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持續努力,保持前進,成功就在不遠處
90
(1 分50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38.依據「國民教育法」之規定,為了保障學生學習權,國民教育階段得辦理非學校型態 實驗教育,其實驗內容之準則應由教育部會商何單位定之?
(A)學校
(B)家長團體
(C)教育團體
(D)直轄市或縣市政府


2(A).

30.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主要是以下列何者 做為課程發展的主軸?
(A)核心素養
(B)生活情境
(C)終身學習
(D)自發、互動、共好


3(A).

13.斯普朗格(E. Spranger)主張有六種人格類型,分別追求不同的價值,其中追求「愛」的 價值者是下列哪一類型?
(A)社會型
(B)宗教型
(C)藝術型
(D)理論型


4(C).

29.杜威(J. Dewey)主張:「教育本身並沒有目的,只有一般人、父母、教師等才有目的。」 這句話的涵義主要在强調下列何者的重要性?
(A)教育的規準
(B)教育的目的
(C)教育的歷程
(D)教育的結果


5(A).

36.康美紐斯(J. Comenius)認為理想的教育階段依序為: 母親學校→國語學校→拉丁學校→大學,其對應所欲培養的能力各為何?
(A)感官知覺能力→想像能力→理解能力→意志能力
(B)感官知覺能力→想像能力→意志能力→理解能力
(C)想像能力→感官知覺能力→意志能力→理解能力
(D)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感官知覺能力→意志能力


6(C).

26.批判教育學所謂「文化政治學」的意旨為何?
(A)文化是政治中立的
(B)大眾文化決定政治
(C)知識的生產涉及權力
(D)真理與政治權力無關


7(C).

26.以下何者為知識和信念的主要區別?
(A)知識無法做科學的檢驗,信念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B)知識是誤用證據的看法,信念是訴諸個人經驗的想法
(C)知識是證據充分的主張,信念是缺乏證據或證據不足的意見
(D)知識是模糊地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主張,信念是建立在不證自明的形上原理之上


8(D).

33.我國哪一項教育法令規定教師不能體罰學生?
(A)教師法
(B)國民教育法
(C)師資培育法
(D)教育基本法


9(C).
X


39.某國小負責九十八學年度一般智能資優班招生鑑定工作。該次鑑定採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依規定應試者的智力至少應在多少以上,才符合標準?
(A)125
(B)130
(C)135
(D)140


10(C).

34.依據「國民教育法」之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教科圖書由哪一單位訂定辦法 公開選用之?
(A)學校教師會
(B)國立編譯館
(C)學校校務會議
(D)主管地方教育行政機關


11(D).

25.下列哪兩種知識觀較為接近康德(I. Kant)的「批判主義」? 甲、知識源自於理性,故教學應注重理論的傳授 乙、知識的形成,後天的經驗與先天範疇皆不可或缺 丙、知識源於後天經驗,故教學應強調感覺經驗的吸收 丁、沒有內涵的思想是空的,沒有概念的直覺是盲目的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2(C).

31.依據「教育基本法」規定,中央政府之教育權限,下列何者錯誤?
(A)教育制度之規劃設計
(B)對地方教育事務之適法監督
(C)協調與執行地方性教育事務
(D)教育統計、評鑑與政策研究


13(A).

29.教學之前,教師為瞭解學生對學習新知識應具備之基本條件,宜採用何種評量方式?
(A)安置性評量
(B)診斷性評量
(C)形成性評量
(D)總結性評量


14(C).

36. 張老師主張學校應該將當前社會中具共識性的價值體系教給學生,以維持社會運作的穩定發展。張老師所持的理論取向較偏何種學派之觀點?
(A) 衝突論
(B) 解釋論 
(C)  結構功能論
(D) 社會建構論


15(C).

5.遊戲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敘述有誤?
(A)遊戲可發揮學生想像力
(B)遊戲可使學生不受預設目的之侷限
(C)遊戲的主要目的在於競賽與爭取勝利
(D)遊戲可以創造美感經驗,豐富學習內涵


16(A).

2.某雜誌有一期的標題為:「品格致富」。這種主張較為接近下列哪一派道德哲學觀點?
(A)效益論(Utilitarianism)
(B)理性論(Rationalism)
(C)義務論(Deontological Ethics)
(D)關懷論(Ethics of Care)


17(B).

12.潘老師十分珍惜理解學生的契機,會試著放下對學生既有的印象,而以全新角度迎接 學生。這樣的作法較接近下列哪一種教師理念?
(A)教師即鑄劍者
(B)教師即陌生人
(C)教師即研究者
(D)教師即轉化的知識份子


18(A).

17.在學校中透過評量與獎懲,將學生的表現排定優劣,區分名次。結構功能論學者認為 這種作法屬於下列哪一種功能?
(A)選擇
(B)社會化
(C)分配地位
(D)建立學習標準


19(D).

23.依據權變領導(contingency leadership)理論,學校領導者須視當時的情境而採取適當的 行動。下列哪一因素不是費德勒(F. Fiedler)的情境考量因素?
(A)職務權力
(B)工作結構
(C)人際關係
(D)道德規範


20(B).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4-9 題。
        謝老師於民國 107 年取得某都會區大學師資培育公費生資格,畢業後經公費生分發 到臺灣本島一偏遠地區國小附幼任教,她發現教學現場和師資培育所學差異極大,內心 很想趕快調回城市。 
      目前該校採混齡編班,強調讓幼兒本著順乎自然的秩序感,與不同年齡的幼兒相互 學習,老師旁觀引導;但現場的真實狀況是,不同年齡的幼兒爭教具,教師忙著排解。 
      謝老師在師資培育大學所學到的教學觀念是:師生共同決定課程目標後,擬訂計畫、 執行、評量,透過不斷觀察、記錄、評量,獲得引導幼兒學習經驗的依據,謝老師認為這 才是幼教主流。 
      同儕也很讓謝老師困擾。教學團隊裡有正式教師、代理教師、教保員、代理教保員。 因教學理念不同,大家各行其是,教學效果難以彰顯,遇到問題或衝突,很少對話,同 儕間避免周旋,盡量採取掩飾或壓抑的方式。校長為解決教學團隊之衝突,邀請成員進 行對話,坦然面對教學理念不同之問題,促進教學團隊的合作,以求兩全之道。
     再者,校長向教育局(處)申請幼教專業發展輔導計畫,藉由學者專家協助,教師 有專業成長,幼兒的行為表現和學習效果亦逐一顯現。謝老師變得願意提出看法、分享 教學心得及共同參與決策,現在反而越來越喜歡現在的職場環境而不想離開。

【題組】 4.情境中,謝老師服務的國小附幼,其教學方式最可能採取下列哪一種教育理念?(2 分)
(A)高瞻(HighScope)
(B)華德福(Waldorf)
(C)福祿貝爾(Fröbel)
(D)蒙特梭利(Montessori)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阿摩線上測驗

劉永芬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