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44
(2 分)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A).

6 《淮南子.說山》:「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 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切近旨意的是:
(A)為所當為,不求顯名
(B)急功近利,禍害必至
(C)多行不義,自取其辱
(D)因材施教,長善救失


2(B).

13. 昔有一友人以豪爽自喜,同入西山。時初春,乃裸體跣足,入玉泉山裂帛湖中;人皆詫異之,彼亦沾沾自喜。過數載,予私問之曰:「卿往年跣足入裂帛湖,可稱豪爽。」其人欣然。予再問之曰:「北方初春,冰雪稜稜,入時得無小苦耶?幸無欺我。」其人曰:「甚苦。至今冷氣入骨,得一腳痛病,尚未痊也。當時自為豪爽為之,不知其害若此。」然則世上豪爽事,其不為裂帛湖中濯足者寡矣。(袁中道〈書遊山豪爽語〉)依據上文內容判斷,作者對於做豪爽事的看法應是:
(A)凡事必須勇於嘗試
(B)須先謹慎評估後果
(C)值得予以高度肯定
(D)呼朋引伴才有真趣


3(C).

晏幾道〈臨江仙〉:「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絃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下列選項,何者情境最相近似?
(A)寂寞空庭春欲晚
(B)紅顏未老恩先斷
(C)此情可待成追憶
(D)猶為離人照落花


4(D).
X


6. 下列詞語由少而長依序排列,正確的是:
(A)垂髫/弱冠/而立/強仕
(B)總角/襁褓/及笄/而立
(C)弱冠/束髮/不惑/黃髮
(D)襁褓/垂髫/耳順/弱冠


5(D).

89.李白〈長干行〉中「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的景象暗示了思婦的何種心情? 
(A)韶光易逝,紅顏已老 
(B)美景當前,徒留回憶 
(C)永浴愛河,雙宿雙飛 
(D)夫婿未歸,觸景傷情


6(C).
X


15 史達祖〈臨江仙〉:「愁與□風應有約,年年同赴清秋。」其中□處最恰當之答案,應該是:
(A)東
(B)西
(C)南
(D)北


7(D).
X


1. 想要找尋李清照的作品,可以參考那一本書?
(A)《全唐詩》
(B)《全宋詞》
(C)《全元散曲》
(D)《樂府詩集》


8(D).
X


下列各文句中之「齊」字,等同「齋」字的是:
(A)及時將祭,君子乃「齊」(《禮記.祭統》)
(B)並駕「齊」驅(《文心雕龍.附會》)
(C)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論語.為政》)
(D)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往哭之(《禮記.檀弓下》) 


9(B).

3下列文句中,完全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近年房價居高不下,政府雖然有心處理,但恐怕力有不殆
(B)傳統行業雖日趨式微,但是若能注入新意,或可創造新生命
(C)臺南真是名負其實的文化古都,古蹟處處,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D)熱舞比賽競爭激烈,參加隊伍莫不使出混身解數,以求評審青睞


10(D).
X


對聯講究平仄的協調,有上、下聯,下列四組對聯,何者是「上聯」/「下聯」之組合?
(A) 「五陵春色泛桃花」/「萬里和風生柳葉」
(B) 「讀書已過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
(C) 「別有天地非人間」/「全以山川為眼界」
(D) 「肯吃虧不是癡人」/「能受苦方為志士」


11(D).
X


6 「忙起來時,一天過去都沒機會往沙發上靠一下。一回家就得趕快整理剛買回的菜料、替孩子洗手換衣。幸好沙發是敦厚的,永遠弓著飽滿身軀,等主人撫摸。偶爾 能趁著飯菜煮好、家事做完,家人回來前的片刻,躺在沙發上,卻一不小心就陷進濃稠睡意中。黃昏如一襲誘人的薄被,輕手輕腳覆蓋,放送著催人意志軟化的倦意。 掙扎著醒來時,天光像被突然抽去了一大截亮度,暗下許多。此時的沙發是一列路中暫停的列車,還不明確的時間是鐵軌鋪排而成的虛線,也許在等待將從遠處疾奔到來的會車,也許等候此時月台上延遲發車的車輛駛離才能繼續進站,或是等待一 隻於歸途中逗留在鐵軌上野生動物,逃離。」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沙發是作者繁忙世俗生活中,暫時歇息的停靠站
(B)主要描寫在傍晚時分,自家客廳的居家生活片段
(C)誘人的薄被形容沙發給人的慰藉,十分愜意美好
(D)作者半夢半醒,在恍惚間無法確定接下來的計畫


12(B).

「左傳,其編年紀事,皆以○○為中心,旁及同時代○○之事。」以上○○所空缺的詞為:
(A) 孔子、孟子
(B) 魯史、諸國
(C) 史記、兩漢
(D) 春秋、戰國


13(D).
X


2. 下列各組字形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按捺不住/蹚渾水/汗流浹背
(B)一蹋糊塗/集思廣義/吉光片羽 
(C)勞雁分飛/雁行失序/代罪羔羊 
(D)戶籍謄本/砰然心動/抨擊時政


14(D).

7.下列言語皆出自〈孔乙己〉一文,哪一段的描寫與孔乙己的綽號最有關係
(A)孔乙己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B)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C)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
(D)孔乙己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櫃的時候,寫賬要用」。


15(D).
X


1 先生數奇不已,遂為狂疾;狂疾不已,遂為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 者也!(袁宏道〈徐文長傳〉) 文中「奇」字的意涵,與下列選項相同的是:
(A)病「奇」於人,人奇於詩
(B)「奇」蹇不遇,老死場屋
(C)詩文益「奇」,無刻本,集藏於家
(D)以毀謗言之,貞良見妬,高「奇」見噪


16(B).
X


依行政訂頒之「文書處理手冊」規定,以個人或單位名義於洽商回復公務時,使用下列何種公文?
(A)書函 
(B)平行函 
(C)便箋 
(D)信箋


17(B).

哀輓師長用何者?
(A)師恩永銘
(B)馬帳空依
(C)月冷西池
(D)母儀千古


18(C).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 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 而患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蘇洵<名二子說>)
【題組】8「軾獨無所為者」之「軾」,是指:
(A)車輪中直木
(B)蘇軾
(C)車前橫木
(D)車輪軌跡


19(D).
X


二、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題組】24.本段引文主旨,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終日胡思亂想,不如利用時間多學
(B)登高,才能看得遠;順風,才能喊得遠
(C)君子善於利用外物,努力學習,因此成就更大
(D)要生活方便,必須學習開車和駕船


20(B).
X


閱讀下文,回答第327-329題: 第二節課下課了,許多人都搶著到學校門口唯一的公用電話前排隊,打電話回家請媽媽送忘記帶的簿本、忘記帶 的毛筆、忘記帶的牛奶錢……。 一年級的教室就在電話旁,小小個子的一年級新生黃子雲常望著打電話的隊伍發呆。他多麼羨慕別人打電話,可 是他卻從來沒有能夠踏上那只矮木箱。那只學校給置放,方便低年級學生打電話的矮木箱……。 這天,黃子雲下定了決心,他要打電話給媽媽,他興奮地擠在隊伍裡。隊伍長長,後面的人焦急地捏拿著銅板, 焦急地盯著說電話人的唇,生怕上課鐘會早早地響,而上課鐘終於響起;前邊的人放棄了打電話,黃子雲便一步搶先, 踏上木箱,左顧右盼發現沒人注意他,於是抖顫著手,撥了電話。 「媽媽,是我,我是雲雲……」 徘徊著等待的隊伍幾乎完全散去,黃子雲面帶笑容,甜甜地面對著紅色的電話方箱。 「媽媽,我上一節課數學又考了一百分,老師送我一顆星,全班只有四個人考一百分吔……」 「上課了,趕快回教室!」一個高年級的學生由他身旁走過,大聲催促著他。 黃子雲對高年級生笑了笑,繼續對著話筒: 「媽媽!我要去上課了。媽媽!早上我很乖。我每天自己穿制服、自己沖牛奶、自己烤麵包,還幫爸爸忙。中午 我去樓下張伯伯的小店吃米粉湯,還切油豆腐,有的時候買一粒肉粽……」 不知怎麼的,黃子雲清了下鼻子,再說話時聲嗓變了腔: 「媽媽!我,我想妳,好想好想妳,我不要上學,我要跟妳在一起。媽媽!妳為什麼還不回家?妳在哪裡?媽媽……」 黃子雲伸手拭淚,掛了電話。話筒掛上的一剎那,有女子的語音自話筒中傳來:「下面音響十點十一分十秒……」 黃子雲離開電話,讓清清的鼻涕水凝在小小的手背上。(愛亞〈打電話〉)
【題組】327.文末寫道:「有女子的語音自話筒中傳來:『下面音響十點十一分十秒……』」飽含暗示的作用。下列何者不 是作者所要呈現的? 
(A)黃子雲漫長的等待就像報時臺的報時一樣永無停止 
(B)揭露黃子雲並沒有打電 話給媽媽的真相 
(C)黃子雲常常不準時進教室 
(D)以女子的聲音暗指黃子雲對媽媽的思念


21(D).

「『旁若無人』的精神表現在日常行為上者不只一端。其中經常令人困惱的乃是高 聲談話。在喊救命的時候,聲音當然不嫌其大,除非是脖子被人踩在腳底下,但是 普通的談話似乎可以令人聽見為度,而無需一定要力竭聲嘶的去振聾發聵。生理學 告訴我們,發音的器官是很複雜的,說話一分鐘要有九百個動作,有一百塊筋肉在 弛張,但是大多數人似乎還嫌不足,恨不得嘴上再長一個擴大器。有個外國人疑心 我們國人的耳鼓生得異樣,那層膜許是特別厚,非扯著脖子喊不能聽見,所以說話 總是像打架。……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以動物而論,獅 吼,狼嘷,虎嘯,驢鳴,犬吠,即是小如促織蚯蚓,聲音都不算小,都不會像人似 的有時候也會低聲說話。大概文明程度愈高,說話愈不以聲大見長。群居的習慣愈 久,愈不容易存留『旁若無人』的幻覺。我們以農立國,鄉間地曠人稀,畎畝阡陌 之間,低聲說一句『早安』是不濟事的,必得扯長了脖子喊一聲『你吃過飯啦?』 可怪的是,在人煙稠密的所在,人的喉嚨還是不能縮小。更可異的是,紙驢嗓,破 鑼嗓,喇叭嗓,公雞嗓,並不被一般的人認為是缺陷,而且《麻衣相法》還公然的 說,聲音洪亮者主貴!」
【題組】9 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本文對高聲說話的看法?
(A)在公眾場合說話聲音洪亮,是有自信的表現
(B)有素養的文明人,無論何時都不宜高聲說話
(C)高聲發表自己的主張,才能收振聾發聵之效
(D)國人大聲說話,受生活型態和傳統觀念影響


22(A).
X


一、閱讀測驗:
許允為吏部郎,多用其鄉里。魏明帝遣虎賁收之。其婦出誡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既至,帝覈問之。允對曰:「『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若不稱職,臣受其罪。」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允衣服敗壞,詔賜新衣。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云:「無憂,尋還。」作粟粥待。頃之,允至。(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

【題組】1. 「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意謂:
(A)聖明君主可以說之以理,動之以情
(B)面對魏明帝要委婉勸說,不可堅持己見
(C)聖明君主可以說之以理,卻難徇私情
(D)魏明帝喜愛強詞奪理,卻無法求情


23(D).

一、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題組】22.本段引文主旨,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臺灣無史
(B)史者,民族之精神
(C)晉乘楚杌,語多可採
(D)國可滅而史不可滅


24(A).
X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微子》)
【題組】文中「與其從辟人之士也」的「辟人之士」,是指:
(A)長沮
(B)桀溺
(C)孔子
(D)滔滔者


25(B).
X


「我心如月頭月尾的月。青少年時期,叛逆,不滿此不滿彼,有恨,甚至言語 行為忤犯母親。她會責罵,未嘗打我。補習班導師當眾點名遲交學費者,我經常是 其一,把氣出在母親身上,她倉皇奔走借貸,一次一次。有一次,她臉有歉色說:『 盛也,阿母只是沒錢,爾好好講,莫發脾氣,爾愛看冊,以後每月與爾二十塊去買, 補習費一定按時替爾繳,同情阿母,好否?』我跑到學校操場邊大哭,心一寸寸地 充圓。」盛〈庚寅到庚辰一小記亡母>)
【題組】9.以下說明何者不正確?
(A)作者因被老師當眾羞辱,又因母親的責罵而傷心痛哭
(B)作者處於人生的叛逆時期,更因家境貧窮而對現實不滿
(C)「心一寸寸地充圓」比喻作者内心的不滿因母愛而受到撫慰
(D)作者以忤逆母親的方式發洩怨恨,因感受母親的委屈而悔悟


快捷工具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安安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