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65
(2 分53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學習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幼兒發展與輔導)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X


18. 我國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資格要點公布於民國
(A)44
(B)70
(C)84
(D)88 年。


2(D).

22. 我國的家庭型態正逐漸在轉變中,傳統推崇的「核心家庭」、「三代家庭」正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何種型態的家庭? 
(A)折衷家庭 
(B)大家庭 
(C)頂客族家庭 
(D)多元型態的家庭。


3(A).

45.收到公文後,先在來文左下角蓋收文戳記填寫收文編號及收文日期,請問這是何項文書處理的程序?
(A)編號登記
(B)收文
(C)分文批發
(D)擬辦


4(B).

90.可預防新生兒發生神經管缺損(如脊柱裂)的營養素為
(A)維生素D
(B)葉酸
(C)初乳蛋白
(D)酵素。


5(C).
X


1.中國幼稚教育史中推動鄉村幼稚園者為:
(A)陳鶴琴
(B)張宗麟
(C)張雪門
(D)陶行知


6(D).
X


28. 目前有關兒童保護個案之流程︰ 1.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專線的接獲通報2.後續之診斷處遇 3.社工人員接案 4.危機處理
(A)1234
(B)3142
(C)1324
(D)4132


7(B).

44.下列一般嬰幼兒的情緒發展順序,何者正確?
(A)苦惱→嫉妒→恐懼 
(B)苦惱→恐懼→嫉妒 
(C)恐懼→苦惱→嫉妒 
(D)恐懼→嫉妒→苦惱。


8(C).

下列關於佛洛依德(Freud)的心理分析論與艾瑞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二個理論的描述何者正確?
(A)佛洛依德主張人格成熟於青春期前,艾瑞克森則認為是終身持續成長 
(B)兩人均強調潛意識對人格影響的重要性
(C)艾瑞克森比佛洛依德強調社會層面對人格影響的重要性
(D)二者均主張人格發展是不同心理層面的連續性發展。


9(A).

蛔蟲進入體內的順序為1.胃 2.肺 3.口 4.血管 5.食道 6.小腸
(A)342516
(B)315246
(C)123456
(D)135246


10(C).
X


3.下列有關嬰幼兒氣質(temperament)研究的敘述,何者正確?
(A)引發嬰幼兒行為改變所需的刺激強度,稱為反應強度
(B)對於新刺激所引發嬰幼兒正面或負面回應程度,稱為趨避性
(C)慢吞吞型嬰幼兒的飲食和睡眠比難養型不規律,但比易養型規律
(D)最廣泛被採用歸類嬰幼兒氣質的系統,是心理學家肯根(J. Kagan)所發展


11(C).

5.花生及玉米放置於溼度高的儲藏室中,較容易產生下列哪一種毒素?
(A)肉毒桿菌
(B)神經毒素
(C)黃麴毒素
(D)仙人掌毒素


12(A).

10.下列有關4個月大嬰兒感官能力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
(A)比媽媽對高頻率的聲音更敏感
(B)喜歡觀賞單調刺激物甚於圖形
(C)目前還無法區辨媽媽和其他女性的聲音
(D)偏好甜味,但對於苦味則尚無區辨的能力


13(A).

13.李老師認為每位幼兒的專長不一,學習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教導幼兒時不能僅重視 數理邏輯以及語文智能,應該同時重視其他智能。請問李老師的理念最可能受到下列哪一位學者的影響?
(A)迦納(H. Gardner)
(B)皮亞傑(J. Piaget)
(C)布魯納(J. Bruner)
(D)維高斯基(L. Vygotsky)


14(A).

21.小辰總是會欺侮其他小孩,他認為只要沒被老師發現就不算做錯事,根據柯柏格 (L. Kohlberg)的理論,他處於下列哪一個道德發展階段?
(A)道德成規前期
(B)道德成規期
(C)道德成規後期
(D)道德難分辨期


15(C).

26.下列有關艾瑞克森(E. Erikson)心理社會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一歲幼兒的發展危機為缺乏自信,行為退縮
(B)二歲的幼兒可能有缺乏自我價值的發展危機
(C)四歲幼兒的發展任務為養成主動負責的態度
(D)五歲為幼兒建立勤奮感發展任務的關鍵時期


16(D).
X


29.排尿是指尿液的排空,三歲的幼兒大多已經可以成熟地抑制排尿,可以整晚不包 尿布,此乃是源自下列哪一項原因?
(A)大腦枕葉發展成熟
(B)小腦早期發展成熟
(C)交感神經系統成熟
(D)副交感神經系統成熟


17(B).

31.下列有關皮亞傑(J. Piaget)認知發展理論中「平衡」(equilibration)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一個人在環境中為解決認知衝突的內在歷程
(B)主要是透過個體的同化與轉換兩種功能來達成目標
(C)知識的產生是個體經由內在活躍的心靈活動所建構的
(D)與外在環境互動及具體操作是獲取知識過程中的要素


18(C).
X


35.根據羅吉斯(C. Rogers)的理論,教師輔導幼兒時,首先要和幼兒建立良好的關係, 藉由接納、積極傾聽、反映等方法改變幼兒。其最終目標主要為下列何者?
(A)改變不良行為
(B)維持良好行為
(C)增進良好行為
(D)培養自導能力


19(D).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25-26 題。 莊老師從翰翰進入幼兒園就發現他沒有平日活潑,晨間自由活動時間他不想玩玩具,點心時間他也沒有吃,十點左右發現翰翰身體微熱、臉色潮紅、嘴唇乾燥,一整個早上倦怠不多話,經常趴在桌上。
【題組】26.莊老師幫翰翰量耳溫,發現他發燒至 38.3℃,沒有畏寒現象,也知道翰翰以往有單純性熱痙攣病史,試問莊老師對熱痙攣應有下列何種正確認知?
(A)熱痙攣發作時,在短暫意識喪失階段應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
(B)熱痙攣發作會造成腦神經傷害並發展成癲癇,故要立即送醫
(C)熱痙攣發作時,依一般發燒處理方式,並密切觀察體溫變化
(D)熱痙攣發作時間不超過 1 分鐘就結束,應陪伴幼兒冷靜處理


20(B).

26.開學第一天,小翔在走廊上聽到新生大聲哭喊著要媽媽。小翔摀住耳朵、嘴裡嘟囔 著:「我不要聽!」並快步的走進教室。下列何者最能解釋小翔的表現?
(A)關係自我價值(relational self-worth)
(B)自我導向苦惱(self-oriented distress)
(C)同情同理激發(sympathetic empathic arousal)
(D)不相容反應技術(incompatible-response technique)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學習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幼兒發展與輔導)-阿摩線上測驗

Valeri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