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28
(2 分3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D).

8. 「自從那次被困在電梯之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不敢搭電梯。」這段話可用下列那一句俗諺來形容最為貼切?
(A)一動不如一靜
(B)一失足成千古恨
(C)上一次當,學一回乖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2(B).

16.山色朝暮之變,無如春深秋晚。四月則有新綠,其淺深濃淡,早晚便不同。九月 則有黃葉,其頳黃茜紫,或暎朝陽,或迴夕照,或當風而吟,或帶霜而殷,皆可 謂佳勝之極。其他則烟嵐雨岫,雲峰霞嶺,變幻頃刻,孰謂看山有厭倦時耶?(張 英《聰訓齋語》)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最接近此段意境的是:
(A)山林總如此,何須日相對
(B)山色多變化,淺深皆可樂
(C)山居則清灑,入塵即脫俗
(D)山野江畔情,詩興自然湧


3(C).

蘇軾〈寒食雨〉詩云:「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詩中「已過三寒食」所指的時間,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
(A)三日
(B)三月
(C)三年
(D)三十年


4(A).

上文引申出「三人成虎」的成語,與下列成語之意最為相近的是:
(A)眾議成林
(B)羊質虎皮
(C)一傅眾咻
(D)揚湯止沸


5(B).

14. 關於提稱語之敘述,何者有誤?
(A) 硯右—同學
(B)鈞鑒—僅能使用於政治界
(C)座右—教育界
(D)勛鑒—政治界


6(B).
X


6.「創新是對的,我同意,但不一定要搞出新玩意兒出來,才叫創新。你的價值不 一定要是做出別人沒做過的東西,也可以是把別人做出來的東西,做得更好、更 精。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上新的元素,就會有人買。」 根據上文,作者對於創新的看法與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
(A)創新就是創意,嚴禁抄襲
(B)創新的元素反映個人見識
(C)創意來自天性,不必學習
(D)創新可以奠基於前人經驗


7(B).
X


6.《禮記.經解》云:「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此之謂也。」根據上文,下列何者正確?
(A)先王重視禮教,反對法律等有形的規範
(B)預先制訂完備刑罰,能夠有效阻絕人民犯罪
(C)政府應當放棄一切有形手段,使用無為而治的教化方式
(D)潛移默化是教化的最高境界,能在無形之中提升人的思想與行為


8(D).
X


7 「有一次我在某報頭版看到一則有關外星人的新聞,但這麼『重要』的新聞卻不見於 《紐約時報》 、《英國衛報》等公信力高的媒體。檢視報導源頭,FBI 原始文件其實沒 有明顯的訴求或結論,只有情報員因他人『轉述』所寫的兩頁報告,沒有任何第一 手資料。前述報紙的訊息來自英國八卦小報《每日郵報》 ,原本的標題為『FBI 祕密 檔案指出警察與軍方人員看見幽浮在猶他州上空爆炸』 ,但經該報轉載後,標題卻變 成『外星人訪地球 FBI 備忘錄證實為真』 。這樣的落差正顯現出媒體在『進口』科 學新聞時最容易發生的問題。」 上文中「最容易發生的問題」是指:
(A)將虛構的假新聞當真新聞
(B)不用高公信力媒體的訊息
(C)標題為求聳動而偏離事實
(D)割裂曲解國外第一手資料


9(D).
X


3.「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後漢書》)下列敘述何者與這段評論的立場最不相近?
(A)為臣者,懷自全之計,退而默默,何以為忠
(B)公務員當身任利害,豈得內自顧恤,寧自同於寒蟬
(C)士大夫宜效寒蟬之修絜,感時運而來翔,翩乘風而適行
(D)為官處處求自全,凡事避嫌疑而不言,畏煩重而不舉,是則無功即有罪矣


10(D).
X


47.某公營交通機構,如果行文給中華民國交通部,應稱交通部為:
(A)鈞部
(B)大部
(C)貴部
(D)本部


11(D).
X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連橫〈臺灣通史序〉) 1.「人群之龜鑑」句中的「龜鑑」詞,意思與下列何詞相近:
(A)龜甲
(B)年鑑
(C)借鏡
(D)書籍


12(D).
X


2某男性教授七十大壽,學生們擬致贈匾額祝壽,下列題辭何者正確?
(A)懿德延年
(B)椿樹長青
(C)慶溢北堂
(D)明德流徽


13(D).
X


482.「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意謂: 
(A)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B)除今世之友外,應尚友古人 
(C)了解古今之善人,更應崇敬之 
(D)尚論古之人,以之為善士


14(D).
X


5 「有位年輕人從算命先生那兒,聽說自己近日將會大禍臨頭,於是整天失魂落魄,四 處奔走,終於找到一位可靠的智者。他向智者求教脫困之道。智者了解了年輕人的 憂慮,就告訴他一個簡單消災的方法:要他到山裡去,找到一塊能發出溫熱的石頭, 便可免掉自身的困厄。年輕人向大師道謝過後,立刻趕路上山。到了山中,他才發 現遍地石頭都是冷冰冰的,一塊一塊石頭摸過去,心中頓感無比的絕望。摸過數千 塊石頭後,年輕人終於頹然坐下,再也鼓不起勇氣去摸下一塊石頭是否能發出溫熱。 坐了很久,懊惱又懊惱,年輕人突然發現自己所坐的地方,似乎不如起初坐下時的 冰冷難耐。他馬上跳起身來,用冰涼的手去撿拾座位下的石頭,果然多數都能產生 溫熱。這時,年輕人豁然開朗,終於知道怎麼改變自己的命運了。」 上文所表達的道理,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有志者事竟成
(B)自助而後天助
(C)真積力久則入
(D)禍兮福之所倚


15(D).
X


4 嵇康從孫登遊,三年,康問其所終,不答,康每嘆息。將別,謂曰:「先生竟無言 乎?」登乃曰:「子識火乎?生而有光,不用其光,而果在於用光;人而有才,不 用其才,而果在於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曜;用才在於識真,所以全其 年。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子無求乎!」康不能用,果遭非命。(《太 平御覽》)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孫登之言的意旨?
(A)君子務本,本立道生
(B)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C)積學於己,以待用之
(D)鐘鼎山林,各有天性


16(D).

33.荀子天論「君子不為小人匈匈也輟行。」「匈匈」意 指:
(A)逆行
(B)兇惡
(C)急促
(D)喧嘩


17(D).
X


文書除稿本外,必要時得視其性質及適用範圍區分,下列何者為非?
(A)正本
(B)附本
(C)抄本
(D)影印本


18(D).

10. 下列「」中用字正確的選項是:
(A)面對豐盛的尾牙菜色,人人「大塊朵頤」,好不歡樂
(B)在網路迅速的傳播下,老王樂善好施的聲名「不徑而走」
(C)敗陣一回的小丁「不甘勢弱」,堅持負傷再度上場挑戰對手
(D)縣政府新建智慧辦公大樓,本屆新進人員「躬逢其盛」,得以使用


19(D,E).
X


52.下列各選項「 」中的詞義,和現在通用的詞義不同者為 
(A)臣欲奉詔奔馳,則「告訴」不許 
(B)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C)逮奉聖朝,「沐浴」清化 
(D)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E)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20(D).
X


閱讀下文,回答第 9.題至第 10.題: 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 嘗異味。」 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公問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 染指於鼎,嘗之而出。公怒,欲殺子公。 子公與子家謀先。子家曰:「畜老,猶憚殺之,而況君乎?」反譖子家。子家懼而從之。夏, 弒靈公。(《左傳‧宣公四年》)
【題組】9. 文中公子宋與子家「相視而笑」的原因是什麼?
(A)私下對言,事後應驗
(B)食指大動,必嘗異味
(C)宰夫解黿,難得一見
(D)靈公邀見,將有賞賜


21(D).
X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論語‧雍也》)
【題組】4. 本文中的「奔而殿」,其意為:
(A)戰敗時殿後掩護撤退
(B)疾奔至皇帝殿前稟報
(C)勇往直前卻落為殿軍
(D)急忙中逃到佛殿躲避


22(D).
X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姦,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閱讀上文後,請回答9-10題。
【題組】*「盍亦求之?以死,誰懟?」推敲介之推母親話語的用意,最正確的選項是:
(A)激勵其積極討賞之心
(B)反諷其酸葡萄之心理
(C)試探其有無討賞之意
(D)哀傷其有功無賞之情


23(D).
X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 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 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 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 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蘇軾文集》)
【題組】9 承上題,作者「心識其所以然」者為何?
(A)默契神會,一氣呵成
(B)心有靈犀,剛柔並濟
(C)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D)舉重若輕,熟能生巧


24(D).
X


乘騎者皆賤騾而貴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謂賤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於其心,而堅不可拔者,世之所謂貴者也,然則馬賤而騾貴矣。(劉大櫆《騾說》)


【題組】1「煦之以恩」中的「煦」字,意思是:
(A) 施與
(B) 明亮的陽光
(C) 溫暖
(D) 舒適的春風


25(D).
X


〈髻〉一文刻劃了最摯愛的母親,以下這首新詩也寫到了母親,請閱讀並回答57.-58.題:   當破繭而出   帶著滿身血絲的我,便四處尋找你   讓我告訴你,化為一隻蛾有多苦   在燈火中焚身有多痛   母親   我追你到曠野   四顧茫然   我在等你為我解釋時間的意義   等到   月亮第一千次升起   我黯然不解   為何每一顆星都不是你   今晚   我只好   仍攀著臍帶爬行到生命的起點   但我抓到的只是   你冰涼的手(洛夫〈血的再版〉)             
【題組】57.上引之詩,作者表達的情感是 
(A)風木之悲
(B)失怙之痛 
(C)兄弟離散之苦 
(D)思鄉之情。 


快捷工具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陳昱綸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