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重複學習,方可千錘百鍊。
100
(2 分5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6 在我們平日的對話中,經常犯了各種邏輯上的謬誤,其中有一項是「以分為合的謬 誤」,「是指整體中的各個部分為真,或所有分子為真,而誤以為整體也是真的錯 誤思維。」例如「三角形的三條線是直的,因此,三角形是直的。」 下列那一選項,符合「以分為合的謬誤」?
(A)(麥可是瑞士人)「瑞士是富有的,所以麥可也是富有的。」
(B)孩子不好好做功課,被爸爸責罰時,說:「爸爸不愛我了。」
(C)這所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很有錢,於是說:「這所學校很有錢。」
(D)在 AB 場合分別見到德國人愛喝啤酒,於是說:「德國人喜歡喝啤酒。」


2(B).

8 李琴峰在獲得日本芥川獎的頒獎典禮演說中提到「之所以能存活至今,我仰賴的是 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 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 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 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上文旨意?
(A)知識讓人抽離社會現實而永保安康
(B)知識讓人探索自身困境的問題所在
(C)文學單純是憂煩苦悶等情緒的發洩
(D)知識與文學是各自獨立的兩股力量


3(C).

3 「艾德勒在經典名著《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談到了四個層次的閱讀方法,『基礎閱讀』:相當於識字階段的閱讀,指的是怎麼解決對文字的起碼理解能力,因此一般都是在小學階段就學會的。『檢視閱讀』:指一定時間內,快速掌握一本書大意的閱讀。『分析閱讀』: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圖,掌握全書的文字脈絡與細節,並懂得找出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他進行溝通。『主題閱讀』:也可以稱作比較閱讀。針對一個主題,同時閱讀好幾本書,就不同作者之間的意見進行比對與辯證。」
對於不同閱讀層次的說明與特質描述,下列選項所述何者正確?
(A)「基礎閱讀」:近於「童蒙誦讀」法,因為一般都是在小學階段就學會的,成年人不會回頭用到這種閱讀方法
(B)「檢視閱讀」:近於「觀其大略」法,拿到書不需看目錄、前言、序等,直接看重點的部分,以求快速的閱讀
(C)「分析閱讀」:近於「熟讀精思」法,把值得閱讀的書,盡可能地細嚼慢嚥,能透視其架構,並判斷其宗旨
(D)「主題閱讀」:近於「不求甚解」法,能在許多不同的書籍之間讀出彼此相關聯的主題,而且這個主題必須每一本書裡都提到


4(B).

10 「九二一大地震固然為日月潭帶來莫大的損傷,卻也震掉了一些陳痾痼疾,像是潭中之島本為邵族人的舊聚落,亦是邵族最高祖靈『pashala』的居所,邵語稱之『lalu』,竟被改名為光華島,更在島上建月下老人亭。如此蔑視邵族文化的 行徑,想必連老天都看不下去,該亭崩於強震,災後月下老人移居水社龍鳳宮,該島正名為『拉魯島』。」
下列選項,最符合上文意旨的是:
(A)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B)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C)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D)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塔塔加的星雲(有一起讀書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