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100
(1 分23 秒)
模式:收錄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國民小學、中等學校)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8.蘇老師教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可以做大綱、畫概念關係圖等方式來協助理解。 蘇老師教學生使用的是何種訊息處理策略?
(A)複誦
(B)組織
(C)精緻化
(D)後設認知


2(B).

10.開始上課時,教師採取某些措施,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以儘快進入學習狀態。這是何種原則在教學情境的應用?
(A)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B)心向作用(mental set)
(C)平衡作用(equilibration)
(D)自動化作用(automaticity)


3(B).

18.李老師在班級教學過程中,一直扮演著發號施令的角色,因為他堅信老師必須是 領導者,學生是被領導者,而師生之間的關係是對立衝突的。下列何者對班級教學的分析觀點,最能說明這樣的師生關係?
(A)韋伯(M. Weber)
(B)華勒(W. Waller)
(C)帕森思(T. Parsons)
(D)涂爾幹(E. Durkheim)


4(D).

19.關於決定個人社會階層高低的關鍵,下列何者不是結構功能論的觀點?
(A)取決於其工作所需的訓練程度
(B)取決於其工作對於社會之重要性
(C)取決於能擔任該項工作之人才的多寡
(D)取決於其工作能促進社會公平的程度


5(D).

22.下列哪一種教師「圖像」符合「教育歷程就如同塑造陶土之過程」的隱喻?
(A)教僕
(B)經師
(C)人師
(D)訓練員


6(D).

30.關於教育中的主體爭議問題,下列何者最不正確?
(A)教師的主體性或學生的主體性都不是絕對的
(B)媒體文化對於學生的主體發展可能產生反教育的影響
(C)臺灣近二十年來的教育改革就是要突破對個人主體性的控制
(D)人權教育和環境教育兩者對於主體的哲學假設是沒有矛盾的


7(B).

31.張老師因非重病的病情,需請假治療或休養。依「教師請假規則」之規定,學校 每學年最多可准給多久的病假?
(A)14日
(B)28日
(C)二個月
(D)三個月


8(B).

35.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規定,國民中小學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或活動至少幾小時?
(A)二小時
(B)四小時
(C)六小時
(D)八小時


9(A).

14. 無論是質性或量化研究資料的取得與分析,皆難以避免自我視角與觀念之涉入,社會科學是不可能如自然科學般完全的客觀中立。以上敘述最符合哪種研究概念之內涵?
(A)研究價值
(B)研究假設
(C)研究設計
(D)研究範圍


10(C).

18. 結構功能論者較傾向以下列何種方式來討論教師專業?
(A)批判專業是否是一種意識型態
(B)探討教師在工作中的心理報酬
(C)依據一套規準來討論教師行業是不是專業
(D)由教師敘說中建構其在工作中所知覺與感受


11(B).

20. 柏恩斯坦(B. Bernstein)指出學校的教育過程主要由三個因素組成:有效的知識是指 「課程內涵」、有效的傳遞是指「教學方法」,而有效的理解是指下列何者?
(A)輔導
(B)評鑑
(C)診斷
(D)溝通


12(C).

26. 南宋的朱熹曾說:「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欲窮天下之理,而不即經訓史冊以求之,則是正牆面而立爾。此窮理必在於讀書也。」這段話類似於下列何種教育理念?
(A)實用主義教育
(B)學科本位教育
(C)經典博雅教育
(D)兒童本位教育


13(D).

27. 在以「教師道德觀」為主題的研習活動中,關於「道德」的涵義,林老師將其表述為:「道德乃是理性的人為了彼此的利益,在別人同樣也會遵循的前提之下,所採納的 一套人我相待的規則。」林老師的道德觀最接近哪一種道德理論?
(A)效益論
(B)心理利己論
(C)倫理利己論
(D)社會契約論


14(C).

28. 洪老師在教學中以康德(I. Kant)的美學觀來施教。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洪老師的美育觀?
(A)「美感經驗」是一種純粹而無私的滿足,並無外在的利害考量
(B)美感教育除了認知領域的教學外,還需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C)美感教育可運用「優美」的境界,撼動觀賞者心靈,使產生一種高揚的精神狀態
(D)美感教育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亦能陶養學生的人格,達成道德教育之目的


15(D).有疑問

30.美國學者彼得聖吉(P. Senge)提出了學習型組織的理論,他的《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對於學校行政的績效具有重要的啟示。下列何者不屬於「學習型組織」五大修鍊的核心技術之一?
(A)自我超越
(B)系統思考
(C)團隊學習
(D)組織發展


16(A).

33. 某學校舉辦校友返校座談,李大忠校友在會中提出許多母校求學期間應教卻未教的 待人接物事項。試問李大忠提及的是艾斯納(E. Eisner)所稱之何種課程?
(A)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
(B)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C)顯性課程(explicit curriculum)
(D)隱藏課程(implicit curriculum)


17(B).有疑問

34.幾位家長小孩即將參與103年開跑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他們正在針對此次新實施的「入學管道」進行討論。下列何者正確?
(A)黃伯伯:我那金孫小英超會讀書的,只要在「會考」時考取PR98,她鐵定能上 那所明星高中!
(B)賴阿姨:我家小華從小就喜歡烹飪,他可以透過特色招生入學方式進入他理想中的特色學校就讀。
(C)陳媽媽:這次我可要煩惱了!我家小明就是堅持要就業、不讀任何一所高中或高職,我未來可能會收到法院的傳單了!
(D)林爸爸:為了要讓我家小寶進入好的高中,我打算近期在那所學校的隔壁購買 房屋,這樣小寶就能透過「免試入學」方法進入那所明星高中了!


18(A).

6.林老師想研究「資訊融入數學科」的教學效果。下述何種研究方法比較適當?
(A)實驗研究
(B)相關研究
(C)描述研究
(D)個案研究


19(B).有疑問

7.精緻化策略(elaboration strategy)比較適用於下列哪一種作業的學習?
(A)自由回憶
(B)聯對學習
(C)序列回憶
(D)自由聯想


20(A).

13.教育部近年來積極推動繁星計畫,其主要目的為何?
(A)落實社區紮根
(B)公私立學校平衡
(C)促進潛能開發
(D)加強產學合作


21(C).

16.下列有關美國 1966 年柯爾曼報告書(Coleman Report)的敘述,何者正確?
(A)該報告促使質化的研究受到更大的肯定與重視
(B)該報告的主要資料,源自對美國公立學校的訪談
(C)該報告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影響個人教育機會均等的因素
(D)該報告發現:影響學生成就的成因為學校因素與社會因素


22(A).

30.下列哪一種教育的「隱喻」(metaphor),比較能反映「精粹主義」(essentialism)的教育 思想?
(A)鑄劍
(B)生長
(C)接生
(D)撞鐘


23(C).

31.憲法增修條文規定,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下列哪一類教育之經費應優先 編列?
(A)特殊教育
(B)高等教育
(C)國民教育
(D)原住民教育


24(A).

32.張老師負責擬定該校九十八會計年度設備補助計畫,該計畫為期一年,且必須以會計 年度為起迄日期。下列何者是張老師在該計畫中所應填入的實施期間?
(A)98 年 01 月 01 日 至 98 年 12 月 31 日
(B)98 年 02 月 01 日 至 99 年 01 月 31 日
(C)97 年 08 月 01 日 至 98 年 07 月 31 日
(D)98 年 08 月 01 日 至 99 年 07 月 31 日


25(D).

33.將教育行政權力下放給各地方學校,讓學校教師、行政人員、家長、社會人士和學生 共同分享參與作決定的權力,強調專業責任與自治精神,這是何種管理?
(A)目標管理
(B)品質管理
(C)學習型管理
(D)學校本位管理


快捷工具

收錄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教育原理與制度)(幼兒園、特殊教育、國民小學、中等學校)-阿摩線上測驗

a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