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鼓勵和稱讚讓白痴變天才,批評和責備讓天才變白痴。
100
(3 分12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33.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分詩人為「客觀詩人」與「主觀詩人」。客觀詩人須多閱世,閱世深 則材料豐,變化多;而主觀詩人則不必多閱世,閱世淺則如何?
(A)腹笥甚窘
(B)理性愈強
(C)荒誕不經
(D)性情愈真


2(A,B).

對於學生的缺點,應該設法幫助他改正,而不是「 」的容忍與遷就!「 」中應填入 下列哪一選項?
(A)一味
(B)一昧
(C)三昧
(D)三眛


3(A).

「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上列文句,最可能出現在下列哪一個選項的文章中?
(A)李密〈陳情表〉
(B)諸葛亮〈前出師表〉
(C)魏徵〈諌太宗十思疏〉
(D)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4(C).

25. 唐代傳奇小說「鶯鶯傳」的作者是:
(A)白行簡
(B)蔣防
(C)元稹
(D)陳鴻


5(C).

31.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在顯示孔子的
(A)學不厭,教不倦
(B)勉人精益求精
(C)因材施教
(D)有教無類


6(B).

27-2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7-28 題。 在商周的時候,詩歌就已用作諷諫的工具,所以有「瞽獻詩」的記載;也許是我們的 老祖宗早已知道了「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的道理,所以孔子主張詩教,在「多識草木 鳥獸之名」以外,達到調理性情的目的,使讀詩的人,能有溫柔敦厚的情操;唐太宗欲以 詩興教,於是考試時以詩取士;王陽明主張教兒童讀詩,發洩過多的精力,把詩歌看成 最有功效的教育項目。而最使人驚奇的,詩歌是周代外交官的外交教材和「工具」,故 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班固解釋得最清楚:「降及春秋,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 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論其志。」引詩賦詩,竟然有現代白皮書或備忘錄的效用,這種 外交上的風雅盛事,真是後無來者。(杜松柏〈學詩—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節選)
【題組】28.根據《左傳》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至秦國,秦穆公邀重耳赴宴,宴會上晉公子賦 〈河水〉,秦穆公賦〈六月〉。這種互動,與本文所述詩的作用相符的是下列哪一 選項?
(A)瞽獻詩
(B)不學詩,無以言
(C)多識草木鳥獸之名
(D)達到調理性情之目的


7(B).

33. 選出兩者讀音相同的組合:
(A)商「賈」/「賈」寶玉
(B) 一「哄」而散/「烘」雲托月
(C)「蹂」躪/「猱」進以取勢
(D)腐爛生「蛆」/人為刀「俎」


8(C).

15.文學作品中,常見將「抽象的聽覺具體形象化」的寫法,如白居易<琵琶行 >將琵琶聲的激越,以「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表出,下列何 者未使用此寫法:
(A)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B)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 火,一個子彈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光十色,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 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
(C)輕輕掀開每一本或走或立的臉書/感覺有風自四面八方吹來
(D)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 但聞人馬之行聲。


9(C).

25.方思《時間》:「永恆!真奇怪由什麼做成/擁擠了所有不可思議的,荒謬可 笑的/ 事件,而除了這些便是天大的一個虛空/我不知道什麼是這個世界, 範圍於空間時間的/一面面旗豎起,倒下,又豎起/告示著真理」下列最符 合本詩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A)永恆是由不可思議的事件構成的
(B)永恆的時空充滿荒謬可笑的事件
(C)世上所有的權柄最終是一場虛空
(D)只有不斷豎起旗幟才能宣示真理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khli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