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氣
96
(1 分36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48. 洪老師在上英語課前,先進行英語能力測驗,將學生依照英語能力高、中、低三人一組,分組合作完成學習單。洪老師所進行的評量 方式與合作學習是屬於下列何種?
(A)診斷性評量、拼圖法
(B)形成性評量、配對學習
(C)安置性評量、小組成就區分法
(D)總結性評量、小組探究法


2(B).

47. 交互教學法是一種常見的閱讀教學法,陳老師在國語課運用交互教學法讓小組閱讀課文並討論。關於此教學策略的敘述,下列何者較 不適切?
(A)預測:請學生看課文標題預測文章內容
(B)提問:請學生就文章內容選擇問題詢問老師
(C)摘要: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理解的內容,並反思是否理解文意
(D)澄清:小組在閱讀時如果遇到困難或有疑惑,隨時可以提問進行討論,以澄清疑慮


3(B).

46. 下列關於評量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學力鑑定考試是採用標準參照
(B)老師將全班學生的分數製作成分數級距表是屬於標準參照
(C)學生參加全校模擬考拿到的百分等級PR值是屬於常模參照
(D)老師根據校內語文競賽的結果選拔參加全市語文競賽的選手是屬於常模參照


4(A).

44. 在介紹藝術與人文的彩繪玻璃花窗單元時,教科書呈現彩繪玻璃花窗的特色,但學校內並沒有這種窗戶設計。老師因應教室教學實際 現況,彈性調整課程實施方式。下列哪一種課程活動實施方式較符合相互調適觀?
(A)帶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教堂,帶領學生進行彩繪玻璃花窗踏查
(B)透過課本上彩繪玻璃花窗的照片,引導學生瞭解彩繪玻璃花窗的造型
(C)以課本上的照片為主,老師用平板蒐集更多彩繪玻璃花窗照片作為補充
(D)教師改以其他主題作為課程內容,重新設計課程活動教導學生


5(B).

39. 青雲國小老師社群採用探究教學步驟設計教學活動,將課程發展分成四個主要階段:甲、學生認識問題和產生假設;乙、教師提出探 究範圍及提示探究方式;丙、學生蒐集資料進行探索;丁、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探究教學正確的教學步驟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乙丁
(D)丙乙甲丁 國小教育專業科目 第 4 頁,共 4 頁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6(A).
X


37. 陳老師運用概念構圖教學法,幫助學生了解學習內容的知識架構,讓學生小組討論後,完成概念構圖的學習單。概念構圖教學設計是 基於何種學習理論?
(A)行為學派理論
(B)認知學派理論
(C)多元智能理論
(D)人本學派理論


7(C).

36. 下列哪一項教學敘述不符合凱勒(Keller)的動機理論?
(A)注意(attention):老師讓學生戴上虛擬實境眼鏡觀賞星空。
(B)相關性(relevance):老師問學生若平時沒有節約用水,到旱季時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C)創造(creativity):老師請學生提出一份節能減碳的計畫書,向班上同學說明節約能源的好處。
(D)獲得滿足(satisfaction):老師口頭讚美在學習歷程中認真參與討論、提出想法的同學,使其具有正向學習經驗。


8(D).

34. 太陽國小社會科老師們在教師社群討論主題式課程設計時,他們先決定學生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後,接著討論要採用哪種多元評量的方 式檢視學生的表現,最後決定如何設計學習活動。太陽國小的社會科老師們採用何種課程設計模式?
(A)目標模式
(B)慎思模式
(C)情境分析模式
(D)逆向設計模式


9(C).

33. 張老師在設計生涯教育課程時,希望增進學生對社會工作世界的瞭解,採用「活動分析法」。先分析職場上人們所需具備的知能,再 轉化為學習目標做為課程設計的依據。張老師的課程設計是基於下列何種課程意識形態?
(A)精粹主義
(B)專業主義
(C)科技主義
(D)建構主義


10(C).

31. 李老師在研讀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後,根據核心素養設計海洋永續與能源的課程活動,讓學生瞭解捕魚方式與漁船型態。教學過程 中,他向學生介紹漁夫使用的捕魚方式,並請學生設計環保漁船。他發現,讓學生實作完成環保漁船模型與進行同儕回饋會很耗時。 所以,他調整課程設計,讓學生繪製環保漁船設計圖,說明環保漁船的設計要點與使用的材料後,再進行同儕回饋。從古德拉(Goodlad) 提出的課程層次中,李老師面臨哪兩不同層次課程的差距?
(A)理念課程與正式課程
(B)正式課程與知覺課程
(C)知覺課程與運作課程
(D)理念課程與知覺課程


11(B).

29. 1970年代進入「新教育社會學」的時代,此時的教育社會學研究邁入思想典範的新轉向,但不包含下列何者?
(A)注重微觀的
(B)注重實證的
(C)注重質性的
(D)注重詮釋的


12(A).

28. 在教育社會學的討論中,曾有學者站在衝突論的角度論述學校文化下的角色關係,認為教師與學生在學校內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但生 活上的各種互動交織成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教師與學生間彼此疏離與對立,在權力下營造出兩方的緊張關係。請問此為何者觀點?
(A)華勒(W.Waller)
(B)韋伯(M. Weber)
(C)蓋伊(G. Gay)
(D)班克斯(J. A. Banks)


13(C).

26.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發展,許多教師面臨學生透過人工智慧所生成的內容來逃避作業、學習,甚至產生考試作弊的問 題。若站在教育規準分析的角度,學生互相教導、分享如何使用人工智慧來投機的做法恐違背了哪一項教育規準?
(A)合認知性
(B)合批判性
(C)合價值性
(D)合自願性


14(A).

25. 顧里(C. H. Cooley)提出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把自我視為一種社會過程的產物。其過程的三個因素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A)溝通確認和修正他人的評價
(B)透過他人評價產生自我評價
(C)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D)想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國小教育專業科目 第 3 頁,共 4 頁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15(C).

24. 李老師發現志銘在全校第一次段考作弊,李老師考量志銘被發現後即時認錯,平時表現也循規蹈矩,認為應從輕發落;但學務處認為 應依校規秉公處理,才能維護團體秩序,雙方意見不同。請問這是屬於派深思(T. Parsons)「價值導向的模式抉擇」中的哪一種衝突?
(A)成就對歸因
(B)廣布性對專門性
(C)普遍性對獨特性
(D)自我導向對集體導向


16(C).

22. 赫爾巴特(J. F. Herbart)曾被譽為教育學之父,他提出多方面興趣的主張,認為興趣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之間扮演重要條件。其中, 他將人與人交往所獲得的同感(Teilnahme),稱之為何?
(A)審美興趣
(B)合作興趣
(C)倫理興趣
(D)情緒興趣


17(B).

19. 小明此次數學段考成績為78分,與班上同學相比,其百分等級(percentile rank)為50。若以60分為及格分數,則該班此次數學段考成績 的分佈情形為何?
(A)常態
(B)負偏態
(C)正偏態
(D)無法判斷


18(A).

18. 王老師在教學前,先以學習單進行評量,以做為後續分組的參考,就教學歷程而言,是下列何種評量?
(A)安置性評量
(B)總結性評量
(C)形成性評量
(D)診斷性評量


19(B).

17. 下列有關記憶的敘述,何者正確?
(A)人類的記憶,產生的先後順序是短期記憶、感覺記憶、長期記憶
(B)感覺記憶是選擇性的,與動機需求密切相關
(C)透過意元集組的作用可以增加長期記憶的記憶廣度
(D)在記新訊息時,如果把過去經驗加進來會增加記憶時的負擔


20(A).

16. 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學習者可以怎麼做,較有可能突破記憶容量的限制?
(A)意元集組(chunking)
(B)多重編碼(multiple coding)
(C)集中練習(massed practice)
(D)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


21(D).

14. 評量過程中,有時難以避免評分者誤差,下列何者不太可能是造成評分者誤差的原因?
(A)趨中偏誤(central tendency error)
(B)月暈效應
(C)評量次數太少
(D)樣本選擇偏誤


22(D).

12. 陳老師希望學生能夠透過有意義的學習來深入理解化學原理。在設計課程時,老師意識到影響學生學習的首要因素之一是什麼呢?
(A)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態度如何影響學習成效
(B)學生能否透過親自實驗來實踐化學理論
(C)老師選擇的課堂教材如何引導學生對化學概念的探索
(D)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如何影響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


23(D).

10. 依據我國《教育基本法》之規定,下列何者為教育權之主體?
(A)學生
(B)公民
(C)國民
(D)人民


24(A).

9. 學校管教或懲處學生,應與學生違規行為之情節輕重相當,並依下列「三項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措施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 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措施時,應選擇對學生權益損害較少者;三、採取之措施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以上所示「三項原則」即為下列何者之具體內涵?
(A)比例原則
(B)合理原則
(C)目的導向原則
(D)有利不利一體注意原則


25(D).

8. 我國的偏遠地區學校,目前區分為偏遠、特殊偏遠、極度偏遠三級;又其所依據之分級及認定標準,依法應每幾年檢討一次?
(A)六年
(B)五年
(C)四年
(D)三年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KAZ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