向丙告知得以拒絕證言
(D)司法警察官乙,依「刑事訴訟法」規定均應向丙及丁告知得以拒絕證言
(E)司法警察官乙,依「刑事訴訟法」規定均無須向丙及丁告知得以拒絕證言


9(C,E).

22.在現行刑法之妨害婚姻及家庭罪章中,下列何種犯罪行為屬於告 訴乃論之罪?
(A)血親性交罪
(B)通姦罪
(C)詐術締結 婚姻罪
(D)重婚罪
(E)和誘有配偶之人脫離家庭罪。


10(A,B,D).

25.關於刑法第 329 條準強盜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不承認準強盜罪之未遂罪
(B)本罪屬於裁判上一罪
(C)強暴脅迫與取財之間沒有方法目的的關係
(D)搶奪或竊盜未遂者不能成立準強盜罪
(E)當場施強暴、脅迫,須達到難以抗拒的程度


11(A,B).

23.有關《刑法》第 173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住建築物及交通工具罪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屬抽象危險犯
(B)處罰預備犯
(C)以客體功能全部燒燬為既遂
(D)以致生公共危險之結果為要件
(E)因而致人於死者,成立加重結果犯


12(A,B,C).

22.某日刑警甲於任職之刑事組中,擔服當天的值日勤務時,接獲 其開設徵信公司之友人乙的請託電話,謂因辦理客戶徵信業 務之需,央其代為查詢某筆前科資料。甲雖明知提供該筆資 料有違法令,惟礙於情面,仍將該筆前科資料以刑事組中之 警用電腦查詢並列印後傳真予乙。刑警甲之上開行為,可構 成下列何種犯罪?
(A)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條公務員圖利罪
(B)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條公務員洩密罪
(C)刑法第三百 一十八條之一洩漏電腦秘密罪
(D)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公 務或業務上侵占罪
(E)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背信罪。


13(D,E).

38.有關刑事訴訟法「證據裁判主義」、「自由心證」之基本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法官應職權調查被告有利、不利證據
(B)法官就檢察官舉證之證據能力可自由心證
(C)法官職權調查被告自白證據能力
(D)法官就檢察官舉證之證明力可自由心證
(E)法官就被告舉證之證明力可自由心證


14(A,B,C,D,E).

23.下列何者屬於特別犯?
(A)利用權勢性交罪
(B)背信罪
(C)收賄罪
(D)侵占罪
(E)偽證罪


15(D,E).

39.大法官釋字 631 號解釋:「國家採取限制手段時,除應有法律依據外,限制之要件應具體、明 確,不得逾越必要之範圍,所踐行之程序並應合理、正當,方符憲法保護人民秘密通訊自由之 意旨。」本號解釋有關「合理、正當」之意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通訊監察考量犯罪嫌疑重大
(B)通訊監察限特定重大犯罪案件
(C)通訊監察應出於偵查之最後手段
(D)通訊監察應由審判機關事前審查
(E)通訊監察令狀核發應事前審查


16(A,B,D,E).

37.甲曾至某店家消費發生糾紛因而心生不滿,當天深夜約 12 點,帶著裝滿汽油的保特瓶來到該店。甲趁四周無人之際,將汽油潑灑在店門口(旁停有鄰居 3 輛機車),然後點火燃燒,隨即 逃之夭夭。瞬間火勢猛烈,消防隊經人報案趕來,花了不少功夫才撲滅,並將留宿店內的店員 A 搶救出來。結果,該店幾近半毀,A 身受重傷,3 輛機車全毀。甲之行為成立下列哪些罪?
(A)《刑法》第 173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有人所在建築物罪
(B)《刑法》第 175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住宅建築物交通工具以外之物罪
(C)《刑法》第 173 條第 5 項放火燒燬現有人所在建築物罪致重傷罪
(D)《刑法》第 284 條後段過失致重傷罪
(E)《刑法》第 353 條第 2 項後段毀壞建築物致重傷罪


17(B,C,D).

34. 下列何種犯罪行為,以往成立常業犯,然而在現行法不再成立常業犯,
(A)職業殺人罪
(B)竊盜罪
(C) 詐欺取財罪
(D)圖利強制使人為性交罪 。


18(A,D,E).

24.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之一第一項與第一百九十六條之一第一項分別規定: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之必要,得詢 問犯罪嫌疑人或證人。試問,同樣適用於「犯嫌」、「證人」之刑訴程序機 制為:
(A)通知到場不得強制
(B)權利告知(第九十五條)
(C)辯護 人在場
(D)不自證己罪
(E)對質程序。


19(A).

20.X為獲取消費者信任,公然冒稱中央警察大學教官名義,誇大宣傳具「特定條件下 可透視衣物」(實際為具紅外線照相功能)之攝影器材,並以略低市場價格販賣 擴大市佔率。試問,此行為可能該當之犯罪?
(A)刑法第一百四十條「污辱公 署罪」
(B)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妨害公務罪」
(C)刑法第三百四十六條「 詐欺罪」
(D)刑法第三百一十五條之二「妨害秘密罪」。


20(C,D,E).

27.未遂犯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下列何者處罰未遂犯?
(A) 強制猥褻
(B) 普通傷害
(C) 未得孕婦同意使之墮胎
(D) 妨害公眾往來安全
(E) 自行脫逃 


21(B,C,D).

40.《刑事訴訟法》犯罪偵查階段有關被害人權益保障之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被害人得聲請證據保全
(B)被害人接受偵訊時,陪同之在場人得陳述意見
(C)被害人得聲請轉介適當機關團體進行修復
(D)被害人接受訊問時,得聲請遮蔽或適當隔離
(E)被害人就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得聲請再議


22(A,B,D,E).

35.交互詰問係由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依「主詰問」、「反詰問」、 「覆主詰問」、「覆反詰問」之次序交互為之,行主詰問時,下 列何種情形得為誘導詰問?【註:刑訴§166-1。】
(A)未為實體事項之詰問前,有 關證人、鑑定人之身分、學歷、經歷、與其交游所關之必要準 備事項
(B)證人、鑑定人故為規避之事項
(C)證人、鑑定 人並無為與先前不符之陳述時,其先前之陳述
(D)當事人顯 無爭執之事項
(E)證人、鑑定人對詰問者顯示敵意或反感者。 


23(A,C).

35. 下列何者得提起「抗告」?
(A)聲請法官迴避經裁定駁回者
(B)對證人科罰鍰之處分
(C)關於通訊監察之裁定
(D)聲請調查證據經裁定駁回者
(E)限制辯護人與被告接見或互通書信之處分


24(C).

33. 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下列何罪,其嫌疑重大,得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之一規定羈押之?
(A)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強制猥褻罪
(B)刑法第三百零五條之普通恐嚇罪
(C)刑法第三百二十條之竊盜罪
(D)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之詐欺罪。


25(A).

4.甲擁有一枚台灣獨一無二的郵票,因聽聞乙也有一枚相同的郵票,恐該枚郵票之出現將大幅降低其郵票的價值,雖無意燒燬乙屋,卻向乙誆稱如不交出該枚郵票,將放火燒燬乙屋,乙因誤信甲會燒燬其房子而畏懼,乃交付郵票予甲,甲隨即撕毀該枚郵票並揚長而去,甲應論以何罪?
(A) 詐欺取財罪    
(B) 恐嚇取財罪       
(C) 竊盜罪               
(D) 毀損罪

 

 


【題組】5. 承第4題,甲構成該罪之理由為何?
(A) 因甲無不法所有之意圖
(B) 因甲行使詐術使乙陷於錯誤
(C) 因乙無交付郵票之意思
(D) 因乙心生畏懼而交付郵票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