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反覆練習,方可提高對試題的敏感度
30
(1 分34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6. 甲校長:「教育宜重視學生經驗的不斷發展、改造與改變」 乙校長:「教育宜培養學生為全體(國家)服務的精神」 丙校長:「教育宜培養學生的記憶、注意、觀察、推理等能力」 請問,上述三位校長所秉持的教育目的,分別為何?
(A)滿足需要說、工作陶冶說、開展說。
(B)無目的說、生活預備說、形式訓練說。
(C)開展說、生活預備說、工作陶冶說。
(D)無目的說、工作陶冶說、形式訓練說。


2(A).
X


9.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J.Dewey)於《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書中,提及兩 大特性,為人類受教育的可能性提供基礎,請問包括:
(A)繼續性;順序性。
(B)科學性;倫理性。
(C)依賴性;可塑性。
(D)民主性;預備性。


3(A).

11.下列何者不是建構主義所支持的教學觀點?
(A)反覆記誦與練習可以培養心智能力。
(B)教學應提供合作與對話的機會。
(C)教師主要的工作是發問而非灌輸。
(D)動手操作與動腦思考必須並用。


4(D).
X


23.著名社會學家涂爾幹(E.Durkheim)所指出的教育理論主要內涵為何?
(A)強調「政府辦教育」,普及教育以推動教育改革,帶動社會變遷。
(B)教育的真正目的,在為人們未來完美的生活做預備。
(C)強調教育的功能在使人社會化、個性化。
(D)學校可透過「社會化」與「選擇」兩種功能促成社會的統整與發展。


5(D).
X


26.下列有關社會階層化概念的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A)功能論者認為,唯有透過革命方式才能打破社會階層化的現象。
(B)衝突論者認為,社會階層化是歷史共業,需透過各階層協商解決。
(C)功能論者認為,社會分工與職業薪級有其合理性,努力就可以競爭共享。
(D)衝突論者認為,透過功績主義(meritocracy)的篩選,可以突破社會階層的壟斷。


6(C).
X


29.以下對於批判教育學的敘述,何者有誤?
(A)批判教育學可以被界定為一種運動,以顛覆並改變校園生活中各個被異化、被壓迫的領域。
(B)社會大眾對於社會信念與價值有一種潛在的良性共識,應由教育體系進行傳遞。
(C)批判教育學是以個人被壓迫的經驗為基礎,並期待去改變這些經驗。
(D)教師與學生必須自我省思,才能發現國家霸權用什麼方式建構他們的生活經驗。


7(A).

30.高老師在教學的時候,習慣讓學生盡量發言,做到「知無不言,言不無盡」,然後加以歸納組合 與比較分析,從中提升學生的創意與潛能。請問,高老師採用了哪個心理學原則?
(A)延緩評斷。
(B)後效強化。
(C)學習遷移。
(D)前導組織。


8(A).

38.英國教育社會學者威利斯(PaulWillis)在《學習做勞工》(Learning to Labour)一書中,透 過民族誌的方法,探究勞工階級小孩如何「甘於做勞工」?藉由論及「勞工階級學生最終成為 勞工命運」的現象,威利斯更主張學校內部存在許多矛盾、轉化與變革。請問這種說法是基於 以下何種論點?
(A)文化創生。
(B)經濟再製。
(C)反智主義。
(D)文化再製。


9(A).
X


42.有關教育場域裡的「再製」現象,以下對於「社會再製」理論的說法,何者有誤?
(A)破除考試的客觀假象。
(B)學生須依靠才能而取得社會位置。
(C)學校教育內容控制學生意識型態。
(D)學校不利於低社經背景學生向上流動。


10(D).
X


48.「少數族群學生成績低落,在於其教育機會較少,而且所接受的教育也較差」,請問,此為何種 解釋少數民族低教育成就之理論?
(A)文化差異論。
(B)社會制度論。
(C)文化模式論。
(D)文化生態論。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阿摩線上測驗

YuYu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