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重複出現的題目,才是最重要的題目
76
(6 分57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難度:(926~9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人類學者米德(Mead)發現並非每個青少年都會經歷「狂飆期」,這是持何種觀點?
(A)生物演化論
(B)社會功能論
(C)社會學習論
(D)文化決定論


2(B).有疑問

下列那一種測驗和其他測驗的本質不同?
(A)賴氏人格測驗
(B)魏氏智力測驗
(C)生活適應量表
(D)主體統覺測驗


3(A).
X


小如是一位14歲的國二女生,她的母親知道她在學校輔導室接受諮商,特地來學校查看她的諮商資料,輔導老師的做法,何者較適切?
(A)告訴小如的母親,依諮商專業倫理守則,無法提供資料 
(B)由輔導主任決定是否要提供資料 
(C)由學校校長決定是否要提供資料 
(D)先了解小如母親的動機,藉以評估情況


4(C).有疑問

下列何者主張青少年人際關係?
(A)安娜佛洛依德
(B)Erickson
(C)蘇利文
(D)皮亞傑


5(C).有疑問
X


學生常規管理中之亞泰二氏法,所謂亞泰二氏是指何人
(A)Adelman &Taylor
(B)Adler&Torrance
(C)Ausuble&Turiel
(D)Atwater &Thurstone。


6(B).有疑問

媽媽有時候說:「大雄你這麼大了還在看卡通,關起電視去讀書。」有時候又說:「大雄你太小,不可以一個人去看電影。」大雄常常覺得心理衝突,既不被算做大人, 又不能做小孩原來能做的事。下列哪一種理論勾勒出青少年所處的情況?
(A)米德(M. Mead)的人類學觀點
(B)黎溫(K. Lewin)的場地理論
(C)霍爾(G. Hall)的風暴論
(D)哈維葛斯特(R. Havighurst)的發展任務論


7(D).有疑問
X


26.依據柯爾堡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幼兒判定行為好壞的標準是根據行為後果帶來的賞罰而定的,這是處於那一階段的認知
(A)順從權威導向
(B)避罰服從導向
(C)法治觀念導向
(D)相對功利導向  
.


8(D).
X


32.關於Beck 的認知學派的認知曲解(cognitive distortions),下列配對何者為錯誤?
(A)過度推論(overgeneralization):某高中校長看到某個同學理貝克漢頭,便強調:「所有的學生都是缺乏自律的,學校必須對學生髮式有所規範才行。」
(B)個人化(personalization):某學生申請競賽失利後,生氣地表示:「都是那位老師對我有偏見,才會使我錯失這個機會。」
(C)二分法(polarized thinking):第一次段考成績公佈後,某老師沮喪的說:「除非我能讓全班學生的成績表現得第一名,否則我就不是一個好老師。」
(D)選擇性摘要(selective abstraction):某教官聽到兩個學生在討論網路的便捷與無遠弗屆,便嚴厲地警告說:「不要一天到晚想線上遊戲、網路交友!」


9(D).

37.在諮商工作上,強調運用學生本身的有利資源與成功經驗,逐步引發積極有效的改變,以解決學生本身面臨的難題,屬於下列哪一項諮商學派?
(A)個人中心諮商
(B)認知行為諮商
(C)問題解決諮商
(D)焦點解決諮商


10(C).

考試即將來臨,小俊不但沒有認真準備,反而告訴老師:「讀了也是白讀,反正一定還是不及格…如果真的及格了,也是瞎猜對的」,小俊上述的歸因何者解釋最適切?
(A)成功歸因於外在穩定因素
(B)失敗歸因於外在不穩定因素
(C)失敗歸因於內在穩定因素
(D)成功歸因於內在不穩定因素


11(D).

欲降低學生高度考試焦慮,使用以下哪一個方法是比較不妥當的?
(A)嘗試靜坐冥想法
(B)使用認知改變法
(C)採取系統減敏法
(D)提高成就動機法


12(D).有疑問

觀察學習歷程中的第三個步驟為
(A)保持過程
(B)注意過程
(C)增強歷程
(D)再生過程


13(D).

16.Bronfenbrenner生態學模式指出影響青少年發展的生態系統,其中涉及社會文化與意識型態的是
(A)微系統
(B)中系統
(C)外系統
(D)巨系統


14(C).
X


21.哪一個諮商理論強調”諮商的過程著重在了解當事人的主觀世界,協助建立自信,尋找生活目標,擴展社會興趣,克服自卑與疏離感”?
(A)理性情緒治療法
(B)行為諮商
(C)現實諮商
(D)個體心理諮商


15(D).

下列哪項何者不是善待青少年的方法?
(A) 澄清價值
(B)幽默
(C) 澄清限制
(D) 無限的同理心。


16(C).

柯柏格(L. Kohlberg)認為協助青少年道德發展最關鍵的社會經驗是下列哪一項?
(A)實地操作的機會
(B)同理關懷的機會
(C)角色取替的機會
(D)觀摩學習的機會


17(B).

小翔告訴輔導老師:「我覺得沮喪且沒有目標!」幾次晤談之後,老師對小翔說:「你現在的困擾,是不是因為你還停留在失去親人的悲傷裡?」這是使用下列何種諮商技術?
(A)重述
(B)解釋
(C)面質
(D)贊同和再保證


18(B).
X


教師從事輔導時,會談情境的安排,下列哪一個做法不適當?
(A)會談室採用暖色系傢飾
(B)輔導老師的座位最好面向房門
(C)以密閉且不受打擾的空間為宜
(D)雙方座位最好面對面,以利於觀察和談話


19(A).

5.在人際互動團體中,有位成員正在分享經驗時,部分成員卻在閒聊。團體領導 者:「團體開始時,我們就有共同約定,有人發言時要尊重及專心傾聽。」這是 下列哪一種團體帶領的技巧?
(A)阻止
(B)面質
(C)設限
(D)同理心


20(B).

5.米德(M. Mead)在其經典研究《薩摩亞的歲月》(Coming of Age in Samoa)一書中,指出青少年風暴與壓力是下列哪一種現象?
(A)古典制約
(B)文化制約
(C)操作制約
(D)自我決定


21(B).有疑問

7.下列哪一項不是基里艮(C. Gilligan)所提出的道德發展階段?
(A)均等的道德
(B)個人良心的道德
(C)個人生存的道德
(D)自我犧牲的道德


22(C).

8. 團體輔導的優點在於成員可以相互扶持,並給予其他成員回饋,成員亦可從「成人之美」的經驗中獲得成就感和增進自我價值,這是團體的何種療效因子?
(A)普同感
(B)注入希望
(C)利他性
(D)人際學習


23(D).

6.七年級的小蓁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注意力不集中型」(inattention)。根據診斷,下列何者較不可能是小蓁會出現的臨床症狀?
(A)經常無法仔細注意細節
(B)在日常生活中常忘東忘西
(C)經常無法遵循指示完成功課
(D)經常在問題還沒說完時衝口說出答案


24(D).

20.「如果奇蹟發生,一夜之間你的困擾突然消失了,你會有哪些不同?」這樣的問法是哪一個理論取向較可能運用的技術?
(A)敘事治療
(B)完形治療
(C)存在主義治療
(D)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25(D).

25.下列何者不符合庫寧 (J. Kounin) 班級經營模式的應用?
(A)有效能的教師應具備掌握全局的能力
(B)教師在教學時應即時阻止學生的不當行為
(C)有效能的教師能保持教學活動的轉換順暢
(D)教師在班級經營時應避免同時處理多個事件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難度:(926~950)-阿摩線上測驗

黃品壬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