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優良的傳統可以繼承,但是卓越的成就要自己創造
100
(1 分3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A,B,C).

27. 逃犯甲為籌逃亡經費,於某日午後闖入乙的公司,以現場之螺絲起子開啟木櫃內的珠寶箱,取得現金一萬元,離去之際不慎打破名貴花瓶驚醒午睡之乙,甲拔腿而逃,乙即追捕欲奪回失物,甲於逃離現場50公尺處被乙追及,為脫免逮捕防護竊物,甲乃將乙推倒在地後逃之夭夭,甲應論以何罪?
(A) 普通竊盜罪
(B) 加重竊盜罪
(C) 準強盜罪
(D) 強制罪
(E) 毀損罪


2(A,C,E).

22.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所規定的「保安處分」?
(A)易服社會勞動
(B)感化教育
(C)強制戒治
(D)監護
(E)易服勞役


3(B,C).

28.警察人員甲於值班時,有一民眾因酒後發酒瘋,於值班台拍擊桌面,但尚無積極攻擊行為,甲誤以為此種行為構成「警察人員使用防護型應勤裝備注意要點」中之強暴行為,因而使用辣椒 水噴灑其臉部。試問依實務見解,下列何者正確?
(A)甲成立誤想防衛
(B)甲成立違法性錯誤
(C)甲之錯誤不影響構成要件故意
(D)甲成立構成要件錯誤
(E)甲成立反面構成要件錯誤


4(B,D).

32.甲開車載其正讀台北市某國小之子乙前往學校,途中車未熄火臨時停於超商 前,甲下來買麵包以做為乙之早餐,此際丙正巧經過,趁甲正於超商內時, 臨時起意開甲車逃走,並同時帶走正處熟睡當中之乙至高雄市,並將甲車賣 於住於高雄市之丁。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將乙留在車上,成立刑法 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有義務者之遺棄罪
(B)丙將甲車開走,成立刑法第 三百二十條第一項之普通竊盜罪
(C)丙將乙帶走,因為乙處於熟睡之中, 故不能成立刑法第三百零二條第一項之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罪
(D)丙將乙帶 走,成立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一項之普通略誘未成年人罪
(E)丙將甲車 賣給丁,成立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第一項之侵占罪。


5(C,D,E).

23. 下列甲之何種行為成立間接正犯?
(A) 甲明知乙為有夫之婦,丙為有婦之夫,卻故意隱瞞撮合二人發生性關係
(B) 甲抓乙手打傷丙臉
(C) 甲為了不法取得乙的財物,以偽造的證據使法官丙陷於錯誤,判決乙應交付該財物,甲因而得財
(D) 甲誘引不知情的乙觸摸高壓電線,致乙被電擊斃
(E) 甲以糖果誘使六歲孩童乙進入商家行竊


6(B,D,E).

28.警察查獲甲、乙涉嫌聯手竊盜,然偵訊過程甲矢口否認參與犯罪,乙則承認 與甲聯手犯案。案經移送地檢署後,檢察官對甲、乙一併提起公訴。依司法 院大法官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的說理,審判程序中法院應如何適用「訴訟機 制」,方能以乙對甲的「供述」作為犯罪事實證明?
(A)應分離甲、乙之 審判程序
(B)進行交互詰問程序
(C)實施對質程序
(D)適用自白補強 法則
(E)應確保乙之不自證己罪。


7(C).

2.行為人瞭解其行為之事實真相,惟因對於不法構成要件之誤解,而擴張 不法構成要件之範圍,致將不受該法條制裁之行為,誤認為刑法所加以 處罰之行為,此種錯誤在刑法理論中稱為:
(A)反面之禁止錯誤
(B) 反面之容許錯誤
(C)反面之包攝錯誤
(D)構成要件錯誤
(E)違法性錯誤。


8(A,C).

8. 甲因事需出國一年,臨行前將其所有之彩色印表機及二十萬元寄託給朋友乙,乙於甲出國半年後因債權人丙催討債務,急需三十萬元,乃將甲寄託之二十萬元交付丙以償還債務,又將印表機賣給丁得款十萬元應急。關於本案,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乙將甲寄託之二十萬元交付丙以償還債務,應成立侵占罪
(B)乙將印表機賣給丁,可評價為侵占行為
(C)乙所持有甲寄託之二十萬元,已因接受寄託而取得所有權,故乙將該二十萬元交付給丙,不可能成立侵占罪
(D)乙所持有之印表機,並不因接受寄託而取得所有權,故可能成為侵占罪之客體


9(A,B,D).

25.關於刑法第 329 條準強盜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不承認準強盜罪之未遂罪
(B)本罪屬於裁判上一罪
(C)強暴脅迫與取財之間沒有方法目的的關係
(D)搶奪或竊盜未遂者不能成立準強盜罪
(E)當場施強暴、脅迫,須達到難以抗拒的程度


10(C,D).

30. 甲17歲,某日向其祖母要錢購買線上遊戲點數被拒,心生不滿,盛怒之下將其祖母勒斃,請問以下何者為甲可能被判處的刑罰?
(A)死刑
(B)無期徒刑
(C)20年有期徒刑
(D)15年有期徒刑
(E)10年有期徒刑


11(A,C,D,E).

29.關於通譯協助被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屬於被告權利
(B)屬於法院訴訟上之工具
(C)旨在保障聽覺或語言障礙之訴訟權
(D)法院對於被告或其辯護人所為指定通譯協助被告之聲請,本於訴訟指揮之權限,審酌個案之具體情形,裁量是否指定
(E)如已認有指定通譯協助被告之必要,並為准予指定通譯之宣示,而後於審判期日行言詞辯論時,卻未指定通譯,亦未說明何以不為指定之理由,其所踐行之訴訟程序即屬違法


12(A,B,C).

28.被告甲將其犯罪計畫、過程記載於筆記本中,經員警於偵查過程查獲扣押。有關本項筆記本相 關犯罪記載內容,依我國現行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屬供述證據
(B)屬自白證據
(C)屬物的證據
(D)屬傳聞證據
(E)屬傳聞例外


13(A,C,E).

30.依《刑事訴訟法》規定,法官於該管案件有下列何種情形,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A)法官曾為被害人之配偶者
(B)法官曾與被害人訂有婚約者
(C)法官曾為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者
(D)法官曾為被害人之輔佐人者
(E)法官曾為鑑定人者


14(C,D).

11.甲警路檢見 A 形跡可疑要求停車,A 卻加速逃逸,追逐過程又故意擦撞甲,致其成傷。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A 無罪
(B)A 傷害罪
(C)A 妨害公務罪
(D)A 傷害及妨害公務罪


15(A).

20.X為獲取消費者信任,公然冒稱中央警察大學教官名義,誇大宣傳具「特定條件下 可透視衣物」(實際為具紅外線照相功能)之攝影器材,並以略低市場價格販賣 擴大市佔率。試問,此行為可能該當之犯罪?
(A)刑法第一百四十條「污辱公 署罪」
(B)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妨害公務罪」
(C)刑法第三百四十六條「 詐欺罪」
(D)刑法第三百一十五條之二「妨害秘密罪」。


16(A,B,D).

38.有關過失犯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因疏於保養車輛,某日於高速公路行駛時,因爆胎失速撞及他車,導致他車駕駛乙死亡。對乙之死亡,甲為無認識過失
(B)甲吃羊肉爐時添加米酒,認為吃這樣的羊肉爐不會影響其駕駛,但仍因酒駕而撞死行人, 對行人之死亡,甲係有認識過失
(C)甲開車遵守道路交通規則,然路人突然由路邊衝出,甲閃躲不及將該路人撞死,甲成立無認識過失
(D)甲開車遵守道路交通規則,然路人突然由路邊衝出,甲閃躲不及將該路人撞死,甲得主張信賴原則
(E)依實務見解,過失責任之有無,應以行為人之懈怠或疏虞與結果之發生,不以相當因果關係為斷


17(A,B,D).

30. 警察甲查獲毒犯乙、丙吸毒,向乙、丙提議給錢即不舉發,乙認為合算即答應,丙則不為所動;兩天後甲又查獲丙販毒,甲認為時機成熟,乃再次向丙索求財物,並告訴丙販毒之罪刑遠比吸毒重,如不遵從即二罪一併舉發,自己最好想清楚,丙因而心生畏懼,只好決定依甲所示給予錢財,甲旋即被督察單位查獲上情,且甲亦尚未從乙、丙處獲得分文,下列敍述何者為是?
(A) 甲向乙索求財物應成立違背職務收賄既遂罪
(B) 乙答應給甲錢財應成立違背職務行賄既遂罪
(C) 甲向乙索求財物尚未獲分文,甲應成立違背職務收賄未遂罪
(D) 甲第二次向丙索求財物,甲應成立假借職務上權力機會恐嚇取財未遂罪
(E) 甲第二次向丙索求財物,甲應成立違背職務收賄未遂罪


18(A,C,E).

38. 甲開車不小心同時撞到乙、丙二人,乙死,丙重傷並昏倒在地,甲下車見丙頸項掛有貴重黃金項鍊一條,另起貪念取走該條項錬,經第一審法院判決甲成立過失致死、過失致重傷及竊盜罪,甲就過失致死罪提起上訴,下列敍述何者為是?
(A) 未上訴之竊盜罪產生既判力,上訴審不得重為審判
(B) 上訴審審判之範圍僅及於過失致死
(C) 上訴審法院應就過失致死與過失致重傷一併審判
(D) 如上訴審法院僅就過失致死部分審判,判決之效力及於竊盜部分
(E) 如上訴審法院僅就過失致死部分審判,過失致重傷部分未審判即屬「已受請求之事項未予判決」之違法


19(A,B).

23.有關《刑法》第 173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住建築物及交通工具罪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屬抽象危險犯
(B)處罰預備犯
(C)以客體功能全部燒燬為既遂
(D)以致生公共危險之結果為要件
(E)因而致人於死者,成立加重結果犯


20(C,D).

28.下列何者係屬得實施扣押之人? 1 法官 2檢察官 3 書記官 4 檢察事務官 5 法警
(A)123
(B)135
(C)124
(D)145 .


21(B,D,E).

38.甲吸食毒品後開車,因藥效發作,車輛蛇行,撞傷行人乙,乙倒地不起, 甲見狀後卻加速逃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吸食毒品後開車,客觀 上不成立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重大違背義務致交通危險罪,因本罪之成 立,客觀上僅限於酒類
(B)甲撞傷乙後加速逃逸,構成刑法第一百八十五 條之四交通肇事逃逸罪,因主觀上甲具備肇事逃逸故意
(C)甲撞傷乙後 加速逃逸,不構成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之遺棄罪,因甲不具保證人 地位
(D)甲撞傷乙後加速逃逸,構成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之遺棄 罪,因為甲具保證人地位
(E)本例就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四與刑法第 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之間屬法條競合。


22(A,B).

21.在《刑法》所規定的各類犯罪當中,下列何者係以行為人「三人以上違犯」作為加重處罰的事 由?
(A)第 321 條加重竊盜罪
(B)第 339 條之 4 加重詐欺罪
(C)第 222 條加重強制性交罪
(D)第 224 條之 1 加重強制猥褻罪
(E)第 150 條第 2 項聚眾施強暴脅迫罪


23(E).

1. 下列何種情形有我國刑法之適用?
(A)日本人與德國人在我國通姦
(B)我國人民在荷蘭吸食大麻
(C)我國駐韓外交人員在韓國傷害韓國人
(D)中國人在日本詐騙我國人民之財物
(E)以上皆非


24(B,C).

5. 甲於白天未經許可尾隨送貨人員進入 A 經營之食品批發儲貨場內,目的是想竊取食品充飢, 看見該儲貨場內放置不少可食用之物品,只是當場還有人在場,於是暫藏匿於該貨物旁伺機行 動,不久為 A 發現報警查獲,致未得手。甲成立何罪?
(A) 竊盜達於預備階段,僅成立侵入住宅罪
(B) 竊盜未遂罪
(C) 加重竊盜未遂罪
(D) 竊盜未遂罪與侵入住宅罪,數罪併罰 .


25(A).

4.甲擁有一枚台灣獨一無二的郵票,因聽聞乙也有一枚相同的郵票,恐該枚郵票之出現將大幅降低其郵票的價值,雖無意燒燬乙屋,卻向乙誆稱如不交出該枚郵票,將放火燒燬乙屋,乙因誤信甲會燒燬其房子而畏懼,乃交付郵票予甲,甲隨即撕毀該枚郵票並揚長而去,甲應論以何罪?
(A) 詐欺取財罪    
(B) 恐嚇取財罪       
(C) 竊盜罪               
(D) 毀損罪

 

 


【題組】5. 承第4題,甲構成該罪之理由為何?
(A) 因甲無不法所有之意圖
(B) 因甲行使詐術使乙陷於錯誤
(C) 因乙無交付郵票之意思
(D) 因乙心生畏懼而交付郵票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