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88
(1 分3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特定試卷】112 年 - 112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115000111 年 - 111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101~1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5.剛轉學的小謙,在學校常出現不說話、害怕、耍賴等行為,但在家裡生活適應卻非常 正常。他的行為困擾最符合下列何者?
(A)學校恐懼症
(B)分離焦慮症
(C)選擇性緘默症
(D)特定對象恐懼症


2(A).

16.下列何者是柯柏格(L. Kohlberg)對兒童道德發展所持的觀點?
(A)道德發展具有普遍性的原則
(B)兩性道德判斷的標準不一致
(C)道德由模仿或增強的方式所習得
(D)道德會受特定文化的規範所影響


3(A).
X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十歲的小方收下自己不喜歡的生日禮物後,即使並不開心,仍微笑著向對方道謝。
【題組】30.小方的表現與大腦中哪一區塊的功能關係最密切?
(A)頂葉
(B)枕葉
(C)額葉
(D)顳葉


4(C).
X


2.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理論,兒童在具體運思期的認知特徵是下列哪一項?
(A)推理思考
(B)萬物有靈
(C)欠缺可逆性
(D)自我中心語言


5(B).

3.小青的家境不好,常常讓她覺得自己不如同學,她很努力唸書,希望獲得好成績, 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這是屬於下列何種防衛機轉?
(A)否認
(B)補償
(C)替代
(D)反向


6(A).

6.有關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兒童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ADHD 兒童的治療藥物通常是興奮劑
(B)ADHD 兒童女孩與男孩的比例大致相當
(C)ADHD 兒童的學業成績與人際關係大致不受影響
(D)大部分 ADHD 兒童進入青春期後,症狀會逐漸改善甚至痊癒


7(C).

19.請小朋友描述自己的時候,小英說:「我是女生,我六歲」。她的回應呈現了下列 哪一個概念?
(A)內在自我(inner self)
(B)延伸自我(extended self)
(C)類別自我(categorical self)
(D)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


8(A).

23.小梅想跟同學去逛街看電影,媽媽覺得不妥,就和小梅討論,並解釋她不同意的理由。 小梅媽媽使用的教養方式,就控制和關懷兩個層面來看,屬於下列何種特質?
(A)高控制與高關懷
(B)低控制與高關懷
(C)高控制與低關懷
(D)低控制與低關懷


9(B).

24.小馨上課極少主動發言,下課時都是一個人靜靜坐在位子上。最近,她常常向接她 回家的奶奶抱怨上學很有壓力,不想到學校去。小馨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最傾向於 下列何項適應困難型態?
(A)外向性行為
(B)內向性行為
(C)不良習癖行為
(D)學業適應問題


10(C).

26.四年級的小銘和同學去速食餐廳吃東西,坐定之後發現自己的餐盤裡多了一杯可樂和 一包薯條。小銘說:「這些不是我點的食物,應該還回去,老師說占為己有不是 好行為。」從柯柏格(L. Kohlberg)道德發展理論來看,小銘處於哪一個發展階段?
(A)避罰服從取向
(B)相對功利取向
(C)尋求認可取向
(D)法制觀念取向 


11(B).

21.甲生和乙生同時都聽到丙生說:「地上有玩具,小花沒看到玩具,小花跌倒了。」 甲生和乙生都說小花被玩具絆倒了。老師問為什麼?甲生表示丙生的話語中有提到 這件事情,而乙生表示這是自己推論出來的結果。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切?
(A)乙生比甲生更過度規則化
(B)乙生比甲生更能整合語意
(C)甲生比乙生更具後設語言覺察
(D)甲生比乙生更能聽出弦外之音


12(D).

1.依據史坦柏格(R. Sternberg)的智力三元理論,「學業成績」通常反映下列何種智力?
(A)人際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B)創造智力(creative intelligence)
(C)實用智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
(D)分析智力(analytical intelligence)


13(B).

2.班上來了一位新同學,為了記住這個人的名字,你在心裡反覆唸了幾次他的名字。 這個過程最有可能發生在訊息處理的哪一個階段?
(A)感官記憶
(B)工作記憶
(C)長期記憶
(D)情節記憶


14(A).

12.下列何者符合兒童進入小學後,自尊評估(estimated self-esteem)的改變?
(A)從高估自尊降低至符合現實水準的評估
(B)從低估自尊提升至符合現實水準的評估
(C)從原有符合現實自尊水準評估轉為低估
(D)從原有符合現實自尊水準評估轉為高估


15(B).

14.依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論點,以下排列順序,何者正確? 甲、老師希望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所以我會對每個人都很友善 乙、就算我認為班規不是很合理,但我也會乖乖遵守 丙、如果別人對我好,我就會對他好 丁、是非善惡的評斷標準,取決的是個人的良心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丙甲丁乙
(D)甲丙乙丁


16(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4-25 題。
 上歷史課時,學生會想辦法記住課本中的許多名詞或年代。李老師讓班上學生藉由 閱讀歷史事件的原始資料來思考課本的內容,並問學生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從這個歷史事件中你得到什麼啟發?」第二個問題是:「讀完之後,還有哪些地方是你不太 了解的?」

【題組】24.上述情境中,學生將重點放在哪一種知識的學習?
(A)陳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
(C)條件性知識
(D)操作性知識


17(A).

1.依據艾瑞克森(E.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下列何者是學齡期兒童發展的核心 議題?
(A)勤奮對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
(B)自動自發對內疚(initiative vs. guilt)
(C)自主對羞愧懷疑(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D)自我認同對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18(B).
X


5.根據現行《學生輔導法》的規範,下列何者不是發展性輔導的工作內容?
(A)生活輔導
(B)學習輔導
(C)家庭輔導
(D)生涯輔導


19(C).

10.期中考快到了,爸爸和小新討論出一些方法來幫助他學習,下列何者不屬於後設認知 策略?
(A)檢討學習方法是否有效
(B)檢討考題,調整複習方式
(C)整理歸納老師上課的重點
(D)針對各科性質規劃讀書時間與策略


20(B).

11.學生進行整數的乘除運算,完成「每邊長 60 公分的正方形瓷磚,每塊售價 14.4 元, 若要以此瓷磚鋪滿一間長 3.6 公尺、寬 2.7 公尺的長方形房間,需要花多少錢?」 解這道題目時要用到「乘、除法的運算」,此種運算屬於哪一類知識?
(A)惰性知識(inertial knowledge)
(B)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
(C)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
(D)條件性知識(conditional knowledge)


21(A).

13.新聞報導一名柬埔寨小男童能用多國語言向遊客兜售紀念品。小男童的行為表現較 符合史坦伯格(R. Sternberg)智力三元論的哪一種智能類型?
(A)實用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
(B)創造智能(creative intelligence)
(C)分析智能(analytical intelligence)
(D)經驗智能(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


22(D).

14.關於「鼓勵」(encourage)與「讚賞」(praise)的運用,下列何者正確? 甲、鼓勵通常只能用在兒童表現不佳的時候 乙、讚賞是一種隨時隨地可以運用的方法 丙、鼓勵著重兒童努力的過程而不論其表現 丁、讚賞是一種有條件式接納兒童的作為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23(A).

23.張老師向全班說明接下來的時間要同學各自做習作練習題,他注意到小方傳一張便利貼 給小潔。張老師一邊繼續說明一邊走向小潔,不動聲色地拿走便利貼。此屬於下列 何種班級經營技巧的應用?
(A)全面掌控(withitness)
(B)團體聚焦(group focus)
(C)同時進行多項活動(overlapping)
(D)動作管理(movement management)


24(A).

12.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柯柏格 (L. Kohlberg) 道德發展階段論的觀點?
(A)發展階段的前後順序會因不同文化而異
(B)道德發展可依俗例 (convention) 分為三期 (levels)
(C)發展階段所提供的道德思考架構,可應用至各種情境
(D)除了第一階段之外,各階段的發展都建立在前一階段的推理之上


25(C).

15.老師在前兩週的數學課教了最大公因數的概念及算法,小柏做了很多練習才終於學會。這週開始,老師開始教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及算法,結果小柏覺得很混淆,原本之前已經學會的最大公因數算法反而不會了。下列心理歷程何者較能解釋前述現象?
(A)順攝抑制 (proactive inhibition)
(B)順攝助長 (proactive facilitation)
(C)倒攝抑制 (retroactive inhibition)
(D)倒攝助長 (retroactive facilitation)


【非選題】
2. 小立從小在鄉下跟著經濟狀況不好又不識字的外婆長大,從未有過任何團體生活的經驗。 今年到達就學年齡的小立,進入國小一年級就讀,老師發現小立不懂團體生活禮貌:不 知道領取物品要排隊、課堂發表要先舉手、借用別人物品要先取得別人的同意、不會說 「請、謝謝、對不起」。請問史金納(B. F. Skinner)與維高斯基(L. S. Vygotsky)分別會 如何建議老師改變小立的行為? (20 分)

快捷工具

【特定試卷】112 年 - 112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115000111 年 - 111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101~125)-阿摩線上測驗

王暄雅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