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與其讓青史成灰,不如讓青史留名。
100
(1 分33 秒)
模式:收錄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8.《論語.里仁》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與下列何者的意思 相近?
(A)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B)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C)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D)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2(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年輕人紛紛收拾行囊返鄉,從北方一路往南。曾幾何時,繁華的大都會再也無法 乘載著理想升空,只能化作夢幻泡影,他們最終撿起理想的碎片,想著回到家鄉, 再一塊塊拼湊起曾經的夢。南歸的遊子,宛如古時貶謫文人,他們旅途有著相同的方向, 同樣曾心居魏闕、胸懷抱負,最終卻緊握著願與不願的心情走向南方。 
      許多人都說,國文課本只是記錄敗者的名冊,卻不知歷史上文人遭貶並不是什麼 新鮮事。成敗如浪潮起落,他們皆是風口浪尖的弄潮兒,行走官場如履薄冰,無論因罪 下放或是黨爭失利,貶謫二字與流芳百世早已焦孟不離。
      文人遭貶後,有的依然心繫百姓,有的寄情山水,泰半牢騷則躲入詩文。如宋代因 黨爭遭貶斥的秦觀,滿腹辛酸化做〈千秋歲〉中的一句:「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同樣遇黨爭被貶黃州的蘇軾,在〈寒食帖〉中:「今年又 苦雨,兩月秋蕭瑟」道盡人生苦楚。諷刺的是,當他離朝廷越來越遠,卻越是透顯本真, 每拔去官場的標籤,身份的轉變都是一次自我認同。儘管遭逢變故,蘇軾依然能在詩句 中盡顯其「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通透。 
    遊子卸下一身繁華,選擇南返家鄉,也許是鄉愁,讓故里成了夢想的寄託;對家的 依戀,也賦予他們一切從頭的勇氣。蘇軾遭貶黃州多年後,因故流放到蠻荒的嶺南之地 時,憶起與友人的對話:「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題組】23.下列哪個詩句與「飛紅萬點愁如海」使用相同的寫作手法?
(A)白髮三千丈,離愁似箇長
(B)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C)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D)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3(A).

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5 題。
       許多知名食譜常出自古時文人之手,像是南宋詞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便是中國文人食譜的代表之作。該書描述大多為樸素清淡的菜餚,每一道菜餚皆被冠以雅稱,並引詩詞歌賦來評析飲食之味。如當中一道〈梅花湯餅〉寫道:「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嘗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麵作餛飩皮,每一疊用五分鐵鑿如梅花樣者,鑿取之。候煮熟,乃過於雞清汁內,每客止二百餘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林洪於後引南宋詞人留元剛所寫「恍如孤山下,飛玉浮西湖」,將食物與詩詞相結合,深化了人們飲食的感受。
       除以花入菜外,可隨手取得的食材且平易的烹調方式,亦是此食譜一大特色,像〈撥霞供〉一則提及其來由及作法,文中記載:「向遊武夷六曲,訪止止師,遇雪天,得一兔,無庖人可製。師云:『山間只有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宜各以斗供。』因用其法,不獨易行,且有團圞熱煖之樂。」以筷子夾著薄兔肉在鍋中反覆撥動的樣貌,猶如火紅色的晚霞映照在雲浪中翻湧不止,後詩人作「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一句以相應於此景。
       林洪對於飲食雅趣的追求,緣於高潔雅致品格的嚮往,文中記錄了不少則在尋訪名士的過程中,偶遇隱世之人或是文士的日常飲食,正如《山家清供》題名中之清字;「清」帶有清新脫俗之意,老子道出「五味令人口爽」的擔憂,認為口腹之欲應導向「味無味」,這無味之味並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而是避免過度的調味,以此尋求本味。故而從內容上說,《山家清供》不詳細記錄烹調手法,整體倒像是人生瑣事的紀錄,通過日常飲食之味,傳達出了文人所重視的意境之美,亦勾勒出宋代閒適生活的理想樣貌。

【題組】12.文中「恍如孤山下,飛玉浮西湖」一句是如何深化人們的飲食感受?
(A)因菜餚樣貌引發景物的聯想
(B)將食物口感轉化為具體景色
(C)就眼前景色引起味覺的審美
(D)描繪景物以達到情感的昇華


4(A).

閱讀下文後,回答11-15題
人為萬物之靈,志有萬端之異。學琴學詩均從所好,工書工畫各有專長,是故咳唾珠玉,謫仙闢詩學之源;節奏鏗鏘,蔡女撰胡笳之拍,此皆不墮聰明,而有志 竟成者也。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儷白妃青,亦非易事。余因停機教子之餘, 調藥助夫之暇,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 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竟率意而鴉塗,莫自知其 鳩拙云爾!(張李德和〈畫菊自序〉)
茲就詞章論,世多訾女子之作,大抵裁紅刻翠,寫怨言情,千篇一律,不脫閨人 口吻者。予以為抒寫性情,本應各如其分,惟須推陳出新,不襲窠臼,尤貴格律 雋雅,情性真切,即為佳作。詩中之溫、李,詞中之周、柳,皆以柔豔擅長,男 子且然,況於女子寫其本色,亦復何妨?(呂碧城〈女界近況雜談〉)呂碧城(1883 ~1943),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題組】15.從全文來看,兩位作者對女性從事藝術創作最認同的一點是什麼?
(A)不應囿於傳統模式,需推陳出新
(B)應關注情感體驗的抒發,不束縛形式
(C)重在自身修養提升,超越性別界限
(D)必須遵守規範,不能各自馳騁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收錄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