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辛苦一陣子,享受一輩子
100
(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中(學測,指考)◆歷史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21.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日本已經取得太平洋幾個群島,並設官管理,許多日本人移居該 地。例如原來屬於德國的馬紹爾群島、加洛林群島等。日本取得上述島嶼的背景最可能是:
(A)日本在牡丹社事件後,持續南進擴張勢力
(B)日俄戰爭後,俄國讓出太平洋的勢力範圍
(C)日本藉參加協約國陣營,占領德國殖民地
(D)日本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出兵南太平洋


2(D).

22. 一位史家說明:「十九世紀上半葉,普魯士一家最大的兵工廠需花費30年時間,才能生產足夠的槍支,給當時普魯士陸軍的32萬名士兵使用。到了1860年代,一家法國兵工廠能在短短四年內便生產出一百萬支槍。」此一變化來自:
(A)商業革命,兵工廠開拓龐大的槍支貿易市場
(B)軍事革命,兵工廠接受的槍支訂單大量增加
(C)科學革命,兵工廠中對槍支品質的要求提升
(D)工業革命,兵工廠使用規格化機器製造槍支


3(B,C).

34. 以下是兩位史家描述穆罕默德死後的伊斯蘭世界:
資料甲:「穆罕默德沒有指定繼任者,內部因繼任者問題出現極大分歧。另外,許多新近接受伊斯蘭教的市鎮和貝都因部族都詆毀這一信仰,並重新宣布獨立,試圖擺脫 麥加的控制。」
資料乙:「先知去世後,穆斯林的領導者必須決定穆斯林共同體應採用何種模式。許多人以為不需建立一個『國家』,因這種政體在阿拉伯史無前例。有些人認為,每個部落團體應選出自己的宗教領袖……。又有些人認為穆罕默德原想要由姪子阿里接任,……但他太年輕,經驗也不足,因此阿布•巴克得到多數支持被選為先知的第一任哈里發。」
根據上述資料,可以推知新生的伊斯蘭世界情況如何?
(A)阿拉伯半島原是個統一、各族和諧共處的社會
(B)新生的伊斯蘭世界面臨嚴重的分裂與瓦解危機
(C)貝都因地方主義復活,挑戰伊斯蘭共同體權威
(D)穆罕默德的領導威信與可蘭經的權威受到質疑
(E)伊斯蘭領導者對共同體應採的形式有明確共識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中(學測,指考)◆歷史-阿摩線上測驗

陳姿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