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鼓勵和稱讚讓白痴變天才,批評和責備讓天才變白痴。
88
(44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2.李老師自編一份成就測驗時,為提高測驗的效度,須注意下列哪些事項? 
甲、命題後請同領域教師審題 
乙、測驗題數愈多,效度自然提高 
丙、進行預試,刪除鑑別度過高的題目 
丁、依據事先訂定的雙向細目表進行檢核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D).

1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為 65 分,轉換後的 Z 分數為 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約略贏過班上多少比率的同學?
(A)16%
(B)50%
(C)68%
(D)84%


3(B).

19.潘老師以「如何有效減少校園霸凌?」為主題,讓學生自行探究並解決問題。潘老師採用的是哪一種探究教學?
(A)開放式探究(open inquiry)
(B)引導式探究(guided inquiry)
(C)結構式探究(structured inquiry)
(D)驗證式探究(confirmation inquiry)


4(C).

24.公開授課旨在藉由說課、觀課、議課流程,幫助教師暸解學習者的困難之處,以提升課程與教學品質。下列哪些議課回饋較能達成此目的? 
甲、老師上課的台風很好,但是說話速度太快了 
乙、老師講解到絕對值運算時,許多同學還是一臉茫然 
丙、老師沒有制止講髒話的 10 號同學,反而忽視這問題 
丁、小組討論時,20 號同學完全未參與討論,在學習單上一直畫圖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5(A).

14. 在「學習共同體」的教空所展現之風貌,下列何位老師的作為或想法不符合其真諦?
(A) 甲師—安排能力強的學生去教導能力較弱的同儕
(B) 乙師—執行學習共同體的老師尊重學生的學習尊嚴
(C) 丙師—認為為學習共同體強調卓越性,養成不斷追求高品質的學習習慣
(D) 丁師—主張公開授課追求的不是「優秀的課堂」而是「學習品質的提升」


6(B).

三、綜合題 【題組一】:
課程內容安排時,有時不同的重點或安排方式,會有不同的關聯方式例如以學習內容為依據 的是概念關聯,以學科專家視角的是探究關聯等等,請問:

【題組】1. 以下是陳老師在自然領域生物課程「生命的起源及各種與生命相關的現象」單元的教學過程:
一、在上課之前,可先用腦力激盪的方式,讓學生發表看法,探討地球可能的誕生方式、
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從何而來、原始的生命和現在的生物可能會有哪些不同等。
二、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或用口頭詢問的方式,探討生物和無生物有何不同?為什座地球上會有生物生存?漫而讓學生了解地球特有的環境條件。
三、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或用口頭詢問的方式,探討生物和無生物有何不同?為什座地球上會有生物生存?繼而讓學生了解地球特有的環境條件。
此為下列何種課程組織原則的應用?(2 分)
(A) 利用關聯順序
(B) 探究關聯順序
(C) 概念關聯順序
(D) 學習關聯順序


7(A).

【題組二】:
幾位藝術與人文領域老師共同備課時,分享了自己如何教導學生的藝街的美感賞析方式。
*范老師以為:我習慣在學期初就先把整學期會參考到的名畫用多媒體一次展示,並逐一簡介每一幅畫作的創作理念。
*秦老師:我還是比較習慣一個一個作品來,每次就一個派別的代表性創作來探討藝術家的理念、動機與技巧,雖然沒法上到多個藝術家但至少每一大師都能量完整地介紹到。
*黃老師,很慚愧!可能我藝街史沒念好,比較少說明作者理念,我都是直接就教技法與結構,例如展示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盡作時,先分析查中局部的藝街形式,再介紹全景。
*教音樂的陳老師則說,我也是啊!每次上新的曲子時,我會先演奏比較耳熟能詳的片段給學生聽,引起學生興趣後,再演奏完整取目讓學生比較能靜下來欣賞。

【題組】8. 依照陳老師的方法,如要安排整個的教學過程,下列何者之步驟較合理?(2 分)
(A) 引起欣賞動機→提出欣賞對象→誘發情感反應→發表感想及評鑑→指導實踐
(B) 引起欣賞動機→誘發情感反應→提出欣賞對象→發表感想及評鑑→指導實踐
(C) 提出欣賞對象→引起欣賞動機→誘發情感反應→發表感想及評鑑→指導實踐
(D) 引起欣賞動機→提出欣賞對象→發表感想及評鑑→誘發情感反應→指導實踐


8(A).

22.為增進學生的國際視野,劉老師以自己任教的地理科為主,納入其他領域學科的內容。其做法較傾向何種課程統整模式?
(A)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
(B)超學科(transdisciplinary)
(C)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
(D)單一學科內(within single discipline)


9(B).
X


11.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網」的核心意養,下列何者不屬於「溝通互動」面向 的內涵?
(A)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D)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琪琪喵喵喵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